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栽培管理技术

2022-11-16 12:28冯雨盟
吉林蔬菜 2022年3期
关键词:块茎行距虫害

冯雨盟

(辽宁省绥中县农业事务服务中心)

近年来,农业种植结构不断调整,马铃薯种植面积也随着种植结构调整而逐年增加,同时也为当地农户带来相当大的经济收入,目前已逐渐发展成为地方农业特色产业。

为保证马铃薯种植的质量与数量,提升种植栽培管理技术尤为重要。马铃薯是一种对种植细节要求较高的作物,在具体种植过程中,如果不注意一些细节,可能会影响马铃薯品质,造成减产。为了满足大众对马铃薯的需求,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研究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在解决栽培问题的同时提升马铃薯的产量。找出马铃薯种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细节入手保证马铃薯种植效益,为农民增产增收奠定基础。

1 马铃薯种植的优势

马铃薯营养丰富,在食品制造中被广泛应用。许多食物以马铃薯为原料,如薯条、薯片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马铃薯的加工方式也逐渐多样化,利用马铃薯为原料产生的商品种类越来越多,与马铃薯相关的产业链较长且相对完整,种植马铃薯产业发展前景广阔。马铃薯主要依靠种子或块茎进行繁殖,马铃薯种植户应根据实际状况选择适宜的品种进行种植。

栽培种植马铃薯具有投资周期短、效益高的突出特点,同时也给其它作物提供了良好茬口,作为第四大粮食作物,栽培面积连年增加。葫芦岛地区马铃薯栽培历史悠久,为辽宁马铃薯主要种植区,其双膜覆盖栽培技术闻名全国。

2 马铃薯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2.1 选地与整地

马铃薯对栽培地块要求并不严格,除去盐碱地、低洼易涝及粘重土壤外均可种植,但首选肥力中等以上沙壤土地。种植地块须离水源较近,对马铃薯高产栽培至关重要。选地时,一定要避开上茬作物喷过除草剂“阿特拉津”的地块,这种除草剂即使是隔年播种马铃薯也会受到一定影响。翻耙整地作业通常于年前秋季进行,春季3月上中旬旋耕结束后仍处于平板状态等待播种。

2.2 品种选择

栽培品种优选辽薯6号、中薯5号、沈薯5号,增产潜力大,芽眼浅淡,口感佳,品质优的早熟品种。选用脱毒种薯,是取得较高产量的内因。

2.3 催芽、炼芽及切芽

切芽前40天将种薯置于温度为15℃左右现场进行催芽处理,经30天后,待芽长到2厘米左右后,置于光照和通风的环境中进行炼芽处理,约7天后薯芽色由白渐变为紫绿色即可切芽。顶芽生长优势强,尽可能多分成数片。

切单个芽块重量以50克为佳,每个芽块带有至少1个芽眼。

2.4 种薯消毒

近年来由于遭受倒春寒气候,茎基腐病普遍发生,轻者马铃薯开花后植株逐渐萎缩,薯块个头较小,产量和商品性变差,严重的地块马铃薯出苗后相续发病枯萎死亡,损失较大。

为有效预防该病发生,应采取药剂拌种措施,用滑石粉4千克、多菌灵0.2千克和农用链霉素0.005千克混匀后与100千克芽块混拌。

2.5 适时播种

2.5.1 播种时间

当种植地10厘米地温稳定在4℃以上及时播种。地势及土壤类型影响春季地温回升,一般情况下,辽宁省3月中旬为最佳播种适期。适期早播有利避开后期高温,利于块茎形成和块茎膨大,各项种植技术措施尽量在“早”字上下功夫,根据种植经验,播种适期每推迟5天将导致减产10%。

2.5.2 播种模式

马铃薯种植模式按覆膜层数分为四膜覆盖、三膜覆盖、双膜覆盖和单膜覆盖;按行距可分为60厘米单行模式、大行距55厘米,小行距30厘米大垄双行模式、大行距80厘米,小行距40厘米大垄双行模式、大行距60厘米,小行距30厘米大垄三行模式。

单膜覆盖可以膜下铺2条滴灌带大行距60厘米,小行距30厘米的宽窄行大垄三行模式增产潜力大,滴水均匀,植株田间分布合理,幅宽120厘米,与拖拉机轮距相符,适宜田间机械作业。

2.5.3 播种密度

采用大行距55厘米,小行距30厘米,株距25厘米的大垄双行种植模式,种植密度每667平方米约为6270株;采用大行距80厘米,小行距40厘米,株距25厘米的大垄双行种植模式,种植密度每667平方米约为4440株。

