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戏剧系列课程在高中心理课程中的应用探索

2022-11-16 00:10朱文斌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中学佛山528300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2年31期
关键词:戏剧心理课程

◎朱文斌(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中学,佛山 528300)

一、教育戏剧课程及其在我国的发展

教育戏剧(Drama in education,DIE)是指将戏剧作为一种教学媒介,通过师生共同建立虚拟的学习体验情境,借身临其境的角色教育启迪学生的心智,如认识和完善自我、与他人的沟通和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早在20世纪20、30年代,著名戏剧教育家熊佛西先生就在农民戏剧实验活动中拉开了我国戏剧教育的大幕;80年代,我国学者将当时已经在欧美风行的教育戏剧的理念和理论引入各级各类课堂;但这种课堂的形式在我国发展不太均衡,港、台地区的儿童教育戏剧课程目前已趋近成熟,而大陆的教育戏剧课程则发展得相对缓慢。

2012年,教育部出台《义务教育国家艺术课程标准》,首次将戏剧和舞蹈列入艺术课程标准;2015年和2020年,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美育工作的意见》,文件指出:“学校美育课程以艺术课程为主体,主要包括音乐、美术、书法、舞蹈、戏剧、戏曲、影视等课程”。由此,教育戏剧以其“全人教育的功能”受到关注和推广。此研究在查阅文献的过程中发现,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中采用教育戏剧的课堂形式集中在小、初学段,高中学段相对较少;在学科教育中,教育戏剧的形式在语文、英语、思想品德、政治、心理等学科中应用相对较多,但在高中心理课程中的实践论文较少。

二、教育戏剧课程的应用困境

教育戏剧课程强调灵活开放,具有高度的综合性,除了对教师本身的综合素养和实践经验要求很高以外,传统的课程模式设置就已经是个艰难的挑战。记得在接受教育戏剧培训的课程中,导师带领我们是以半天(约3~4小时)为单位进行体验和学习的,这个时长能够相对有效地带领学生通过热身打开身体,逐步进入故事情境,通过角色的构建和经历的体验,获得自己的感悟和成长;而在常规的课堂中,一节课只有40~45分钟(我校一节课的时间为40分钟),且每2周设置一节心理课,这给学生真正在课堂中能够贴近角色进行深度体验提出了非常高的挑战。课程时间短、课程之间间隔时间太长,让许多一线的心理教师陷入两难的境地:如果课程中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完成身体和心理的准备活动,那么留给核心课程的时间明显不够;如果为了突出核心课程缩短身心准备时间,学生常常难以真正进入情境,当然也难以获得真正的感悟和成长。为了应对这种困境,不少教师采用将教育戏剧的习式应用到课堂的活动设计中,这些活动常常因新鲜、有趣颇受学生欢迎,但它究竟是真正意义上的戏剧教育课程,还是采用了新活动的常规体验课程常常让教师感到困惑。

除此之外,常规课堂中“教师主体”状态、我国相对内敛的文化以及青少年“聚光灯下”的心理特点,都让这种把学生推向教室舞台最前方的课堂形式阻碍重重。

三、以系列课程的方式探索应对之道

虽然困难重重,但鉴于对多元课程形式的好奇以及对传统课程局限性的突破,研究仍选择了挑战教育课程。基于当前的课程设置形式(两周一节,一节40分钟),尝试采用系列课程的形式开展探索,依据传统团体辅导课程团体热身、团体转换、团体工作和团体结束四个阶段,将教育戏剧一个系列课程设计3~4个课时,每个课时分设单独的学生分享,另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增强记忆效果以及在下一堂课到来时能够快速进入状态。

下面以“生命教育”主题的教育戏剧系列课程“活了一百万次的猫”为例来呈现具体操作,见表1。

表1 “活了一百万次的猫”课例

四、教学反馈及反思

在年度教学实践中,设计并开展了“活了一百万次的猫”、“小雀与猎人”和“硝烟与火炬”三个完整的故事体验,并且在不同年级、不同学业表现层次的学生群体中均有实践,整体课程观察如下:

(一)课程连贯性

虽然将一个故事素材拉长到了3~4个课时,实施过程中需要跨越一个半到两个月的时间,但在课堂活动中设置了“前情回顾”以及后续“悬念”,有点像双周一更的情景剧呈现形式,课程实施过程整体流畅,连贯性较好。

每堂课在课程开始前,教师都带领学生一起回顾上一堂课的内容,学生基本上能够对故事有相对完整的记忆。例如,在“活了一百万次的猫”系列课程中的第三课时开始时,教师带领学生一起简要回顾完猫的第一生后问:“国王最后将猫葬在了哪里?”多数学生甚至能够记住“王宫的后花园”这样的细节。

(二)学生参与度

教育戏剧课程讲究“身体打开,灵魂在场,愉悦创造”。

在“身体打开”的维度上,对绝大多数学生而言,可以稍作准备的习式(如:定格画面)让身体打开程度更高,需要即兴表演的习式(如:魔术笔)则难度较大,这类活动前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做好充足的热身准备;

在“灵魂在场”的维度上,绝大多数学生能够认真参与、体验、聆听故事,犹记得一个学生在观看完班内三个短剧创作后,被问及“哪个画面让你最有触动?”学生提到乞丐冒险去船上寻找自己的猫的画面,因为在那个画面中,他感受到了情感的温度;

在“愉悦创造”的维度上,学生们将猫的不同经历与当下的学习生活创造性地联结在了一起,创编了像“××老师的猫”“穿鞋子的猫”等非常多的有趣故事,课堂上常常笑声一片。

(三)学生收获

通过一年的教育戏剧系列课程的体验和学习,学生从显性和隐性层面上都获得了成长。在显性层面上,通过每个系列课程后学生写下的反馈看到:生命教育主题的“活了一百万次的猫”让学生澄清对自己生命的期待、人际关系主题的“小雀与猎人”让学生理解关系的变化与成长、梦想追求主题的“硝烟与火炬”激励学生为自己的热爱和梦想奋斗。而在隐性层面上,戏剧课程的高开放性和高包容度,对学生的倾听、理解、共情以及开放多元的视角培养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学生反馈说:“互动式课堂更有趣,虽然对‘社恐’者不太友好,但感谢突破与创新”“体验感满满,沉浸式心理课very good!”“超级有代入感,是我上过最有趣的心理课”“经过这几节课,我体会很多,懂了更多人生道理”……

看到学生的反馈和收获,教师感到非常开心与值得。但在探索的道路上还有太多功课要做:

首先,教师要训练自己成为一个足够好的倾听者以及一个足够大的容器。教育戏剧课堂上会出现很多“意外”,这要求教师自身能够投入、开放和包容,并能够做出敏捷的反应;

其次,教师自身亦需要“身体打开、灵魂在场”,不能有太重的“偶像包袱”;

再次,系列课程的素材也需要精心挑选,三个系列课程实践下来,教师觉得对于高中生来说,寓言、绘本素材比真实事件素材效果更好,可能前者与现实生活之间还是拉开了让青少年感到安全的心理距离;

最后,班级人数是个非常现实的挑战,一位教师,50名左右的学生,对教师的带领能力和嗓子产生了巨大的挑战……

综上所述,这条探索之路虽然困难重重,但这种探索非常有价值,教育戏剧系列课程可以成为高中心理课程整体规划、实施中的有效组成部分。

猜你喜欢
戏剧心理课程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传统戏剧——木偶戏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论戏剧欣赏与戏剧批评
自行车的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