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东,宋金豹,杨尚昆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山东烟台 264199)
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频发,饮食问题不容忽视。因此,学校领导和食堂经营者应当深入落实食品管理工作,尤其要充分重视食品的检验档案管理,发挥其在收集食品信息、保障饮食安全、高效监管食堂等方面的有利作用。对此,相关人员应当树立责任意识,具备发现安全隐患的自觉性和能力,从制度、规定、人、物等多个方面着手,提高食品检验的质量水平。同时,灵活运用全新技术,为食品检验档案工作注入活力,确保食堂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加强高校食堂食品检验档案管理工作,改进食品检验方法,引导员工尝试采用更加精细有效的方法,达到优化食品管理的目的。这主要体现在食品检验档案会记录关于食品的诸多信息,便于指导员工有选择、有针对地开展各项工作,及时避开盲区,灵活解决疑难杂症,进而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信息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同时,检验档案也会让员工在遇到问题时变更和调整工作方法,从而减少日后食品检验工作的阻力。检验档案管理工作能够引导档案管理人员培养探究和创新意识,促使他们正确认识当下食品检验档案的不足之处,广泛学习和采用国内外先进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并付诸于实际,以此累积更具有使用价值和科学性的检验档案管理成果,从而保证食品检验质量。因此,学校食堂有必要加强食品检验档案管理工作。
加强高校食堂食品检验档案管理工作的行为能够保障食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维护师生的身体健康。当下部分外包餐饮公司出于对短期盈利的考虑,对食品检验的力度不够,导致食物中毒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学校有必要以检验档案为切入点,详细说明食品的安全指标、食用情况等,增进食堂人员对食品安全性、加工手段、食用方法的整体认识,这有利于食堂工作人员正确对待食品管理工作,落实安全主体职责,按照标准管理食品,及时发现问题和防范风险,从而杜绝食物中毒、危害人体健康的现象发生,保障师生的饮食安全。
加强高校食堂食品检验档案管理工作的行为能够实现食堂监管的规范化运行、增加食堂的生态效益。食品检验档案包含食材来源、食材健康标准、食用情况等信息,影响和制约着食堂经营,促使相关工作人员按照规范和准则进行食堂管理,确保食堂管理的整个过程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以当下实际情况来说,很多高校食堂采用私人承包的经营模式,由于缺乏有效监督、承包商未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食品监管制度,食堂工作人员在饮食健康问题上的认知参差不齐,食品检验工作时常迟滞、形同虚设,这不利于食堂管理系统健全发展,且产生诸多安全问题。对此,为改变这一现状,高校食堂应当加强食品检验档案管理工作,确保食品监管行为合格到位、食堂管理井然有序。
针对加强食堂食品检验档案管理工作行为的必要性,高校应当全面改善食堂经营,以食品检验为着力点,以食堂员工和单位负责人为对象,从档案信息、制度、信息化手段为切入点,切实推动食品检验档案管理提上日程。
高校食堂经营者应当注重检验档案信息的完整性,广泛收集检验信息,这些信息能够为食品检验工作提供基本参照,信息越完善,越能帮助工作人员快速发现和解决问题。具体来说,高校食堂管理者应当以人、食品、食堂三者为维度,构建相互独立而又彼此联系的档案体系。
(1)食堂经营者要建立员工检验档案,包括个人定期体检报告、思想道德审查记录、食堂任职内容说明、履职记录、从业资格证件、学历或学习证明材料等,充分了解和掌握员工个人的信息,以此判断员工能否适应和胜任食堂工作,评估员工的日后工作表现,调整人员分配,从而有效避免一些不安全因素的产生。
(2)食堂经营者要建立食品检验档案,可划分为食堂食品和外来食品两类档案。其中,食堂食品检验档案应包括食材来源地记录、食材健康指标评定、制作手法、食用方式说明、食品加工过程须知和注意事项等信息[1]。与此同时,外来食品检验档案应包括食品提供商生产许可证、提供日期、食品种类资料和售卖记录等。这些信息在落实食品检验工作时发挥导向性作用,便于相关人员在遇到问题时对症下药。
(3)学校应共同完善食堂检验档案信息,作为监督者要严格收集食堂管理者的从业资质资料,尤其要严格检查私人承包商的从业许可证明和卫生合格证明[2]。收集食堂获得的荣誉证明和取得成绩的证明材料、阶段性检验报告、同行业优秀食品检验和管理材料、针对预防和应急处理食物中毒等事件的方案、上级部门制定和发行的关于加强食品管理的明文规定和条例等,有利于促进食品检验工作,形成自上而下的食堂监管氛围。
