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防控在林业生产中的应用策略

2022-11-18 17:54:42刘金岭郗广明
现代农村科技 2022年8期
关键词:景县白蛾病虫

刘金岭 郗广明

(景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河北 景县 053500)

1 景县林业概况

景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两省(河北、山东)三市(沧州、德州、衡水)交界处,地处华北冲击平原黑龙港流域。全县辖11 镇5 乡848 个行政村,总耕地面积124 万亩,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绿化通道建设战略的实施,以及园林县城建设力度的加大,景县林业发展突飞猛进。截至2019 年底,有林地面积24.3 万亩,其中乔木林面积19.83 万亩,未成林面积3.42 万亩,其他林木面积1 万余亩,森林覆盖率达19.83%[1]。

2 飞防进展

美国白蛾、春尺蠖和杨扇舟蛾是景县林业生产主要面对的三大食叶害虫,飞机防治是景县近10 年来林业害虫防控的主要手段,而选择的固定翼机型在飞机起降方面均易遭受场地、跑道、高压线及气候等外在因素制约,不仅防治方式单一,而且人力、物力、财力投入较大。据统计,10 年间景县飞防资金投入达435 万元,飞防面积累计172.5 万亩次,折合2.52 元/亩次,飞防成本相对较高,极不适应现代林业绿色防控要求。因此,开展林业病虫绿色防控机制研究已经成为促进现代林业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然选择。

3 绿色防控策略

3.1 加大资金投入,改进测报手段。病虫测报是开展林业病虫绿色防控的基础。一是建议政府在财政预算中增加林业病虫防控资金投入,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林木检疫制度和方法,坚决杜绝有害生物的入侵与传播,筑建牢固的林业病虫防控绿色屏障;二是改进病虫测报手段,在林区、林带合理安置加装滤芯的大型诱捕器,根据害虫类型和发生规律开展定向监测。通过创新病虫测报手段,有效避免“有虫无虫一律防、虫多虫少一样治”的尴尬被动局面,防止“人、财、物”资源的浪费。与此同时,加强同农业植保部门的技术合作与交流,取长补短、互通有无,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数据共享,为全县林业病虫防控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2]。

3.2 引进抗性品种,更新种植模式。目前,纯林造林和育林技术应用比较娴熟,且营林成本较低,有利于实现机械化造林、抚育和统一采伐作业。但随着纯林生育期的延长,各种营林弊端开始显现,纯林在空间结构、林内的生物种群和食物链方面,均比天然林简单,自控能力和调节能力差,一旦发生森林火灾、病虫害等自然灾害,将会给整个林区带来毁灭性危害[3],因此,在引进抗性造林树种(如抗虫榆等)的同时,更新种植模式势在必行。改纯林为混交林,可有效规避自然灾害带来的风险;而改机械挖坑栽植为机械开沟栽植,并施足基肥,可为林木后期茁壮生长提供根系生长空间和肥力。

3.3 加强水肥管理,增强树体免疫力。重造轻管现象普遍存在,造成年年造林不见林,造林效益大打折扣。从全县造林情况来看,主干路两边的绿化带,靠近农田的树木长势均明显优于其它地方的树木,虽然存在一定的边行优势,但水肥充足是保障树木生长的主要因素。而在农村四旁植树中,同样的气候条件下,地处低洼地段的树木长势要远远好于一般的树木,这也充分印证了水在树木生长中的主导地位。因此,在林木栽植成活后,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开沟浇水、增施有机肥,或将林下杂草耕翻压青,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保障树木正常生长所需营养,增强自身免疫力,为开展绿色防控奠定坚实基础。

3.4 开展成虫诱杀,实现源头防控。一是利用大型诱捕器,通过更换不同的滤芯,实现定向诱杀成虫,如美国白蛾性诱剂或环保型昆虫趋性诱杀器的应用等。二是利用害虫成虫大多具有趋光性的特性,在林区、林带每间隔400 m 左右悬挂1 盏杀虫灯,同时要求周围没有高大的障碍物。开灯时间为每天的傍晚19:00到次日6:00。不仅可以诱杀林木害虫,对大田作物害虫同样可以诱杀,实现一举两得。三是糖醋液诱杀。实践证明,在每年初春,用糖醋盘方式诱杀春尺蠖效果很好。将配制好的糖醋液(配方为糖∶醋∶酒∶水=3∶4∶1∶3)盛入盘中,放在成虫发生量较大的林分内诱集成虫,春尺蠖上盘率保持在90%以上,同时还可以杀灭其它害虫。但要及时清理盘中杂物并添加糖醋液。

