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霞
(甘肃省古浪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甘肃 古浪 733100)
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疾病,中老年人是高发群体。尤其老年人器官功能减退、体质和抵抗力变差,慢阻肺发生后病情更加严重,容易诱发肺心病和呼吸衰竭[1]。经规范治疗后,患者处于稳定恢复期,此时的护理要点是改善肺功能,防止病情反跳和并发症发生。相关研究称,优质护理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升级和优化,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尤其适合用在慢阻肺患者中,对提高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2]。基于此,本研究选取甘肃省古浪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于2020年1月—2021年3月收治的98例慢阻肺患者为对象,探讨了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为护理实施提供依据,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从2020年1月—2021年3月,来甘肃省古浪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治疗的98例慢阻肺患者为对象。根据入院编号奇偶性分组:奇数编号的49例进入对照组,偶数编号的49例进入试验组。对照组内,男性、女性分别有26例、23例,构成比为53.06%、46.94%;年龄最小42岁、最大78岁,平均(60.54±11.38)岁;肺功能分级:Ⅰ级有16例、Ⅱ级有28例、Ⅲ级有5例。试验组内,男性、女性分别有27例、22例,构成比为55.10%、44.90%;年龄最小41岁、最大79岁,平均(59.87±10.95)岁;肺功能分级:Ⅰ级有18例、Ⅱ级有25例、Ⅲ级有6例。经检验,组间性别、年龄和肺功能分级资料相当(P>0.05),可对比研究,且经伦委会审批通过。
依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3],经胸部X线、肺功能等检查确诊。(1)纳入要求:年龄18~80岁,病情处于稳定期;有完整的病历资料,知晓本研究且签字确认。(2)排除患者:心肝肾器质性病变,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合并其他肺部疾病,有严重并发症等。
对照组中的49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案。主要内容有: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形成真实完整的护理记录;为患者介绍慢阻肺疾病和防治知识,纠正错误的想法和认识;从用药、饮食、睡眠等方面进行指导等。
试验组中的49例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方案。(1)人文关怀。护士查房每日3次,提供安静舒适的休养环境,询问患者的自觉感受,尽量满足合理的需求。将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贯穿在护理全程,尊重患者的人格和意愿,通过主动服务增强患者的信任度,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2)营养指导。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在营养师的建议下制定个性化食谱,没有特殊禁忌的患者给予低盐、低糖、低脂饮食,适量补充钙铁锌和维生素,每餐进食以八分饱为宜,多饮水、多吃新鲜果蔬,保持大小便通畅。(3)呼吸训练。指导患者正确咳嗽,配合缩唇呼吸、腹式呼吸、吹气球等方案。其中,正确咳嗽方法是:取坐位,身体前倾,先深慢呼吸3次,然后深吸气后屏气3 s,收紧腹肌连续咳嗽2~5下,将剩余气体全部呼出。练习咳嗽的最佳时间是早晨起床后、晚上睡觉前,时间控制在5~10 min。(4)运动训练。分别运动上肢和下肢,活动各个关节肌肉,可以通过拉伸、起坐、步行、慢跑等实现。然后桥式运动,仰卧于床上,膝关节屈曲,足部踏在床面,用手臂支撑全身,离开床面10 cm,坚持10~20 s。最后进行低耗氧运动,可以是快慢交替行走,吸气时走2步,呼气时走4步;也可以上下楼梯,吸气时保持身体站直,呼气时尽量上2~3个台阶。(5)出院指导。为患者建立随访档案,留下联系方式和家庭住址。利用微信,定期推送慢阻肺健康知识,包括生活注意事项、饮食宜忌、用药方法、自我监测保护等内容,帮助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通过电话或上门随访,了解患者的近况,督促用药和复查,鼓励患者坚持每日运动。
(1)根据患者表现判断护理依从性,分为优等(积极、主动配合护理操作)、良好(在护士的督促鼓励下完成护理操作)、较差(存在明显的不配合行为)3个层级[4]。
(2)治疗过程中,定期复查肺功能,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流量峰值(PEF),正常参考值是:FVC为4.84 L,FEV1为2.3~3.2 L,PEF为10.63 L/s[5]。
(3)选择干预前、后2个时间节点,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变化。其中QOL评分量表包括躯体健康状态、心理健康状态等5个领域,满分60分;Barthel指数包括能否独立进食、能否安全转移等10个项目,满分100分[6]。这2项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
使用SPSS 25.0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其中,优良率表示为(例,%),组间对比行χ2检验;肺功能和评分结果表示为(),组间对比行t检验。P>0.05代表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有统计学差异。
试验组护理依从性“优等+良好”共有47例患者,对照组中“优等+良好”共有40例患者,对比试验组依从性优良率更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的护理依从性比较 [(例,(%)]
组间干预前FVC、FEV1、PEF指标相近(P>0.05),干预后这3项指标均明显增高,且试验组检测值比对照组还要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患者干预前后的肺功能指标比较()
表2 患者干预前后的肺功能指标比较()
注:组内和干预前比较,P均<0.05。
组间干预前QOL评分和Barthel指数相近(P>0.05),干预后这2项评分均明显增高,且试验组患者的评分结果比对照组还要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
表3 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表3 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注:组内和干预前比较,P均<0.05。
慢阻肺是一种慢性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特征是支气管炎和肺气肿。流行病学显示,慢阻肺多发生在40岁以上人群中,全球范围内这一群体的发病率约为9%~10%[7]。从目前研究来看,引起慢支和肺气肿的因素,都可能参与慢阻肺的发病,例如吸烟、粉尘、呼吸道感染、气道高反应性、肺部发育不良等。患者度过急性发作期,来到稳定康复期,此时护理工作对恢复情况的影响非常明显。制定完善可行的护理方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缩短住院时间,成为护理人员的关注要点。
朱秀宇[8]以老年慢阻肺患者为对象,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康复护理,可提高患者的肺功能与生活质量。杨晓辉和贺胜梅[9]探讨了多元化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结论是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率。本次研究选取98例患者,对比了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的效果,从统计数据看:试验组患者在护理操作中,依从性优良率更高,干预后的FVC、FEV1、PEF、QOL评分和Barthel指数各个数据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可见后者的应用价值更高。分析认为,常规护理以疾病治疗为切入点,很少关注患者的心理、情绪、生活等领域,护理操作不够全面。而优质护理将患者作为护理核心,从患者的实际需求出发,采取的护理操作针对性更强。具体来看,人文关怀能创新护理理念,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营养指导可以改善患者体质,增强机体抵抗力;呼吸和运动训练,旨在改善肺功能,提高身体耐力;出院指导可帮助患者健康生活。
王爱迪[10]的研究中,对86例老年慢阻肺患者分组比较,其中优质护理组的满意率为93.02%,高于常规护理组的72.09%,且患者的FVC、FEV1、FEV1/FVC、PEF及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常规护理组,和本次研究结果基本一致。综上,将优质护理应用在慢阻肺患者中,不仅能提高护理依从性,还有助于改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可在临床大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