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兹中国”,“中国”最早的出处和内涵

2022-11-17 12:07
读报参考 2022年32期
关键词:周武王殷商纣王

“宅兹中国”四个字出自西周早期的青铜器何尊上的铭文,也是最早的“中国”一词的出处。“宅兹中国”背后有一段怎样的历史?中国何以称“中国”?

“中国”两字的来历

  在中国的传世文献中,比如《诗经》和《尚书》里,都有“中国”这两个字。那么,历史上最早的“中国”两个字出现在哪里呢?

  我们先来讲一个关于国宝何尊的故事。

  1963年,在今天的陕西省宝鸡市贾村镇,一个村民家的后墙因为下雨倒塌了,里面露出了一个青铜器。村民的文化知识并不丰富,没把这个青铜器当回事。到1965年,这个村民的一个亲戚把这件青铜器卖给了废品回收站。有一个宝鸡市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经常到废品回收站去看看,于是就把这件青铜器带回了博物馆。

  1975年,宝鸡市博物馆把这件青铜器上交国家文物局,并参加了国家文物局的文物展陈。当时,上海博物馆馆长马承源先生到北京去看这些文物,他在这件宝鸡出土的青铜器的内壁上发现了铭文。这些铭文共有122个字,其中提到,周武王伐纣,攻克了大邑商,然后昭告天下,它用了四个大字,叫做“宅兹中国”。意思是,周灭掉商之后,我们在最中间的地方安顿下来,老百姓自此之后都可以安康了。

  这件青铜器叫何尊。因为何尊上的铭文记载,我们知道了武王伐纣的一些具体过程;并且,在武王伐纣之后,周人有了一个新的观念,叫做“宅兹中国”。周人在起家的时候,把自己的地方叫西土。当周人灭掉殷商之后,他们走到了“天下之中”,占据了中原,成为当时最大的霸主,周人开始把自己叫做“中国”。

武王伐纣的故事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周是如何消灭殷商的。

  在周文王时代,周文王经历了商朝的三代君主,但周文王始终保持着一种克制、谨慎的心态。虽然周文王认为自己实际上已经获得了天命,老天已经不认可殷商王朝,要把天下的管理权交给周,但他仍然认为时机未到。周文王被商纣王囚禁在羑里,后来被释放。在这之后,他仍然没有发动对殷商的战争。

  周文王死后,周武王继位。周武王九年(公元前1047年),他作出了要消灭殷商的决定。周武王率领大批战车从今天的关中地区渡过黄河,就在他渡过黄河的时候,一条大鲤鱼跃进了周武王的船,武王姬发就用这条鱼祭祀上天,大家都认为这是一个吉兆。在渡过黄河到达孟津的时候,又看到天上的一颗流星化成一团火,坠落到王屋山,然后化作一只乌鸦。看到这两个景象,周武王心里有了底气,他觉得灭商是有天象的。接着,武王一呼百应,各路人马都来到孟津会集,“不期而会者八百诸侯”,和周武王一起准备进攻殷商。本来大家以为可以一举攻克殷商,但是周武王认为时机还未到,因此他率领诸侯回到西岐。

  第二年,商朝发生了一些变故。商纣王帝辛沉湎酒色,穷兵黩武,民怨沸腾。商朝的后院也起火了,这个后院就是东夷和淮夷。一般认为,“夷”这个族群主要分布在今天的长江以北、山东半岛以南、河南以东这块地区,可以说是殷商的大本营。这个族群在殷商崛起之后有了分化,就在商纣王时代,东夷和淮夷多次叛乱,商纣王不得不花大量精力镇压叛乱。与此同时,商纣王为了集中权力,在朝廷内部清理异己,先是杀了比干,又迫使亲兄弟微子出走。

  周武王发现商朝内部变故四起,他认为这一次机会终于来了。于是,在周武王十一年(公元前1045年),周武王再次率领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五万人渡过黄河,来到殷都朝歌城外的牧野。周武王数落了商王的三条大罪:第一,听信妇人之言,自绝于天;第二,离间父母兄弟;第三,变乱祖先的音乐,用这些音乐来讨好妇人。

  在二月的甲子这天早晨,周武王率领诸侯联军从朝歌城外的牧野发起了总攻。到了当天晚上,就攻克了朝歌城。传说,商纣王穿着珠光宝气的衣服,登上一个叫做“鹿台”的高台,纵火自焚了。周武王用自己手中的黄钺(一种象征着礼乐征伐的仪仗器)宣告,周朝已经消灭了商朝。

一场重大的政治危机

  武王伐纣之后,商朝就灭亡了,周朝就崛起了,事实是不是这样?事实并不是这样。

  商代通行的社会法则是一种征服式的法则,叫做“服国”。意思是说,殷商消灭了哪个小的方国,这个小的方国就得臣服于殷商。所谓的方国,就是一个庞大的家族,你怎么可能把所有的人都消灭呢?即使消灭了这些人,谁又来管理这个地方呢?谁来贡献财富呢?所以,殷商采取的是服国的方式,让这些小国臣服于我,向我进贡、向我纳税。

  一开始,这种制度也影响到了周朝。周朝在灭商之后,把商人仍然留在殷商的故土上,然后立商纣王的儿子武庚禄父为殷商的国君。由此可见,殷商在灭亡之后,周朝仍然按照服国的方式,让殷商屈服于周朝,仍保留氏族国家的建制,仍然让商人保持自己的生活方式。当然,周武王并不放心,他把自己的三个弟弟——管叔、蔡叔、霍叔分封在殷都朝歌城附近的三个地方,号称“三监”,由他们负责监视殷商这些人。

