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检验检测机构检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探讨

2022-11-16 20:24韩晓倩郭先进
食品安全导刊 2022年9期
关键词:机构食品检验

韩晓倩,郭先进,2,李 静,2

(1.青岛市城阳区检验检测产业发展中心,山东青岛 266109;2.青岛市城阳区产品质量检验中心,山东青岛 266109)

食品安全事关民生,是人们关注的热点,是人们身体健康的最基本的保障。食品检验检测是食品执法监管和食品生产经营的重要技术支撑,是保障食品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对第三方食品检验检测机构的扶持力度越来越大,第三方检测机构数量上升很快,但目前检测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1 检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非食用物质、自制食品缺乏配套检测标准

检测标准是检测机构从事检测工作所遵循的尺度和准则,是评定检验对象是否符合规定要求的准则,同时也是政府实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法律依据[1]。非食用物质(如地方性小吃中的非食用物质)、餐饮自制食品(如炒菜、拉面等小吃)检测缺乏相关配套的国家检测标准、方法、产品标准支撑,产品品类无法界定,导致CMA无法进行资质认证,出现项目可检但无法进行判定,甚至都无法加盖CMA资质章导致检测无法律效力等问题。政府监管过程中也无法将其放入监督抽检之中,即使发现有非法添加现象,也无法从检测方面证明其不合法性。

1.2 检验检测方法更新不及时,与技术、设备不匹配

当今社会检测技术和设备仪器发展较快,但现行的部分检测方法却较为单一,更新较慢,落后于技术发展,很难为社会提供公平公正、科学权威的食品检测报告,为食品安全提供有效保证。例如,常见的农药残留检测项目克百威等现行标准为 NY/T 761—2008,标准中方法为液相色谱仪法,但液相质谱联用仪法和气相质谱联用仪法数据更加精准。再如,酸度的检测标准GB 5009.239—2016中使用氢氧化钠滴定,但计算公式中使用氢氧化钾计算。

1.3 食品安全监管中信息资源共享不足

信息资源孤立化,监管主体之间共享不足。各监管部门间信息资源独立,不同层级间信息独立,不同地域间信息独立[2]。各监管部门间未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未使用统一检测数据统计系统。例如,市场监管局的任务,检测机构需要将数据上传国家食品安全抽样检验信息系统,其他部门(卫生、农业、渔业、林业、公安和发改委)的任务则没有专门的信息上报平台。各监管部门的抽检信息各自汇总统计,部门间未实现检测数据共享、资源共享,信息沟通慢,缺少综合利用、分析,因此可能会存在重复性检测项目、抽检任务,造成资源浪费,增加了企业、财政的负担。

1.4 检测机构低价中标,“恶性价格竞争”扰乱市场

一些检测机构为顺利获得业务,低价竞争,扰乱市场价格,造成报价合理、科学公正的检测机构被淘汰出局,出现了优汰劣胜、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阻碍了行业的发展[3]。而以低价中标的检测机构,因利润微薄、质量难保,可能在检测过程中出现偷工减料、弄虚作假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检测数据的准确性,未达到食品安全监管的实际意义。

1.5 人员流动性大,创新能力不足

检验检测机构在人才培养方面普遍存在以下问题:①人员流动性大,检测机构检测任务繁重、业务量大、工作强度高,在检测人员数量有限的情况下,又不断扩展检测领域和检测项目,且薪资待遇与其他行业相比偏低,造成人员流动过大,人才缺失;②技术参差不齐,专业培训的机会较少,缺乏经验丰富、技术过硬、责任心强的专业技术人员[4];③科技研发投入总量不足,缺乏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研发人员、经费投入不足,与检测业务销售收入比例失衡;④申请专利、申报科研的意识淡薄。

1.6 受疫情影响较大

近两年受疫情影响,食品检测机构的业务备受影响。食品检测依附于食品行业,整个产业链受疫情影响较大,资金链小、业务单一的检测机构受影响较大。物流交通停滞,检测样品无法及时配送;销售人员、抽样人员出行不便,异地存在隔离风险;被抽检单位也因疫情不能随便进出,无法及时开展抽检工作;疫情区域受封控影响,工作人员无法正常上班;资质审核、扩项等业务受限;检验检测相关的线下考试、培训被迫取消,实验室失去了选拔人才的机会。此类种种原因,导致检测机构无法正常开展检测工作,亦无法及时为监管部门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2 完善食品检验检测系统的建议

