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非农就业职业培训师资队伍建设路径探索

2022-11-18 10:38王笑卿
中国成人教育 2022年15期
关键词:培训基地职业培训师资队伍

○王笑卿 魏 凤

“三农”问题与国计民生紧密联系。把握农民在非农就业职业培训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培育高水平师资队伍促进农民职业能力发展,是解决农民非农就业问题的关键。近年来,我国许多地区颁布与农民非农就业相关的政策,但受限于传统认知水平,部分主体对农民非农就业职业培训师资队伍的建设不够重视,这导致各项政策难以被落实。在新的发展背景下,多措并举提升农民非农就业职业培训师资队伍的水平是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更关键路径。随着高水平师资队伍的建设,农民的职业能力将迅速提升,与各类非农职业的适配性也将显著提升。

一、农民非农就业职业培训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师资队伍数量较少

培育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将成为推进新时代农民非农就业职业培训的关键工作。为实现农民非农就业的目标,扩充师资队伍人员数量尤为必要。培养优质师资队伍是开展农民非农就业工作的主力军,农民可以依靠职业培训发展职业技能,提升自身与岗位的匹配度。然而,目前我国许多省份农民非农就业缺乏足够的师资作为智力支撑,各项工作能力基础薄弱[1]。部分地区的职业院校、普通高等院校教师承担着对农民进行非农就业职业培训的职能,政府技术人员也参与其中,承担部分农民非农就业职业培训的职能。总体而言,农民非农就业职业培训的师资数量较少,无法应对农民群体日益扩展的非农就业需求。

近年来,农民非农就业职业培训规模迅速壮大,参与农民非农就业职业培训的人数显著增加,但师资队伍的数量增长速度较慢,已有师资无法胜任大规模的农民培训工作。师生比例不合理导致教师在同一时间内培训的农民学员数量增加,教师面临巨大工作压力,培训的质量难以保证。培训过程中,教师需面对数量庞大的农民学员,为完成培训任务,教师只能采用“一刀切”的培训方式开展培训工作,培训的个性化属性无从体现[2]。实际上,当代农民非农就业的具体岗位不同,参与培训的需求也存在显著差异。教师采用完全统一的方式开展培训,农民的个性化就业需求得不到满足,这导致他们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被削弱。与此同时,教师的教学精力有限,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大规模的教学任务需要耗费大量精力,这可能导致教师无法利用课余时间提升自身教学能力,直接影响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师数量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教师只能做到“抓大放小”,弱化对部分培训细节的研究。久而久之,教师的授课模式较为粗糙,无法适应新时代各类工作岗位对就业者能力精细化的要求,农民非农就业的竞争力较弱。

(二)师资队伍结构不稳定

稳定的师资队伍结构能够保证农民非农就业职业培训工作有序开展,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是保证培训持续性的重要方式,也是对农民学员进行跟踪服务的保障。目前,农民非农就业职业培训的教师来源渠道单一,大多数教师来自地方职业院校,许多教师在承担培训任务的同时还要开展科研工作,因而只能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授课,无法投入更多精力,这容易导致师资队伍结构不稳定。许多教师将科研工作视为核心工作任务,而没有将科研与培训工作置于同样重要的位置,因此,一旦出现科研与培训工作冲突的状况,教师会放弃培训工作,转而投入科研工作中[3]。教师队伍流动性强,教师结构不稳定,更换新教师本身需要耗费大量时间,新教师了解农民学员也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农民学员对频繁更换的培训主体缺乏信任感,以致参与培训的有效性无从保证。部分学校还存在一位教师担任多种课程授课教师的问题,这会从两个方面影响培训的有效性。一方面,教师对不同课程的授课内容不够熟悉,课程设置可能出现教学内容重叠的问题;另一方面,教师进行教学跟踪的可行性不强,农民学员数量众多,教师所教课程数量也较多,要实现个性化的教学跟踪服务难度较大。大多数培训教师为兼职教师,只有部分培训基地设有专职教师,但专职教师的比例不合理,这也影响着教师队伍结构的稳定性。管理主体应当认识到,稳定的培训队伍能够保证各类培训项目的顺利开展,还能吸引更多农民学员参与到培训过程中。不同类别的培训课程具有内在关联性,只有稳定的师资队伍才能解决农民学员在非农就业中遇到的困难,促进农民学员的长远发展。

