☉樊丽佳
自素质教育推行以来,尤其在国家基础教育第二轮改革大潮中,“课程资源”概念的提出及其开发与利用,已经成为一项有利于教学相长的重大实践课题。针对这种“井喷式”现象,有业内人士指出:在传统以来的应试教育理念下,“教科书”是学科活动中的全部内容;而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社会生活”则成了学科活动中的多功能教科书[1]。这就是说,努力拓展课程资源并积极开展以生活化为主的开放性教学活动,不仅契合现代教育的精神要求,还是引领学生思想发展和行为成长的内在需要。小学教育是启蒙教育的奠基铺路工程。在这“原始黄金”季节,如何开展学生数学的开放性教学活动呢?
正如上文所说,具有“例子”特质的教材资源不仅存在普遍意义上的指导性,而且具有不容忽视的指令性。与其他课程资源相比,教材资源最具权威性,是开展课程教与学活动的首选和主体。也正因为像“压缩饼干”,它潜在的空间资源既十分重要又非常重大[2]。就小学数学活动来说,教师在“二次开发”或“深度挖掘”下,善于通过“新旧联系、温故知新”等途径和方式,大力度开发并充分利用各类潜在资源,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联系学习、促进内化,而且有利于从“滚动教学”中把他们逐步引向令人期待的深度学习状态。苏教版四上第12页第8题,在给出“等边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四种图形后,要求学生“量出每个图形中各个角的度数”,并提出“你发现了什么?”这一问题。学生在实际测量的基础上纷纷发表了自己的“发现”:有各个角的度数相等的,有各种图形的内角和是多少,有每多一条边图形都比前一种的内角和多180度……有了上述发现,尤其是得出“图形的边数与内角和的度数”这一规律性发现,一些学生自然而然地提出了“正七边形、正八边形……会不会也是这样”的延续性问题。这岂不是“学思做”下的深度学习吗?
数学与生活之间始终存在“活水源头”下的深度融通和相辅相成关系。这就要求教师应本着“生本学主”指导思想,通过各类路径和方式手段,善于把学科知识及其课程活动投放到社会生活大背景下,自觉接受丰富多彩的有效涵养和润泽,既可更好地促进学用结合,又能在增加教学厚度中把学生不断地引向深度学习状态。不仅如此,陶行知校长还强调指出:教育只有通过生活的“荡涤和洗礼”,才会真正产生作用,并且能够真正成为有意义的教育。由是观之,“数学生活化、生活化数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比如,在“植树问题”课堂教学活动环节,教师借助信息技术下的“课件”形式,把学生参加植树劳动的具体场景演绎出来,并结合所学内容进行生活化情境下的教学与引导,既可降低学习难度,又能激发与唤醒学生的课后学用意识。再如,在教学“多边形组合”“统计知识”“利税问题”等内容后,教师适时地布置一些如“测量书房面积”“对班级零用钱使用”“去银行储蓄咨询”等类型的生活化综合学用的作业题,让学生或个体独立进行,或小组合作探究。如此而为,从生活海洋中汲取课程资源,有利于把学生引向“教学做合一”的发展道路。
在“社会化、信息化”特征不断深化的教育大背景下,教师善于把信息元素和网络资源合理地应用于实际教学中,既是对现代科技的学用结合,又是“跨学科知识整合”现象。其意义和价值集中地体现在如下方面:一是对优质资源的充分利用,有利于在情境涵养下激发学生兴趣,化抽象为形象,化复杂为简单,化静态为动静自如,呈现学科知识的形成结构和过程,从中攫取无可比拟的“科技附加值”。二是充分利用信息资源的先进特点和优势功能,如储备海量、人机互动、更新及时、操作便捷等,相机拓展课程资源,逐步增加教学厚度,把学生不断引向善教乐学下的良性循环发展方向。以“三角形面积”为例。教师借助Flash技术绘制并演示动画课件——“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一条对角线,进而分离出两个三角形”,在眼观心悟中有效地引领学生学习思维,赢得事半功倍的教学实效。三是利用远程教学优质资源,演播“同课异构”下的教学实况,能够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思维能力[3]。另外,教师可把实际学习中出现的“易错、易混、重难”等问题,通过“信息集锦”适量地展示,有利于在正误对比中引领学生走向自主探究和深度学习。
“始终站着看,永远是观众。”意在强调“自主实践”的必要性和“情感体验”的重要性,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有本质上的异曲同工之妙义。尤其对于小学生群体,不仅生性活泼好动,而且智慧多来自他们的“手指尖上”。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善于提供“情感体验”下的时空环境和更多平台,有利于在迎合儿童学习心态的同时,把他们切实引向“不用扬鞭自奋蹄”的德智互动良好态势,进而在“求取真知、学做真人”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坚定。以“长方形周长计算公式”为例,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组织并引导学生通过多人小组形式,对周围的“课桌、书本、坐凳、黑板、花池”等长方形物体进行实际测量,有动手测量,有记录数据。然后在此基础上,根据“周长”定义进行初始化计算——“长+宽+长+宽”。接着在教师的进一步激励和启发下,在小组内外的相互启发下,学生又得出了“长×2+宽×2”,最终得出了“(长+宽)×2”的这一长方形周长计算公式。正如英国罗素所说:“数学中不仅拥有智慧和真理,还蕴藏德育和美育。”上述资源拓展难道不是这样的吗?
在学校教育中,教学评价是课程活动体系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它既是对教与学情况进行及时有效的反馈,又是对后来教学结构与过程进行“调整和优化”的必要前提和客观条件。教学评价不仅融“智慧与情感”为一体,而且非常讲求“教学艺术”。那么,教学评价的根本目的和艺术本质体现在哪里呢?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是什么?它不是在于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而是在于对他们进行积极有效的“激励、唤醒和鼓舞”。就小学数学活动来说,教学评价与课程资源拓展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本文从实践中得出结论,无论在哪种类型的课程活动中,教师都应在“生本学主、让学引思”的指导思想下,善于把学生的“自主性评价”放在重要位置,与传统的“教师评价学生”形式相结合,以彰显“凸显学生主体、引领学习过程”。例如,在个体学习或小组合作任务完成后,首先由学生“自我评价”,其次“相互评价”,最后结合“教师评学”。久而久之,无论是正确结论还是错误结果,都是弥足珍贵的“生成性资源”,我们应予以珍视并善加利用。
总之,课程资源是教与学活动的有效支撑,两者呈现出“正比例”关系——优质丰富的课程资源有利于促进教学相长;反之是同样的现象和道理。作为教育人,我们应高度重视并深入探究资源拓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