单膜覆盖的膜下铺2条滴灌带大行距60厘米,小行距30厘米的宽窄行大垄三行种植模式,种植密度每667平方米约为6660株。低密度种植区种植密度每667平方米逐渐向6500株过渡。种植深度约为10~12厘米。

2.6 强化田间管理

2.6.1 压土引苗

马铃薯播后20天左右,薯苗即将破土顶膜时可以利用拖拉机牵引上土机进行培土,上土厚度为膜上3~5厘米,可利于薯苗破膜出苗,省时省力,降低生产成本。能够避免人工引苗费时费力和因引苗不及时造成烧苗。

2.6.2 水肥一体化管理

马铃薯全生育期需要滴水5~8次,滴水总量约为80~20立方米/667平方米,每次滴水量约15~20立方米/667平方米。

种植马铃薯的地块基肥大都施用鸡粪3~4立方米/667平方米。在3月初进行旋耕前进行田间撒施做基肥,播种时还要施入氮磷钾复合肥50千克/667平方米做为底肥,增加土壤肥力。

马铃薯齐苗后开始随滴水第一次追肥,追肥间隔10天,前3次滴施尿素,后两次滴施硝酸钾,每次追肥量5千克/667平方米。随水施肥,少吃多餐。

2.6.3 植株调控

马铃薯种植生产上都是选用脱毒种薯,肥水条件较好条件下地上部易徒长,不利薯块膨大。控制徒长是行之有效的增产措施。需使用烯效唑5%可湿性粉剂40克/667平方米,对水40升(50毫克/升)在植株即将封垄时进行喷施,间隔7天再喷1次,能有效控制地上部生长,使节间缩短、植株矮化,促进地下块茎生长膨大。

3 病虫害综合防治

3.1 马铃薯早疫病

马铃薯早疫病主要由链格孢属茄链格孢引发,相对贫瘠和肥力不足土壤中时有发生,叶片和块茎都会遭到感染。通过观察马铃薯植株叶片形态和颜色发现马铃薯早疫病,爆发疫病后,其叶片上会存在不同形状褐色斑点,疫病严重时会导致马铃薯植株死亡。马铃薯早疫病发生重要原因是缺水严重,可通过搭设遮阳板、增加浇水量、补充养分等措施防止。

3.2 马铃薯晚疫病

马铃薯晚疫病对马铃薯造成伤害较大,该疫病主要由于地面温度较高且潮湿,产生致病疫霉,阴雨季节时更易发生。马铃薯晚疫病发生时,在马铃薯植株叶片底部可看到显著绿色状斑点,斑点呈现蔓延态势,有白色霉轮,马铃薯植株逐渐变黑直至死亡。

防治过程中,除做好马铃薯品种选择外,还要根据种植区域实际情况采取适当措施,马铃薯进入开花期,挑选合适农药喷洒防治。

3.3 马铃薯黑胫病

马铃薯出现黑胫病,植株因病变小。发生疫病后,马铃薯植株和块茎遭到侵染,马铃薯叶片上出现黄褐色的斑点,呈现不同方向蔓延态势,马铃薯叶片变得萎蔫。马铃薯块茎上会出现褐色或黑色斑点,导致块茎腐烂。防治时,要严格检疫马铃薯种子,严防携带黑胫病马铃薯种子进入田地,可用一些药剂浸泡马铃薯种子。马铃薯在生长期间患病,应立即进行根除,要对种植马铃薯土地进行消毒,防止其它健康马铃薯苗受到感染。

3.4 马铃薯虫害防治

马铃薯最为常见的虫害是蚜虫以及红蜘蛛。由于蚜虫的繁殖能力比其它害虫更强,蚜虫对马铃薯的影响比较严重,可以用蚍虫林和高氯进行喷洒防治。对于红蜘蛛虫害,可以用阿维菌素进行防治。在防治虫害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控制农药的比例和喷洒次数。可以采取多种措施防治虫害,可以用害虫天敌防治虫害。

马铃薯的品质受到更多自然因素的限制,技术的进步能够克服自然环境带来的诸多问题。

现代化种植与栽培技术的普及将推动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共同提升,相关技术人员要提升管理有效性,加强对马铃薯种植栽培管理技术研究推广,以实施粮食作物绿色增产增效技术示范推广等重点项目为载体,大力推进优质良种、节本增效等技术的普及应用,从而提升甘肃省马铃薯种植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块茎行距虫害
种花生的合理行距和株距
苦参碱对小麦虫害的防治效果试验分析
2020年度夏玉米行距密度试验研究报告
如何修改Word的默认字体和行距
乡村无人机喷药
气候变化下的林业虫害防治措施
马铃薯畸形薯咋预防
揭秘马铃薯块茎开裂原因及防治
渭北旱塬东部小麦不同播种方式试验
美国油梨虫害进一步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