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光远
建设一流大学,既需要高水平专业教育,也需要高质量的通识教育。通识教育由美国博德因学院的帕卡德(A. S. Packard)教授提出,是一种具有广泛性、非专业性特点,以培养学生基础知识、技能和态度为目标的教育,又称普通教育、一般教育、通才教育,属于教育的一种形式,目的是为受教育者提供通行于不同人群之间的知识和价值观。[1]随后,大批学者有感于现代大学的学术分科专业性太强、知识被严重割裂和碎片化,倡导开展通识教育,将知识的学习进行系统化改造,以期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建立跨学科基础知识体系,将不同学科知识融会贯通,最终培养出完全的、完整的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受西方教育影响颇深,经历了大力发展专业教育向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并驾齐驱转变。21世纪以来,通识教育在中国高等教育领域迅速扩散,几乎所有高等院校在大力推广通识教育。
以通识教育课程为载体推进高水平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旨在实现全课程育人、全方位育人。[2]一般认为,通识课是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拓展学生知识面为教育目标的重要课程,是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基地,体现了高校对学生高水平的文化要求,具有多样化课程内容和多角度课程设置,是实现“通识教育”的重要抓手。[3]在新形势下,坚持为国育才、为党育人,在激流涌荡的时代潮流中更好地把握“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在通识教育课程中开展高水平思政教育,强化家国情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历史观,争做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然而,以通识课为载体推进高水平课程思政仍存在不少问题,有必要找出原因,提出对策,改进和完善通识教育,将高水平课程思政和高质量推进通识教育有机融合起来。
通识教育指高等教育阶段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的一种综合素质教育[4],其基本理念完全吻合我国高等院校课程体系改革方向。在我国当前的高校课程体制下,通识课是实施通识教育的主要载体,相较于其他专业类课程,通识课的课程设置更为灵活,可以依据学校师资特色开设课程,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爱好和不同兴趣,能够比较好地发挥通识教育作用。一方面,通识教育课程的定位在于为广大学生提供一个拓展知识面、开阔视野的课堂机会;另一方面,通识教育课程是开展课程思政的重要载体,不断强化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课程思政激励学生、引导学生、培育学生,牢固树立听党话、跟党走的忠贞初心,始终坚持爱党、爱国、爱人民的赤诚追求,“始终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5]。实践上,高校通识课一般施行大班上课,课堂容量较大,涵盖几乎所有本科专业门类,为学生提供一个认知、了解学科基本理论、发展概况、前沿热点等问题的课堂渠道,兼顾通识和思政是此类课程设计的基本初衷。
通识教育主要通过设置通识教育课程发挥作用。对高校学生而言,可以通过通识教育课程获取非本专业的一般化知识,弥补专业教育无法涵盖通识教育的不足。实际上,在高等教育领域,一直存在“通才”与“专才”培养的争论[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伊始的高等教育移植苏联教育模式,改革开放以来的高等教育沿袭西方教育方法,对专业的要求和划分均比较严格与细致,更强调专业化人才的培养目的与培养要求。相比之下,通识教育侧重作为“人”的教育,生硬地泥古,蹩脚地复古,纵使阅读再多“经典”,对所谓“真理”即便滚瓜烂熟,实际上也仅仅是表面功夫,误解了通识教育,也很难使一个人获得真正的“理性”,进而成长为一个对社会有价值的“人”。在通识教育课程上开展课程思政,更注重对人的教育和培养,实质是为国育才为党育人。
长期的实践证明,一味地强调专业化教育并不能将学生培养成才,尤其是在独立思考、健全人格方面较为欠缺。学生虽然掌握了专业知识与技术,但忽视了一般化知识乃至常识,对不少事情与事务缺乏常识性认知与理解,不关心国家大事、不关注民生疾苦,不仅影响学生个人发展,而且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命运。
通识教育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主要源自通识教育本身,对通识教育及课程思政理解不准确、不深入容易导致课堂教学出现问题。基于此,在通识教育课堂开展课程思政,要重点关注四个方面的问题。
其一,课程思政的师资质量有待提升。以通识教育为载体开展课程思政,机遇和挑战都不可忽视。高质量师资才有可能供给高质量的通识教育。讲好通识教育课程本身有一定门槛,仅有少数高质量通识教育课程的主讲教师是资深教授、学术领军人才等,他们能够以高深的学术造诣、深刻的社会洞察将通识教育课程思政讲深讲透,进而入脑入心。然而,相当数量的通识教育课程是由相对年轻的教师担任,他们缺乏对社会的长期深入观察、思考和体验,教学经验和社会阅历相对较浅。因此,通识教育课程师资年轻化本身暗含着通识教育尤其是在开展课程思政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质量风险。
其二,课程思政内容和方法有待创新。通识教育课程思政的内容比较丰富,但是部分教师对丰富内容的运用相对局限和单一,缺乏及时更新和针对性,更多是基于个人阅历的相关积累,缺乏新思想、新理论、新实践的有机融入和转化,导致通识教育课程思政的内容相对僵化、陈旧,缺乏生动性、感染力和引领价值。从方法来看,部分授课教师对课程思政方法创新的重视不够和学生对课程思政创新的认可存在显著差异,导致开展通识教育课程思政的教师不愿创新、不敢创新。