从现实培训状况来看,培训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还体现在教师专业上。现有的农民非农就业职业培训教师专业只包含政策法规、思想价值观与技术类内容,这三类内容还无法完全满足农民非农就业的需求,且参与实际操作的教师并不多,课程实施过程受到阻碍。技术类课程对农民学员而言理解难度较大,单纯的理论讲解无法达到良好的培训效果,理论与实际结合才能满足大多数农民学员学习技术的需求。从现有师资队伍结构看,大多数教师缺乏非农就业实践经验,对农民在非农就业中出现的技术需求不够了解。教师传授的许多培训理论、技巧与农民学员的学习需求不相符合,培训难以达到理想效果[4]。且大多数教师来自职业院校、地方高校,对农民学员的特征不够了解,与农民学员存在天然的心理障碍。农民与教师之间存在的陌生感导致教师无法完全了解农民群体的个性化需求,在实施培训的过程中无据可依。

此外,农民非农就业职业培训师资队伍还存在年龄结构不合理、复合型教师数量少等问题,尤其是“双师型”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只有少数教师具备指导农民学员的资格证书,师资队伍整体教育水平并不高。一部分教师没有把握农民非农就业职业培训工作的特征,依然将教育重点放在农业理论知识讲解上,因而无法解决农民非农就业的现实问题。部分教师则只关注技术知识的讲解,而对相关的法律法规认知不足,法律意识薄弱。在农民学员提出法律、政策问题时,教师无法进行专业性的回答。再如,部分教师只关注电子商务等新兴领域的发展状况,对传统行业与新兴行业之间的关系了解不够深入,农民学员在参与培训的过程中产生割裂感,已经掌握的技能没有发挥应有作用,创业、就业效率不高。

(三)师资队伍培训与考核体系不完善

首先,当前许多地区在农民非农就业职业培训工作中的投入不足。地方政府没有将农民非农就业职业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的相关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教师队伍的培训经费无法支撑日常培训工作。教师专业培训、外出学习待遇低,政府尚未构建起完善的激励政策,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同时,政府开展培训的方式相对单一,面向农民学员的培训以课堂授课为主要方式,没有将现代化的教育工具应用到培训过程中[5]。培训场地基础设施投入不足,部分非农就业职业培训课程教学需要借助职业院校、高等院校的场地,容纳的人员数受到限制,导致培训效果较差。

其次,农村地区正在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培训师资队伍参与专业化培训有助于满足农村地区农民发展的需求,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教师通过培训活动进行学术探究,提升自身理论教育水平;另一方面,教师通过学习新的教学技巧与理论增强培训效果,给农民提供更高质量的培训服务。但从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的实际状况看来,各地区尚未构建起完善的师资队伍培训机制,许多培训依靠地方院校组织,应用的社会资源有限。大多数地区没有构建独立的教师培训机构,已有的培训机构课程体系不够完善,培训内容主要围绕教学技巧展开,对新政策、技术不够关注,教师的综合能力得不到提升。

再次,各地区建立的培训师资队伍考核机制不够完善,教师在提升自我的过程中缺乏能动性。考核基于教师的授课效果展开,考核标准较为粗糙,无法实现考核过程的精细化管理。在教师准入上,考核主体并未严格执行淘汰机制,培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危机感[6]。同时,部分优秀培训教师没有得到应有的物质奖励与表彰,财政在培育高水平培训教师方面的投入不足,专项资金没有得到高效利用。职称评定体系也没有充分考虑农民非农就业职业培训教师的特殊性,此类教师的晋升与发展渠道不够通畅,这也导致教师缺乏发展自我的动力。

二、农民非农就业职业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策略

(一)完善师资队伍建设相关政策

建立优秀的师资队伍是促进农民非农就业的重要支撑,地方政府应当完善与师资队伍建设的相关政策,为非农就业职业培训教师的发展提供新契机。

1.增加培训师资队伍建设投入。政府应增加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的投入,激发教师参与培训的热情,解除教师参与培训的后顾之忧。一方面,政府继续加大在教师外出培训上的资金投入,为教师提升专业化培训能力提供物质支撑。为提升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政府需明确投入资金的使用方向,并将资金用于教师发展最迫切需要的领域。如今,许多农民在非农就业的过程中选择电商作为职业方向,地方政府可根据农民非农就业的现实需求为教师提供相应的培训,提升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在提供培训课程时,充分考虑教师的能力发展需求,避免单纯增加课程数量而忽视课程质量的情况出现。教师外出参与培训时,政府应当给予教师一定补贴,保证教师外出学习不受物质基础的困扰,并严格把控资金的使用途径。另一方面,增加教师培训场地建设上的投入,通过增加资金投入的方式更新培训的硬件设施,提升培训场地的信息化水平,为培育培训教师的信息化素养提供良好环境。

