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实验小学 张丽梅
学习迁移就是引导学生用既有的知识、经验、思维、技能等去感知新的学习,感悟新的现象与规律,从中获得新的启发,从而助推学习活动顺利实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素养得到应有的积淀和发展。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解读教材中数学知识编排情况,灵活地创设相应的巩固深化学习环节,以夯实学生的学习基础,为探究新的学习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教师还要引领学生进行必要的学习思考,使得数学思考成为迁移学习中的重要构成元素,进而助推活力学习的缔造。
温故方能知新,其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启发有深远的影响。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关注温故学习环节的打磨,力求让学生拥有更为厚实的学习基础,使得学习迁移具有厚积薄发之底蕴。基于此,教学中教师要深度研究文本,精准地把握教材编写中的知识架构以及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此来谋划教学环节,以期夯实学生迁移学习基础,为学生顺利学习新知提供知识、技能、经验和思维的支撑。
例如,在“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教学中要顺利实现学生的学习迁移,教师就要重视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所关联的知识点、经验以及小学生学习技能等层面的摸底,并以此为据,全面优化温故学习活动,让学生有能力进行学习迁移,从而助推有效学习的打造。
一是夯实基础。为帮助学生更有效地进行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探究学习,教师就得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以及经验等的学习迁移,使整个学习有着厚重的底蕴。首先,引导学生复习回顾“长方形的认识”。一方面指导学生在纸上画出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并把它剪下来;另一方面引导学生与同伴交流对这个长方形的认识。其次,引导学生在小组内相互复习巩固面积的意义和面积单位。一方面组织学习小组回忆复述面积单位,另一方面引导学生猜想剪下的长方形面积有多大等。通过复习整理,学生对长方形的认识、面积、面积单位等知识的复习就能有一定程度的提升。
二是引领迁移。首先,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猜想,有助于学生在交流分享中生成相应的学习思考,诱发创新学习的灵感。于是,学生把自己的猜想一一呈现出来,有学生说12平方厘米,有学生说15平方厘米,等等。其次,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猜想思考,学生会把自己的思考过程和盘托出。有学生说:我估一估大概是12平方厘米;也有学生说:我一边估,一边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去拼一拼,发现正好铺满15个,得出面积为15平方厘米的结论。
三是引导学生用小正方形摆一摆、拼一拼的方法去探讨长方形的面积。经过活动,学生终于得出这种方法是可取的,也是非常有用的。于是教师又引导学生用这一方法去测试其他的长方形,经过系列的学习,他们终于悟出:用的小正方形的个数就是长方形长与宽的乘积,所以长方形的面积就等于长×宽。
由此可见,夯实学生的学习基础,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经验和思维等,势必能打造一个富有活力的学习迁移,使得学生的数学学习更加顺畅,也更加有效。
要实现顺利的学习迁移,就必须打破知识之间的壁垒,实现新旧知识间的有效沟通,从而助推新知识学习研究的不断升级。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关注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探寻知识间的关联点,并利用复习温故的机会,进一步夯实学生知识积累,激活学习经验与思维等,帮助学生更有效地打通阻碍,促进知识学习迁移的通畅,使得整个数学学习活动顺利地走向更深处。
例如,在“数数”教学中,教师就要关注这一知识点的原点是什么、学生的知识现状是怎样的、相关的学习经验和技能积累情况是如何的等基本信息,并以此来组织必要的温故复习整理活动,以便学生拥有更为牢固的学习基础,为顺利地沟通100以内数的联系打好基础,让新知学习变得顺畅、高效。
一是引导学习反刍活动。首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把各个同学的小棒都集中到一起,一块儿数一数小棒的总根数,让学生在说的过程中更好地把握计数单位个和十,从而为认识20以外的数积累经验。其次引导学生接着数,他们会在具体的数小棒过程中感受到大于20的数的构成,形成初步的表象与感知。其间,教师还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10个1进行组合,变成1个十,进一步深化计数单位十的由来,以及它与个之间的本质联系。
