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食品质量监督体系的措施探讨

2022-11-17 03:21黄佳琪
食品安全导刊 2022年14期
关键词:食品质量监管食品

黄佳琪,谷 乐,薛 雪

(吉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吉林长春 130000)

我国当前的食品质量监督体系仍旧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如新食品材料层出不穷,而对应的质量监督标准滞后,导致对新食品产品无法检验判定、不能充分落实食品质量监督机制等,都是影响食品安全可持续发展的负面因素。因此,需要针对这些问题找出有效措施,以完善食品质量监督体系,确保食品安全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和谐稳定发展。

1 我国食品质量监督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对食品安全认知单一

我国逐渐深入经济体制改革,执行了简政放权政策。在此背景之下,市场的活力与动力得到了充分激发,社会创造力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更多的市场主体开始参与到食品质量监督工作当中,在这种趋势下,我国的食品质量监督体系不论是在建设方面还是在发展方面都受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部分发达地区已经建立了相关的网络数据库,并且建设了物联网食品质量监督体系。虽然食品质量监督体系建设得到了有效的推动,但是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认知仍旧相对单一,各方面的认知仍旧存在许多漏洞,或多或少会存在认知不全面的问题。并且,受到传统认知的影响,只认为食品安全与人体健康有着直接联系,却忽视了与社会经济以及生态环境发展等方面的联系,因此导致最终的认知过于片面[1]。

1.2 食品质量监督标准更新较为缓慢

由于我国许多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存在差异性,因此导致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食品质量监督标准,其标准的更新存在差异性。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在食品质量监督的更新方面能够紧随国家的相关需求,而一些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在食品质量监督的更新方面较为迟缓,缺乏国家标准、相关企业或者机构研究,食品质量监督方法不够全面,不能作为判定依据,无法满足质量监督要求。并且,由于新食品材料层出不穷,而对应的质量监督标准滞后,无法检验判定新食品产品,就导致农村与城市在食品安全管理方面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受到地区经济发展以及食品材料更新的影响,食品质量监督的实际工作始终难以完善[2]。

1.3 食品检测体系尚未完善

与发达国家完善、先进的监测体系相比,我国食品检测体系已经形成,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在进行食品检测的过程中,企业的自我检测是基础,政府部门与专业检测机构要发挥补充作用。然而我国食品企业缺乏自我检测意识,政府检测占主导地位。调查发现,大多数企业不具备食品检测能力。自“三鹿奶粉事件”之后,企业的自检率急剧下降。目前,我国在食品安全方面存在资金投入不足、检测制度不完善、检测设备落后、设备分配不均以及检测人员操作水平不高等问题,这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很大[3]。

1.4 食品质量监管部门不清权责

我国食品监管具有一定的执行体系,从执行体系的构成中不难发现,执行体系在实践中不清晰,结构呈现复杂的网状结构,部分之间的权力交叉重复。食品质量监管不可避免地会存在管理上的漏洞,在问责时,很可能出现没有一个部门愿意承担责任的情况。另外,如果监管人员出现失职或者违法的行为也将无法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这显然不利于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由于食品质量监管部门权责不清,可能会出现部门争相夺利、逃避责任等问题,影响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质量[4]。

2 食品质量监督体系的基本原则

2.1 强化安全标准、管控方式以及监督体系

食品安全标准不能存在差别化以及类别化的情况,在针对安全标准以及管控方式方面不能存在差别化对待。食品安全类别与标准升级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却可以细化到不同类别。若想提升食品类别安全标准,则需要强化食品管控方式以及食品质量监督体系。在对食品进行管控时,需要经过初检、再次核检以及三次复检,并以此为基础对食品进行抽查管理,通过不同类型的管控方式来强化食品质量监督体系,从而有效提升食品的安全质量[5]。

2.2 运用互联网作为食品质量监督的工具

在传统的食品质量监督过程中,质量监督体系的初检环节至关重要,这要求在后续的二次核检以及三次复检的环节上进行跟踪监督。但有些厂家在实际的质量监督过程中暗自降低标准,导致最终的结果达不到相应的要求,就直接将食品投入市场中。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对食品进行集中监管,运用互联网作为食品质量监督的工具。我国当前互联网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并且已经具备较为完整的规模,使用互联网技术实现对食品质量监督的实时追踪,并且将详细的食品质量数据以及结果通过互联网进行公开,使购买者清楚地了解所购买食品的相关数据,从而做到购买更加安心,食用更加安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可以为食品质量监督带来更加快捷方便的分层化管理效果[6]。

