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塑体膜体位固定技术应用于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2-11-17 13:04喻贤珍邱文桐
健康之友 2022年21期
关键词:放射治疗体位腹部

喻贤珍 邱文桐

(江苏省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江苏 常州 213000)

胸腹部肿瘤主要包括肺癌、淋巴癌、食管癌等肿瘤,指的是病灶位置在腹腔、胸腔处,受致瘤作用的影响促使组织发生病变,且病变后增生物易引其占位反应,进而造成占位性疾病发生,易危及到患者身心健康与生命安全[1-2]。目前,临床对于该病治疗手段较多,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等方式,放射治疗作为主要治疗措施,通过以一种或者多种电离辐射对肿瘤细胞克隆增长进行抑制,并加快细胞凋亡速度,以此来实现缩小及消除肿瘤细胞的目的[3-4]。但在开展放射治疗期间,需对患者体位进行固定,但受到患者体型、腹部呼吸及皮下脂肪等因素的影响,易对体位摆放造成影响,增加误差发生风险,最终导致治疗精确度下降[5-6]。近年来,基于放疗技术及放疗设备不断发展背景下,以图象引导调强放疗技术可显著提升体位固定准确率及放疗准确性,为探讨最佳体位固定方法,本研究以2017.01-2021.12在本院行放射治疗的60例胸腹部肿瘤患者为试验对象,主要目的是为了探讨以热塑体膜体位固定技术固定患者体位的干预价值,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

本组试验对象为60例存在胸腹部肿瘤的患者,组间分组选以数字奇偶法,以回顾性分析法对患者资料进行比较,对照组:年龄在40~75岁,均龄值59.27±6.94岁,男18例,女12例,肿瘤类型:1例肝癌、3例胰腺癌、7例肺癌、5例食管癌、5例淋巴癌、9例纵膈肿瘤;观察组:年龄为42~79岁,均龄值在60.05±7.12岁,男女患者各16例与14例,肿瘤类型:肝癌、胰腺癌、肺癌、食管癌、淋巴癌、及纵膈肿瘤患者各1例、4例、8例、3例、4例、10例。综合分析2组资料数据(P>0.05),可对比。入组患者选入标准:(1)经病理检查结果证实属于恶性肿瘤,且发病部位在机体胸腹部;(2)经院内伦理委员会的审查与批准;(3)遵循知情原则,且同意参与;(4)依从性良好,能配合固定体位;(5)无言语障碍、精神障碍。排除:(1)存在严重皮肤病或者肢体受损可能影响到放疗效果;(2)存在精神疾患;(4)出现暂时性休眠;(5)试验中途退出。

1.2方法

对照组提供真空袋体位固定技术,结合患者病情制定出具体放射治疗计划与摆放体位放射,指导患者以仰卧位平躺在真空袋中,确保机体固定支架中心点贴合放射治疗部位,借助三维激光灯对患者体位进行调整,并调整好机体固定支架;待确保患者体位处在理想状态之后,对真空袋内空气进行抽取,确保真空袋完全与患者的皮肤相贴合,并指导患者自行对体位进行调整,直到真空袋处在真空成形的状态后,标记且固定好患者和真空袋间相对应的位置。观察组则提供热塑体膜固定技术,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制定并完善放疗计划及摆放体位最佳方式,指导患者平躺在热塑膜固定架内,确保其体位处于完全方式状态后,借助三维激光明确固定支架的中心点是否贴合于固定支架中心点,待确保二者处于完全贴合状态后,在温度为70℃的恒温水箱内放入热塑膜,待热塑膜处于透明、柔软状态时,快速将回缩热缩膜放置于患者的病灶部位皮肤表面,之后以适当力度进行轻按、牵引及固定,促使患者皮肤与热塑膜充分接触,及时对体膜和皮肤间对应位置进行标记;以激光灯明确患者病灶部位,控制误差范围不超过3mm,对CT位置进行调整后,常规予以CT扫描处理,并对图象进行采集。

1.3指标观察及判定标准

(1)统计不同固定技术摆位误差情况,采取光子射野影响测量重复摆放患者头足、左右及前后的误差情况;(2)统计呼吸程度不同时误差情况,待测量完体位固定情况后,指导患者进行程度不同的呼吸,测量在呼吸运动后误差发生情况。

1.4数据处理

2 结果

2.1 不同固定技术体位摆放误差

表1可知,通过对2组体位固定后头足、左右及前后体位摆放发生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组比对照组低,P<0.05。

表1 对比组间体位固定后摆放误差发生情况

2.2 呼吸程度不同体位摆放误差

表2可知,通过对2组呼吸程度不同体位摆放误差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组比对照组低,P<0.05。

