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涉农高职教育助力长三角农业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策略研究

2022-11-18 13:43洪俊郭文剑林德明
农业与技术 2022年14期
关键词:长三角江苏省高质量

洪俊 郭文剑 林德明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8)

1 研究背景

长三角农业规模较大,农业产业发达,涉农高职教育基础较好,科技力量雄厚,支撑了长三角的高质量发展。随着长三角涉农高职院校的进一步发展,专业重复建设、科研平台分散和单个院校影响力不足的问题制约了长三角涉农高职教育的发展。一体化发展、促进教学资源的共享、合作发力成为长三角涉农高职院校的必然选择。2009年,长三角教育联动发展研讨会确定了较为正式的和制度化的教育合作模式[1],为长三角涉农高职院校合作提供了合作蓝本。2012年,安徽省加入长三角教育协作发展会商机制[2],拓宽了长三角涉农高职院校合作范围。2018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3]。2019年,《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发布[4]。优惠的政策环境为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和涉农高职教育一体化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期。后续长三角教育一体化发展会议的召开,将长三角涉农高职教育一体化合作继续推向纵深[5,6]。

江苏省是长三角的成员之一,涉农高职院校众多,办学历史悠久,专业特色鲜明,在长期办学中形成了独具专业特色的师资团队、课程资源和实习基地,积累了丰富的院校合作经验。长期以来,江苏省凭借丰富的涉农高职教育资源为长三角农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科研创新人才、技术技能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对长三角农业一体化发展的影响深远。

农业教育与农业经济的发展相辅相成[7]。但是,关于长三角农业高质量一体化和涉农高职教育一体化的研究不多。方晓红[8]研究了长三角地区农业高质量一体化的必要性,指出长三角农业一体化存在产业布局不合理、标准体系不完善、缺少统一市场和高素质人才不足等问题。姚升[9]从粮食生产安全、流通安全、应急管理等角度提出了长三角区域粮食供需平衡安全机制。顾吾浩[10]从产业布局、生态环保和科技创新等角度研究了长三角农业一体化的战略方向。长三角农业高质量一体化内涵研究的缺少使得长三角涉农高职教育一体化改革缺少方向。此外,当前长三角涉农高职教育的合作程度不深,教育资源的共享程度不高,涉农高职教育辐射的范围有限,难以支撑长三角农业高质量一体化的发展。

因此,本文在探究长三角农业高质量一体化内涵的基础上,研究江苏省涉农高职教育与长三角农业高质量一体化的关系,提出促进江苏省涉农高职教育助力长三角农业高质量一体化的对策与建议。

2 长三角农业高质量一体化的内涵

农业是民生产业,满足区域生活需求,保障农业安全是长三角农业高质量一体化的基础。满足多样化需求,彰显农业地区特色,形成区域农业品牌,是长三角农业高质量一体化的价值追求。增强区域协作,延伸农产品价值是长三角农业高质量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因此,长三角农业高质量一体化的内涵包含以下3个方面。

2.1 面向地区需求,保障农业安全

长三角经济和社会发达,在全国10强城市中,有4个位于长三角。大城市边界的扩展,往往导致人口聚集和工业用地增加,农业用地和生态用地的边界就会受到挤压。为了维持城市居民的日常口粮需求,就要合理规划城郊土地,科学配置水资源、能源资源,运用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克服天气对果蔬生长条件的约束,在农业生产中提量增质。同时,要优化农业运输体系,提升农产品运输效率,创新农产品存储技术,建设农产品集中存储设施,延长农产品保鲜时间,制定农产品应急调配制度,提高城市应对风险的能力。农业区域规划、水土资源管理、农产品调配与存储、农产品市场营销工作复杂而繁琐,在不同区域呈现不同的工作特点。高等教育在其中发挥决策支持、人才支持和技术支持的作用。与本科院校提供决策支持和尖端技术支持不同,高职院校主要培养面向一线工作的技术技能人才,保障农业体系的有序运转。

