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婧雯,严 寒,王艳群
(江苏师范大学,江苏 徐州 221000)
用户在不同场景下会产生不同的需求,即使是同一款产品,用户希望获得的功能便利也是不同的,因此本研究将对多个场景下的用户需求进行分析并给出应对方法,将行李箱智能化、多功能化以提升用户的体验感。通过研究用户的操作行为和认知行为,获取用户对智能行李箱产品的功能和操作需求,提出基于用户行为的设计研究方法,有利于提高智能行李箱产品的可用性、降低用户的认知负荷[1]。
苹果公司设计师罗伯特·布伦纳对用户体验进行了详细描述,他认为产品通过设计语言与用户进行交流,这包括很多因素(从产品造型、色彩、材质、表面处理到各种细节),同时也包括产品有何功能、产品可以做什么、如何做到。例如操作如何、听起来怎么样、格调和品味如何等,这些都属于用户体验的内容[2]。现如今科技文化发展迅猛,传统材料不能满足产品设计受众的需求,因此,现代化产品中的材料应用需要进行自我革新与创造,例如人体工程学技术、创新性的仿生学外观、高科技与新材料的运用等[3]。
用户体验是一个特定名词,每名用户都有自己特定的体验。比如中老年人使用一个简单普通的产品时,他们会认为这种简单的设计容易上手,但青少年使用后却会觉得不够智能;而一件智能产品可能会得到大部分青年用户的青睐,中老年人却会觉得使用起来很烦琐、不方便。因而在设计一件产品时,一定会有特定的目标人群,即用户定位。
利用市场空间定位法进行用户定位的流程如下:进行初级市场划分(智能行李箱特征)和次级市场划分(用户结构);仔细研究,构建智能行李箱使用者的群体结构模型;基于成功行李箱市场情况建立数据分析基础;应用和分析思路。实际上,用户定位是一个列举、分析、选取、评估的过程。
用户行为是用户在产品上产生的行为,实际表现为相关的用户数据。运用不同分析方法对不同数据进行分析,进而为产品迭代和发展提供方向。用户行为分析是指对用户行为进行数据分析、研究,通过用户行为分析,可以还原用户使用的真实过程。“了解用户,还原用户”是“以用户为中心”的第一步。
用户或服务进行整个交互的过程中出现的行为可以分为认知行为、购买行为、使用行为、反思行为(体验感受),如图1 所示。购买行为主要受用户的消费能力、生活方式等影响,认知、使用、反思行为则存在于用户与产品间的互动中[4]。
图1 用户行为分析
依据用户使用行李箱时的习惯,创建了用户行李箱使用模拟流程,如图2 所示,该流程展现了用户在使用行李箱时的具体行为,也同样能反映出一系列需要进行优化的潜在环节。
图2 用户行为模拟分析
年轻商务人群是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群,能够认知到自己是否真正需要该款行李箱,然后决定是否需要购买。发生购买行为最基本的条件是用户群有经济能力与消费能力,年轻商务人群薪资条件普遍尚可,因此针对该人群设定的产品价格也不会过于平价,但也不能太超出用户群的购买能力,以防失去大批用户。使用行为也是用户行为中重要的一个环节,用户体验如何关系到其是否会回购、是否会向身边的人推荐该款行李箱,优良的产品为用户带来良好的使用体验进而不自主通过口头或者社交媒体传播产品,这属于隐形的广告,也是产品设计时应该考虑到的一点。反思行为可以从用户对该产品的使用频率反映出来,如果用户仅仅使用了一次就购买了同类产品的另一个款式,明显说明该产品极大程度上是不符合用户需求的。
行李箱原有的作用是出差或旅游中携带一些生活必需品,但随着智能化的发展,在这些原有功能基础上,人们希望行李箱可以衍生出更多的功能,以使生活更加便携。用户更注重的是行李箱的使用感,而降低用户使用感的主要原因有携带不便、占据空间、易丢失、上下楼梯不便等。
据调查显示,在出行途中,用户会把重要物件或轻巧设备随身携带,而将其余体积较大或者较重的物体放在行李箱中。对于一般用户可能使用频率较高的物品,比如手机、充电宝,均放置在方便拿取的位置;有些用户在高铁上处理一些学习或工作任务时使用的笔记本、平板等较为大型的电子移动设备,适合放在可方便打开的随身背包中;携带文件资料的用户需要合理的内部空间来保护文件的平整度。
针对以上问题,从用户在不同场合使用行李箱的体验感受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依据问卷整理出以下问题点。
人们出行时间长短不同,携带行李的多少也不同,需要容量适宜的行李箱,但是现有行李箱尺寸种类固定(如图3 所示),不是过大就是过小,很难与外出行为需求相匹配。因此,从用户行为角度出发,对于经常使用行李箱的用户来说,行李箱的质量和材质以及基于这种材质下的尺寸的可变性要多加考虑,满足用户一箱多用的需求。
图3 行李箱不同尺寸调研
在人流聚集的火车站、高铁站等场合,慌乱之下拿错行李箱的事件屡见不鲜;对于怀抱小孩的中年女性来讲,行李箱是个很大的负担,不仅十分笨重,她们在照看孩子的同时还需要时刻关注行李箱位置,以免发生丢失情况。此外,在下车之后的旅途中,她们还需要面临一只手抱孩子一只手拖拉行李箱的情况,给本就酸软不堪的手臂再添一层负担,如图4 所示。
图4 女性边抱小孩边拉行李箱