表2 对比组间呼吸程度不同体位摆放误差发生情况

3 讨论

胸腹部肿瘤作为临床常见疾病之一,是由于某种致癌物入侵至机体局部足足内,促使细胞基因生长失去控制,即发生克隆性增生病变[5-6]。目前,临床医学对于恶性肿瘤的治疗手段较多,为了有效提升临床疗效,会采取综合疗法方式施治,主要联合化疗、放射治疗及手术治疗等,其中放射治疗作为恶性肿瘤常见治疗措施,属于局部治疗的一种手段,通过以放射线将癌细胞杀灭后,有效改善患者各项症状,实现延长其生存期目的,具有确切治疗效果。然而在实际治疗期间,放射治疗对于精确度有着较高要求,需医师在治疗期间减少对四周正常组织的应用剂量,以此来降低放射治疗对于正常组织所带来的损伤[7-8]。相较于四肢、头颈部位肿瘤,胸腹部肿瘤易受到体重、皮肤牵拉、脂肪厚度等解剖特点的影响,增加固定难度的同时,所得摆放重复性较差,并且患者在治疗期间易出现移动情况,且体位误差数值在1cm以上,因此要想提升放射治疗的精确性,需确保患者体位摆放高重复性与准确性[9-10]。热塑膜体属于新型的一种功能型体位固定状态,其具备记忆功能,是由高分子聚合物低温热塑板所支撑,被临床广泛应用在放疗肿瘤患者体位固定中,可促使放射治疗摆位及复位精确,降低患者因体位移动而损伤到正常组织,增加局部病灶对于射线的吸收[11]。热塑膜体主要包括以下特点:①具备较强可塑性特点,将其放入至60℃-70℃的热水内可完全软化及透明,进而随意进行拉伸及塑形,且操作方便、快捷;②具备记忆功能特点:若不满意塑形结果,可将其重新放置入热水内再次进行软化,且材料能够恢复至之前的大小与形状,可再次进行塑形;③具备良好透气性且不怕水特点:定位膜上存在较多网眼,可增加皮肤的排汗、散热及通气功能,避免皮肤出现瘙痒及红肿症状,且患者还能随时洗澡,有利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④具备质量轻、强度高及厚度薄特点:定位膜厚度大约在2-3cm,且韧性较高,不易出现折段或者破损情况,且不易导致患者皮肤出现过敏反应。蔡育欣[12]经分析“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在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临床价值”,发现研究组42例患者实施热塑体膜固定技术后,患者头足体位误差为2.24±0.94mm、左右体位误差为2.74±0.81mm、前后体位误差为2.13±0.78mm,低于对照组实施胸腹部真空袋体位固定技术所得头足体位、左右体位及前后体位误差值4.86±1.38mm、4.79±1.25mm、5.16±1.41mm,研究组不同程度呼吸后头足体位摆放误差为2.03±0.74mm、左右体位误差为2.74±0.97mm、前后体位误差为2.91±0.63mm,低于对照组4.25±1.21mm、4.81±0.94mm、4.69±0.75mm,与本研究结果相符,观察组体位固定后头足误差为2.36±1.02mm、左右误差为3.01±1.10mm、前后误差为2.38±0.94mm,低于对照组4.72±1.40mm、5.11±1.05mm、5.23±1.48mm,观察组不同呼吸程度时头足、左右及前后体位误差分别为2.12±0.87mm、2.98±1.07mm、3.01±0.83mm,对照组为4.30±1.22mm、4.89±1.01mm、4.36±0.95mm,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各个体位误差较小,这表明以热塑体膜固定所得效果更为理想,既能够确保患者在接受放射治疗过程中处在精准体位,射野剂量均匀分布,提升放射疗效,并且还能够降低自主呼吸对于患者体位固定效果影响,避免因移动发生误差,进一步提升患者摆位准确性。究其原因如下:在放射治疗过程中应用真空袋固定,能够减少患者的不适感,避免其发生不自觉位移情况;而热塑体固定是基于真空袋的固定效果上,合理对患者的自主呼吸进行控制,避免其因呼吸移动而自动出现腹部位移,进一步增加固定技术的准确性。与此同时,以热塑体膜进行固定,在前期固定中还具备一定调节性,可降低因患者扭转手臂而出现体位误差现象,有效确保体位固定精准性。值得注意的是,在应用热塑体膜进行固定时,操作医师需借助勺型枕头,避免患者头部出现移动;为了防止患者皮肤被过度牵拉,当患者处于仰卧位后,需叮嘱其将双手举起;在进行标记操作时,需采取双重标记方式,以此来提高固定效果及治疗精准性。另外,热塑体膜固定技术存在一定缺陷,比如摆放时间比较长,大部分患者对于体位固定易表现出不耐受情况,尤其是对于体型较为消瘦者,以热塑体膜进行固定所得固定效果比较差,易影响到放疗准确性,因此临床在选择固定技术时,需结合患者需求进行合理选择,以此来提升固定效果与准确性。综上所述,相较于真空袋体位固定,在接受放射治疗的胸腹部患者中应用热塑体膜固定,所得固定效果较为理想,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放射治疗体位腹部
后路全髋置换术后髋关节保护体位影响脱位率吗?一项7项研究6 900例荟萃分析/CROMPTON J,OSAGIE-CLOUARD L,PATEL A//Acta Orthop,2020,91(6):687-692.
腹部胀气的饮食因素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广东放射治疗辐射安全现状
分娩镇痛与体位管理联用于产妇中的效果观察
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系列性科普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放疗
阅读理解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