2.2 立足自然禀赋,彰显区域特征

长三角三省一市地势和区位条件迥异,降雨量和气候条件不同,适宜栽种的农作物品类具有差异。立足区域独特的气候和地质条件发展特色农业,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对农产品的多样化需求,还能够建立品牌优势,提升区域知名度。如苏州东西山的枇杷、慈溪杨梅、黄山毛峰等,已然成为地区的名片。众多的特色农产品品牌为长三角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树立口碑,使长三角的农业品牌在全国乃至世界更具有竞争力。在整合长三角农业品牌的过程中,本科院校面向地区特色农业开展育种试验、品种改良,高职院校则培养从事农产品种植的新型职业农业人才和从事农产品推广与宣传的主播等人才。

2.3 强化区域协作,延伸农业链条

长三角轻工业基础实力雄厚,创新能力强。在原材料丰富的背景下,开展农产品深加工,不仅能延伸农产品的价值,还能进一步挖掘地区品牌。在延伸农业产业链的过程中,将发挥长三角区域内工业门类众多的优势。在长三角一体化平台上,依靠便捷的商业信息,实现供需及时匹配,依靠完善的交通网,实现货物按时运输,依靠完备的贸易体系,实现产品快速销售。农产品产业链的延伸,本质上是农业与食品工业的对接。长三角食品工业体系完备,发挥区域涉农高职院校专业特色,围绕特色农产品种植、加工和贸易开展技术研发和人才培育。

3 江苏省涉农高职教育对长三角农业高质量一体化的影响

江苏省涉农高职教育资源发达,高职院校内部交流平台完善,涉农高职教育为长三角农业一体化培养技术研发人才、生产技能人才和企业经营人才。通过涉农高职院校内部的资源共享,成果互动,助推农业技术、人才和资源的流动。涉农高职教育一体化同时是长三角农业一体化的内涵之一,涉农高职教育一体化进一步助推长三角农业高质量一体化进程。

3.1 培养技术研发人才

江苏省涉农高职院校具有不同的优势学科,其中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以畜牧兽医专业为特色,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以农林专业为特色,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以园林园艺专业为特色,3所院校分别具有不同的学科优势。通过在长三角范围内与农场、畜牧养殖企业和渔业养殖企业开展技术合作,建立跨院校、跨企业和跨区域的农业攻关团队,整合长三角区域内的科技资源,面向企业生产中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研发,实现以点带面式的农业科技进步。面向长三角地区开设农业技术相关专业全日制教育和非全日制教育,鼓励学生在实训基地和校企合作单位实习过程中进行大学生创新训练,从而推动农业技术在长三角的共享。

3.2 培养生产技能人才

农业学科具有实践性强的特征,在农业生产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落实实训和实习活动是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受经费和规划约束,具有不同办学特色的涉农高职院校面向特色专业建设实训和实习基地。将有限而分散的实训和实习基地资源整合起来,使学生将课堂理论知识与农业生产实践相结合,使师生通过交流互动,掌握更多农业生产技能。为长三角不同地区培养适应当地生产技术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推动农业产量和农产品品质的提升。通过参加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等赛事促进农产品生产、加工技能人才的交流与合作,引入校外导师开展技能人才培育,使培育的人才更加符合长三角的产业需求,更有利于农业产业的创新。

3.3 培养经营管理人才

农业经营管理涵盖农业生产要素配置、农业生产过程管理和农产品营销与贸易全过程。江苏省涉农高职院校围绕农业经营管理开设了农村新型经济组织管理、连锁经营与管理和现代物流管理等专业。在涉农高职教育一体化过程中,涉农高职院校建立了数据资源和课程资源交流机制,邀请省内外的技能大赛指导专家、行业专家交流指导,推动了农业经营管理人才道德素养、专业素养和职业素养的提升。农业经营人才在长三角的流动,带动了农业经营理念、管理方式和营销方式的转变,加快了不同地区的观念与文化融合,使得长三角的农业文化更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从而为农业的创新发展和一体化发展提供文化支撑。

