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市郾城区农业技术推广站 王一
近年,漯河市郾城区以带动农民科技致富奔小康为目标,成立了多个专业性行业协会。协会组建专家团,发展科普惠农宣传员、培育科技示范户、建立示范田,坚持“围绕服务搞经营,搞好经营促服务”的方针,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新成果,培育高素质农民。协会坚持农民主体、市场运作、示范带动的原则,探索建立了集农业科技知识培训、技术成果推广、信息交流传递、协作生产、集中销售为一体的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
协会联合国家、省、市、区等有关科研、生产、推广部门,汇聚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及农村“土”专家,定期深入田间地头和农户家中,有针对性地开展科技培训、技术指导服务。不定期举办各种培训班、科普讲座,有针对性地发放科技资料、图书、报刊等。
培育科技示范户,建立示范基地(田),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和新成果。筛选出适合郾城区推广的新品种,推广高效益间作套种模式,推广控缓释肥、微生物肥料等新技术、新成果。协会培育科技示范户上千户,多次邀请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省农业科学研究院的专家授课,制作电视专题片供农民观摩。
协会发展科普惠农宣传员,配置电脑,建立网站,自办报刊,设立信息发布栏,开通服务热线,通过互联网、电视、电话、报刊等途径收集、筛选、整理、发布、反馈农业科技信息,市场供求信息及党和国家各项惠农政策。构建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网络,接待农户来人来电,农户与专家直接通话咨询,解决了信息网络与农户之间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协会直接和农资生产厂家联系,集中采购种子、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直接供应给会员。减少了以往农资供应的中间环节,降低了农户的生产成本,深受广大农户的欢迎。协会积极和企业签订绿色农产品订单协议,破解农民增产不增收难题,形成了新型农资供应体系和农产品销售方式。同时,探索引导土地合作及农业生产合作化、专业化、机械化、标准化、规模化服务新路子。
协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农民,并有1000 多名会员获得了绿色证书,为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人才保证。
通过“协会+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在龙城油桃、龙翔草莓、李集绿色小麦等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实行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生产管理、同一品牌包装、统一销售,提高了基地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协会组织供应和销售农资、农产品,会员人均纯收入与当地人均纯收入相比增长25%以上。
专业村、示范户在重点农产品项目标准化生产方面起到了积极的带动作用。如“龙城油桃”“李集芦笋”“白庄豫皇梨”“ 新店牛奶草莓”等农产品规模都逐渐发展壮大,并形成了联片种植。
协会推广了一批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初步实现了品种优良化、技术与设施现代化、生产标准化和生态环境良性化,为全区高效农业的发展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配备专职科普工作人员,建立健全科普工作制度,为科普惠农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组织和制度保障。
积极参与送科技下乡、科普宣传月、科技活动周、科普法宣传日、科普活动日等活动及市、区两级部门组织开展的专题科普活动,组织科技人员开展科普宣传和技术咨询服务。
以新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为纽带,通过示范园、基地、示范户的“示范效应”,把农业科技知识直接、迅速、有效地传播到农民中去,在“龙头企业+基地+协会+农户”经营模式中,使农民在科技推广、分工协作、组织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获得知识与经验,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的农村乡土人才。
采用集中授课、专题讲座、现场示范及多媒体教学等方式,请进来,走出去,加大技术交流与合作,有效地解决农民在产业结构调整中遇到的信息难寻、门路难找、技术难懂、产品难销的问题,推动农业向集约化、产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落实科普经费,确保经费的年增幅,加大科技示范园、示范基地、示范田的建设,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示范载体;通过争取上级支持,完善农民培训中心功能、增设科普教育活动室和科普宣传栏,增购图书和增发科普宣传资料。通过科普活动阵地的建设,实现科普资源效益的最大化,使协会在服务中经营,在经营中服务,逐步成为全区经济发展的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