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豉鲮鱼炒油麦菜是家常粵菜,而甘竹牌豆豉鲮鱼罐头在广东也是家喻户晓的知名品牌。
但要问起“甘竹”这个品牌名称的来历,估计除了顺德本地人,知之者不多。“甘竹”来源于“甘竹溪”。甘竹溪是西江支流,起于甘竹滩洪潮发电站,止于勒流三漕口。顺着水流方向,左滩村在甘竹溪左岸,属龙江镇管辖;右滩村在甘竹溪右岸,属杏坛镇管辖。
左滩村有个渔业组,就在甘竹溪北岸围堤下。高高矮矮的房屋,窄窄的临河街道,砌着台阶的码头,浮筒托起的渔排,缆绳系泊的渔船,竹篙晾晒的鱼干,散发着浓浓的疍家风情。这个世外桃源般的小渔村,日益成为都市人休闲度假的好去处,品河鲜、赏江景、看古迹、划舢板、钓红眼鳟、飞摩托艇……要是赶上开渔节、酱鱼文化节,小小的左滩变得热闹非凡,人山人海,织渔网,唱民谣,撒网捕鱼,厨神比赛,龙虱(一种小型龙舟)训练,看得人眼花缭乱。
对于摄影发烧友来说,左滩最美丽的时刻是黄昏,夕日西颓,彩霞燃空,水天一色,鳞光万点。大自然之手绘就的印象画,比莫奈的《日落》更壮观,比艾瓦佐夫斯基的《君士坦丁堡与博斯普鲁斯海峡》更热烈。
见龙桥位于龙田涌汇入甘竹溪的涌口,与甘竹溪平行,呈东西走向。它横跨在龙田涌上,桥的两头有国内比较少见的双码头、双门楼,桥下的龙田涌直通围堤内的祠堂,水陆交通的衔接非常便利。它始建于明末清初,在嘉庆十九年、2001年重修过。该桥为单孔石拱桥,长11.7米,宽3.6米。桥拱由红砂岩横联式砌筑,桥身由红砂岩构筑,重修时混入麻石;栏杆由鸭屎石建造,混杂麻石。桥的得名传说有二,一说明崇祯帝太子朱慈烺乘船逃难时舟覆溺毙于此;一说清乾隆帝之子因皇位之争受人诬陷在西江跳水尸身漂流至此。总而言之,这是一座见过“真龙”的桥,故名“见龙桥”。
作为左滩最古老的建筑,见龙桥不止见过“真龙”,也见证了顺德近代商贸航运的繁荣,见证了甘竹滩的沧桑巨变。当然,区区四百年桥龄还是太短,看不到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桑园围的萌芽、成形,更看不到麻洲岗3500多年前古人类的活动。
(摘自《宝安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