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舜 欣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在百年党史进程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工作的领导核心、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乡村振兴的根本驱动,对其演进历程进行分析是保证其稳定存续的必然要义。早在1870年,马克思便将成立农业支部提上议程,以此严密共产党的组织体系。十月革命胜利后,以列宁为代表的苏俄革命党人积极推进布尔什维克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马克思主义基层党建的相关论述与实践,无疑为中国共产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依据。在革命、建设、改革的百年历史演进中,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内在功能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党内逐步形成了勇于自我革命、持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优良传统。党史是最鲜明的教科书,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深刻揭示了党的百年奋斗经验对党的重要意义。因此,深入阐释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与意义,从演进历程中“把握党与农村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深刻理解在此过程中党所开辟的农村发展道路、所开拓的制度创新与变革对于解决农村问题、促进农村发展以及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贡献”[1],是以史为鉴的必然需求,也是探寻进一步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发展的现实路径。
百年回望,初心弥坚。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开创了‘中国奇迹’,实现了‘中国梦想’,破解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这个‘世界之问’,其中,中国共产党推进农村党建发展是最鲜明的例证”[2]。农村基层党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契合了农民群众的利益诉求,“最后一公里”的党组织引领保证了党的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就此,基层党组织完成了在农村地区的身份构建,获得了广泛的身份认同。剖析基层党建引领与农村发展的内生性关联,审视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农村工作的领导核心、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乡村振兴的根本驱动的功能定位,方能从其内在功能与外在价值的转化中,体悟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重要意义,廓清其稳定存续的发展必然。
政党的价值呈现在政党的执政行为之中。基层治理的方式和效果是衡量党的基层工作质量的根本标准。加强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持续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始终是党在农村基层治理的基本路向。确保党的方针、政策在农村得到有效地贯彻落实,促进农村更好地发展,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立足于农村的根本逻辑。《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明确强调要“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3]。伴随着农村社会结构的发展变化和经济组织形式的日益多样,农村地区的合作社、村企等各类主体积极参与农村基层治理。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村有着深厚的群众根基,是整合各方力量、凝聚各方共识的核心。只有正确认识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引领农村发展进程中的关键意义,深刻把握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村地区的核心领导地位,才能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等领导作用,圆满完成农村的各项任务。农村基层党组织百年发展的历程充分印证,不论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怎样的变化,农村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终究是农村基层党组织,这是时代的选择,更是人民的选择。
政党的命运前程取决于人心向背之道。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立场的坚守贯穿党史,横亘至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既是党永葆先进性的关键所在,更是百年党史赓续的信念传承。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党的组织体系的末端部分[4],是服务广大农民群众的“神经末梢”。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历程充分彰显了党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党“以人民为中心”,领导中国实现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进程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为党在农村一切工作的逻辑始点,坚持遵循农村变革规律与农民群众主体地位的统一性,坚持完成农村各项任务与为广大农民群众服务的统一性,不断推动农村发展。《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提出“坚持人民至上”,这是对“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的再次申明,也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情怀的初心使命,更是农村基层党组织扎根群众的力量源泉。历史雄辩地证明,农村基层党组织只有始终保持与广大农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时时刻刻为农民服务,才能不断加深党在农村地区的凝聚力和号召力,进而巩固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与施政根基。
政党的行动纲领体现在特定时期的政策当中。面对当前农村出现的新形势、新问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就是党在新时代促进农村发展的根本抓手。乡村振兴离不开组织振兴。作为农村地区最具凝聚力和战斗力的组织,农村基层党组织以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和能力建设促进组织优化,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组织力量。具体体现在:(1)思想建设夯实了乡村振兴的信念力量。农村基层党组织通过党性教育,增强了农村党员干部对乡村振兴事业的责任感,使其自觉将乡村振兴的战略理念转化为行动自觉。(2)作风建设凝聚了乡村振兴的群众力量。农村基层党组织始终保持与农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用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甘于奉献的工作态度,在广大农民群众中树立了人民政党为人民的形象,为乡村振兴积累了坚实的群众基础。(3)能力建设夯实了乡村振兴的组织力量。农村基层党组织持续强化党员干部的领导能力和问题意识,积极提升党组织活力,不断深入挖掘农村现有资源,从而推动乡村振兴持续发展。