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张家港市凤凰中心小学 杨春红
笔者准备上一节展示课,选择的教学内容是古诗,由于当时对目标的定位不是很清晰,便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他们建议通过比较阅读,引导学生发现两首内容相关的古诗在表现手法上的不同,从而学习写作方法——以读促写,既体现单元要素,又符合当下阅读教学的方向。讨论时,一位教师质疑:“你们所说的修辞手法、表现手法,一定要通过古诗来教学吗?用现代文教学不是更好吗?”这话把大家问住了。
一直以来,语文教学的目标和重难点都是多元的。近两年使用新教材后,阅读教学开始有“法”可依,但它的目标依据,除了语文要素和班级学情,的确要考虑文本特征。后来笔者总在想,现代人学古诗,究竟要学什么?显然重点不可能是学创作。是理解、积累?是欣赏、对话?那么,学古诗就不能只是单单学一首古诗了。
后来,笔者选择了其中的一首《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展开主题式教学,目标定位为通过学习苏轼有关描写西湖的诗,感受苏轼的“西湖情”。设计三个层次:首先,重点学习《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感受西湖的“奇雨”,简单拓展苏轼的《夜泛西湖》,通过这两首诗感悟苏轼第一层面的西湖情是对西湖美景的爱;其次,拓展《望湖楼醉书(其五)》,在交流中感悟苏轼第二层面的西湖情是一种寄情山水、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最后,拓展另一首诗《与莫同年雨中饮湖上》,结合“杭州太守苏东坡”这个资料,感受苏轼第三层面的西湖情是心系百姓的家国情怀。这样,便成了“以一首诗带一组诗,以一组诗懂一个人”,这一理念也是笔者之后古诗词教学的一个方向。
这节课以后,笔者根据学生的选择,将他们分成小组继续学习。学生搜集了很多描写西湖的诗,整理成两张诗歌纸“开卷读西湖”,一张全是苏轼的诗,一张为白居易、欧阳修、张岱等人的诗文,形成了较高质量的诵读材料。然后,笔者让学生简单地了解几位诗人,通过何种渠道,了解哪一方面内容,由学生自己决定。笔者便在一旁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阶段性地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
古诗词项目学习活动,将课堂无限延伸,在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效率的同时,还能培养他们辨析、交流、运用的能力,以及合作、探究、创新等良好学习品质。通过梳理学生的学习成果,笔者发现学生在古诗词项目学习中的努力和收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近年有个热词为“格局”,“以诗带诗”的学习方式,打开的也是格局。学习古诗,虽然也可以“读诗句、明诗意、悟诗情”,但读得再明白,仍是有局限的。我们要引导学生由“曲径通幽”走向“别有洞天”,在“山重水复”处看到“柳暗花明”,组诗诵读就是很好的方式。
“以一首诗带一组诗”,带的可以是同一诗人的一组诗,可以是同一主题的一组诗,还可以是同一创作类型的一组诗,等等。秋天时,学生自发整理了“诗词寻桂”的“组诗”材料;冬天来临,笔者又带领他们进行了“冬季到诗中来看雪”古诗词诵读;在学习毛泽东《七律·长征》的时候,笔者组合了一组诗为“千古风流看领袖”,学生在组诗中读出了领袖情怀;在学习《书湖阴先生壁》的时候,学生自发联想到《题西林壁》,由一句“还有哪些写在墙壁上的诗”激发兴趣,诵读了一组古诗词“且看‘壁’上头”,如《黄鹤楼》《狱中题壁》《题破山寺后禅院》《题金陵渡》等。
自然,这些古诗无须精读,熟读成诵积淀的是语感,而群组的阅读又为学生打开了一扇窗,引领他们从多个角度看多种风景。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历了搜集、删选、整理、命题等过程,在独立思考和相互合作中,不断探索学的方法,获得学的能力,这是素养的沉淀,也是格局的提升。
读古诗,就是读一位诗人,读一份情怀,甚至读一段历史。这样的学习之路是向深远处延伸的。
如爱国诗《示儿》的学习,就可以建立于学生对诗人的研究。学生先搜集整理了陆游的相关资料,笔者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加以提炼,形成文字。对陆游有了整体印象后,学生开始搜集他的诗歌,编印了题为“亘古男儿一放翁”的诵读材料,熟读成诵。这些都应该做在课文学习之前。
