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素养培育路径

2022-11-18 06:32王永铨张振岳
教育评论 2022年1期
关键词:培育素养大学生

●王永铨 张振岳

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谁赢得了人才谁就掌握了话语权。因而各国高校都把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作为人才培养改革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国发展已经进入新时代,科技创新日新月异,创新已经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人才资源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战略资源。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必须紧紧依靠人才,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端、稀缺的创新型人才的需求量将持续增长。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在推进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有着重要作用。高校需要持续深化综合改革,聚焦国家高质量发展需求,培养更多具有创新创业素养的高级人才,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这是高校的职责所在和时代使命。

一、有关创新创业素养内涵

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泰国曼谷召开创业和创业教育专题会议,会上发表的《培养创业精神》将“创业素养的能力结构”概括为四大能力:启动能力、强化能力、持续能力、实施能力。这为各国研究创业素养提供了参考标准。2015年,作为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纲领性”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高校要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全过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这是从国家层面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做出的战略部署。由此,高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开展了广泛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我国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素养研究是动态发展且持续深入的过程。关于创新创业素养具体内涵,目前学界尚未形成共识。笔者认为,创新创业素养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包括创新创业意识启蒙、技能习得、能力锻造,融合了心理适应力、专业驾驭力、实践创造力,是自我意识、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紧密结合。大学生具备良好的创新创业素养,有助于“对于变化持积极的、灵活的和适应的态度,视变化为正常、为机会,而不视其为问题”[1]。近年来,高校持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这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助推毕业生服务于“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战略要求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素养的时代意义

其一,培育创新创业素养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在数字时代,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大学生如何适应以及引领变革,是新的时代之问。自2014年李克强总理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倡议以来,创新创业不仅仅是一种理念倡导,还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实践主张。创新创业素养的培育是素质教育的理念延伸,也是“三全育人”的内在要求。特别是进入新时代,科学技术更新迭代加速,对人才综合素质有了更高要求,创新创业素养已经成为衡量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创新创业素养的培育也已成为大学生实现自身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要途径。对大学生而言,就要在专业学习教育中培育创新创业精神、勇气和能力。

其二,培育创新创业素养是高校提升人才培育质量的迫切需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称其为学习的“第三本护照”,与学生教育、职业教育视为同等重要地位。创新创业素养是高校人才培养不容忽视的重要部分。在探讨创新创业教育时,首先要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取向是什么,也就是回答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中的价值追求是什么。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育学生创新创业素养,通过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紧密结合,这是高校履行高等教育使命的应有之义。当前高校的内涵式发展反映在人才培养维度就是要以生为本、以质取胜。因而,创新创业素养的培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迫切之需。

其三,培育创新创业素养是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创新能力是国家间综合实力竞争的核心要素,我国要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权,就必须造就一批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当前,创新驱动在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作用愈加明显,在服务高端制造、生命科学、数字产业等领域必须依靠创新创业人才。高校创新体系的建立,能有效推动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创新创业是一种全新的生产力。[2]与此同时,面对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情况,通过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素养,不仅能解决大学生自身就业问题,甚至可以带动其他群体就业,有助于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倍增效应。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素养培育现状与困境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素养培育现状

自《意见》颁发以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得到了较大发展,为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做出了高校贡献。一是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有所提升。各高校能够在顶层设计、人才培养方案、资源投入等方面,加大对创新创业的融合。二是本土化进程加快并初步形成富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全国有200所深化创新创业改革示范高校,引领示范作用明显。在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研究、体制机制建设、实践体系构建、校本化建设等方面均积累了丰富经验。三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素养提升明显。以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为例,自2015年以来,该赛事已经连续举办7届,成为国内教育领域影响力最大的赛事。7届大赛中,累计有603万个团队2533万名大学生参赛,2015届至2020届大学生中共有创业学生54.1万人,仅前6届大赛的400多个金奖项目就带动就业人数达50多万人。[3]四是内外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链焕发活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已由“点式”向“生态链”转变,形成校地、校企、校际以及跨行业、跨要素、跨地域甚至跨国界的协同育人机制,初步形成了立体化、全方面、全要素的创新创业生态链。[4]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素养培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剖析

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是为学生构建系统化、协调化、生态化的培养体系,建立形式多元、结构合理、层次丰富的创新体制,为学生提供广阔、实用的实践平台,实现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协同发展。[5]大学生创新创业素养培育是系统工程,培育周期长需要持之以恒。因此,在看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取得积极进展的同时,要清醒看到存在的不足之处。如部分高校本末倒置,热衷于显示度高的创新创业赛事,而容易忽略创新创业教育循序渐进的培养过程;有的高校尚未形成富有针对性、特色化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制度上的重视与执行中的重视仍有差距;与高校办学层次办学水平相适应的且科学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实践;校内校外资源联动、要素融合仍有欠缺。这些不足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素养培育成效,可以说,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仍需持续深化改革。