2.3 严格的食品质量监督执法

食品质量监督工作离不开专业的队伍以及严格的执法力度。法律始终是对行为的有效约束,食品安全关系着社会民生,因此具备一定的直接性与真实性。只有严格的食品质量监督执法,对不良食品生产企业进行强有力的打击,规范食品质量监督工作,才能保证食品质量监督工作足够专业,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不良厂商的侥幸心理,使食品生产商家提高食品的质量标准,保证我国的食品安全,维护人们的健康[7]。

3 完善食品质量监督体系建设的有效措施

3.1 建立公开透明的食品质量公示机制

为有效提升食品质量监督质量,进一步激励社会公众积极参与到食品质量监督工作中去,就需要建立公开透明化的食品质量公示机制,以此为基础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在为社会工作提供便利条件的同时为食品质量监督树立足够的威望。食品质量公示机制足够公开透明,人们才能积极参与到食品的选购以及监督工作当中。通过采取该措施,可以有效提升食品质量监督效率以及水平,降低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避免不安全食品给人们带来的健康问题。人们参与到食品质量监督工作中的同时,能够使食品安全问题更加具有一定的保障性。只有食品安全得到保证,才能够促进其他行业的高速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动力[8]。

3.2 加强整合食品质量监督资源

加强整合食品质量监督资源是完善食品质量监督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之一。进一步规范食品质量监督标准,保证食品质量监督工作科学合理,才能保证食品安全可持续发展。这就需要相关部门整合卫生、质检、工商等部门的资源,各部门之间实现优势互补,进一步完善食品质量监督体系,有效提升我国食品质量监督水平。另外,还需要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从中借鉴有价值的经验,结合我国当前食品安全的实际问题,考虑如何促进食品安全发展,并且为完善食品质量监督体系找出全新的发展思路。同时,需要确保完善质量监督体系结构,提升质量监督技术水平,不断整合食品质量监督资源,实现有效管理,促进我国社会经济以及生态环境可持续 发展[9]。

3.3 完善食品质量监督机制

加强食品质量监督工作与相关质量监督机制的规范性,使两者能够充分融合,有效提升食品质量监督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完善食品质量监督机制。在制定市场准入原则时,要结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分析出市场发展的实际需求,做到更加科学合理。相关管理部门需要结合市场准则并以法律法规为基础来提升质量监督效果,保证食品质量监督工作具有科学性与合理性,避免食品出现质量安全问题。在完善食品质量监督机制的同时,还需要重视食品质量检验技术与手段,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标准,积极培养专业食品质量监督管理人才,进一步完善食品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机制。

3.4 健全法律法规,明确监管权责

若想实现有序开展食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就需要以法律法规作为基本的工作保障,这也就意味着需要积极建立并完善与食品质量检验有关的法律法规。在我国,食品安全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先进国家的做法,因此在应用中可能会出现很多问题。要想更好地实施这些法规,就必须从自身做起。当然,不能照搬照抄,要在学习这些法律法规的同时,使之适应中国本土的情况,形成中国的特色。另外,要明确监管责任,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理念,简化烦琐的监管流程,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和重叠,加强各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合作,而不是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部门之间需要彼此配合,完善食品监管体系。在具体健全食品质量监管体系时,需要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分析重点内容,例如立法、执法以及具体的惩处措施,等等。要坚决维护食品质量监管相关法律法规的严谨性与智发行,明确监督权责,加强政府监管力度,从食品生产、运输到销售的每一个环节严格控制食品质量,保证消费者所接触与购买的食物都是足够安全的[10]。

4 结语

食品安全问题与人们的身体健康、生态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的发展有着重要联系,为更好地完善食品质量监督体系,就需要充分理解并分析当前所面临的相关问题,进一步完善质量公示机制,进一步优化食品质量监督体系与监管机制,并建立完善的食品质量数据库,充分提升食品质量监督质量与效率,实现食品质量监督专业化,才能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猜你喜欢
食品质量监管食品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解艾兰:食品质量无小事,食品安全大如天
食品造假必严惩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监管
监管和扶持并行
放开价格后的监管
热成像技术在食品质量安全控制中的应用
实施“十个结合”有效监管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