其实,学生在读了一组诗后,会感到《示儿》的学习简单了很多,因为它们都是同一个基调。上课时,“王师北定中原”的心愿教师不必多讲了,因为在研究陆游的时候,学生对南宋的那段历史已经有所了解,陆游的这一愿望也早已植入学生的心里。学生要进一步感受的,就是文中的这一“悲”:悲的是什么?其涵盖面很广,需要学生不断讨论,笔者集合大家的想法梳理出,陆游的“悲”,一是悲悯,为遗民的苦难而悲;二是悲愤,为朝廷的苟且而悲;三是悲恨,为自己心愿难了而悲。这里,诵读的古诗句起了很大作用,学生在交流中能随即引用诵读材料中的诗句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既促进了对“悲”的理解,又拓展了课外阅读,也算相辅相成。笔者以“男儿到死心如铁”一句做了总结,学生读懂了诗,读懂了陆游,读懂了南宋的一段历史。
再如,我们还开展了“诗豪刘禹锡”项目学习活动。学生照例先从读诗开始。这回的诵读材料是笔者编排的,因为笔者按照刘禹锡的生平,由这些古诗串联起多个故事。
大部分学生对刘禹锡不是十分了解,虽然几天下来,他们能将刘禹锡的一些诗读通读熟,但兴趣不高。在学习活动的第二步,笔者引导学生搜集刘禹锡的小故事。笔者安排几个组长对学生们搜集的故事进行了整理和记录,选定讲故事的人选,按序排列。在一周的时间里,我们模仿《百家讲坛》,开展了每节课前5~10分钟的“有位‘诗豪’他姓刘”的讲故事活动。在学生讲述的时候,笔者补充了“永贞革新”的政治背景,再穿插些柳宗元、白居易等熟悉的诗人做“配角”。关于刘禹锡的故事生动幽默,学生大呼有趣,听完故事,不仅理解了这些诗,还能更主动、更轻松地积累。
其实,这次项目学习活动仅仅是由教材中的古诗《浪淘沙》生发,但实际上已经从《浪淘沙》进行了延伸。学生只有了解了诗人,才能走进诗人所处的那个年代,读出“直上银河去”的更多、更深的意思。
把单纯的诵读变为“欣赏”,变为“对话”,古诗词便不再是遥远的星辰。它的光芒可以照亮和温暖学生的成长之路,让他们走向深邃和高远。从一个角度看,这也是当代学生读古诗的意义所在。
诗言志,文载道,学古诗词,于今天的学生来说,有更为积极的“立德”的意义。学生在学习体验古诗词如何表情达意的同时,感受情感的浸润,接受思想的熏陶,在文本价值观的正向引领下成长为有德、有爱、有情怀的人,是最根本的目标。古诗词的项目学习也应基于这样的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成果形式等既要突出语文特色,又要打破学科边界;既要重思维的发展,又要重能力的培养;既要突出实践养成,又要强化价值引领。
在项目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往往需要去搜集、整理、制作,需要和同伴、家长合作,需要创造性地学习和大胆地表达,更需要将惊喜、热爱、自豪等情感自然抒发,寻求共鸣。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能力素养和品德修养是并行发展的。回过头说“开卷读西湖”这份诵读材料吧,诵读成果是以整班体现的,学习过程却是人人参与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经历了小组分工合作、跨学科的文档编排等学习活动,也完成了读、背、整理、古诗文研究等语文实践,其能力的提升是隐性的;而学生在这个项目学习中被激发的对经典诗词的热爱,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对西湖文化的兴趣和向往,更是无法以物态展示的。这时,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站在“立德”的角度,即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参与性、合作性、创造性,重视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学习能力发展的幅度。通过阶段性的自我评价、小组互评、教师观察评定等,学生获得成功体验,正向成长。
当然,古诗词教学的途径很多,项目学习只是其中之一,笔者在近两年的教学实践中感受到了它的优势。项目学习活动,以其更灵活的学习时间、更丰富的学习资源、更自主的学习主题、更多样的学习方式,带领学生走上了一条开阔的、深远的、明朗的探索古诗词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