2.1 加强标准制定修订,健全、完善标准体系

近些年国家在限量标准和产品标准的整合与更新方面成效显著,建议继续加强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整合,通过废止一批、整合一批、修订一批,逐步解决现行检测标准存在的交叉重复矛盾、超范围制定等主要问题,为构建结构合理、规模适度、内容科学的标准体系奠定基础,实现“一个市场、一条底线、一个标准”[5]。

及时更新、完善检测标准,积极与国外发达国家交流,借鉴国外先进的检测标准,同时参考一线检测人员意见,加强我国食品检验检测先进技术、方法和标准的研究,增补非食用物质、自制食品和地方小吃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健全、完善符合我国国情、国际标准的检测标准体系[6]。确保开展食品安全检验检测的机构统一检测标准,规范检验方法,为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的检测和后期的执法处理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撑。

2.2 更新检测方法,提高检测水平,加大对方法的研究

跟踪国际信息和检测技术的前沿热点,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完善、提高现有的检测检测水平。在积极引进和借鉴国际上先进的检验检测技术和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对食品安全性的研究,并不断大胆探索新的分析检验方法;在食品关键控制技术、食品危险性评估技术等方面加大研究力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更有效地开展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逐步赶超发达国家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水平[7-8]。

2.3 整合优化资源,构建信息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互联互通

整合、优化各部门检测信息和资源数据库,形成国家统一的、全面的食品检测信息和资源(如检测方法与技术、检测标准、供求信息、仪器设备、检测能力、检测数据和结果等信息)共享平台,利用信息化、网络化手段对检测活动实现电子监管,制定科学合理的信息发布管理制度,以保证信息即时、准确、合法的传递和共享[9]。各部门间、部门与检测机构之间实现协同互动、结果互认、资源共享和信息互联互通,切实提高检验资源使用效率,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检测工作,节约监管成本,大大提高检测工作效率和质量,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风险点,避免后期的食品安全事件发生。

2.4 完善制度办法,遏制恶性竞争

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健全采购需求管理和履约验收制度,采购人科学合理确定采购需求,严格规范开展履约验收工作,提高采购质量;修改相关制度办法,调整低价优先的交易规则,着力推进优质优价采购,遏制低价恶性竞争;建立检测机构评价机制和诚信体系建设,对于采购和检测过程中存在违法失信行为的机构开展惩戒,倒逼检测机构诚信履约[10-11]。

2.5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促进服务质量提升

①行业主管部门组织建立行业发展和沟通交流的平台,定期组织培训和交流会议,对于资质认定、检测标准、新领域、新应用、新发展及时进行相应的培训,加大对检验检测机构的培训力度,提高检验检测机构质量管理水平及对相关政策的了解。对检验检测实验室建设、检验检测行业热点及发展方向、国内国际前沿的检测技术等进行分析探讨,互相促进与提高,共同促进检验检测行业的快速发展。②鼓励检验检测机构加大科研投入和科技创新,增强知识产权管理意识和创新意识;鼓励机构积极参与市级、省级、国家级科研项目的申报和研究工作,参与制定国家、国际检验检测标准,开展检验检测认证结果和技术能力国际互认。③鼓励机构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合作,深化科技研发、专利申报、标准制定修订等方面的合作,实现检测机构与高校、科研院所的资源共享、经验共鉴、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共建共享打造高质量实训基地,推动产学研检标一体化发展,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2.6 政府出台帮扶检测机构抗疫情的政策

面对疫情带来的实际工作困难,政府应出台帮扶检测机构抗疫情的政策:①对于小微企业施行免租减租的优惠政策;②加大减税降费的政策力度;③对防疫费用给予补贴支持;④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普惠小微企业的贷款投放力度;⑤降低企业员工失业、工伤保险费率政策;⑥实施培训补贴、开展线上培训等人才培养政策;⑦确保物流畅通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3 结语

综上所述,科学建立健全食品检验检测体系,着力推动检测方法及标准化研究,充分发挥检测机构的技术优势,提升检验检测能力和科学监管水平,合理配置资源,才能更好地为食品安全提供保障和支撑,更有力地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猜你喜欢
机构食品检验
序贯Lq似然比型检验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2021年《理化检验-化学分册》征订启事
对起重机“制动下滑量”相关检验要求的探讨
食品造假必严惩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关于锅炉检验的探讨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减仓股前2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