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违
(铜仁市人民医院口腔科,贵州 铜仁 554300)
老年人受到年龄因素的影响,其口腔黏膜和牙齿都会发生改变,从而引发各种口腔问题。通过拔牙术进行治疗时,因为对疾病和治疗相关知识不够了解,导致老年人常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这些问题会让患者对治疗十分抵触,进而影响到手术的效果[1-3]。常规护理仅局限于口头宣教,无法及时察觉患者的心理状态,如能在治疗期间配合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保证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工作,对提高手术效果有重要意义[4,5]。基于此,本研究结合我院2021年6月-2022年5月收治的80例接受口腔拔牙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心理护理在口腔拔牙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6月-2022年5月铜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接受口腔拔牙术治疗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拔牙指征,确认接受拔牙治疗;精神和神志无异常。排除标准:存在治疗禁忌证;中途退出研究者;临床资料不完整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66~71岁,平均年龄(66.42±4.18)岁。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65~71岁,平均年龄(65.35±5.22)岁。两组性别及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所有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简单为患者介绍治疗相关知识和治疗流程等,告知患者治疗期间的注意事项。研究组接受心理护理,保证环境舒适:就诊环境足够温馨舒适可以保证患者有一个愉快的心情,缓解患者紧张情绪。诊室要布置的整洁、干净、空气清新。护理人员在面对患者时要求仪表大方、面带微笑,耐心对待患者,多关心、尊重患者,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保证患者能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工作。同时可以在治疗时播放一些轻柔的音乐,平复患者的心情[6]。心理护理:患者因为缺乏配合度,所以需要在拔牙前耐心安抚,及时鼓励。与家属沟通,让家属了解相关知识,能引导患者配合治疗,从而保证拔牙顺利完成[7];老年患者相对来说反应变慢,常见的情绪变化类型包括焦虑、恐惧等,部分患者若独自前来拔牙,还会有孤独感,所以需要护理人员多与患者进行沟通,对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多关怀、帮助患者,保证患者积极配合治疗[8]。疼痛护理:了解患者的年龄、工作、疼痛程度等内容,据此对患者开展心理疏导,期间注意保证态度和蔼,让患者感受到关心和重视,使患者保持心理平衡,积极配合治疗工作。针对存在严重疼痛的患者,需要遵医嘱使用镇痛药物或配合开展无痛技术,以免严重的疼痛引起应激反应,影响治疗效果[9,10]。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通过SAS焦虑评分量表和SDS抑郁评分量表进行评价,分数高低和严重程度成反比)、护理满意度(通过自制的百分制满意度量表进行评价,85分以上为完全满意,85~60分为部分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满意度=完全满意率+部分满意率)、疼痛评分(通过VAS视觉评分法进行评价,0分为无痛,10分为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分数越高,则说明疼痛程度越严重)、拔牙配合度(通过自制的量表进行评价,满分100分,分数越高代表患者越配合)、统计拔牙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 两组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s,分)
注:与同组护理前比较,*P<0.05
研究组对照组t P 40 40护理前22.38±5.47 22.86±5.12 0.245>0.05护理前25.32±4.03 25.02±5.31 0.527>0.05护理后15.82±4.14*18.55±4.45*8.435<0.05护理后16.38±4.54*19.86±5.12*9.402<0.05组别 n 焦虑 抑郁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24,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2.3 两组疼痛评分、拔牙配合度以及手术时间比较 研究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拔牙配合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疼痛评分、配合度评分以及手术时间比较(±s)
表3 两组疼痛评分、配合度评分以及手术时间比较(±s)
组别研究组对照组t P疼痛评分(分)8.39±2.62 9.08±2.65 0.245<0.05拔牙配合度评分(分)97.63±3.62 81.45±3.52 8.435<0.05手术时间(min)23.48±10.14 74.55±10.82 8.174<0.05 n 40 40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63,P<0.05),见表4。
表4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拔牙属于小型手术,虽然没有风险,但受到老年患者生理和心理特征的影响,在术前其常会出现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严重的负面情绪会让患者抵触治疗,最终影响到治疗效果,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及时对患者的负面情绪进行疏导,保证患者积极配合完成手术治疗[11-13]。通过开展有效的心理护理可以让患者对疾病和治疗相关知识有一个正确的理解,不会再对手术存在过多担忧心情,能积极配合完成治疗。同时,护理人员需要多与患者沟通,强化护患关系,对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了解,针对具体问题展开指导,从而将不良情绪进行化解[14-16]。拔牙时患者极易出现疲劳,且缺乏手术耐受力,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在治疗时及时让患者休息,避免长时间张口。治疗时配合医师完成麻醉,以缓解术中不适感。治疗期间要适时与患者低声交流,避免患者心情过分紧张,转移患者注意力。拔牙术时常见心理状态包括:紧张焦虑:大部分患者因为十分担心治疗会引起疼痛,或虽然痛觉不敏感,但在面对牙科治疗器械时常会出现严重的心理反应;本身疾病已经让患者长期忍受疼痛,情绪急躁,所以在治疗易产生不良情绪;平常心态:这类患者平时就有开朗的性格,善于沟通,在对待疾病和拔牙术时能保持一颗平常心,对治疗过程主动进行了解并积极配合完成治疗工作,能在治疗时将自己的不适感及时告知医护人员;这类患者无需对其开展特别的心理护理;担心:拔牙术开展前患者除了要担心医疗花费,还要担心医师的操作技术水平,拔牙时会产生的疼痛程度和能否顺利完成治疗,因为对治疗有较高的期待,所以常表现出担心;抵触情绪:部分痛阈较低的患者,对疼痛十分敏感,同时由于年纪较大,又缺乏自控力,所以在拔牙时情绪常表现地十分激动,无法有效配合拔牙。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通过心理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开展心理护理可以让患者对治疗更加满意。研究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开展心理护理可以减轻患者拔牙时的疼痛感。此外,研究组拔牙配合度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开展心理护理可以让患者在治疗时更加配合。研究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说明开展心理护理可以保证保证手术快速完成。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开展心理护理可以有效预防患者拔牙后出现各种并发症,保证治疗安全性。临床在实际开展该治疗时,需要在治疗前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治疗期间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值和心率值的变化,保证及时发现异常,及时作出对症处理,以免引起医疗事故。患者因为缺少对于疼痛承受力,所以手术需要在局麻状态下完成,这就要提前与患者及其家属展开沟通,取得其理解和配合。术后及时给出针对性的建议,如嘱患者少喝酒、禁食刺激性食物,多食富含营养和维生素的食物。饮食期间注意进食后及时将牙面和牙缝中的残渣清理干净,定期清洁护理牙齿,保持口腔卫生习惯良好等。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应用于口腔拔牙术治疗的患者时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负面情绪,保证手术治疗安全性,且可缩短手术时间,术后患者疼痛更轻,配合度更高,且不会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