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金融投资风险及应对措施

2022-11-16 13:09:43张明娟
中国市场 2022年31期
关键词:管理工作金融培训

张明娟

(泉州职业技术大学,福建 泉州 362400)

企业生产经营发展过程中金融投资起着重要作用,实际中金融投资活动面临着较大风险,风险呈现出多样化,很多因素都有可能引发风险,给企业带来负面影响。尤其是当前企业金融投资方式丰富,在获得丰厚回报的同时面临着较多金融投资风险。要想实现投资效益最大化,达成企业长远发展,需要企业提高对金融投资风险的重视度,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1 企业金融投资风险控制的重要性

1.1 提高企业金融投资的可行性

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是企业经营决策的基础。相关研究人员在市场调查的基础上对项目的潜在价值、潜在风险等进行分析,从而得出金融投资结果,最终由决策人员根据金融投资结果判断投资项目是否可行。

1.2 提高企业金融投资的准确性

在企业经营决策过程中,虽然是决策人员掌握主导权,但决策时运用的数据资料大多来自金融投资,而金融投资相关内容的准确性会对企业经营决策的正确性产生影响。因此,提高金融投资结果的准确性可以提高决策的准确性。

1.3 科学合理地确定项目投资金额

项目投资金额估算是企业经营决策的重要内容,而金融投资直接影响着投资估算的结果。这是因为企业在决定投资项目过程中,要求估算误差不得超出实际支出的20%。如果投资项目开始进入投资阶段,就需要利用项目投资估算对融资方式进行研究。

2 企业金融投资风险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意识较为薄弱

在经营决策过程中,企业开展金融投资需要做好相应的管理工作,这就要求企业具有较强的风险管理意识,否则金融投资管理就会停留在表面,逐渐演变成形式主义。我国很多企业在开展金融投资工作时,虽然管理水平得到了不断提升,但依然存在风险管理意识薄弱的问题,其在开展金融投资活动前没有深入调查目标企业并对其进行分析,使得企业的金融投资效益受到影响。

部分企业在进行金融投资管理时,没有意识到金融投资管理的重要性,认为只要投资方向不出现偏差即可,因而忽视了金融投资管理工作,最终影响到企业的金融投资效益。例如,一些企业在投资科技、媒体和通信(Technology,Media,Telecom,TMT)行业时,只看到这个行业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却没有系统地研究这一行业,尤其是没有调查与分析行业的发展趋势,容易造成经营决策失误。

2.2 管理体系不够健全

完善的金融投资管理体系在保证金融投资效益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实际上有相当一部分企业依然存在金融投资管理体系不完善的问题,使得企业在日常经营管理中开展投资容易出现风险,最终导致投资失败,增加了企业的损失,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例如,部分企业在开展金融投资时,由于缺少完善的金融投资管理体系,难以实现金融投资管理工作的全面覆盖。此外,部分企业金融投资管理制度不完善,使得投资管理工作较为混乱,一些企业存在“重投资、轻管理”的问题,制约了金融投资管理有效性的提升。

2.3 金融投资管理模式的问题

首先,企业的金融投资存在较高风险,需要对其进行全方位管理。但实际中部分企业只关注投资,不重视投资后可能面临的风险管理。构建的金融投资管理模式不够完善,影响到投资效益的实现。其次,金融投资项目运行时,相关管理人员不能科学分析金融投资项目的运作规律。这一错误认知造成相关人员对投资期待过高,降低投资者对金融投资项目的认知与承受能力,不利于企业金融投资项目的健康发展。最后,部分企业金融投资管理仅覆盖较少的内容,尚未开展全过程的金融投资管理,使得日常的金融投资管理较为混乱,制度不够规范,制约了金融投资管理质量的提升。

2.4 金融投资项目管理人员较为匮乏

企业金融投资过程中专业人员较为匮乏。金融投资行为不同于一般投资行为,涉及更为广泛的领域,如财务、管理、审计及投资等领域。这就要求金融投资项目管理人员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可以准确分析投资项目的市场与技术价值,因此具备良好专业素养的金融投资管理者既要掌握专业知识,又要具备项目经营能力,同时还要有扎实的金融投资知识。就当前实际情况来说,部分企业缺乏金融投资项目的专业化人才。

3 降低企业金融投资风险的应对措施

3.1 提高对金融投资管理的重视度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增强的今天,市场经济环境瞬息万变,企业在迎来巨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大的风险。一方面,管理人员应该进一步强化自身的风险意识,充分认识到开展投资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通过分析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深入研究投资活动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并加以解决,从而保证投资的收益。另一方面,企业应建立相应的市场预警机制,对自身投资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和管控,从而保证投资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风险,提升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助力企业更好的发展。

企业在进行金融投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风险,因此需要培养与提高自身的金融投资管理意识,提高企业金融投资管理的实效性。企业需要将金融投资管理纳入整体发展战略中,解决金融投资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深入研究金融投资管理工作,找出其中的薄弱之处,引入系统思维与创新理念,从而提高金融投资管理工作的实效性。例如,企业选择投资TMT行业时,一方面要深入研究与分析TMT行业,了解整个行业的特点,提高金融投资的针对性;另一方面要认识到开展金融投资管理工作的必要性,从战略层面开展金融投资管理工作,不断提高金融投资管理的效益,进而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3.2 完善金融投资管理体系

企业在多样化的市场环境中开展投资管理工作时,在保证投资效果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对市场的研究调查结果,采取有效的针对性措施分散风险,从根本上规避风险带来的负面影响。企业在开展多元化投资时需要注意投资方式的科学性,在制定投资决策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影响投资收益的因素。企业在开展金融投资管理时需要将重点放在金融投资管理体系的完善上,通过积极推动金融投资管理工作朝着规范化方向发展,形成一个全面覆盖的风险管控体系,从而使金融投资更具有渗透性、持续性。