  不久,西周就面临了一场重大的政治危机。周武王克商后,很快就病重,周朝的大权交到了武王同母的弟弟姬旦(也被称为周公旦)的手里。武王去世后,武王的儿子周成王继位,但周成王当时只有六七岁,所以,周公实际上登上了君主的位子,对外以天子的名义发号施令。

  就在此时,一场对周公的猜疑和反叛正在悄悄酝酿。管叔、蔡叔、霍叔认为周公不想把权力还给周成王,于是开始散布各种流言。与此同时,以武庚禄父为首的殷商旧贵族也蠢蠢欲动。武庚禄父就联合“三监”发起了一场叛乱,这场叛乱被称为“三监之乱”。

  周公不愧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他以非常清晰的思路和雷厉风行的手段来应对西周的这场政治危机。他采取了三个步骤:第一步,砥定内部。周公“内弭父兄,外抚诸侯”,先保证西周大本营的安宁。第二步,二次灭商。周公率领军队诛杀了武庚禄父,然后,杀管叔、放蔡叔、贬霍叔,赏罚分明。在他平定“三监之乱”后,周公下定决心把殷商的老百姓和贵族从殷商的故都迁到黄河以南一个重新营建的地方,然后把殷商的故都夷为平地。第三步,平定東夷、淮夷,捣毁了殷商旧贵族的另一个大据点。

“宅兹中国”不是一句空话

  在初步安定国家之后,周公又做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是分封诸侯。主要是把西周同姓的诸侯分封到各地。《荀子》中说,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第二件事是营建洛邑。周公发现,黄河以南有一座山叫邙山,邙山以南有一块平原地区,其中有伊、洛、涧、瀍四条河流,是一个比较理想的居住环境。周公在这里连筑了两座城,一座城偏东,叫做“洛邑”,也叫“成周”,另一座城叫做“王城”。周公把殷商所有的旧贵族和百姓都搬到成周城里居住,王城则是周天子和诸侯用来朝会、商讨国家大事的地方。据传说,周公在消灭殷商的时候,把殷商故土上的九鼎也全部搬到了王城里。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定鼎中原”。

  第三件事是制礼作乐。让天下的诸侯享有和周天子同样的礼乐文化。

  做完这一切后,周公还政于周成王。周公用这种实际行动,避免了别人对他的猜疑。可以说,周公在位执政七年,使周彻底砥定了天下,奠定了周朝百年繁荣的基石,更为中华文明的发展打下了传承千载的文化根基。

周公把周朝的统治区域从关中地区搬到了河南,搬到了中心,这就是“宅兹中国”。从此,周朝的统治区域从偏居一隅,来到了整个中国的中心。周公营建洛邑,他挑选了“天下之中”,而这个“天下之中”后来成为中国很多王朝建都的所在,比如东周、东汉以及曹魏、西晋、隋朝、唐朝,都以洛阳为首都或首都之一。后来的人们都以定鼎嵩洛也就是定鼎中原,作为中原正统王朝的标志之一。这是周公的第一个功绩。

  周公的第二个功绩是分封诸侯。周公一改过去服国的方式,而是以封国的方式分封诸侯,把周朝的亲贵一个个地分封在地方上。《诗经》里有一首诗,向我们展示了殷商灭亡之后,周朝建国之初的封国的情形。诗中写道:“大东小东,杼柚其空。纠纠葛屦,可以履霜。佻佻公子,行彼周行。”这首诗向我们展示的是,从近处的东方到远处的东方都是来来往往的人,连织布机都已经空掉了,大家无暇从事生产,那些穿着草鞋的人一步一步踩着霜往东走,那些年轻的公子王孙都行在大路上。

  什么是“大东”和“小东”?周自居西土,所以他们把新占领的地方叫做“东方”。在新占领的土地中,河南这一带叫“小东”。“大东”又是指哪里呢?周朝有三个封国很特殊:一个封国是姜太公姜家的齐国,在山东半岛的营丘。西周的老祖母姓姜,姜家和周家是世世代代联盟的婚姻部族。一个封国是周公儿子伯禽的鲁国,在今天的山东曲阜。一个封国是周公最信任的兄弟召公所在的燕国,也就是今天的北京这一带。相对于西周的故土岐山来说,这三个地方都太过遥远,所以被称为“大东”。在搬家这件事情上,周公也是以身作则,把自己家搬到了最远的地方。

  周公的这一次分封,对于我们今天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第一,以血缘为纽带。所有封出去的诸侯大多数都是周王室的成员,都有一定的血缘关系。第二,建立紧密联系。这些诸侯在礼仪文化、政治制度方面都和西周高度一致,所以,在上层贵族之间、在中央和地方邦國之间,就改变了殷商那种松散的联盟格局,而建立了一种紧密的分封关系。第三,统一礼乐制度。周公为这些诸侯国设计了统一的礼乐文化和宗法制度。正是周公的这一次分封,使中国这块广袤的土地上,以一种紧密的血缘关系把地方和中央、把四面八方紧紧凝聚在一起。

  所以,“宅兹中国”不是一句空话,也不仅仅是占据了洛阳,而是预示了一个从政治上、文化上和军事上已经真正统一的大中国即将诞生。只是这个中国当时是由不同的城邦国家所构成的,又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才真正形成了一个拥有巨大的领土国家的“中国”。

(摘自《解放日报》武黎嵩)

猜你喜欢
周武王殷商纣王
殷商编铙的类型学与双音性能研究
殷商遗址大搜寻
武王伐纣
商纣王的暴政
牧野之战
殷商鸮形器及鸮形纹饰探析
讲诚信到极致的炎黄先祖
讲诚信到极致的炎黄先祖
奴隶倒戈
众叛亲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