一是体系建设不完善。部分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仍然不深刻,甚至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就是教学生去创业,这显然有失偏颇。重视程度不足,表现为顶层设计不科学、体制机制不健全、实施举措不务实等情形,导致创新创业教育各方资源无法形成合力。如,有的高校虽然成立了创新创业学院,但成员只是由相关部门负责人挂靠组成,究其根本属于职能“拼凑”,而非功能叠加,无法为大学生创新创业素养培育赋能增效。

二是课程系统性不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指涵盖创业通识知识、专业知识以及创业实践知识等综合性知识为一体,并融会贯通的课内外教学活动。[6]当前,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建设仍处于较为初级阶段,普遍做法是开设几门创新创业通识选修课程,或者基于讲座报告宣传创新创业知识点;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尚在探索阶段,特别是未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此外,课程定位不清、教学方式创新性不足、考核评价机制传统单一等因素也制约着大学生创新创业素养培育。

三是个性化帮扶缺失。从根本上说,创新创业素养的培育重在大学生自我意识的觉醒,是需要从大学生内在的创新原创动力需求向创业实战转化的个性化成长过程。但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侧重于普遍性的指标要求,对学生个性化关注度不足,忽视不同专业、不同群体的需求差异性,在创新创业素养培育过程中容易出现脱离学生实际的现象和应付了事的情形。

四是师资建设薄弱。师资建设薄弱是影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效的重要因素。具体而言,部分专业教师存在“身份固化”现象,对创新创业教育认识停留在表层,未能深入了解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在联动逻辑,部分教师因缺乏创新创业实践经验,存在“本领恐慌”情形;师资考核评价存在“盲区”,未将创新创业作为考核要点,导致部分教师的日常写照就是上自己的课、发自己的文章、研究自己的课题,不愿意探索创新创业的深层次内容;师资联动“断裂”,专业教师、学生辅导员、社会创业导师尚未形成合力,无法实现教学、实践、实战有效联动,师资联动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指导和赋能有待进一步提升。

五是聚合外部资源乏力。在校地合作方面,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互动与地方政府发展需求的粘性不强,导致校地共创共建的结合度不高,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未能很好地为地方产业发展“增值”。在校企合作方面,高校主动与企业联系不足,导致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成果未能在企业端和市场端得到检验,市场无法客观反馈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效。在校际合作方面,高校间的交流合作不深入,在创新创业教育人才的联合培养、学生的创新实验平台开放、跨校师资的有序互动、学生学习的学分互换等方面仍存在诸多壁垒。

四、大学生创新创业素养培育路径

习近平强调:“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青年学生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创新创业的有生力量。”“全社会都要重视和支持青年创新创业,提供更有利的条件,搭建更广阔的舞台,让广大青年在创新创业中焕发出更加夺目的青春光彩。”[7]这是对新时代高校做好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要求。青年大学生应提升创新创业素养,把创新创业能力作为职业发展的“看家本领”,提高创新创业实战能力。

(一)加强重视程度,完善体系建设,夯实创新创业素养培育之基

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新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系统性和实践性,需要高校聚集创新创业教育相关资源、平台和载体,并进行优化组合,才能实现效果倍增。一要形成育人共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涉及理念意识、体制机制、课程融合、师资培育等多个维度,只有学校各部门、全体教师都深度认同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才能聚集育人合力。美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已经在这方面做出富有成效的探索与实践,构建了涵盖创新创业课程教育、社会支持体系、氛围营造、资金扶持等为一体的国民教育体系,最具代表性的百森商学院和斯坦福大学已经将创新创业素养作为一项能力素质要求纳入人才培养体系。二要强化顶层设计。这将对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效果和人才培养产生直接影响,包括符合校情的目标定位、战略思路、发展规划、实施步骤等,要充分考察借鉴国内外高校的先进做法,突出顶层设计的前瞻性、统领性、思想性和系统性,最终形成适合学校实际的行动方案。高校可以学习借鉴美国、德国、英国等国家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先进做法,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于人才培养的各环节各要素中。三要突出行动效力。创新创业素养的提升需要经过长期积淀,而非开几门课程、组织几场赛事、举办几场讲座就能显现,需要教与学、管理与服务、理论与实践相融通,二级学院则要将学校顶层设计细化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职能部门要从管理为主向服务为主转变,将创新创业教育情况作为重要指标列入绩效考核范畴。四要注重文化氛围营造。校园文化的滋养无声无息却持久存在,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高校应当加大创新创业文化培育,积极塑造弘扬创新精神、鼓励创业实践、崇尚价值创造的校园文化。

(二)加强课程融合,完善教育载体,构建创新创业素养培育之源

课程建设是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素养的主要形式和重要载体。一要开设意识普及课程,依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大学生就业指导等课程,做好创新创业意识普及,引导学生结合专业学习做好生涯发展规划,开启创业生涯探索与实践。普及性课程侧重于思维上的启发与突破,通过唤醒意识、激发斗志、塑造品质,使其掌握创新创业的基本内涵和基础技能。二要开设专创融合课程,创新创业教育要融入于专业教育,突出创新创业思维对专业思维的提升转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和能力,把专业知识进行复盘和重新“组装”,形成新的专业视角。三要开设发展性课程,结合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划,强调对学生个性化的精准培养和帮扶,目标在于提升学生的创业实战能力。高校可通过选修课、微课、专业实践以及配备创业导师等方式,强化对学生个体的关注和指导。如,针对理工科研究生创业,可以结合其科技研究优势引导其在科技研发方面进行尝试突破,侧重于专业领域的商业洞察、市场分析、团队组建等方面的知识赋能,让学生与创业零距离。四要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可以通过项目教学的方式,把创新创业教育内容进行分解,采取理论研讨、案例分析、模拟实训、项目孵化等多样化授课方式,引导学生在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上,提升实战能力。

