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 璐
(长江师范学院 美术学院,重庆 408100)
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当下,我们的生活与学习环境正在不断发生着改变,科技的不断进步涌现出各种新传播媒介和传播方式,极大丰富了获取知识平台的宽度和广度。立足于当下的全媒体时代,高校也在不断地探索优化传统文化在线学习和体验,使其逐渐成为大学生乐于接受和了解文化的普遍方式。高校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基地,探索优化知识传递的突破点,目前普遍开展的“混合式”课堂是一种新型教学方式,是教育观念和传播方式的改革,目的是构建形式多元化的线上、线下师生多方向互动,并带动文化深耕和知识传递。结合高等院校美术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实际,根据学科特点优化多元民间美术文化交流渠道,使网络优秀的碎片化民间艺术与当代课堂文化传播得到相互补充,为高校融入更多新的文化元素,激发同学们热爱传统文化,培养出民族自豪感。一方面显著提高了高校的文化传承效果;另一方面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对“文化自信”的养成。
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创新,社会传播方式多元化的改变,人人都可成为知识的传播者,也可以是知识的受众者和受益者。高校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教师作为文化传播的主要力量,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评价和教学方法也在改革中不断变化。教师如何更好地在课堂引导中拓宽学生多方位、多层次的知识探索来支撑学科发展和思想理念架构。据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和肯尼斯·库克耶的教育理念《与大数据同行——学习与教育的未来》(Learning with BIG DATA:The Future Education),当今网络大数据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工作和想法,还改变着我们的学习,以及教育学生的方式。舍恩伯格指出当下蓬勃发展的在线教育,使得教育不只是“你讲我听”大数据帮助我们以前所未有的视角判断什么可行、什么不可行,展示那些以前不可能观察到的学习层面,进而可以基于学生的需求实现教育的“私人订制”[1]。
目前,互联网时代“混合式”教学是综合各大SPOC平台的慕课资源,运用翻转课堂和PBL教学方法,打破课内与课外的界限,时间与距离的界限,针对性的教学活动有效促进学习行为的发生,让教学逐渐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与学。笔者前期指导教育实习走访重庆市涪陵区周边基础教育水平较高的基层中小学,对基础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现状进行较为深入的了解与观察。科技带来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是全方位的,现今中小学美术基础教育的课堂教学也呈现出多元化,学习方式有了新的变化。各种文字、图像、影音的网络信息迅速走进我们的中学美术课堂,通过小小的课堂就可以接收到来自世界各地丰富异彩的文化体验,教师能针对学生实际,对具体教学内容做不同的选择,选择最合适的方式完成基础教育中对美育核心素养的要求[2]。虽然“混合式”教学非常适合教师围绕学生发生有效学习行为而进行更为优化的调整,但线下课堂教学依然是重要的教学手段,并最终落实教学目标。
根据人文学科的特点,课堂与文化传承需深度融合,国家大力倡导的文化发展战略也就有了实质性的落实和提高。用中国传统哲学的观点来形容就是“技进于道”,而现在的“道”则是将各种知识、技能融合在一起,用于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洞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美术学科的教学论中指出: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实施是对教师施教层面的考虑;课前预习、课上讨论、课后总结、效果评价等闭环学习过程是对学生学习层面的要求。在面对新媒体时代的高校“混合式”教学与传统文化传播的契合时,既要体现出对文化核心要素的提炼,也要满足大学生深度学习的探索需要,倡导自主学习进而引发学生对知识的深度思考和讨论,也可以有效地解决学生知识迁移能力不足的现实问题。例如:美术学科对美术本位的认识和理解是非常重要的学科指导方向,专业基础课程(艺术史论、绘画、设计、学科教育理论等)的核心要素,就是在增强美术技艺技巧的同时,更需要融入学科核心素养的引导,即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把高校美术“混合式”课堂教学活动逐渐融入我们的文化传播与传承中去研究,教师根据自身教学实际情况参与线上和线下丰富的文化资源网络课程建设,课程可以是与自然与社会融合的课程,包涵丰富的美术欣赏和文化实践的教学活动课程。例如:民间非遗类的美术课程(梁平年画、白鹤梁石刻艺术、傩戏面具艺术)等,推动系列主题绘画与设计活动,带动艺术的创新和传承,全社会对当代艺术与文化的思考和美育素养提升都将上一个新的台阶。