总而言之,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农村建设的固本之举,是贯彻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驱动。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持续深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主要功能及其价值与意义,不断推动农村基层党建的变革发展。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农村基层党组织呈“点状分布”。随着革命斗争的星火燎原,广大农村党组织 “由点到线”,快速发展,并在“农村包围城市”的伟大指引下成为党建工作的核心支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组织层级上逐步纵向深入至最基层的行政村、自然村乃至村民小组,农村党建架构演变为“线状分布”的形态。改革开放后,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结构和生产格局的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发展重点转移至覆盖范围上的横向拓展。垂直方向的层级延伸和水平方向的组织平铺两个方位的交织耦合,实现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面状覆盖”,最终形成了“点—线—面”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发展特征。
中国共产党对农村地区的意义及农民群众的地位的认知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发展。党成立伊始,尚未对农村及农民问题作出专门讨论。随着具体革命活动的开展,党愈发认识到农民群众对中国革命胜利的特殊意义。中共二大明确指出“中国三万万的农民,乃是革命运动中的最大要素”[5]。在会上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对农村基层党建作了初步规定,提出各地农村凡有党员3到5人的,均需成立小组并隶属地方支部。1923年,中共台城特别支部作为党首个正式的农村支部,成为农村基层党组织“星火燎原”的发端。1926年,党专门制定《农民运动议案》,要求“应在每个最低级的农会内,均有本党支部的组织,为这个农会行动指导的核心”[6]。至此,党在农村地区的组织建设获得了宝贵的经验。
进入土地革命时期,党中央意识到“在发展农村工作中,党的最大的任务是要组织坚强的农村支部”[7]。在中央苏区,以乡为一级成立党支部、村一级成立党小组,成为当时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主要方式。在瓦窑堡会议上,党中央提出必须在组织上扩大与巩固党的主张[8]。于是,扩充农村党员和党组织的数量成为党的组织工作的主要着力点。1945年,中共七大《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指出“在每一个乡村建立一个几个人至几十个人的党的支部,是必要的”,认为“在解放区还须发展党员,建立新的支部”[9]。解放战争时期,由于党的根据地大多建立在乡村地区,继续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集中广大农民力量、粉碎国民党反动派进攻的有力保障。1946年,在《发动农民是建立东北根据地的关键》一文中,陈云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在各村都尽可能建立党组织。可以说,这一时期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凝聚了广泛的农民力量,夯实了牢固的组织根基。
综上所述,农村基层党组织最初以“点状”零星分布在个别地区,彼此之间暂未形成建制的组织体系。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提出,使得农村成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点区域。自此,农村基层党组织逐步由“点状”分布向“线状”分布演进,并为基层党组织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在全国范围内稳步推进,基层党组织整体呈现出“由上至下”线状延伸态势。1954年,首届全国农村基层组织工作会议要求尽快在存有组织空缺的乡建立党组织,并在3年内将全国党员数量有序发展六七百万人。经过几年的努力,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覆盖面与党员数量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到1959年,乡一级层面的党组织基本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全覆盖,村一级层面的党组织也随之大范围发展起来。人民公社时期,生产大队作为特殊时期的产物,承担起原有村级层面的各项工作。1962年,党的八届十中全会强调“在人民公社内的党的委员会、总支部、支部,是中国共产党在农村中的基层组织,是农村工作的领导核心”[10]。虽然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基层党组织建设偏离了初衷,但其在人民公社设立党委、在生产大队设立党支部的组织体系,加强了党在农村地区的领导地位,对日后在乡镇一级设立党委,村一级设立党支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基层党组织开启了法制化、体系化的现代转型之路。人民公社制度的解体导致农村基层治理在组织层面缺位,而村民委员会应运而生。行政村层面的党支部委员会也随之调整,其与村委会作为村“两委”共同参与农村的基层治理。中共十三大章程指出,应按乡、镇、村的层次来设置农村基层党组织。1999年,《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明确农村党建的主体内容是乡党委、村支部等。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获得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进入21世纪,农村基层党组织继续向微观延伸。2006年,中组部发布意见,要求“积极探索按照自然村、村民小组设立党组织”[11]。党的十八大后,《关于以村民小组或自然村为基本单元的村民自治试点方案》提出,满足相应条件的村民小组或自然村可成立党小组或党支部。由此,农村基层党组织与农民群众建立了更为紧密的联系。
综上可知,通过垂直方向上的线状延伸,农村基层党组织由乡镇、行政村逐步推进到更为微观的自然村、村民小组。纵向的组织体系发展对于联系基层人民群众、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改革开放后,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农村地区经济、社会情况发生巨大变革。社会结构突破以村、户为基础的单一组织形态,逐步向分化性、多元性演变,农村合作社、以农村为核心的产业链以及各类农村社区等全新社会空间出现。为了弥补农村基层党组织覆盖面的不足,党将基层组织建立在村企、社区等单位,不断优化党组织的建设,形成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水平方向上的组织扩散与垂直方向上的层级延伸同频发展的演进态势。
1986年,中组部发布意见,要求在乡(镇)办企业,跨村、跨乡、跨县的经济联合体,村办企业或行政村内的经济联合体建立党组织[12],这是首次针对农村经济情况的变化提出明确的党建要求。可见,农村基层党组织不再局限于简单的行政单元,党组织覆盖面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开来。21世纪,伴随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热潮,农业产业链的党组织建设成为基层党建的新议题。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决定,要求“推广在农村社区、农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和产业链上建立党组织的做法”[13],明晰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革新路径。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将农村基层党组织扩散到“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相对集中点”[14],以此强化党对农村新型组织的领导作用。《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不仅着重阐述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职能,还明确了村级党组织负责人应“担任村民委员会主任和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3]。通过对党组织负责人的权责明晰,加强了基层党组织与农村各类新型社会组织的制度关联,促进了深层维度的党组织覆盖,为农村基层治理目标的落实奠定了坚实的组织根基。