(三)加强个性帮扶,坚持因材施教,突出创新创业素养培育之本

每一位学生都有创新潜能,发现和激发大学生创新潜能是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所在。因此,高校要培养每一学生用创新思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一方面,高校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素养,必须立足于学生个体的实际需求。笔者曾对在学校创新创业园区孵化的30余个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进行调研,结果显示,70%的创业项目负责人表示他们选择创业的主要动力是基于兴趣和情怀,经过2年多的时间检验,基于兴趣和情怀的创业项目大多存活下来,甚至成立了分公司。因此,大学生创新创业素养培育必须立足学生个体,在普及性推广基础上,推行“一生一档一策”,注重引入学校各方资源与学生创新创业素养培育相融合。另一方面,要建立个性化的创新创业教育激励和评价机制。在专业培养共性指标基础上,学校要建立个性化、精准型的评价指标,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改变传统一张卷子衡量一个班级、一次考试衡量一个学生的做法,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作知识的能力。根据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强化过程性评价、多元化评价,加大对学生创新创业素养提升过程的关注和描述,而非简单以分数论英雄甚至形成刻板印象。同时,要注重发挥评价机制的激励作用,促进学生强化自我认同,增强创新创业素养带来的自我效能感,并转化为影响其他学生的能量场域。

(四)加强师资建设,突显过程融合,强化创新创业素养培育之道

教师是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主体,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对创新创业的认知与投入将决定大学生创新创业素养培育的实效。教师不应该只做知识的搬运工,而应该成为情感的传递者,传播思想,传递正能量,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如果教师为了完成教学内容,只顾滔滔不绝地给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这种情况下传授的知识反而会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障碍。可见,创新创业素养的培育,首要在于教师创新创业意识的树立,教师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深刻了必然促动其在专业教学中实现专创融合,并有利于构建师生共创的良好局面。因此,师资队伍是培育和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素养的前提条件。师资队伍作用的发挥可从以下三个层面着力:一要发挥专业教师在专业领域的创新创业思维启蒙作用。专业教师要将学科发展动态、国际研究前沿、未来发展趋势等融合于课堂教学,培育学生扎实的专业素养和对专业研究价值、应用场景、市场转化的感知能力,并通过实践指导、走访企业、探索市场等方式,激发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整合与优化动能,达到创新创业素养培育目的。二要发挥校内实践导师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促进作用。校内实践导师主要由辅导员担任,辅导员处在学生科创赛事为主体的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第一线,有着丰富的学生科创赛事组织经验,熟悉学生成长过程,通过其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思想状态的引领启迪,可以为学生团队排忧解难并提供支持保障。三要发挥校外实践导师的创新创业实战技能提升作用。仅由校内教师组成的双导师制的局限性也逐渐显露,如无法脱离专业课堂教育的束缚、无法实现与市场实际同步接轨、无法让学生的理论素养和实践技能协同提升等,因而需要借助校外创业导师的力量与资源。校外创业导师与市场“零距离”,有着丰富的市场资源和商业信息,可以更多地侧重于创业思路、商业计划和项目孵化运用等的教育指导,赋予大学生更加接地气的创业实战思维和技能。

(五)加强外部联动,注重协同创新,筑牢创新创业素养培育之要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圈建设涉及高校、政府、企业以及高校之间等各要素的信息传递和资源转化。[8]只有在上述主体间形成“共商、共创和共享”的合作机制,以“全方位、多元化、多层面”的视角,积极发挥各自的特长,互相帮助和互相学习,才能有效解决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促进创业项目的落地转化。因此,大学生创新创业素养的培育必须基于一个开放、复杂、循环、优化的生态运作系统。首先,强化校地合作。服务地方发展是高校的职责所在,地方也要为高校人才培养注入地方元素。地方经济发展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肥沃土壤,高校应聚焦地方产业发展需求,引导学生“就地取材”,促进“知识变现”,增强对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服务功能。其次,强化校企合作。市场是检验商业模式、创意产品的“试金石”,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果检验需要学校与企业的良性互动和相互支持,建立起有序的校企互动机制,推进企业家进校园和学生对接,促成好的创意,变成好的项目,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再次,强化校际合作。创新创业教育不能“孤芳自赏”,而要“百花齐放”,这样的创新创业教育才有活力。因此,高校之间要加强互动,在课程互学、项目互助、学分互换、师资交流、平台共享等方面应加强联动,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校际联动的纽带,构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共赢格局。

猜你喜欢
培育素养大学生
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