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线下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
——以“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为例

2022-11-17 05:17林旭梅
无线互联科技 2022年8期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基础基础课基础

张 伟,秦 臻,林旭梅

(青岛理工大学信控学院,山东 青岛 266525)

0 引言

文章立足当前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现状,通过对教学经验以及相关文献研究资料进行汇总分析,指出当前大学计算机基础课教学现状及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如何提升大学计算机基础课教学质量,给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和建议。

1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教学的现状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无论是生活、工作,还是学习领域,人们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技术。 在当前时代背景下,重视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和探讨,培养更多具备丰富专业知识且对计算机技术有较高熟知度的复合型人才,成为目前大学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关注的内容。

从当前大学生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现状来说,大部分教学依然以传统的线下教学为主,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没有充分将线上以及线下两种教学模式融合起来。 这就导致在目前大学生计算机基础课教学上,无法真正实现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

通过有针对性地设置计算机基础课,充分融合线上线下两种不同教学模式,推动二者的整合,促使当前大学生计算机基础课实现两种不同形式的教学模式整合,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课程知识。 这可以有助于取得课程教学成果,凸显大学计算机基础课教学的价值[1]。

2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教学的问题

2.1 学校以及教师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重视不足

在当前“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上,一个突出问题是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不受重视,仅仅有线下教学一种方式,没有充分利用线上资源,从而没有实现线上教学模式的拓展。

在当前高校教学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现象是,计算机基础课程学时被严重压缩。 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上,教学课时规划难以满足课堂教学的要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充分挖掘线上教学的优势,依然停留在传统教学模式上。 在进行计算机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学设施十分陈旧,教师对计算机教学关注度不足,重视理论教学,不关注实验教学,导致学生在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学习的过程中,难以将所学理论知识和具体实践结合在一起。

2.2 教学方法需要进一步改进

当前,计算机基础课有理论以及实验教学两部分。从具体的教学实践来说,教师在计算机基础课教学上,更关注理论教学,对实践操作的关注度不足。 教师在课堂教学上以理论为主,以实验为辅,致使当前计算机教学难以真正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以及培养动手能力。

在进行理论知识教学上,教师通过多媒体设备进行授课,采取灌输式教学方式,这导致当前教师在计算机教学上,难以真正提高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真正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难以取得出色的教学效果。

3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措施

为进一步提升当前“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成效,教师要重视教学内容的更新,提升自身教学素质,同时还要进行教学方式方法以及教学考核方式的变革,引入线上线下联合教学模式,提升大学生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水平。 具体的改革措施如下。

3.1 更新教学内容

结合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教师要重视教学大纲的修订,结合学生的需求,科学合理地进行教学内容的设置,并有针对性优化和改进教材内容,确保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教学上,能够满足当前科技发展的需要。 在具体的教学上,教师既要关注传统线下课程教学,还要有针对性进行线上教学模式的拓展,利用线上教学,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课程教学内容[2]。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学校结合不同专业的人才培育目标,科学合理地设置大学计算机基础课。 这种方式可以确保在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上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能够充分兼顾不同计算机基础学生的学习需求,综合运用线上线下两种教学模式,在课程教学上实现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有机结合,针对性进行大学计算机课理论、技术以及应用知识的教学,科学合理地设置教学重难点。

3.2 提高教师素质

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教学上,教师也是课程教学十分重要的构成部分。 尤其是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针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学校要重视引入更多优秀的师资力量,满足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需求。 学校在推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教学工作践行上,推动师资力量的建设。 通过不断提升师资力量,确保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教学上,师资力量能够同步满足线上以及线下混合式教学要求。 在师资力量提升方面,学校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1)学校积极鼓励“大学计算机基础”课教师参与科研项目,提升教师综合实力。

(2)学校要为“大学计算机基础”课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促使教师通过培训实现自身专业教学能力改善的同时,也能够对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有更全面的理解和认知。

(3)结合教学需求,学校为教师提供更丰富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专业知识。

(4)学校做好教师教学工作的把关,针对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采取跟踪听课等方式,纠正不足,并及时给予教师教学指导和帮助。

3.3 教学方法的改进

教学方式方法的变革对提升“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质量有积极的意义。

首先是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教学中引入分层教学理念。 教师在学生教学工作开展之前,要通过测试的方式了解学生的计算机专业水平,结合教学成绩将学生分组,针对不同计算机基础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分层教学。 在具体实现上,学校可以通过线上教学,为学生提供更深层的计算机知识教学。

其次是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案例分析。 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帮助学生加深对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促使学生能够通过案例教学,扎实掌握基础知识,提升计算机基础课学习成绩。

最后是任务驱动教学。 教师在教学中通过任务教学法的引入,让学生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利用线上课堂,提前预习并了解课堂教学任务。 教师在线下教学时结合不同的任务有针对性地拆分教学任务,让学生完成教学任务。

3.4 改变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方式是体现教学效果、测试学生学习状况的有效途径。 在计算机基础课教学中,采取多样化的考核方法,除了传统的线下考核外,还可以引入线上考核方式。

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方式,教师可以在测试学生是否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操作的同时,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考核。 适当调整上机考试和期末试卷考试在总成绩计算时的比例,增加学生完成实验任务和讨论的成绩,对有创新突破想法的学生给予加分鼓励,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4 结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也不断面临着新的难题和挑战。 因此,高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需要紧跟时代的脚步,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多方面进行全方位思考并加以改进,有针对性地引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猜你喜欢
大学计算机基础基础课基础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大学计算机教学改革探讨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新形势下“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与实践
道德叙事在“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
现代职教体系下公共基础课改革探索
高等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浅议
“五抓五促”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