为了提升金融投资管理规范化水平,加强金融投资管理制度体系建设,企业可以制度形式将常规性管理工作固定下来。针对金融投资管理出现的问题与矛盾,企业需要及时寻求合适的解决方法,制定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并将其融入金融投资管理制度中,形成科学合理的金融投资管理制度。同时,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完善投资管理组织体系,使金融投资管理工作的开展更加高效。

3.3 创新金融投资管理模式

企业要想提高金融投资管理效果,就需要引入科学化管理手段对金融投资管理模式进行创新。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企业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开展金融投资管理工作,如利用相关投资软件,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的优势,重视对目标企业、市场情况及投资效益的分析工作,从而帮助企业作出科学的金融投资决策。

企业要实现投资与管理的深度融合,形成具有实效性的金融投资管理模式,如投资后需要提高对目标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视度,及时监督与检查企业资金的使用情况,利用资金开展技术创新,做好投资项目的选择工作。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会面临较多的投资机会,但这些投资机会中存在较多的风险和隐患,因此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资金情况、投资环境以及业内的动态等因素,做好全面的风险分析工作,筛选出风险较小的项目进行投资。

3.4 重视金融投资管理人才培养

3.4.1 做好员工培训规划

企业应将员工培训作为一种长期投资,为进一步提升培训的效果,首先,需要加强员工培训的硬件建设和软件完善,在正式开展员工培训工作前做好充分的规划工作,确保员工培训取得良好的效果。其次,通过严格控制培训预算,为工作人员的培训提供良好的环境,聘请专业的培训导师完善培训流程和相关内容,为正式进行员工培训做准备。最后,在工作开展过程中企业要保证人才的培训规划符合公司的战略发展要求。

4.图示法。由于现代汉字的象形特征已基本消失,形符表示的事物不能凸显出来,教师可以在形符下面配以图画和古汉字,这样可以使留学生直观地了解字形的变化,而且生动有趣,便于记忆。例如形符“页”的解释:古汉字的“页”是一个跪着的人,头特别大,突出表示的就是头。“页”最初的意思是指人头,现在用来表示书页的“页”。用“页”作形符的字,原本都和头有关。比如:顺,指梳理头发;颜、额,本来指人的额头;领、项,本来指人的脖子。

3.4.2 创新人才培训方式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对于企业的人才培训而言,也需要创新培训模式。因此,企业需要采用多元化的培训方式提升培训效果,通过充分结合自身的发展方向和战略规划,制定培训目标和课程内容,从而形成科学的培训课程,如可以通过专业知识竞赛等方式提升员工的知识技能。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企业需要在培训工作开展过程中利用多媒体等设备提升培训效果。

3.4.3 设计和人才资源相匹配的培训内容

人才培训的内容需要与企业的发展相吻合,这样才能将培训内容应用到日常工作中。为有效提升培训工作价值,企业需要在充分开展调研工作之后确定具体的培训内容,根据不同部门人员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工作,从而让培训更好地为企业的发展服务。

3.5 健全债券融资管理体系,发挥政府部门合力作用

企业债券融资和自身经营策略相关联,还和宏观市场存在密切联系。我国资本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宏观政策支持与配套体系完善起着重要作用。政府部门作为企业的强大后盾,需要提供良好的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3.5.1 提高二级市场的流动性,逐步引入市场化定价

同时,二级市场的流动性还会产生其他影响,最显著的就是对一级市场情绪、企业后续的债券融资安排的影响。如果可以全面实施市场化定价,投资者通过价格就可以掌握市场的动态,企业也可以选择合适的发行时机,提高企业参与市场的主动性。

3.5.2 加强信用评级体系建设,适当提高信息披露要求

债券市场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就是风险评估体系,债券风险定价过程中信用评级起着重要作用,评级报告将发债主体的经营现状、业务特点等信息反馈给投资者,投资者通过报告判断债券的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

目前企业债券的信用评级由第三方评级机构完成,但各评级机构的评级方法、评级标准不一致,使得信用评级有效性大大降低。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与评级机构、企业的联系,根据发债的实际需求建立具有规范性、科学性和统一性的信用评级体系,提高风险评估意见的客观性与真实性,为企业提供公平客观的评估结果,真正发挥其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为了防止暗箱操作的事件发生,政府部门应加强对第三方评级机构的监管,建立黑名单制度,若机构进行虚假评估,则将其纳入黑名单,并对投资者产生的损失承担相应责任。

现阶段,我国债券市场债券违约信息透明度不高,企业在信息披露过程中存在刻意隐藏真实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的现象,披露的内容不充分、时效性不强,使得投资者作出错误的判断,造成不必要的损失。2020年3月,随着新证券法的实施,公开发行的公司债及企业债发行开始实行注册制。这一举措强化了信息披露要求,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因此,建议监管部门进一步完善债券市场信息披露制度,提高市场对发债主体信息披露的要求,尽可能地提高信息的透明度。

4 结语

总之,企业在进行金融投资工作时,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解决金融投资管理存在的问题。通过加强金融投资管理意识、完善金融投资管理体系、创新投资管理模式及做好人才培养工作,提高企业金融投资管理的质量,为企业创造良好的金融投资效益。

猜你喜欢
管理工作金融培训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20期)2020-04-13 08:04:38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劳动保护(2019年7期)2019-08-27 00:41:26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金桥(2018年12期)2019-01-29 02:47:36
君唯康的金融梦
P2P金融解读
金融扶贫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