2.强化构建培训监督与考核机制。政府应加强对培训经费使用去向的监督,落实与培训经费相关的政策。例如,完善与培训经费相关的审计监督路径,保证专项资金应用于教师培训最迫切需要的地方。提升地方财政政策的灵活性,将教师培训资金的使用效能纳入政府部门的考评体系中,将财政资金在培训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视为评定政府部门人员工作能力的量化指标[7]。此外,政府还应当定期组织培训教师的评优活动,不断完善激励培训教师的相关机制,发挥物质对教师的激励作用,鼓励教师主动付出精力,探究提升培训质量的有效方法。给予投入多、成效大的教师更多奖励,保证他们参与培训、提升自我的主动性与持续性。随着激励机制的完善,培训教师提升自身专业能力的主动性将逐渐增强。

政府部门还需完善考核机制,通过这种方式强化激励培训教师的效果。拒绝考评过程中的形式主义,将评价培训教师的指标量化并细化。不仅要由管理部门考核培训教师授课的状况,还要鼓励农民学员参与考评过程,成为考评主体之一,将农民学员对教师的评价纳入考核标准中。为激发教师的教学潜能,管理部门需对同一课程的授课教师实行淘汰制。教师在适当压力的促使下能投入更多精力提升自我,参训的有效性得以显著提升。政府部门还应当强化监督工作,抽查教师考评的内容,鼓励教师深入农民非农就业一线对农民的现实就业需求进行研究,提升考核教师实践能力的标准占比,通过这种方式激励教师开展实践调研活动,避免陷入单一理论化教育误区[8]。为强化对教师的激励,政府还需从宣传的角度出发,加强对优秀培训教师的宣传,为其他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典型案例,明确培训师资队伍的发展方向。在各类型的评比工作中,政府部门应优先考虑优秀培训教师,建立起培训教师资源库,对优秀教师进行重点标注,在晋升工作中充分考虑优秀培训教师为农民非农就业工作做出的贡献,打通优秀培训教师的晋升通道。

3.发挥政府聚合教育资源的优势。政府应发挥自身在整合资源方面的作用,提升自身整合优质教育资源的能力,提升农民非农就业职业培训师资队伍的稳定性。政府在选用农民非农就业职业培训教师的过程中应当起到牵头作用,通过科学整合教育资源,适当扩展培训教师队伍的规模,选用不同类别学校的教育资源,发挥创业、就业部门的作用,夯实教育培训的师资力量。还要对不同层次的师资进行有序管理,结合农民的发展需求对教师进行归类与分层,定期对教师资源库进行更新,通过一定淘汰机制保证教师资源库的质量,实现对培训教师的动态管理。在构建优质教师资源库的过程中,管理人员应当具有开放性思维,不仅要从教师群体中抽取优秀教师,还要从优秀学员中选择具有培训潜力的人员,通过发挥优秀学员的作用拓展教师资源库[9]。农民群体具有一定特殊性,长期在学校中工作的教师可能对农民面临的非农就业困境了解不全面,或对农民就业的现实状况存在错误判断。鼓励优秀农民学员充当培训教师能够提升培训内容与农民现实就业状况的契合度,优秀农民学员成功的就业经验还能给他人以鼓舞,调动农民学员参与培训的积极性。政府还应通过科学的方式调度不同培训基地的教师资源,构建完备的培训教师管理机制,不断提升农民非农就业职业培训教师的待遇,打造具备专业能力的培训教师队伍。

4.提升培训师资队伍的稳定性。政府应当强化培训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各地不仅要有来自不同层级机构与学校的培训教师,还应当建立专职为农民非农就业工作服务的教师队伍。协调教师队伍中专职与兼职教师的比重,防止出现兼职教师数量过多的情况。适当提升农民非农就业职业培训教师的福利待遇,协调不同教师的教学时间,利用富有吸引力的人才政策吸引更多主体加入培训教师队伍[10]。为体现对培训教师队伍的重视,政府还要为培训教师建立完善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为教师晋升提供便捷渠道。

(二)构建高水平师资队伍培训基地

培训基地是农民参与非农就业职业培训的重要载体,也是农民学员与培训教师沟通交流的平台,更是培训教师提升自身专业能力的主要场所。目前,多数地区的农民非农就业职业培训队伍存在涣散、结构失衡等问题,打造一体化的培训基地是提升培训有效性的重要方式。教师培训基地的管理人员应当注重挖掘培训教师的特点并了解农民学员的发展需求,基于对农民学员就业需求的了解培育具备较强专业素养的培训教师,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

