郏县农业农村局 辛淑贞
农谚有云“麦无两旺”。麦苗冬前出现旺长的主要原因是冬前积温过高,促使小麦生育期提前,植株的养分积累量较少,导致麦苗抗逆能力下降,不利于安全越冬,易遭受冻害。冻害可导致小麦产量和质量大幅下降。小麦冬前旺长苗一般由以下原因造成。
1.症状。麦苗田间表现为叶片狭长且垂披,分蘖不足,主茎和部分大蘖冬前幼穗分化即进入二棱期。此种旺苗往往先旺后弱,一旦气温≤-10 ℃,并持续5 h 以上的低温天气,小麦就会遭受冻害。
2.管理措施。冬前进行适时镇压,能有效抑制麦苗主茎和分蘖徒长,促进根系下扎,使麦苗由旺转壮。另外,冬前镇压还有踏实土壤,防止透风跑墒、吊根死苗等作用。镇压宜选择晴好天气的下午,土壤过湿、霜冻未化、露水未干时不可进行,以免伤苗。一般镇压1~2 次即可。镇压后及时划锄,结合浇水每667 m2施入碳铵15 kg,或者用0.2%~0.3%的矮壮素和磷酸二氢钾溶液叶面喷施以抑制麦苗旺长。
1.症状。播种量过大会导致麦苗远观郁郁葱葱,实则因基本苗过于拥挤、争夺营养而致个体发育较差,之后可导致植株分蘖较少,又称“假旺苗”。
2.管理措施。及时疏苗,为构建合理的群体夯实基础。结合灌溉,适量追施氮磷速效肥,促进个体发育。
1.症状。地力水平较高且底肥充足、偏施氮肥的地块冬前麦苗易旺长、分蘖多且叶片肥大,一般于封冻前即可长出5~7 片叶导致田间郁蔽。
2.管理措施。待麦苗主茎长出5 片叶出现旺长势头时,行间深锄5~7 cm,可切断部分次生根抑制其对养分的吸收,以减少无效分蘖,促进植株健壮生长。
1.症状。河南省豫南地区宜种植半冬性和弱春性小麦品种,如果误种春性及弱冬性小麦品种,会出现冬前旺长。
2.管理措施。及早划锄、镇压并注意控水控肥。冬前壅土围根或盖施“蒙头粪”,可保护麦苗安全越冬。
1.症状。沙壤土麦田多易底墒不足或透风跑墒。小麦分蘖慢、叶色灰绿、心叶短小、生长缓慢甚至停滞,中下部叶片往往会逐渐褪绿发黄并干枯,根细且稀少。
2.管理措施。结合灌溉,每667 m2追施碳铵15 kg。
1.症状。麦苗多表现为细弱呈直立状,分蘖减少,叶片窄而短,下部叶片从叶尖开始变黄干枯,并逐渐向上部叶片发展蔓延。
2.管理措施。结合灌溉,每667 m2施入碳铵20~25 kg 或尿素7~8 kg。
1.症状。麦苗表现为根系发育不良,次生根少且弱,叶色暗绿无正常光泽,叶尖及叶鞘呈紫红色,植株纤弱瘦小,分蘖减少。
2.管理措施。结合灌溉,在行间每667 m2沟施过磷酸钙20~30 kg。追施越早效果越好。
1.症状。麦苗多表现为根系发育不良,吸收能力弱,分蘖出生较慢,往往伴有缺肥、脱肥症状。受盐碱地影响较重麦田,则会出现成片的紫红色“小老苗”,幼苗基部1~2 片叶发生黄化干枯,严重时可致麦苗成片枯死。
2.管理措施。受盐碱危害重的麦田,结合灌溉,沟施氮磷混合肥料,并及时划锄深耕。
1.症状。此类麦田土壤极易板结,使麦苗根系伸展困难,发育不良,致使麦苗叶片黄且短,分蘖往往滞后延迟。
2.管理措施。麦田出现干旱要及时灌溉,而后深耕松土,破除僵硬板结层。
1.症状。土墒过湿麦田的麦苗表现为叶色淡紫,分蘖较慢较晚,严重时可导致叶尖变白干枯。
2.管理措施。深中耕以散墒通气,而后追施少量速效氮素化肥促苗生长。
1.症状。播种量过大的麦田多表现为幼苗拥挤,因争夺营养而导致个体纤弱瘦小。
2.管理措施。及时疏苗,尤其是“疙瘩苗”,必须早疏狠疏,再结合灌溉,追施少量氮磷速效肥,促使麦苗由弱转壮。
1.症状。小麦播种过深多表现为出苗慢、出苗晚,叶鞘细长,分蘖较迟,次生根较少。
2.管理措施。扒土清棵后及时追肥,每667 m2施入碳酸氢铵15 kg,可促进麦苗根系发育。
1.症状。由于小麦播种过浅,小麦分蘖节离地表过近而致根系不能吸收土壤深处养分和水分,导致根系和分蘖芽发育受到抑制。多表现为小麦的根、蘖减少和植株黄弱,容易受冻枯死。
2.管理措施。结合划锄中耕进行壅土围根。小麦进入春化阶段时破埂覆土,覆土厚度以使分蘖节处于地表以下3 cm 为宜。
1.症状。小麦播种过晚,冬前积温不足,使小麦生长期较短,幼苗瘦弱,分蘖较少。
2.管理措施。小麦3 叶期结合灌溉,每667 m2施碳酸氢铵15 kg。封冻前再进行1 次划锄,并注意壅土围根,促使麦苗安全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