档案专职人员是档案管理的中心角色,档案专员的素质档案管理专业化运行的重要保证,事关档案管理的科学性。因此,高校应当全面提升档案专员的素养和各项基本能力。
(1)档案专员要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具备服务意识、安全意识、大局意识,深刻认识到食品检验工作与师生身心健康的关系。积极配合上级单位和学校的食品检验工作,主动发现、反思工作上的疏漏,并及时纠正。
(2)档案专员要提高业务素质。学校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在招聘时优先考虑食品检验类专业或档案管理类专业人才。对档案专员实施岗前培训,确保其掌握基本的检验档案管理知识,熟悉检验档案建立、整理、保存的流程,为日后工作奠定坚实基础。档案专员需不断拓宽视野,努力学习关于食品检验的理论和知识,并结合本校食堂检验档案的实际进行改造和创新。同时,学校也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组织本校专员到其他学校的食堂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借鉴和总结有价值的经验[3]。同其他学校商议采取人员换岗制,持续为学校食堂检验档案管理工作注入新鲜血液。更重要的是,档案专员要顺应时代潮流,学会应用当下社会时兴的科技,如计算机技术、大数据等,便于高效率地处理工作。
当下互联网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各种数字化和智能化产物层出不穷,使工作更加简便、迅捷。因此,高校也应当汲取互联网技术的优势,实现食堂食品检验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具体来说,食堂经营者扭转思路,突破传统的纸质化档案管理模式,运用计算机记录和整理档案,按照检验内容分别建立信息台账,每日根据食堂食品管理、食堂运行的实际情况实时更新台账,并定期将报表提供给上级单位,供食堂相关责任人及时掌握动态化的食品检验信息,这不仅能够让相关责任人了解食品检验工作的落实和后续跟进状况,也便于上级单位对食品检验工作实施空中化监控[4]。不仅如此,学校可以建立或完善食品检验档案网站,在此发布食品检验新闻和报告,公布每日被食堂列入食用和售卖计划的食品相关信息,设置食品须知资料库窗口,搭建面向全校师生和工作人员的食品检验交流平台,通过这种方式拓宽师生了解食品检验知识或讯息的渠道,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此外,高校也可以利用移动数字技术,结合自身条件开发食品档案检验客户端或软件,将实地办公模式转化为掌上App办公模式,在此之上设置档案筛选、分析、整理和保存等多种功能,让食品检验档案管理工作更加智能化,改变原有模式效率低下、操作过程紊乱无序、归档分类不恰当的缺点,有利于实现移动化办公。同时,为推动食品检验档案管理工作的常态化运行,高校在客户端或软件上创建员工留言区和专员考核区,要求员工人人下载客户端,每日在留言区中填写自己参与或完成的有关食品的所有工作的情况,档案专员按时阅览员工留言区信息内容,根据各项指标考量员工的行为是否符合标准,判断食品是否存在安全问题,并及时梳理检验情况信息,从而做好每日档案整理和后续更新工作。这种方式能够让检验档案始终保持生命力,完全融入到食堂的日常管 理中。
为保证食堂食品检验档案工作扎实落地落实,高校应当建立必要的保障机制。具体来说,高校可以建立健全关于加强检验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制定适用于本校食堂经营和符合国家档案法的规范。例如《食堂食品检验档案管理条例》《食品检验档案保密须知》《食堂员工落实食品检验工作的内容和守则》[5]等,使食堂所有职工在规定的制约和督导下工作,从根本上保护食品质量安全。不仅如此,高校也应当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力度,创建档案管理办公室,购买存储档案的仪器设备,安装智能化数据处理、加工和分析系统,不断优化内外部工作环境,为档案专员提供良好的工作氛围。此外,高校可以建立人员考评机制,对表现出色、能力出众、态度认真的员工予以奖励,提高这部分员工的薪资待遇,予以其晋升和发展空间,不断激发他们对档案工作的热情。同时,对那些工作怠慢、业绩平庸的员工予以警示和思想教育,加大对这部分员工的业绩考核,增强其责任感和履职能力。
食堂食品检验档案管理工作对高校公共卫生安全建设尤为重要,学校和相关责任人应当对其予以高度重视,以务实的作风、求新的眼光、严谨的态度对待食品检验档案管理工作,从而打造有序、合法、卫生健康的一流高校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