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涯教育体验式学习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2022-11-18 06:26王晓娜朱国庆张凯歌山东省济南第十一中学济南500山东省济南第十五中学济南500山东省济南中学济南5000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2年32期
关键词:生涯活动课体验式

◎ 王晓娜 朱国庆 张凯歌(.山东省济南第十一中学,济南 500;.山东省济南第十五中学,济南 500;.山东省济南中学,济南 5000)

一、开设初中生涯教育课程的背景

中国的生涯教育起源于古代。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一个人生命成长的历程就是生涯,生涯教育是解决人一生发展道路的问题。黄天中[1]认为,生涯规划是一个人竭尽全力地建构未来的生涯发展进程,综合考虑个人能力、兴趣、价值及阻力、助力,看到自己喜爱之事、能做之事、可做之事,逐步建立职业理想、生存价值和自我价值,以期自己能适得其所。在各级各类学校开展的以“生涯规划”为核心的教育活动与课程,就是生涯教育[2]。

(一)时代发展需要

当今社会已经迈入了一个全球化、透明化、互联化、智能化和数字化的新时代,个体生涯呈现出不确定性、多样化、多元性等发展趋势。英国社会学家齐格蒙特·鲍曼(Zygmunt Bauman)[3]提出了“液态现代性”的概念,即守着一份固定的工作坚持到老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当今社会呈现出“液态”性,像液体一样不稳定,个体需要以灵活、多变的弹性方式,随时准备适应环境变化。在此时代背景下,提高学生的生涯适应力,为未来的学习、就业、生活做好准备,养成终身学习的能力,构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初中阶段的现实需要

初中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面临着多元且富有挑战的社会适应任务。初中生面临的现实是,中考之后面临分流,他们要经历人生生涯的第一次抉择,升入高中的学生要参加高考,而部分学生无法接受高中教育,则会进入中职或高职院校。普职分流是十四五岁学生面临的第一道超负荷的升学压力,如果仅把生涯教育纳入高中阶段,这将使超过一半的初中生得不到科学系统的生涯指导,在他们面临人生第一次抉择时容易陷入茫然无助的境地,不能对人生发展方向和道路做出正确的决策。所以,初中阶段是生涯教育的关键节点和效能发挥的最佳期。

(三)初中生的身心发展需要

根据舒伯(D.Super)的生涯发展理论,初中生正由成长期(0~14 岁)向探索期(15~24 岁)过渡,主要任务是通过学习、考试、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探索能力、兴趣、价值观、人生目标、职业偏好等,在丰富多样的体验中感悟自身角色,定义自我概念,深入了解外界环境等。国学里把人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成年养德。初中阶段恰逢“少年养志”,孕育着重要的人生志向。此外,初中生能够积极协调情境要求、资源与个人目标之间的关系,主动适应环境,从而实现更优化发展,正处于自我意向性调节的敏感期和发展渐趋成熟期,需要树立职业抱负、职业意识,追求崇高理想和宏远目标[4]。

生涯教育作为建立个人生涯发展的专业和职业载体,从过去的“锦上添花”和“隐匿状态”变成学校教育中的必备内容,以不可替代的角色在基础教育阶段呈现出全新的精神面貌。课程是最基本、最高效、最系统的实施方式之一,如果说教育是一种供给,课程就是其核心供给力。初中生涯教育课程的构建有助于进一步发展生涯教育理论,以回应和解释生涯教育实践中的复杂问题,突破传统教育中与未来“脱轨”的部分,符合社会现实需要,使生涯教育真正服务于学生成长。

二、初中生涯教育体验式学习课程的目标定位

(一)生涯教育体验式学习

儒家经典《尚书》里讲:“知之非艰,行之维艰。”意思是懂得道理并不困难,困难的是把主观认识转变为客观实践活动。体验式学习强调以真实情境为基础的、融入社会互动中的学习,让学生自主参与、动手动脑、亲身体验,思考、分享、评估、应用,使学生达到学而思、思而知、知而行、行而远的效果[5]。

