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控业主,物业的“手”还想伸多长

2022-11-18 15:37
文萃报·周五版 2022年45期
关键词:业委会李先生个案

近日,四川成都某小區的几位业主称,自己的行踪被物业长期监控。今年4月,该小区物业的一名主管离职后,向业主李先生提供了大量其被“盯梢”的微信群聊截图和视频,诸如几点出门、在哪里遛狗、拿什么工具在修车等,都被置于物业的微信群里“直播”。目前,李先生已报警,涉事物业经理已被停职。

行踪被长期监控,并在微信群中被“直播”,令人细思极恐。虽然涉事物业表示此举是配合安全检查,不是监视业主,同时指出小区监控是面向公共区域。但这样的说法显然是无法让人信服的,更何况,从媒体报道看,这些被盯上的业主有一个共同特征——不满物业收费、服务等现状,有过发起成立业委会的行为。如此,物业做出的针对性“盯梢”,也就不难理解了。

对个案涉及的相关物业人员依法惩处自是必须,但个案之外,物业服务水准、权利边界等问题,以及如何在源头上、机制上为业主的权益多加几道保险,更值得深思。近年来,关于物业与业主双方矛盾的报道不少。而矛盾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在小区这一方天地中,物业手中的权力较难受到有效约束和监管,这为其肆意妄为奠定了基础。物业管理小区,谁来管理物业?

虽然根据有关规定,业委会可以发起并通过更换物业的决议,但现实中,更换物业存在诸多障碍及衍生问题。比如,换不动——有的物业是开发商的物业,根基深厚,有的阻挠业主大会或业委会召开,让有关动议“流产”;交接难——旧物业以业主欠费等理由拒不交接或拖延交接,导致新物业无法顺利进驻……

不难想见,随着人脸识别、物联网等技术在小区管理中的应用,未来,物业所掌握的业主信息将更加全面、即时。如果对物业缺少有效约束,真的会令人如芒在背。业主与物业之间不应是水火关系、对立关系,有问题应该积极沟通、解决,而不能在法律边缘疯狂试探甚至随意践踏法律。物业越权越位的“手”,必须有人出来管管。

猜你喜欢
业委会李先生个案
加强业委会建设 提升物业管理水平
相亲男跪守门口数月“求爱”
放下偏执,路还很长——访谈两位个案医生及家长
已无头发可寄
中文阅读学习个案考察与分析
直派批评的理念与个案
她从来只等人追
“难产”的业委会
编读往来
注定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