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经历开发为课程资源的尝试与反思

2022-11-17 12:18李云马京建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2年37期
关键词:旱涝旱灾灾害

李云 马京建

新课程理念下,地理课程资源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开放性。教师的个人经历也成为了一种宝贵的课程资源和课堂教学中的一种不可忽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师在讲述个人经历时,往往都以第一人称“我”的表述方式讲述出来,所以让学生感觉特别真实,“真实”会让学生在心理上易于接受,也就使原本很难讲述和理解的内容变得易于理解和把握,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因为个人的经历往往都有其各自独特的事件经历和来龙去脉,而这些经历又是无法在教材或其他的任何材料中看到的,所以具有一种不可替代的吸引力,也正因如此,个人经历才会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教师通过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可以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也可以对学生进行情感和价值观教育,使其人生观、价值观得以升华。

我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注重了个人经历教学的运用,也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现摘取部分课堂实例进行一下总结和反思:

【案例一】旅游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在讲述这一部分内容时,我的教学设计是先由学生自主学习教材,相互讨论,最后总结归纳出旅游活动对地理环境有哪些方面的影响。可我发现:学生在自学以及总结的过程中,只是拘泥于教材,强调不合理的旅游活动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而忽视了另外一个方面,那就是正常的旅游活动也会给周围环境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于是我就讲述了我去北京实习时见到的一些现象:在游览故宫、长城时,我发现故宫以及长城的地面均已不再平整,而是出现了坑坑洼洼,这些并不是修建时故意留下的,也不是某些游客恶意破坏的,那么会是什么原因呢?在我的引导之下,学生异口同声地说是由于游客在游览的过程中无意留下的。这种现象的存在也就说明了并非只有人类不合理的旅游活动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实际上,游客的一种正常地旅游活动也是可能会对周围造成影响的。理解了这一层次以后,也就不难理解一些人文景区如故宫等为何在某些景点处设置栅栏、禁止游客进入了。

通过用个人经历这样一种方式来处理这一部分内容,使得原本学生没有注意到和难以理解的教材内容变得浅显易懂。

【案例二】旱涝灾害的产生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旱涝灾害是我们国家一种常见的气象灾害,其危害范围和程度都非常大,黄淮海平原尤为突出。至于它致灾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夏季风的强弱不同,进退的时间上有早有晚,从而导致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和年际变化大,而当地的地形条件和水利设施则是成灾大小的决定因素。同时这种灾害的发生也往往会给当地的农业生产造成严重的损失,教材上还专门列举了一些数据来说明,可是这些枯燥的文字、数据只是让学生了解到了旱涝灾害能给农业带来影响,使农作物减产,但究竟影响大到什么程度,他们心里没底。这时,个人经历的融入就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国东部季风区的旱灾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事情,农业因为旱灾受损非常严重,一般来讲,城市中的同学们会觉得旱灾离我们好远,其实不然。记得在去年上半年有一次我回家的时候,因為原来的公路需要维修,所以客车不得不绕行,当车绕行到一个名叫黄山镇的地方时,我都被眼前的一幕给惊呆了:到处是连绵的石质山坡,坡上开垦出来一块块小的梯田,地里种着玉米、红薯、花生等,那个时候已经是花生开花、玉米结果的时候了,可是,那个地方的玉米仅仅有2 0厘米高,而且叶片已经灰白,玉米秆也已经完全干枯了,就连非常耐旱的红薯的秧也已经半干了,而这时各种农作物播种的时间早已过去,再加上天气非常干旱,到这时可以说这个地区已经注定今年是颗粒无收了,而且在该区周围好几十公里的地方都是这样的情况。同学们好好分析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

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同学们七嘴八舌,阐述着自己的观点。其实仔细分析该地区不难得出:该地的旱灾与前面我们提到的旱涝灾害的成因一致,也就很好的验证了我们所学知识的准确性,也让我们切身的感受到了旱涝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它会使得农作物减产甚至绝产。

我通过用个人经历来分析相应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使课本上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不仅达到了理解掌握基础知识的目的,而且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结合起来,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也让学生清醒地认识到了目前我们面临的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水资源的严重短缺。对资源的现状形成一种危机意识,从而使其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同时也能使学生个人的价值观发生微妙的变化。

当代地理教师一定要树立一种开发课程资源的意识,尽可能多的参与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活动,以丰富自己的生活积累,要做好地理教师,不仅要做到“读万卷书”,而且要“行万里路”,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将自己个人经历作为一种宝贵的课程资源运用到课堂教学过程当中,使自己由一个单纯的“教书匠”转变为一个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建设者”。

猜你喜欢
旱涝旱灾灾害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警示及应对
传统旱涝急转评估指数的局限和改进
我省汛期常见气象灾害及防御
推动灾害防治工作实现新跨越
板栗“旱灾”后生产管理技术
葫芦岛市旱灾风险评价
黑龙江省旱灾等级划分及旱情分布研究
气候变化背景下西北干旱区旱涝的变化规律
德州市2014年旱灾应对措施与经验分析
北方农牧交错带气候变化与旱涝响应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