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性心理应激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分析

2022-11-18 03:57:50周晓清王文玲王如珠王立春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2年9期
关键词:心血管病例个体

周晓清,王文玲,王如珠,王立春

职业性应激是指个体由于工作任务重、紧张劳累、心理压力及个人适应等因素的影响下,出现的心理和生理反应,若持续存在可导致身心损害,进而引发心血管系统疾病。国内外研究[1]均表明,工作紧张对心理、生理等产生影响,也有结果显示职业应激紧张是心肌梗死、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研究显示[2],应激反应可引发情绪和身体出现生理及病理反应,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心理应激还可对动脉硬化的产生起到促进作用,引发神经内分泌功能的改变,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本研究旨在调查职业性应激、个体紧张及适应能力等方面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探讨相关危险因素,为进一步研究职业性心理应激对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及干预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择2020年3月至2021年7月于泰州市人民医院住院的心血管系统(CVD)患者及门诊健康检查人群中的CVD患者290例作为病例组,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按照年龄、性别匹配,选择同期于门诊行健康体检的29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病例组中男性149例,女性141例,年龄34~62岁,平均年龄(51.29±13.54)岁,职业中煤工134例,棉纺工124例,公交车驾驶员32例;对照组中男性154例,女性136例,年龄34~62岁,平均年龄(49.33±14.39)岁,职业为煤工140例,棉纺工121例,公交车驾驶员29例。诊断标准:参照“国际疾病分类”第十次修订本(ICD-10)BJ-临床版[3]。纳入标准:均为企事业单位工作满1年的20~55岁的在职职工;无神经或精神系统疾病;无其他严重机体疾病等;均知情同意并签署同意书;调查问卷填写完整;配合度好。排除标准:有出血性疾病者;与病例组职业不符者;严重感染者等。

1.2 方法

1.2.1 问卷调查所有研究对象均在医护人员指导下采用OSI-R量表进行职业应激水平问卷调查,包括职业任务问卷、个体紧张反应问卷和个体应对资源问卷。根据杨新伟等[4,5]研究关于中国人群的常模,等级评定是将粗分根据公式T=50+10×(x-/s转化为标准分(T分),(其中x为原始分,为常模样本均值,s为常模标准差),以职业任务得分T≥70分、60~69分、40~59分、<40分,分别为高度、中度、适度、相对缺乏职业任务过重,分值越高表明职业紧张因素水平越高。紧张反应得分T≥70分、60~69分、40~59分、<40分,分别为高度、中度、适度、相对缺乏紧张反应,分值越高表明紧张反应越强烈。应变个体能力得分T≥60分、40~60分、30~40分、<30分,分别为很强应对能力、适度应对能力、中度缺乏应对能力和高度缺乏应对能力,分值越高表明个人应变能力越强。OSI-R量表的结构见表1。

1.2.2 生化指标检测所有研究对象均测量并记录身高、体重及血压;均抽取空腹静脉血10 ml,3000 r/min,离心10 min取血清,检测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生化指标。

1.3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使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照组与病例组职业应激水平结果分析

2.1.1 职业应激问卷评分情况本研究纳入调查对象580例,其中病例组职业任务问卷总分及其6个维度,个体紧张反应问卷总分及其5个维度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病例组应变个体能力问卷总分及其5个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1.2 职业应激问卷三个子问卷评分分级情况本研究分析表明:对照组和病例组≥70分、60~69分、40~59分、<40分之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70分、60~69分、40~59分、<40分之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60分和40~60分、30~40分和<30分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问卷评分分级情况

2.3 不同职业任务水平的生化指标情况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四组间收缩压、HDL-C、LDL-C及BM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不同职业任务水平的生化指标情况

2.4 不同个体紧张反应水平的生化指标情况本研究结果表明,三组间TG及BM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不同个体紧张反应水平的生化指标情况

2.5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将SBP、TG、HDL-C、LDL-C、Hcy、BMI、职业任务问卷评分、个体紧张反应问卷评分、应变个体能力问卷评分等纳入到方程中,结果显示,SBP、BMI、职业应激因素水平及个体紧张反应水平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HDL-C及应变个体能力水平是其保护因素,表4。

表4 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二分类logistics回归结果

3 讨论

研究显示,CAV病例组职业应激因素评分高于对照组,表明CAV患者较对照组承受来自职业环境和任务等更多的压力[6]。病例组SBP、TG、LDL-C及BMI指标均高于对照组,而HDL-C指标低于对照组,SBP、BMI均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而HDL-C是其保护因素。患者职业任务越重,SBP、HDL-C、LDL-C、BMI指数越高;个体越紧张,TG及BMI指数越高;个体能力越低,SBP、TG、HDL-C、BMI指数越低。当机体处于应激状态时,脂肪组织释放大量脂肪酸,进而升高TG和TC水平,结果与宋杨等[7]研究一致。个人紧张感增加后,适应能力减低,机体的神经内分泌和自主神经-交感神经反应性增强,肾上腺素、皮质醇及去甲肾上腺素等体内活性物质分泌增加,引起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8,9]。Hcy反应性增高是引起血管壁损伤的重要因素之一,与心肌梗死和心绞痛的发生率和死亡增高有关,同时Hcy是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发病的影响因素[10],本研究中病例组高于对照组,表明心理应激因素在CAV的发病中具有重要影响。研究表明,职业心理应激水平的相对危险度为1.4~5.0,研究应激因素为1.476和1.629,提示心理应激因素在CVA的发病中有重要影响,定期进行职业性心理应激检查并及早干预非常必要[11,12]。

综上所述,心理应激水平可影响血压、血脂及BMI,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适度的职业任务压力,减低职业人群紧张感,提高适应度,是保护职业人群的重要措施。

猜你喜欢
心血管病例个体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病例”和“病历”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劳动保护(2019年7期)2019-08-27 00:41:02
一例犬中毒急诊病例的诊治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学习月刊(2015年22期)2015-07-09 03:40:48
lncRNA与心血管疾病
胱抑素C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
How Cats See the World
中学科技(2015年1期)2015-04-28 05:06:12
妊娠期甲亢合并胎儿甲状腺肿大一例报告
右江医学(2014年1期)2014-03-22 23:18:44
Meckel憩室并存异位胰腺和胃黏膜并出血一例
右江医学(2014年1期)2014-03-22 23:1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