黄天中[6]认为,生涯教育的主要途径是活动探索和体验式学习,不能“纸上谈兵”,学生身体力行地参与到真实或模拟的情境中,亲身体验,亲自解决所遇到的问题,收获一种浸入式的心灵洗礼,超越感性层面,经过反思、感悟概括后,上升到心智层面,形成内心的理性自觉,最终收获一种生涯智慧。比如,多次口头强调求职面试的注意事项,也不如让学生实际参加一次模拟招聘或亲自接受一次面试官的筛选。

本文认为,生涯教育体验式学习强调体验在学生规划未来生涯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情境与游戏,情感的参与和调动,有意义的建构,反思性的表达等,让学生“做中学、玩中学、错中学”“闻得到、看得到、触摸得到”真实的知识,在课堂参与中积极反思和分享,对自己、他人和环境获得全新的感受和认识,让生涯理论得以感性地呈现,使生涯教育的精神真正落到实处。

(二)课程的目标定位

课程目标是指明灯,目标设置是否合理,决定整个课程的内容设计和实施效果。不同年级的生涯教育课程侧重点有所不同,本文将分年级的课程目标设置如下。

生涯教育的起点是自我认知,即对“ 我是谁”“我要到哪里去”“我如何抵达自己想去的地方”等基本生涯命题的观念。初一年级的生涯教育任务是培养生涯意识和自我认知,探索兴趣、能力、价值观等,目标是认识自我。

在无边界性、易变性等特征主导的时代,学生必然会面临自我角色和所处环境的博弈。初二年级的生涯教育任务是探索外界环境,目标是生涯探索,初步了解社会、学科与职业等,并尝试进行个人生涯规划。

生涯教育既要“知己”,又要“知彼”,在“知彼知己”的同时,做到“知彼解己”,找出自己的才能和社会所需两者之间的合集,努力将两者的交集融入当下的学业发展中。初三年级的生涯教育任务是进一步完善学业规划和升学规划,目标是进行生涯规划和管理,做出生涯决策。

生涯教育的三个目标是逐层递进、有序过渡的,生涯规划与管理基于自我认识和生涯探索的基础上形成,贯彻始终的是初中生在对内部和外部认识的基础上所进行的学业规划与管理。查有梁[7]认为,生涯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具体目的是:让学生经历过山山水水,度过时时刻刻后,能够身心健康,自信自强;让人认识自己,充实自己,认识他人,选择知己;让人认识环境,适应环境;让人认识职业,选择职业;让人选择适合自己的生命历程。

三、初中生涯教育体验式学习课程的内容构建

内容是为实现目标服务的,内容构建务必紧扣目标,让位于教育规律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我们围绕初中生涯教育的目标,从自我认知、生涯探索、生涯规划和生涯管理四大领域,构建了初中生涯教育体验式学习课程的内容,并据此研发出初中生涯教育体验式课程教材《生涯探索》,共六册六十个活动课例[8]。

(一)自我认知

自我认知是实施生涯教育的入口和基石,引导学生思索“我是谁”“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有哪些优势”“我该如何度过有意义的一生”等。自我认知领域主要包括两部分:首先,唤醒学生的生涯愿景,让学生构建对未来的意向。其次,以 “我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成长目标)为中心,围绕我喜欢干什么(兴趣)、我擅长干什么(能力)、我适合干什么(性格)、我最在乎什么(价值观)等发展主题,为学生创设具体的生涯情境(现实情境和模拟情境),通过亲身体验和反思性实践活动,认识“已知我”(例如活动课“我的人格拼图”),探索“潜在我”(例如活动课“潜能,在我手中”),开发“未知我”(例如活动课“探索我的生涯价值观”),逐步形成完善的自我概念系统(例如活动课“‘秀’出最好的我”),并对“未来我”形成初步的预期(例如活动课“我的未来理想”)。

(二)生涯探索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涯教育的指导意见指出,初中阶段的生涯教育侧重于生涯探索,主要通过初中生涯教育课程与活动实施,以各种实践活动为载体,促进学生对高中阶段学校的了解,拓展学生对社会分工、职业角色的体验与认识等。