3.5 开展生物防治,保障用药安全。一是利用寄生蜂可以产卵寄生杀死美国白蛾的特性,通过释放昆虫天敌(如白蛾周氏啮小蜂),按照美国白蛾与寄生蜂1∶3~5 的比例释放,利用天敌的竞争规律来抑制美国白蛾的虫口基数,对害虫种群进行有效控制。二是采用病毒和细菌类生物制剂及性信息素等方法来达到防治目的[4]。生物农药防治是最高效的方法,也是最后一道防线。因此,要依据害虫测报数据,积极开展统防统治工作。要充分发挥县域内统防统治组织飞防经验丰富和无人机方便灵活的防治机制优势,打好害虫防治终极歼灭战。通过生物防治,实现农药减量控害,确保人畜安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3.6 开展物理防治,保护生态环境。一是利用蚜虫趋黄性放置黄色粘虫板,可有效诱杀蚜虫成虫,减少虫口基数。二是利用美国白蛾等成熟幼虫下树化蛹的习性,在树干周围捆绑草把诱捕虫蛹,或利用春尺蠖雌虫无翅爬行上树产卵的特点,成虫羽化前在离根部0.5 m 处的树干上缠草绳,引诱成虫潜伏产卵,最后收集草把(草绳)集中销毁。三是在幼虫化蛹后至羽化前,在树下树盘范围内人工挖蛹,有效降低害虫越冬基数。四是阻隔法,3 月下旬将塑料布裁成20 ~30 cm宽的长条,绕树干一周绑成裙子状,喇叭口朝下,阻止成虫上树产卵,每天早晨在树干周围捕杀,效果很好。五是人工捕捉,包括人工摘除害虫卵块,剪除幼虫群居为害吐丝结网的枝条,以及利用幼虫受惊吐丝下垂的习性震树捕捉等。

3.7 发展林下养殖,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林下养殖是指在不影响林木正常生长、不降低其生态功能的前提下,以林地生态环境为依托,以现代化养殖技术为支撑,选择适合的林下机体进行人工养殖,构建稳定、持续的农业复合生态系统,是发展农业生产的一种新型养殖模式。简单来说就是把鸡鸭鹅等家禽放养在林地、园地里。衡水市武邑县的京东扶贫“跑步鸡”养殖就是典型的林下养殖成功先例。“跑步鸡”以杂菜、杂果、杂草等农业废弃物为主要饲草,林下腐殖物、土壤、树木的害虫也是很好的饲料,既清洁了环境,又消除了虫害。农业废弃物过腹还田后,鸡粪作为优质有机肥料施用于林木,提高了肥效,肥料利用模式由直接利用变为间接利用,既实现了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又达到了林木害虫绿色防控的目的。

3.8 加强树木管护,清除病虫虫源。一是在秋季树木落叶后至土壤封冻前,将树上的病虫枝剪掉,连同树下枯枝落叶及时进行清理,彻底清除病虫源。树叶可用作食草动物饲草,树枝可用作薪柴或粉碎后用作有机肥载体,实现废弃资源高效利用。二是耕翻树盘,在土壤封冻前,利用小型翻耕机将树下表土层耕翻,深度5 ~10 cm。不仅可以有效蓄积冬季雨雪,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增加土壤含水量,为来年树木生长提供充足水分,而且可为鸟类提供冬季觅食场所,减少林木害虫越冬基数。由于枯枝落叶隐藏大量越冬病菌和虫源,因此不建议使用旋耕机作业,更不建议将枯枝落叶耕翻土中,以免得不偿失,达不到减少越冬虫口密度的目的。

猜你喜欢
景县白蛾病虫
景县人大常委会代表建议办理“回头看” 推动163件建议办结
公民与法治(2023年2期)2023-04-05 06:45:41
校党委书记王守忠带队赴景县调研董子文化传承工作
果园病虫无公害防治助农提质增效
今日农业(2021年21期)2021-11-26 05:07:00
玉米中后期病虫防控技术
今日农业(2021年16期)2021-10-14 07:43:24
选用对口药剂 适期防治病虫
今日农业(2019年13期)2019-01-03 15:05:47
四平地区美国白蛾的发生与无公害防治
现代园艺(2018年3期)2018-02-10 05:18:38
美国白蛾的识别和危害特点及控制措施
现代园艺(2017年19期)2018-01-19 02:50:23
美国白蛾防治技术
现代园艺(2017年23期)2018-01-18 06:58:17
美国白蛾生活史及其性诱集监测预报
果树病虫藏在哪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