但是,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方式还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体现出教师通过在线教育广泛参与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高,认识也比较模糊,不能在教学方法和策略上对网络平台碎片化的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整体有效的设计来推动学科发展。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当今教育对文化素养的养成不仅仅只是知识的获得,还需要我们在文化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寻找适合文化传承的新路径,同时有效地推进课程教学方式改革,主动参与地域传统文化建设,促进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与美育的同向发展。高校美术教育注重对地域文化元素的挖掘和技艺传承教育,关注课堂上学生们在设计与绘画创作中的选题方向,引导学生们参与相关地域文化遗存符号的艺术再创作和再设计应用,在守旧与创新的思维碰撞中产生新的认识。可以说,探索文化的发展和观念的进步作为首要任务,为更好地服务于教育,通过切实可行的教育途径来实现当代青年的文化参与,任重而道远。
艺术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学科方向、组织方式和方法等都在随时代发展相应地发生变化,以批判性思维、自我反思、文化评价导向等现代化的文化理念促进高校教育创新人才培养,完善和提高文化元素在知识体系中的建构。在大众传媒时代,网络传播打破时间、距离的阻碍,实时更新并吸纳,体现它特有的“传播速度更快、传播内容更具影响力”传播效果,现实需求急需我们具有与之相对应的学习能力。
高校在文化进校园的艺术实践活动中对现代学科教育发展的思考要敢于打破常规,突破传统观念束缚,展现文化活力的创新性。利用互联网高效率推进文化非遗的自主探究和学习传统民间技艺结合的新模式,是当代大学重要的美育导向手段。由于多媒体融合时代对青少年的吸引力是不能忽视的,它将以立体的、全方位的传播方式影响着人们接收来自社会生活各方面的资讯和信息,特别是本地区博物馆、美术馆进校园、进课堂,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来源,逐渐成为学生重要的文化体验途径,为师生多方位的文化传承课程资源的互动共享提供了条件。
为改变地方高校开展文化推广建设手段单一的现状,文化联动为创建地方特色的美术发展注入新活力。在地处乌江流域之涪陵,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我们最熟悉的榨菜文化、“点易洞”易经文化以及白鹤梁的石刻艺术文化、小田溪的战国编钟文化、陈万宝的庄园建筑文化等等,都为我们在专业基础课教学中拓展传承传统文化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一个地区或民族文化习俗的形成包含语言、文字、信仰、衣食住行、婚丧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审美。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网络信息交流的渠道日益广泛,社会体现出很强的包容性,民族的个性特征还不够凸显,同质化现象非常普遍,有的民俗习惯以及非遗传统技艺消失,又会有新的民俗习惯产生。一方面是社会不断进步的体现,但另一方面,作为艺术工作者感受到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民间传统技艺的教学创新也是把非遗文化资源(重庆梁平的年画、綦江木刻版画)等代表传承人走进校园,开展促进艺术专业学生能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去洞察和解决艺术创新的困惑。通过学习优秀非遗传统技艺提高学生思辨能力和探索能力,有效地提高学生们的审美导向,为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新路径。
因此,当代美术教育应体现出三种特性:文化的多元性、主体的内化性、反省的思辨性。美术的知识技能与人文素养同时推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各类院校研究地域文化都会在艺术体验活动中去探寻个人的理解与感受,用自己的文化体验来展开地域特色的文化创新。当代美术教育者坚持以文化传统为导向的艺术追求,地方美术事业的文化新气象顺势也带动了全社会的美育发展。
近年来,高校、社会与艺术团体开展有效联动,倡导美育文化进乡村,师生共同描绘家乡人文美景,目前与地方政府建设了“大顺艺术中心”,与大顺乡镇政府联手打造乡村美育基地,文化的社会影响力和群众广泛参与度不断提高,使广大群众在精神上得到了丰富的美育滋养。环境差异、体验方式的选择与个体知觉综合,对文化自觉理解的深度与广度提供了丰富的创造与想象空间。在数字化繁荣的今天,知识获取变得更加容易,对文化的理解需要思辨,思想的深度需要在生活中不断地沉淀,这将是一个漫长而深刻的体验过程。作为文化的传播者关注社会发展,思考文化未来发展方向,是首要而迫切的任务。