学生需要了解高中阶段(包含普通高中和职业中专、技校等)的升学录取要求与途径及未来的发展情况;初步了解不同行业对人才的要求,了解学科与职业的关系;了解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趋势。初中生涯教育体验式课程通过职业体验(例如活动课 “逛‘职业’超市”“职业兴趣岛”“我的数字化生活”)、角色模拟(例如活动课“人生‘拍卖会’”“家族职业树”“生涯人物访谈”“职业招聘会”)等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电影或视频短片,向学生呈现多维度的职业世界;运用相机、地图、绘画工具等,带动学生全身心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借用特殊的场地,组织学生开展“模拟商店”和“模拟法庭”,让学生置身于社会大背景中体验职业,将个人发展、理想信念和国家未来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让个人梦想融入时代发展的洪流中。

(三)生涯规划

生涯规划内容主要包括学业规划和升学规划,即学生在“知外情、量己力”的基础上,树立阶段性发展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并基于现阶段的学业水平,思索志向与理想,借助周围可利用的资源,对自身的升学或职业道路进行初步规划。

体验式学习课程通过指导学生提高学习能力(例如活动课 “记忆力大比拼”“跳出学习中的舒适区”),树立学习目标(例如活动课“生涯目标成就精彩未来”“我的人生如彩虹”),建立良好的生涯习惯(例如活动课“学科对对碰”“解密我的学习效率曲线”“好习惯成就人生”),探索提高学习成绩的策略(例如活动课“课堂学习有妙招”“解读高效学习的密码”“思维导图助学习”),并在此基础上做出合理的升学规划(例如活动课“未来的工作形态”“条条大路通罗马”“我的生涯规划书”)。

(四)生涯管理

生涯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边走边修”的过程,仅仅指导学生学会制定目标、做出规划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建立切合自己的学习动力系统,培养自我调控、排除干扰、延迟满足、抵御压力和抗挫折的能力,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生涯管理课程涉及多个领域,包括情绪、压力、人际、挫折、珍爱生命等非认知层面管理(例如活动课“提高情绪调节的效能感”“压力即成长”“成长型思维助力心理韧性”“交友的黄金法则”)和认知行为管理(例如活动课“合理归因助成长”“掌控手机,掌控生活”“我生命中的大石块”“时间管理,精彩你的人生”),塑造学生的成长型思维,引导学生接纳生涯发展中的不确定性,积极应对成长中的挫折和压力。

四大领域的内容有机地贯穿于初中生涯教育的全过程,在具体的课程内容设计上,初一年级以自我认知为重点,初二年级以生涯探索为重点,初三年级以生涯规划与管理为重点,各年级内容呈现出一个由低到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提升的过程,从“我的未来愿景”破题,实现由“个体我”到“人际我”,由“现实我”到“理想我”,由“小我”到“大我”的阶梯式跨越。

四、初中生涯教育体验式学习课程的实施路径

(一)课堂为主阵地

2011年,《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鼓励初级中学、普通高中开设职业指导课程”。实施生涯教育,需要学校设置像语文和数学一样的贯穿整个教育体系的全国性或地方性的生涯教育课,安排心理教师授课或推动其他学科教师的内在自觉,培养一批教师担任生涯教学工作,使生涯教育成为实实在在的教学活动。体验式生涯课堂要采用小组讨论、访谈提纲、头脑风暴、主题演讲、人物访谈、角色扮演、情境学习、社会调查、心理情景剧、案例分析、游戏体验等手段与方法,通过教师引领、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分类指导、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多种学习形式,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深度思考,在思考中潜心实践,在实践中自发成长,以“体验—领悟—反思—成长”为链条进行浸入式学习。

以山东省济南第十五中学开设的初中生涯体验式学习课程为例,生涯课程不是“点缀”或“补充”,而是学校生涯教育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学校成立了由46 名教研骨干教师组成的初中生涯教育教学团队,成立了生涯教育教学校级工作室。七八年级每周1 课时,纳入学校课程表;九年级共计6~8 课时,结合高中和中职招生宣传、填报升学志愿等活动集中安排讲座或课程;采用学校自主开发的教材《生涯探索》(初中版),供七、八、九三个年级使用。