其三,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的呼应有待加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是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关系,不能人为对立起来。在通识教育课上开展课程思政,有利于提升通识教育的质量和针对性,但是如何把握通识教育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的呼应关系,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不少课程实践中,通识教育坚持以“宽”“广”为突出特点,开展课程思政流于形式、过于宽泛,缺乏与专业课的有效、有机连接和互动。
其四,课程思政评价研究有待丰富。课程思政是党和国家基于新时代高等教育新形势、新问题、新要求、新使命而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直接关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通识教育课程在人才培养环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有必要将课程思政纳入教学效果评价机制,逐步建立以评促教、以评促课程建设的良好格局。当前,通识教育课程思政如何有效评价仍然缺乏充分研究,理论上通识教育课程是开展课程思政的良好载体,但是评价课程思政效果面临诸多困难,评价标准缺乏、相关制度规则不健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通识教育课程思政的开展和科学评价。
通识教育课程思政是学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和重要内容,面对通识教育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有必要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提升通识教育课程思政质量,更好地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通识教育环境。
通识教育课程是提升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助力学生成长成材的重要渠道,课程思政集中反映了国家和社会对高等教育的价值要求和价值引导。坚持为国育才、为党育人,必须高质量推进通识教育课程思政。
其一,提升通识教育课程数量和学时。通识教育有助于学生在成材过程中厚积薄发,保障通识教育质量、拓展通识教育广度,需要高等院校在专业培养计划和相关课程设置上增加课程数量和课程学时。高校应建立质量导向的通识教育课程评价体系,健全有竞争性的通识教育课程薪酬支付机制,激发教师积极承担通识教育课程、主动提升课程质量,实现通识教育课程扩容和提质的兼顾和统一。
其二,提高通识教育课程思政比例和质量。高校应鼓励教师从课程思政的角度重新设计通识教育课程,强化课程思政内容的引领,利用思政内容引导和支撑通识课程知识体系的改造;增加课程思政内容比例,优化思政内容与通识课程内容的有机结合,坚决杜绝和避免为了思政而思政的形式主义;多种形式设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课题,鼓励通识教育课程思政教研改革创新,以创新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其三,选配精干师资力量承担通识教育课程思政。高校应配备精干师资力量承担主要通识教育课程,鼓励学术带头人、学科领军人才、学科负责人等优质师资积极参与通识教育课程思政,有针对性地开展通识教育课程思政内容、案例、方法等教学研讨,实施一课多人、多人一课的运行模式,推进有竞争性、有质量保障的通识教育课程思政供给。通识课程教育不仅要强调学生对常识性、基础性知识的认知与了解,而且要强调学生通过此类课程的学习建立起基本的经验认知与主动探索认知,提升学生的思想意识、爱国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忱、奋斗精神、担当精神。
其一,凝聚高质量供给通识教育课程思政的广泛共识。理念是行动的先导,由于通识教育课程思政的量化考评存在诸多困难,过程监督成本高昂且缺乏实际可操作性,因而高质量开展通识教育课程思政需要理念上的高度认同、行动上的主动作为、质量上的自我追求。高校应加大对课程思政方法培训和教学讨论的支持力度,强化对通识教育课程思政方法创新、内容创新、组织创新的奖励,加强对通识教育课程思政经典案例、创新做法、典型经验的宣传推介,在教师、学生和教学管理保障人员中间形成广泛参与、主动监督助力通识教育课程思政质量提升的良好氛围。
其二,建立多元化激励机制。在通识教育课程中,高校应以公选课为切入口,激励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公选课课程思政体系建设与内容完善,通过设置教改项目、公开课评奖等方式建立多元化激励机制;探索教师组联合开课形式供给通识教育课程思政,将思政金课的经验和模式引入到通识教育课程中,并建立相应的保障和激励机制。
其一,加强通识教育课程思政评价改革研究。教学过程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多种要素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复杂过程。做好评价的前提是开展细致、规范的研究。高校应鼓励一线教师以多种形式组建研究团队开展通识教育课程思政评价体系的研究工作,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对有创新方法、实践价值的研究成果予以奖励,促进以奖促研、以研促评、以评促建的通识教育课程思政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其二,汇聚多方智慧和力量,推动通识教育课程思政评价的科学有效开展。通识教育课程思政的评价体系要注重调动教师、学生的积极性,施行教师和学生双向匿名评价,对课程教学质量较高的教师实施有竞争性的奖励制度,发挥引导效应。高校应加强对授课教师教学准备工作的支持和监管力度,对教学内容过程进行随机抽查,增加过程考核的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