1.调整培训教师队伍结构。培训基地需从宏观角度出发设计教师队伍结构,保证培训教师队伍在年龄、专业等方面均衡。目前,部分培训教师队伍存在结构不均衡的状况。面对教师队伍中大龄教师偏多的问题,培训基地需引入更多年轻教师加入培训教师团队,通过增加年轻教师的数量调和师资队伍存在的年龄结构失衡问题。在设计教师队伍专业结构的过程中,培训基地的管理人员需做到突出重点,优先解决农民学员非农就业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引进多学科教师,突出农民非农就业职业培训学科交叉的特征。增加实际操作类教师的数量与比例,定期对农民学员进行回访,了解培训教师的教学状况。在培育复合型培训教师的同时,着力培育更多数量的双师型教师,为提升农民非农就业职业培训的质量提供智力支持[11]。单个教师的力量相对有限,无法完全解决农民学员在实践中遇到的诸多问题,且不同教师擅长的领域有所不同,所以培训基地应着力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促进不同专业教师优势互补,鼓励教师进行跨学科交流,为教师构建起沟通交流的平台,鼓励教师分享培训经验。通过这种方式营造共同发展的氛围,促进培训教师队伍综合素养的提升。

2.开发系统性培训课程。培训基地需开发系统性课程,提升培训师资队伍的综合素养,通过完善的培训制度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各省市要加快培训基地建设,为创新培训模式提供支撑。在构建培训体系的过程中,各省市教师培训基地的管理人员应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提升实践训练在各项工作中的比重。基于本土化原则对教师进行订单式培训与分类培训,满足不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需求,尤其是在涉及教师研究领域的项目上,培训基地应投入更多资源,为教师进行实地参观学习提供新契机[12]。在培训基地中,教师可通过集中培训以较快的速度掌握与农民非农就业相关的政策和理论知识,并在集中参加讲座的过程中了解农民非农就业的现实状况。实践基地应为培训教师构建良好交流环境,教师通过现场学习等方式发展培训技能,提升学习能力,综合素养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与发展。

3.加强跟踪服务效能。各实践基地应当强化培训的跟踪服务,建立完善且多方位的跟踪服务体系,优化跟踪服务队伍的结构,满足农民学员差异化的学习需求。教师完成培训后,培训基地的管理人员应当留下教师的联系方式,为后续开展跟踪服务做准备。培训基地还应当记录不同批次教师的教学特征,为进行大数据分析奠定基础。不同期的教师队伍在学习风格、模式上有着显著差异,培训基地可通过建立微信群等方式促进不同期教师的沟通交流。同时,利用社交平台对教师进行回访,了解教师接受培训的现实效果。定期聘请不同领域的专家为教师开设线上讲座,鼓励教师建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并将自己在培训中学到的先进理念渗透于为农民提供非农就业职业培训的过程中,促进农民就业理念的更新。

(三)增强教师自我发展意识

培训教师是促进农民非农就业的主体,教师自身需具备终身学习意识,通过不断更新知识与技能结构,为增强培训实效奠定良好基础。首先,教师应当改进培训方式,将授课重点放在培育农民非农就业的能力上,避免教学过程流于形式。如在培训过程中,考虑到农民群体的文化水平,教师可借助通俗易懂的语言传授核心知识。如今,现代化信息工具被广泛应用在培训过程中,教师也可借助丰富的图片、优质的微课等媒介展现知识,向农民学员讲解实用的就业知识[13]。教学中,教师还可广泛使用案例分析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鼓励农民学员研究就业的正面与反面案例,了解他人就业成功与失败的原因,为自身非农就业提供有价值的借鉴。教师在创新教学方式的过程中拓展教学思维,为农民学员提供更高质量的培训,自身的专业能力也会得到发展。

其次,教师可强化培训科研工作,编写专用于农民非农就业职业培训的教材,将科研工作与教学工作结合起来,通过这种方式改进培训模式,增强培训效果。培训教师编撰的教材应当具有地方特色,在内容上与农民学员的非农就业需求相接轨,又要突出地方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不同学科、领域的培训教师共同进行学术探究,集思广益,体现教师共同发展的理念与愿景。

综上所述,打造高水平的农民非农就业职业培训师资队伍并非一日之功,培训教师、培训基地、政府等主体都应当在构建系统化教师培训体系的过程中贡献力量。随着现代化培训理念、培训工具的应用,农民非农就业职业培训工作将实现有序开展,并朝着系统化、高效化的方向发展。

猜你喜欢
培训基地职业培训师资队伍
九成白领认为职业培训重要
高职院校应如何开展高质量职业培训?
辽宁省大梨树村成为国家级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
关于推进实战化教学的思考
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环境保护部北京会议与培训基地锅炉煤改气项目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困境与革新路径
全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落户达西村
农业部第26家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揭牌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发展制约因素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