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对策研究

2022-11-18 21:25□王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19期
关键词:教育引导校园文化心理健康

□王 迪

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下,大数据应然而生。并且,大数据也在各行业、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同时大数据时代为变革发展带来的贡献和作用,影响较为深远。大数据以精准性强、实用性强、内容巨大等特点深入人们日常实际生活中。从某一程度而言,大数据已经是创新和改造世界的一种方法,对于数据的集合具有重要的影响。而大数据作为一种新型技术手段和创新策略,将为国家各方面发展提供重要支撑。而大学生作为开创发展新方向和落实实践应用的前行者,应当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给予较高的关注,为学生后续开展工作、学习、创新等提供重要基础保障。因此,可应用大数据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引导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提出相应解决方案为后续工作开展提供基础保障。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所存在的问题

(一)混淆心理健康和思想政治教育。根据对大学阶段心理健康教育实际现状调查分析显示,当前大部分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之前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没有接触心理健康教育专业[1]。教师在教育引导理解层面存在错误,将心理健康和思想政治教育归为一类。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是指针对性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能力等。上述两者在研究对象、方法、理论原则、评价标准等诸多方面都存在差异。因此,在实际教育引导过程中不能将心理健康和思想政治教育混为一谈,不能用思想政治来代替心理教育,也不能将学生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理解为思想品德方面存在问题。

(二)心理健康引导过于形式化。心理健康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一样,并不是简单地走形式就可完成的教学任务,应当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进行处理。在现阶段,很多高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时,一般都以校内广播、校内宣传栏、主题班会、校园活动等方式进行。虽然,方式比较多样和丰富,但开展上述活动也都是为了应付检查和任务进行的,并因缺乏专业教师的引导和讲解,教育效果不佳。

(三)心理健康教育方法落后。根据对现阶段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际情况调查分析显示,大部分学校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主要采用心理健康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对于心理健康咨询的学生教师也只是生硬地问一些问题,并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出相应解决措施和方案,实际效果并不明显。此外,学校方面也没有针对现阶段实际情况提出任何改善措施,导致心理健康教育方法过于单一老旧。

(四)高校未增设心理健康课程。目前,在大部分高校并没有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也只能通过校内讲座、宣传板等进行了解学习,此种学习方式过于随意,学生无法掌握心理健康基本知识,也无法得到相应的教育引导[2]。另外,因高校没有设置心理健康课程,导致学生缺乏心理健康知识。同时,因没有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教育,致使学生在步入社会时,适应能力、抗挫折能力较弱等。而各高校如不及时增设心理健康课程,不仅无法科学合理引导学生,还会对学生健康成长产生不利影响。

(五)就业问题导致心理压力大。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大学生毕业之后的发展方向与之前相比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之前大学生都是由国家进行统一安排就业,目前实际现状是学生需要自主择业。因自主择业情况导致大部分大学生在步入校门后,就对日后发展前景一片迷茫,无法从之前憧憬中转向现实,面对如此激烈的社会就业市场竞争,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也就更大了。导致大部分在校大学生恐惧毕业,出现较为严重的就业心理问题。

二、大数据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案的构建

(一)完善健康预防制度。根据现阶段大学生实际发展情况,为大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教育需要从建立完善三级预防制度为着手点。一是学校层面需要根据现阶段大学生实际需求,成立主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引导队伍。还要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建立预防机制,不断为心理健康机构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帮助。如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开通心理咨询热线、建设心理网站等。二是在高校内根据专业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并设立固定的心理健康专职辅导教师,加强与班级心理健康委员的沟通和联系。加强对各班内单亲、贫困学生、偏远山区学生的关注,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有效增强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力度。如果班级心理健康委员或学生自身发现情况,应当及时与校内心理健康辅导教师或相关领导进行沟通。三是深入学生基层,对大学生实际需求和实际发展情况进行了解。在班内建立属于心理辅导性质的心理关怀小组,开展朋友、长辈等心理互助活动,并在组内选择一名心理健康委员,明确其职责。心理健康委员要随时关注班内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增多与学生沟通,如果在沟通过程中发现学生有明显的异常,需要及时向班主任、辅导员等进行汇报,便于为学生及时提供正确的心理健康引导。

