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觉县凉山半细毛羊提质增效综合技术集成研究与应用(下)

2022-11-17 14:40杨世忠张卫明
四川畜牧兽医 2022年11期
关键词:昭觉县初加工凉山

王 卫,白 婷,张 锐,杨世忠,张卫明,丁 勇

(1.成都大学肉类加工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 成都 610106;2.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院,四川 西昌 615000;3.四川省昭觉县教体科技局,四川 昭觉 616150;4.四川省昭觉县小馋猫食品开发有限公司,四川 昭觉 616150)

(续上期)

2.4 生态养殖技术

2.4.1 在选址、规划布局和圈舍修建方面,按照标准化要求建设现代化羊场,改善硬件设施,修订技术标准,集成先进技术,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群体生产水平。采取集中养殖与农户养殖相结合的模式,在已建的存栏凉山半细毛羊原种场及核心示范基地,通过“基地+农户”的模式,投放肉羊和公司代养分红等模式带动全县数个镇的农户,大大增加凉山半细毛羊规模,促进全县肉羊产业发展。

2.4.2 凉山半细毛羊在断奶一段时间后,公母羊对蛋白质和能量的需求明显不同,生长速度和养分利用效率出现明显差异,同群饲养会出现大欺小、强欺弱的情况,造成弱者营养不良、生长缓慢,直接影响商品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在育成羊阶段,通过公母强弱分群饲养,繁殖成活率平均提高了15%,生长速度平均提升16%以上,生产管理和交易成本降低,出栏的商品肉羊收益得到极为显著的提升。

2.4.3 进行人工草场放牧与刈割扎段+少量精料短期育肥,放牧+补饲与全混合料短期育肥对比试验,研制全混合日粮配方,饲料转化率提高15%以上,探索羔羊通过短期育肥在当年冬至前后肉羊销售旺季出栏上市,解决冬季缺草羊只饲养成本高的难题。试验结果表明,全混合料短期育肥饲养试验羊的日增重达到196.2g,为凉山高二半山地区冬季羊只饲养及短期育肥饲养管理提供了成功的借鉴,对提升养殖户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2.5 养殖设施及环保技术

2.5.1 在昭觉县洒拉地坡核心示范基地羊舍的选址、规划布局和圈舍修建方面,按照标准化要求建设现代化羊场,改善硬件,配套功能设施,修订技术标准,集成先进技术,通过标准化养殖示范,带动全县肉羊标准化规模养殖大户的建立和完善。

2.5.2 引导和鼓励农户大力推进改圈、改厕、建沼气池,大力发展规模养殖,推进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在全县创建并认定10个特色“种养循环”优势区,逐步升级改造50余户现有羊舍,完善配套粪污处理利用设施,推行以微生物技术进行粪污治理,转化成生物有机肥料,再将有机肥料部分替代化肥施用到草地,构建畜禽粪污生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循环农业模式,有效缓解种养分离的现象,促进养殖废弃物就近资源化利用。

2.6 肉质特性研究及羊肉加工

2.6.1 开展凉山半细毛羊肉品品质特性研究。对凉山州不同地域羊肉的品质特性包括感官特性、理化特性、风味特性、营养特性进行测定,揭示饲养方式和年龄对其品质的影响明显大于地域因素的影响,发现一周岁雄性羊屠宰后肩脊肉、腱子肉、大黄瓜条、腹部肉在pH、肉色方面、肉品质等方面均存在明显的不同。为短期集中育肥肉羊拥有更佳的感官特性和不同部位具有各异的肉制品特性,为品质提升和不同部位羊肉的高效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2.6.2 开展现代屠宰、分割与贮运保质保鲜技术研究。结合现代动物福利,采用电击晕后屠宰的方式,配套现行的羊肉分割技术规范,以及冷链排酸贮运进行综合研究应用,在昭觉县特布洛乡建立的凉山特色畜禽资源加工车间,配套形成肉羊分割、调理初加工示范基地。

2.6.3 通过生物发酵、天然预调理、微冻与低温高湿解冻等现代技术研究应用,探索小规模化和新型微智能控制和栅栏调控技术与设备,对羊肉传统加工进行技术改造和提质升级,在保持特色风味的同时提升产品品质和确保其安全性,实现养殖基地就地加工和传统羊肉制品工业化、优质化。

2.6.4 进行特色冷鲜、调理羊肉制品开发与应用。在传统感官、理化测定方法基础上,借助于基因组学、代谢组学、蛋白组学等技术手段[10],从遗传和代谢等角度对肉质进行综合评定,探究肉质特性形成的分子机理,揭示本土肉羊肉质特征,打造凉山羊肉高质化区域品牌,结合凉山半细毛羊肉质特性制定精分割和调理肉制品加工技术规程。

2.6.5 进行功能性包装和冷链保鲜技术集成,如70%O2、70%N2、0.4%CO 及其不同组合方式下微生物变化规律。菌相分析揭示假单胞菌是冷却肉的关键腐败菌。研制在采取0.4%CO+69.6%N2+30%CO2组合气调与冷链结合的最优方式,显著降低TVB-N 值,28 天内较好的防腐保鲜综合技术。