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时代需要文化自信,艺术创新更需要文化滋养。在国家文化大发展背景下,重庆利用高校教育平台对社会美育工作与地域文化发展进行了深度的探索实践,博物馆走进校园、非遗文化走进校园,个别高校这方面工作做得很扎实,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应,带动了广大地方院校的积极参与。例如:由四川美术学院牵头响应国家乡村振兴建设中成立的艺术与乡村研究院,带领院校师生共同参与文化寻源活动,为高校艺术教育与地方文化建设架起了创新的桥梁。一个村落、一段民间传说或故事,或历史文化事件都可成为艺术家介入文化创新的思想源泉,如四川美术学院在北碚区柳荫镇、璧山区七塘镇莲花穴等艺术村落的方案落地和取得的效果给我们地方高校文化建设带来了启发。高校美育服务地方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当地村民的主动参与文化建设需要各个高校艺术团体的精心组织和策划,既要体现艺术服务带来当地文化生态的改变,又要为当地人带来较好的经济收益,才能可持续性地实现文化助推乡村振兴的发展。高校艺术教学改革与地方文化发展是息息相关的,关注学科基础教育现状,利用高校丰富的教育理论与教学资源,引领和服务地方文化建设是责任也是担当。
当下美育文化的有效传播随着时代的发展,“微时代”是创建知识的共享推动文化建设的有力手段,借助大学多科学、综合性资源优势发展新的教育理念和拓展专业领域的广度,实现教育传承方式的多元化。美育文化发展正朝着多元化文化需求延展,如今“混合式”教学不仅方便学生不受时间、空间的影响,能更多地去参与美术及美育文化讨论,也为学生的人文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并终身受益。一个人的文化观念形成往往开始于对周围生活学习环境的感知,师生的文化领悟也是从师生的教学体验中得到感知,逐渐形成对现代文化观念的理解。高校的教育方式改革和创新对师生共同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现出时代意义,也可以有效地解决高校教育与地方基础教育在师资力量方面的需求和对现代化教育培养认识脱节的问题。师生结合自身专业学习的认知,从学习中去深刻地感受人类丰富的文化创造力,促进艺术人才深层次的文化探索追求。
大学课程教学方式的创新肩负传承优秀文化遗产、弘扬民族艺术的重任,当代大学生是文化的实践者和创新的新生力量,对传统文化蕴含的民族精神、道德情操、人文涵养的深入挖掘,培养大学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也是目前课程思政推进美育核心素养养成的重要内容。高校师生利用艺术丰富的想象力,扎根地域文化研究,通过创作具有地域特色的优秀美术作品影响到每一个人。例如:长江师范学院杨贤艺教授长期研究西南地区苗族文化,研究民族文化的生活信仰、服饰图案及各种民俗活动,搜集丰富的民族符号,创作极具民族风格的美术作品《唱山歌》《苗女新装》等作品,朴实而丰富的苗族文化气息通过作品进行着文化的传递,丰富了观者的审美认知。新时代的艺术教育应以创新文化教育模式来激发学术研究志趣,形成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例如:在本科毕业设计中融入艺术振兴美丽乡村(涪陵江北二渡村、黔江冯家寨子社区)的设计任务,师生在乌江地域传统文化的熏陶和传承中,围绕地方文化开展艺术创作,突出地域特点,提炼本土元素的设计符号,设计的作品也在本地特色农产品推广中得到很好的应用,展现出艺术教学与文化产业结合的有效尝试。在本科教学中融入对地域文化的引导,“有源之水,有本之木”是根本,只有熟知与深入了解本地特色文化,才能在艺术创新中创作出更多的特色作品。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回信中强调,“做好美育工作,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也强调“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3]。高校未来的发展把最重要的美育教育融入本土文化的发掘和研究中,最终实现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强烈民族自豪感的人才培养之路。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仲呈祥倡导新时代的文艺创造要做到“以文化人,以艺养心,以美塑像,重在引领,贵在自觉,胜在自信”[4],坚守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从传统课堂到当下网络时代的“混合式”课堂教学改革,一方面,考虑学生对文化需求的多样化背景,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成长需求,以及文化探索与艺术创新的习惯养成;另一方面,把立足于本地域以及乌江流域范围内丰厚浓郁的文化资源作为美育教育的根基,不仅拓展了大学生的眼界,也丰富了他们的知识文化视野。文化与教育发展之间多元化的思维交流和碰撞可以产生出更多的艺术灵感。在艺术学科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强的今天,高校美育工作的发展需要更多的优秀人才把文化新理念与学科教育的发展联系起来,美术学科培养牢牢抓住文化创新这条主线,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