(二)学科渗透

学生未来发展蕴含在当下的学科学习中,将生涯教育有步骤地渗透到学科教学的课程谱系中,将生涯发展能力与学科学习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激发学生内生力的重要育人方式,也是我国推进生涯教育的主要实施形式。理论上讲,每一门学科、每一门课程都具有生涯教育的价值与功能,传统上被看作为升入高中做准备的语文、数学等课程内容,自带学科魅力,包含了职业准备和未来核心竞争的长远含义。在学科教学时,教师要渗透“知识有用论”,用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学方法,深度挖掘蕴藏在学科中的职业素养,设计和开发学科的职业雷达图;让学生知道现有各科课程内容是未来职业必需的基础知识,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职业类型及其发展现状与前景;将学科学习延伸到生活中,帮助学生会学知识,会用知识,运用各学科中与生涯发展相契合的关键点,让学生在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习得职业技能。

比如,山东省济南第十五中学在历史课中以历史人物的人生发展为故事主线,渗透生涯理念。“认识历史人物及其生涯规划”一课中,在介绍完某位历史人物的生平后,引导学生从该历史人物的未来理想、性格、能力、价值观等方面分析其生涯历程及对社会的贡献等,古今结合,给学生规划当下的学业生涯以启迪。

(三)全方位挖掘教育资源

在学校教育中,不可能通过开设一门生涯教育课或学科渗透的途径,去解决复杂多变的职业选择、道路选择、生命历程选择的大问题。生涯教育是综合性教育而不是单一性教育,是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第六届国际生涯教育研讨会指出:“生涯教育应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环境教育,不仅重视知识教育,而且特别重视人格培养。” 家庭、学校、社区环境、大学等为初中生提供了各种与职业生涯潜在相关的活动,是生涯教育重要的资源和力量。根据社会认知生涯理论,引入父母、职场精英、校友榜样、企业机构等校外资源,利用多元主体为初中生提供丰富的生涯学习经验,对于塑造和修正其自我效能感和预期信念,进而促进职业兴趣的形成与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9]。

在具体实践中,山东省济南第十五中学营造了浓郁的校园生涯教育氛围,悬挂宣传标语,开辟宣传专栏,设计发放宣传手册,举办专题讲座等,宣传生涯教育相关知识,让师生、家长等了解其内涵;举行家长生涯课堂,邀请家长来校了解学生的学科特长、中考志愿填报、高中学科情况等;挖掘家长的资源,邀请他们以从业者的身份与学生分享工作经验和经历,带给学生最直观、最直接、最感性的生涯教育,打破了教室的壁垒,使学校成为“学习社区”,展开一幅更具全面性和交互性的生涯发展图景。

五、课程评价及展望

我们设计的初中生涯教育体验式学习课程用“体验”熏染学生,彰显了“体验+思考”的学习过程本质,魄化“无形”,而力发“无穷”,让学生置身于某种职业角色里,重构学习概念,像“职业人”一样思考行事,以角色扮演、交流互动、研究反思、实践操练、情景转换等途径让学生接受“现实震撼”,引导学生走出“界限”与“围墙”,在“无界限”的“处处是教室,时时可学习”的心态中满怀梦想,思维迭代,自我革命,唤醒了学生自主发展的生命自觉,助力学生做出适得其所的生涯选择。

但是,生涯教育是关乎人一生发展的课题。未来的生涯教育课程要构建大中小幼一体化的统贯课程体系,贯穿于教育的各个发展阶段,渗透于整个教育体系的各个空间,不能只着眼于中考填报、专业选择、就业安置等狭隘视野,局限于中等教育的单一领域[10]。另外,生涯教育要在心理健康教育的框架下开展,要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地融合为一体。俞国良和李天然[2]认为,生涯教育课程将学生的个体特点与社会需要联结起来,是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中介和桥梁。在心理健康教育的框架下,培养学生的生涯管理和决策能力,可以更好地实现学校的德育目标,培养身心健康发展、有责任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生涯课程编制既要以核心素养为引领,又要成为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以实现“素养教育”的美好愿景[11]。最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发展及其在教育行业的应用,正在重构课堂的教学形态和教育生态,为未来生涯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破局的可能。真正落实体验式学习,可以借助科技手段,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制个人生涯发展方案。

猜你喜欢
生涯活动课体验式
情景体验式外宣纪录片《四季中国》民俗文化负载词英译探微
我的教书生涯
用体验式探究活动打开探索之门
16 Years in the Mines
手残党的厨艺生涯
活动课
石景山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设计
浙江金华开展新录用年轻公务员体验式实践锻炼
《艺术家生涯》开启莫华伦导演之门
好一个 “殊途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