二是组织学习反思体验。在接下来的数数学习中,学生就会自发地进行关于几个十的整理,会把整捆(每满10根就捆成1捆)的小棒放在一边,继续数下去。于是学生就会在最直接的数小棒感知中形成几十几的认识。比如87,学生就会明白是8捆小棒和7根小棒组合而成的。当他们数到99时,再接着数1根,此时就能顺利地引入100的学习,并在捆小棒的活动中感受100是10个十。自此,学生就会在原有的学习基础之上顺利地进行学习迁移,完成100以内数的学习。
从中可以看出,教学中教师如能依托学生的知识、经验等,采用以类比促迁移、用活动助学习的教学策略,就一定会让学生有效地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从而顺利达成由此及彼的目的,助力有效学习的打造。
训练是激发学习斗志的有力举措,也是助推学生数学素养不断发展的基本途径。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习训练的谋划,力求通过扎实有效的、科学的训练,以促进学生学习迁移能力的发展,从而提高学习迁移的水平,让学习顺利地向前推进。同时,教师也能通过训练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促使学生逐步提升举一反三的能力,使得他们的数学学习更灵动、更智慧。
例如,在“乘法分配律”教学活动中,教师就要抓住训练这一线索,努力让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学习知识技能的迁移,从而找到乘法分配律的基本原理,并在训练反思中提炼出规律,让学习顺利推进。
一是创设情境,引导练习。首先教师要依托教材内容,创设一个更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让学生更有兴趣进行学习。比如,班级小足球队一共有9人,体育教师准备为他们每人买一套足球运动服,上衣每件是46元,短裤是24元。问:买这些运动服一共需要多少元?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进行问题解答。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分析与思考,进行对应的解答练习。在这里,学生能够依据自己的经验进行个性化的问题研究,会形成不一样的学习结果。
二是解读练习,感悟规律。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展示出自己的成果,有学生这样计算:46×9+24×9=414+216=630(元);也有学生这样计算:46+24=70(元),70×9=630(元)。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说出思考的理由。学生会把自己的理解逐一呈现出来,在倾听中会发现他们的思考都是有根有据的,都是计算出购买运动服一共需要花的钱,所以都是正确的。同时教师要在接下来的学习活动中,引导学生把这两个算式建立对等关系,从而形成乘法分配律的基础模型,并引导学生仿照写一写这样的等式,理解其规律,使得乘法分配律的学习步入一个较为理性的层面。
由此可见,要实现有效的学习迁移,教师就要把准教学的重难点,理解学生认知发展的生长点,并创设适宜的练习、学习情境,让他们在自然训练状态下进行相应的学习迁移,从而实现学习理解的不断深入,使得他们的数学学习活动充满活力、闪烁着智慧。
知识同化是实现学习迁移最直接的策略之一。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十分注重知识同化调整,让学生在知识同化的进程中达成学习迁移的基本目的,并在此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学习迁移水平。
例如,在“测量”教学中,教师就要指导学生用好身边的、熟悉的学习资源,较好地感知测量的相关方法等,从而感悟测量的基本原理,使得测量学习在生活化的经验中不断同化,形成新的认知。
一是营造自主学习氛围。教学开始,教师首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测量课桌的长度,于是学生就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不一样的测量,如有用文具盒测量的,有用铅笔测量的,也有用数学课本去测量的,可谓各显神通。其次可以组织学生,学习反馈,形成学习冲突。面对着各式各样的测量方式和结果,学生会感到无所适从,同时也会萌发一个疑问:是不是测量也需要一些规矩,是不是需要统一的标准,等等。这些疑问也就为学习迁移提供了思维支持。
二是搭建释疑学习平台。针对这些疑问,在争论之后,学生终于明白测量需要统一的文具——直尺。紧接着就是探究如何正确地、规范地使用直尺进行有效测量。在前面使用文具盒等文具测量经验的影响下,结合相应的学习思考与讨论,学生终于明白使用直尺的基本操作要领——测量时要把物体的左端对着直尺的“0”刻度,观察右边指向什么刻度,就可以较为顺利地测量出物体的长度。
这样,学生就会把既有的知识、经验灵活地迁移到用直尺进行测量的学习之中,让整个学习更加高效,也更加理性。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心中既要有教材、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等要素,还要有学生,这样才能用活各种有效资源,打造出一个富有魅力的教学样态。同样,也只有在筑牢学生基础的前提下,才能激活他们的知识与智慧、经验与思维,促进学习正迁移的生成,助推学习活动顺利迈向纵深处,让他们的数学学习充满智慧,洋溢着无穷的活力。当然,这项工作还需要教师不断努力,创新学习迁移方法,进一步拓展培养学生学习迁移能力的空间,以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