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东辉
(承德市第三医院外科,河北 承德 067000)
乳腺癌(breast cancer)是临床常见女性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逐年升高且其发病年龄逐渐年轻化,已成为威胁女性健康的第一大恶性肿瘤[1,2]。研究显示[3],乳腺癌患者术后心理障碍发生率高达95%以上,严重的心理障碍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患者治疗依从性,同时还会对患者内分泌环境及机体免疫力造成影响,导致伤口延迟愈合,影响治疗效果。基于此,本研究通过对乳腺癌患者心理状况以及不同职业、文化程度、家庭支持状态的患者心理状况差异进行调查分析,旨在为患者心理干预计划的制定提供一定参考,以期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21年10月承德市第三医院收治的1059例乳腺癌患者纳入乳腺癌组,选取同期1891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纳入乳腺良性病变组。受试者均为30~72岁女性,乳腺癌组均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为乳腺癌Ⅰ~Ⅲ期,乳腺良性病变组均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为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纤维腺瘤以及其他乳腺良性病变,排除存在心理、精神疾病史以及合并其他恶性肿瘤患者。乳腺癌组年龄26~72岁,平均年龄(57.62±7.94)岁;受教育程度:大专及以上418例,高中及以下641例;职业:事业单位69例,企业单位230例,自由职业92例,农民147例,退休336例,其他152例,无业33例;家庭支持态度:不支持57例,支持1002例。乳腺良性病变组年龄25~72岁,平均年龄(57.08±7.58)岁;受教育程度:大专及以上748例,高中及以下1143例;职业:事业单位120例,企业单位412例,自由职业161例,农民264例,退休591例,其他273例,无业70例;家庭支持态度:不支持108例,支持1783例。两组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及家庭支持态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 症状自评量表(SCL-90)[4]为精神障碍、心理疾病门诊检查量表,包括情感、感觉、意识、思维、生活习惯、行为、睡眠关系、人际关系8个维度,可分为强迫症状、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敌对、偏执、精神病性9个因子,共90个项目,采用1~5分5级评分制,分数越高表示心理状态越差。癌症治疗功能评估-乳腺癌量表(FACT-B)[5]为乳腺癌患者特异性测定量表,共包括生理、社会/家庭、情感、功能、附加关注5个维度,共36个项目,采用0~4分的5级评分制,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1.2.2 问卷调查 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向到院复查的乳腺癌患者及乳腺良性病变患者发放SCL-90量表,向乳腺癌患者发放FACT-B量表,采用统一解释语言讲解表格填写方法,由患者自主测评,测评完成后统一收回问卷。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SCL-90各因子评分,分析职业、文化程度、家庭支持态度各因素下的强迫症状、躯体化症状阳性率;观察乳腺癌组FACT-B各维度评分,计算其各维度评分在总分中的占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应用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强迫症状、躯体化症状阳性率的影响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心理状态比较 乳腺癌组SCL-90各因子评分均高于乳腺良性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心理状态比较(±s,分)
表1 两组心理状态比较(±s,分)
因子强迫症状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敌对偏执精神病性乳腺癌组(n=1059)29.52±5.16 33.06±4.82 26.38±5.15 36.56±6.31 27.14±3.45 20.89±4.18 17.62±3.24 16.36±3.53 27.13±4.20乳腺良性病变组(n=1891)23.17±4.67 22.51±3.26 18.62±4.20 25.71±5.05 19.09±4.46 15.37±3.59 11.68±2.11 12.03±2.13 19.16±4.90 t 34.102 70.617 44.302 51.071 50.833 37.726 60.143 41.526 44.553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2.2 乳腺癌组各因素下强迫症状、躯体化症状阳性率单因素分析 1059例乳腺癌患者文化程度、年龄、收入因素下强迫症状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职业、家庭支持态度因素下的强迫症状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59例乳腺癌患者职业、年龄因素下躯体化症状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文化程度、家庭支持态度、收入因素下躯体化症状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1059例乳腺癌组患者各因素下强迫症状、躯体化症状阳性率单因素分析[n(%)]
2.3 乳腺癌患者各因素下强迫症状、躯体化症状阳性率多因素分析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职业、家庭支持态度是强迫症状阳性率的独立影响因素;文化程度、家庭支持态度、收入是躯体化症状阳性率的独立影响因素,见表3。
表3 1059例乳腺癌组患者各因素下强迫症状、躯体化症状阳性率多因素分析
乳腺癌患者确诊后可能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恐惧等负性情绪,同时疾病的治疗过程还会对患者的生理及心理造成二次、深度的伤害[6]。因此,乳腺癌患者对于手术、医药等治疗干预以外的可预防或缓解各种生理痛苦的支持性照顾具有较高的渴求度。
本研究结果显示,乳腺癌组SCL-90各因子评分均高于乳腺良性病变组(P<0.05),乳腺癌患者FACT-B量表各维度评分在各维度总分中占比均低于75%,提示乳腺癌患者对治疗措施的生理、生理应激反应以及部分手术方式对患者躯体功能、外在形象的损伤会影响患者心理健康,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强迫症状是一种难治性神经症,以强迫思维和强迫动作为临床主要表现,其特点为自我强迫与强迫症同时存在并产生强烈的冲突,使患者感到焦虑、痛苦[7]。本研究结果还显示,不同文化程度的乳腺癌患者强迫症阳性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不同职业乳腺癌患者强迫症状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无业、退休、农民等乳腺癌患者的强迫症状阳性发生率较高,且具有家庭支持的乳腺癌患者强迫症状阳性率低于家庭不支持患者。Logistic回归分析强迫症状、躯体化症状阳性率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职业、家庭支持态度是强迫症状阳性率的独立影响因素;文化程度、家庭支持态度、收入是躯体化症状阳性率的独立影响因素。分析其原因为:强迫症状属于心理症状,家庭成员对患者表达出高度的理解、支持及照顾会使患者得到极大的情感满足,缓解其抑郁症状;乳腺癌在给患者生理、心理造成极大影响的同时,还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以无业、农民等经济收入较低的患者尤甚,而其中退休患者多为老年人,在经济压力的基础上存在的对于疾病的恐惧、未来生活的悲观态度会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强迫症状的发生原因为面对危险的恐惧及焦虑,而在危险前产生焦虑、恐惧心理是动物的本能反应,与文化程度、性别、年龄等因素无关[8]。
此外,本研究结果显示,1059例乳腺癌患者职业、年龄因素下躯体化症状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文化程度、家庭支持态度、收入因素下躯体化症状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无业、退休、农民等乳腺癌患者的躯体化症状阳性率阳性发生率较高。分析其原因为拥有较好文化程度的患者更容易正确认识疾病,对疾病的良好接受度会提高其对癌症治疗措施的接受度;而家庭的理解、支持会坚定患者的治疗信念及康复自信心,进而提高其对治疗措施的接受范围[9]。
综上所述,女性乳腺癌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障碍,患者家庭支持态度、职业对强迫症状影响较大,患者文化程度、家庭支持态度对躯体化症状状影响较大,需要对其生理、社会/家庭、情感、功能、附加关注给予支持性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