(二)加强自我教育深挖心理潜能。现阶段大学生受中国传统思想和教育制度的影响比较严重,导致大部分学生心理压力过重,还有很大部分学生因心理焦虑,出现各式各样的心理健康问题[3]。因此,针对高校大学生出现的此类问题,学校层面应积极开展心理健康自我教育,并从三方面介入。在前期阶段是心理健康辅助,中期是属于坚固预防性心理辅导,后期是主要以治疗性心理辅导为主。落实到具体时:一是大学生需要对自己有正确的认知;二是对学生自我调节能力进行培养;三是学生需要具备较强的自我完善能力。只有完成上述三方面,学生才能根据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运用一些心理教育方法和途径进行自我引导和调节。与此同时,学校还要重视激发学生心理潜能,通过多方渠道对学生判断、推理、逻辑思维、直觉思维等创造性思维能力进行训练和培养。在培养学生坚强毅力的同时,也能提高学生自信心,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尽可能避免大学生出现消极的情感体验。

(三)构建轻松和谐校园文化环境。构建轻松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主要目的,是在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引导提供前提和基础[4]。各高校的校园文化都应当将学生作为核心主体、将课堂之外的文化活动作为主要内容、将校园作为主要活动空间、将校园精神作为主要发展方向。可见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既可以较好地激发大学生们奋发向上的激情,也能唤起学生对高尚道德品质的追求。同时,构建轻松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对于大学生还可起到规范引导作用。为大学生提供思想引导、素质能力培养、精神文化等诸多重要的育人功能。基于此,各高校团委、社团、班级等需要通力合作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并将校园文化活动作为主要载体,根据现阶段学生们的实际需求开设内容更为丰富的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参与活动,获得深刻的体验和感悟,并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重要基础保障。

(四)构建三位一体教育引导模式。针对现阶段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情况,各高校辅导员和班主任应当将心理健康教育向家庭层面进行拓宽[5]。加强与学生家长的互动沟通,及时将学生校内实际学习发展情况向家长反馈,通过家校合作的方式对大学生实施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而后还可建立家校沟通网络平台。另外,对大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除了家校配合外,还需要社会力量的配合。及时调整当前大学生被束缚的价值观念,鼓励大学生敢于接受调整。在现今社会发展过程中,因大部分学生自身缺乏辩证思维,但又具有较强的求知欲望,一些观念会对学生发展和判断起阻碍作用。在加上如今较为严峻的就业形势,心理问题已经是最普遍的社会问题。如果不及时针对大学生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加以重视,将会对学生成长发展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社会相关部门应当给予相应重视,多与各高校进行沟通,便于及时调整培养和引导方案。针对上述情况,各高校应当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将学校、家庭、社会这三者进行有机结合,为大学生构建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体系,并做好心理健康引导工作,为大学生后续就业发展提供帮助。

(五)开展丰富多彩校园文化活动。在大数据背景下要想切实对大学生实施心理健康引导教育,应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氛围为着手点[6]。开展丰富文化活动可以帮助大学生尽快适应陌生环境,同时也能对学生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意识进行培养和提升,也能对学生思想情感领域方面进行丰富,使大学生一直紧张的神经得到相应的释放。比如,当大学生在参与文化活动时,通过参与理解和领悟团队意识的重要性,并将自身个人主义较为严重的意识进行改变,注重集体荣誉和团结精神,为健全自我意识提供帮助。

三、结语

总而言之,针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引导,需要先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制度和标准。以明确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为首要标准,学校层面则需要有明确目标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引导,为学生后续步入社会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使学生成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可见,健康的心理是学生发展的核心基础,只有拥有健康的心理,才能拥有高尚的品德和完善的人格。

猜你喜欢
教育引导校园文化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以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实践探究
以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实践探究
不断提升民营企业党的建设质量——加强和改进民营企业家教育引导工作研究
我校再获陕西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
冰雪休闲体育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
青少年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机制构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