3 凉山半细毛羊提质增效技术体系及其示范推广

3.1 技术集成配套与体系构建 针对昭觉县凉山半细毛羊良种覆盖率和母羊繁殖率低、饲养管理技术落后、出栏率低和出栏周期长、疫病防控体系不健全等导致养殖经济效益不高的问题,集成凉山半细毛羊遗传改良与杂交利用、饲草饲料资源均衡供应与高效利用、高效饲养管理与育肥以及疫病防控和羊肉初加工等技术,构建了昭觉县肉羊提质增效技术体系(图1)。

图1 昭觉县肉羊提质增效技术体系示意图

3.2 集成配套技术的示范推广应用

3.2.1 在现有凉山半细毛羊群体的基础上,组建凉山半细毛羊高繁殖(产双羔)母羊群体,持续开展群体选育提高,通过科学的选种选配,逐步形成凉山半细毛羊高繁群体。在不改变凉山半细毛羊48~50支半细毛特性的基础上,适度导入小尾寒羊、湖羊等高繁品种血缘,提高凉山半细毛羊繁殖效率。

3.2.2 针对凉山半细毛羊产肉性能亟待提高以及肥羔生产的技术需求,加大选择强度,选择培育优秀种公羊并推广利用,提高遗传进展。同时用已引入凉山州的白萨福克等优良肉用品种为父本,凉山半细毛羊或者凉山半细毛羊与小尾寒羊、湖羊的杂交后代为母本,开展经济杂交和肥羔生产。

3.2.3 针对昭觉县饲草资源匮乏,全年供应不均衡以及饲养管理技术落后等问题,开展二半山区及高海拔区优良牧草筛选,优化集成主推牧草高产稳产栽培技术。开发优质牧草生产及应用模式,饲草加工贮藏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开发肉羊日粮配合技术以及标准化饲养管理等技术,形成肉羊饲草料全年均衡供给技术体系。

3.2.4 针对凉山半细毛羊饲养管理技术落后、营养供给不均衡等问题,研究集成放牧羊群补饲配方饲料,科学制定肉羊高效饲养管理技术规程,推广在冬春枯草季节采取早晚补饲、白天放牧,雨雪等恶劣天气采取短时舍饲养殖模式,示范应用短期育肥饲养技术,提高肉羊出栏率和出肉率,实现养殖环节的提质增效。

3.2.5 集成现代动物福利屠宰、分割、排酸、贮运保鲜等新技术,建立加工基地。通过天然预调理、微冻等现代技术的集成,探索小规模化加工和小型设备的应用,实现传统加工的技术改造和提质升级。在传统感官、理化测定方法基础上,借助于现代蛋白组学分析等技术,从遗传机制角度评定肉质,探究肉质特性形成机理,揭示本土肉羊肉质特征,打造凉山羊肉高质化区域品牌。

3.3 取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3.3.1 集成地方半细毛羊引种改良、品种选育、肉质优化、牧草种植、肉羊育肥及疫病控制等技术10余套,建成年存栏650只的凉山半细毛羊原种场洒拉地坡分场核心示范基地和面积3 000亩(1 亩≈667 平方米,下同)的放牧场,配套相关设施设备和50 余亩优质高产牧草种植土地。核心示范基地肉羊良种覆盖率达50%以上,年繁殖率提高15%,育肥期日增重达150~180 g,饲料转化率提高10%,羊只死亡率不超过10%,经济效益提高20%。完成人工草场放牧与刈割扎段+少量精料短期育肥,放牧+补饲与全混合料短期育肥对比试验,实现全混合料短期育肥饲养试验羊的日增重达到近200 g,超过任务指标中育肥期日增重达150~180 g。

3.3.2 举办了涉及产业关键环节的技术研讨交流会10余次,针对养殖户和初加工人员的技术培训700 余人次,包括在昭觉县三岔河镇博收村进行涉及品种改良、早期断奶、种草养畜、短期育肥、免疫保健、疾病防疫、种草养畜、预防注射、驱虫等实用技术培训,昭觉县解放沟镇洼里村开展凉山半细毛羊高效管理和育肥技术、凉山半细毛羊繁殖与杂交利用技术培训,在小馋猫食品公司的加工技术培训等。

3.3.3 开展了半细毛羊肉品质特征和绿色生态特性研究,以及羊肉精细化分割和初加工技术集成,在昭觉县特布洛乡建立羊肉初加工基地(小馋猫食品有限公司),建成凉山特色畜禽资源加工车间,配套形成肉羊分割、调理初加工示范生产线2条,及年加工规模达到200 t以上发酵腌腊羊肉精深加工生产线1 条,开发出系列优质初加工产品,制定分割和调理羊肉加工技术规程2 项。扶持带动农民200 户,户均增收2 万元以上,在带领农民增收、相关产业增效等方面的获得极为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全文完)

猜你喜欢
昭觉县初加工凉山
橡胶初加工废水污染土壤的微生物固定化修复
凉山“6·26”致洪暴雨天气的成因分析
四川道地药材初加工研究现状
推进蚕桑基地建设 助力凉山脱贫攻坚
稳岗拓岗凉山就业扶贫拔“穷根”
凉山有了致富金“药”匙
昭觉县核桃病虫害防治现状及对策
教育阻止贫困代际传递现状分析
昭觉县精准扶贫实施状况研究*
农产品初加工所得税优惠范围划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