在机场或车站,候车的商务人员需要处理事务,但是传统行李箱表面的弧度不适合放置电脑,因此,在行李箱上配备可以放置平板或手机的支架可以解决这个问题[5]。此外,行李箱内侧设置可以存放大容量充电宝的空间将免去手机等电子设备没有电时的无奈。
综合以上问题,针对行李箱的大小问题,可以考虑伸缩型的行李箱,用户可以根据行李的多少,对行李箱的大小进行调整;针对质量问题,考虑对外壳的材质进行细致化筛选,选择轻便且承重的材质;针对寻找问题,考虑在行李箱内安装智能定位设备,主人可以随时找到它;针对搬运问题,考虑增加自动跟随功能,与手机相连,解放用户的双手。
当在乡下或农村地区或没有车辆可载人的平坦道路上时,人要到达目的地就需要拖着行李箱走很远的路,将滑板车结构融入行李箱设计可以适当减少用户的负担。故可将行李箱上添加可拆卸踏板、提手、把手架、后轮等额外装置,赋予普通行李箱滑板车的功能。而将滑板车的脚踏部位设计成可收放的结构,需要时将它放下当作脚踏板,无用时将其收起,便于收纳,可节省空间[6]。这样的行李箱既可以滑行又可以拉动,为用户提供便利。
在通过崎岖或转弯较多的道路时,拉杆箱的直杆并不能顺利通过拐弯处,这是因为传统的行李箱拉杆为可伸缩式,且其拉杆只能单方向拉动,这必然会在急转弯路段情况影响行李箱的活动。针对这一情况制作出了拉杆式行李箱:在原来传统行李箱拉杆单方向拉动的基础上,在拉杆箱末端添加了旋转机制,借此行李箱可进行一定角度的倾斜,用户可根据需求选择最舒适的角度。这样行李箱灵活度更高,更能满足用户在不同路况下的需求。
传统行李箱在上下楼梯时并不能顺利通过,只能通过人力搬动行李箱,会带来诸多不便。履带式行李箱可以很好解决这一问题,在行李箱侧面添加履带。与此同时,行李箱的拉杆也要经过一定弯角处理,使行李箱在经过台阶或上下楼时更加适应行李箱单面贴地的角度,让人在不弯腰的情况下,可以顺利通过楼梯,节省人力。而且在行李箱滚轮的接触面上增加防滑筋,增强其与地面的附着力。
对于经常出差的用户来说,飞机是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而行李箱也需要经常托运,若行李箱质量超出飞机托运质量要求,就会耽误用户的行程安排。对于这一现象,可以在行李箱的拉杆处设置质量显示装置,当用户拿起行李箱时,屏幕上会直接显示其总质量,若质量在托运可承受范围内即显示绿色的数字,超出小范围时显示黄色的数字,超出太多甚至无法带上飞机时则显示红色的数字提醒用户。用户即可对行李箱中物品进行调整,防止托运时超重。
在人群密度较大且嘈杂的地方,例如火车站、高铁站,通常人的声音会被环境的声音淹没,因此利用行李箱本身向外界发出信号不失为一个可取之点。可以在轮子上设计一个轮子带动速度的感应器,即人拉动行李箱的速度越快,则铃声越响,以达到提示前方行人避让以免发生不必要碰撞的目的。若在晚上灯光不是很明亮处,一边举着手电筒照明,一边拖着行李箱也十分不便,因此可以在行李箱底部加一圈反光带,夜晚也便于自己及他人注意到行李箱的位置。此外,也可以做一个感光设计,即感应到天黑,自动亮起感应灯。或者在握把处加入一圈感光带设计与触感设计,当感受到用户的握力达到一定程度时便会触发感光带发光,以体现出行李箱的智能化。
利用蓝牙信号与移动设备连接,行李箱可自动测试距离并避开障碍物。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实时查看行李箱的位置,当用户与行李箱的距离较近时,例如在过安检通道时手机会通过蓝牙与行李箱连接,并且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命令行李箱发出声音,帮助用户快速定位行李箱的位置。当距离移动设备超过3 m 时,行李箱就会自动发出警报。若行李箱丢失,也可以利用GPS 技术,通过手机等一些移动设备来定位行李箱移动轨迹。通过搭配各种硬件可以实现对系统的智能控制,得到行李箱的实时运动姿态,根据数据分析判断行李箱是否丢失并提醒用户。
本行李箱保有了市面上大部分行李箱具备的基本功能,在不影响用户的基本使用感的基础上依据用户行为分析适当加入了一些智能功能,为用户的出行提供了便捷,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感。相较于传统的行李箱,本款行李箱中随时自测质量、自动跟随以及夜间感应发光的功能为行李箱赋予了智能体验感。行李箱效果展示如图5 所示。
图5 行李箱效果展示图
行李箱作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初始人们对它的要求只是用来作为一个装行李的工具,但伴随近些年智能化产品的普及,人们希望作为必需品的“它”可以在实现基本功能的基础上,衍生出更多的智能功能,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捷。本文通过对多个场合下用户的需求做出调研并给出应对方案,例如行李箱运输困难、转弯费力、上下楼困难、感应设计等问题。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优秀的符合现代审美以及用户需求的智能化行李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