总之,这一时期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垂直方向上以组织层级为竖轴延伸,同时通过体系化、制度化的组织嵌入,在水平方向上以组织平铺为横轴持续扩散,使得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架构得以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面状覆盖”得以完成。至此,以乡镇党委为领导,以村党组织、产业党组织等为基础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体系得以形成,为中国特色的农村基层党建演进提供了一条创新之路。
回顾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演进历程,党始终坚持对基层党建进行探索与总结。在面向未来的发展演进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更需要总结经验、敢于探索、久久为功。当前,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盲目追求“面子工程”,制定了不合当地实际的目标与规划。在新发展阶段,促进理念更新、方式创新,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进一步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强组织队伍建设,提高组织执行力和战斗力,避免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人才流失、组织队伍老龄化,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从演进历程中汲取经验启示,坚持“审时”“度势”“察人”,结合实际把握时代发展脉搏、开拓思维革新农村发展模式、以人为本汇聚党建队伍力量,是直面发展困境,促进农村基层党组织持续优化演进的应然之举。
审时,就是要以解决农村现实矛盾为行动依据,以关照新时代下的农村问题为理论导向。这彰显了党的政策制定的现实性与科学性。回顾百年农村党建的演进路程,农村基层党组织在逐步探索与曲折发展的过程中,始终恪守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方才厘清了存在意义、确立了核心地位、明晰了领导方法。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起,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始终坚持以贯彻党的中心任务为出发点,时刻与时代同步,一切从实际出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树立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工作作风,确立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肯定了农村的作用,为革命胜利奠定了基础。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号召全国农民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引领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农村改革和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完善发展明确举措。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立足现实国情,用彪炳史册的信念和决心,动员各界力量,取得了脱贫攻坚的胜利,促进农村基层党建迈入阔步发展的新时代。事实说明历史走向,历史昭示未来发展。面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课题,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继续坚持实事求是的路线,深刻把握当前时代脉搏,立足农村发展实际,切实发挥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将党中央的顶层设计转化为实际落地的具体效能,推动乡村建设走向新的胜利。
度势,就是要因地制宜,在农村党建的过程中充分结合当地社会环境、创新模式。农村的现代化是“物”“人”“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三者现代化的有机统一[15]。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发展阶段,要想进一步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根基,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就必须不断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农村治理手段,切实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乡村治理效能。一方面,要以农村基层党组织为基础,整合农村各方力量,权衡各方利益,将基层党建嵌入到农村社会的方方面面。在思想上,要结合农村社会的现状,将主流思想价值观融汇到农民的日常生活之中,让广大农民相信党、依靠党、支持党,增强农民群众对党的认同;在行动上,要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利用互联网平台和当下时兴的大数据、区块链等手段,加快构建农村基层治理的综合服务平台,依靠先进的科技力量为农村基层党组织落实乡村振兴提供强力支撑。另一方面,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作用,积极探索建立“党建+农村电商”“党建+文化发扬”“党建+农村旅游”等涉及农村产业发展、文旅繁荣等多方面的“党建+”引领模式,实现党组织和农村社会的有效融合。同时,结合农村的风土人情、文化底蕴和支柱产业等实际情况,通过“支部联建”等方式,促进农村与企业及高校等社会力量的资源互通、协同共建,以基层党建整合基层资源,以农村治理推动党建探索,使得农村活力得以释放,进而促进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发展。
察人,就是要识准人,选对人,这是打造农村基层党建“人才蓄水池”的重中之重。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建的战斗力,从根源上取决于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基层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坚强战斗堡垒,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16]一方面,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带头人作为组织的领头羊,对加强队伍建设、发挥党组织力量起到了模范引领作用。农村基层党组织要依据当地实际情况,采取恰当的选拔方式,加强内生型带头人的培养。上级党组织可通过选派方式为不同农村地区安排合适的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另一方面,要让更多的农村青壮年愿意留在乡村、投身乡村发展和建设,关键是要顺应其不断成长的主体性自觉及满足由此带来的对美好生活的追求[17]。农村基层党组织要优化人才引进和人才回流的环境,积极了解人才需求,制定适当的激励政策,坚持风清气正的用人导向。同时,定期联系专家为党建队伍进行特定培训,着力培养复合型的基层党建人才,力争将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在队伍建设的过程中,严把人员的 “出口”工作。应制定合理的考核机制和“出口”规则,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人员构成进行良性筛选,定期对党员干部进行民主评定和组织考核,针对屡次不满足相关标准的人员要严肃整改,严重的甚至清除出基层队伍,以实现基层党建人员的合理流动,不断提升队伍的整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