4 江苏省涉农高职教育助力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的对策与建议

面对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的历史机遇期,江苏省涉农高职教育应当坚持育人为本的理念,立足产业,服务创新,构建协调共生的教育体系,积极融入长三角涉农高职教育一体化进程,创造江苏省涉农高职教育新局面。

4.1 推进涉农高职教育一体化体制改革

江苏省应当在农业高职教育办学制度、管理体制、人才培养模式等领域先行探索,率先建立起服务当地、特色鲜明、开放包容、世界水平的区域农业高职教育融合体系。具体包含4点:创新涉农高职教育协作机制,树立长三角区域农业高职教育一体化模板,加大对区域内农业高职教育资源的投资力度,建设区域创新协作平台,促进教育资源在涉农高职院校间合理流动,实现不同院校之间的优势互补,推动政产学研一体化融合,实现师资流动、课程共享、学分互认;创新农业人才培养模式,在农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围绕师资团队建设和学科平台2个重点进行建设,改进课程评价体系和标准,促进课程实训、创新训练、企业实习的无缝衔接,满足农业对复合型新型职业农民的需求,积极组织具备地区和行业影响力的教育论坛、技能比赛等交流活动;创新农业科技攻关模式,将苏锡常涉农高职教育集群和南京都市圈涉农高职教育集群的科研资源整合起来,构建高水平高职院校主导的农业创新实验室,引导企业人员参与高校农业科技创新团队,主动融入到长三角农业科技创新事业中;设计涉农高职教育助力长三角农业高质量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定期开展一体化质量测评,筛查影响长三角农业高质量一体化的关键环节和因素,针对性改进。

4.2 创设长三角涉农高职教育一体化理念

涉农高职教育注重实践、强调技术和管理并重,形成统一的教育理念是长三角涉农高职教育一体化的前提。因此,江苏省涉农高职教育应当遵循现代农业高职教育理念。坚持有教无类,努力为全体农民提供优质、舒适的教育,为每位农民提供发挥才能的舞台;坚持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来源、天资禀赋、兴趣爱好、职业规划等提供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学习环境,努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最适的状态下成长;注重终身学习,为处于不同阶段的学生提供学习的机会,开发好继续教育资源,为农民提供便捷的学习平台和学习资源;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维护人的尊严,注重教育与社会的互动;完善涉农高职院校特色发展体系,通过分类设置、政策指导、绩效评估、资金支持等措施引导涉农高职院校合理定位,科学发展,加快优势学科和优势专业建设,鼓励涉农高职院校发掘自身特色,优化农民培训基地建设和农业创新平台;以长三角农业文化传承为中心,创新农业文化发展体系,积极开办农业通识教育课程,融入院校治校治学理念和地区特色农业文化,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围。

4.3 开展跨校合作,激发教师创造活力

江苏省应当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制,加强跨区域农业科技合作,共建农业研究实验室,完善农业科研奖励制度,释放教师和科研人员创造活力。增强在涉农高职院校中教师和研究人员对学科研究的话语权,鼓励在职教师跨院校合作联合申报课题、联合发表论文,通过一体化研究机制,保证涉农高职院校在相关技术领域保持先进性;鼓励在职教师跨院校合作开展课程建设,实现课程标准、教案、课件、题库、微课程等资源的共享,避免重复建设课程资源,实现课程资源精品化、开放化;鼓励在职教师跨院校开展涉农技能大赛和创新创业培训交流,实现经验共享,推动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4.4 引领长三角农业技能人才联合培养

江苏省应当促进长三角农业人才联合培养。制定长三角农业高职教育人才联合培养机制,开展大学生交流和访学活动,建立农业拔尖人才合作培养方式,拓宽人才培养渠道;统筹区域内外优质资源,搭建农业专家咨询平台,建立长三角农业专家资源库,发挥智库对产业的指导作用,以高端师资促进涉农高职教育发展;推动农业教育人才在长三角区域内的合理流动,将江苏省和长三角建设成为全国农业人才的聚集地。

猜你喜欢
长三角江苏省高质量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紧扣一体化 全面融入长三角
江苏省交通图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首届长三角新青年改稿会”作品选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江苏省政区图
长三角瞭望
长三角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