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不一样的儿童学习空间*

2022-11-16 10:09
江苏教育 2022年66期
关键词:楼顶阳台教室

胡 红

随着时代发展,学习空间也在发生变化。如今,学习空间不仅指教室、图书馆、功能室等校内学习场所,也包括庭院、走廊、楼顶等校园公共空间,食堂、盥洗室等学生生活空间,还包括家校社联动为儿童学习提供可能的校外空间。南京工业大学实验小学(以下简称“南工大实小”)基于儿童参与的赋权视角,根据儿童的能力水平与学习空间的功能特点,构建特色化、情境化、具有生命意义和社会情感关系的“不一样”的儿童学习空间,实现了更灵活的协作、自主、探究的儿童学习。

一、教室:不一样的儿童智慧学习空间

学校的教室以每间116平方米的面积进行合理分区,成就了儿童学习空间的更多可能。主体学习区打破传统的秧田式课桌布局,可以自由拼接组合的课桌椅常随教学需要而调整布局造型;童创游戏区配备可以给学生动手实践的展台,展台上定期更换拼音学具、汉字组件、数学学具、科学探索学具、智力游戏玩具等,学生可以利用零星时间自主参与或互动游戏。童创展示区是一面大大的磁性墙,定期展示并更换学生作品。磁性墙保证学生作品完整不被破坏,而且在不同班级之间可以互换进行分享交流。阅读书柜区有一个不设障的书架,不加门,更没锁,方便学生随时取阅。各班还在书架旁摆放舒适的儿童沙发或坐垫,或者设置特色阅读小屋,学生可以舒适地享受阅读。物品收纳区配备一人一柜,可以摆放不必每天带回的美术用具、体育器材、手工材料、工具书等,大大减轻了学生的书包重量。生活设施区配置适合学生的拖把池、洗手池、直饮水设备等,便于学生在教室里有家一般的生活。个辅教学区有一套教师的办公桌椅,便于适时对学生进行作业面批,或开展个别辅导等。

教室是学习的主要空间,独特的面积优势让分区机动灵活。在教师的精心组织和学生的积极参与下,每一间教室都有特色鲜明的班级文化。例如“谷雨班”,学生用自制的二十四节气盘组合成一面生动的节气墙,全班学生的生日也被嵌入相应的节气中。该班学生深入研究每一个节气的时间、物候特征、习俗、诗文、养生之道等。教室窗台上随节气变化摆放五谷杂粮、各色水果、老南瓜、丝瓜瓤等实物,学生在研究节气的过程中增添了一份对生活的热爱。

在“童创谷”,每个班级都是不一样的教室,鲜明的一班一品文化得到充分彰显。

二、操场:不一样的儿童身体强健空间

“健康第一”是我们坚守的理念。操场不仅适用于日常的体育课,更适用于学校每年开展的“童子军成长营”活动。学校以“童子军成长营”开启新的学年。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一系列训练,如站立行走的军姿、铿锵有力的口号、进出操场的队列、棒垒球操的动作、升国旗的礼仪等。为了增加成长营的趣味性,我们穿插形式活泼的游戏、班级之间的拉歌等喜闻乐见的活动。为了保证训练效果,我们特邀警官志愿者作训练教官,他们接受过专业的训练,有过硬的素质,也有足够的爱心。训练过程中,班主任和体育教师全程协助。结业时,家长到场“阅兵”,见证孩子的成长。

“童子军成长营”处于学校操场上,学生在成长营里强身健体。学校用劳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娱乐身心的同时,锻炼过硬的身体素质。一个周期的“童子军成长营”训练,让学生树立“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的信念。队列队形、口令练习、站立行走,标准化的训练对学生而言并不是一件简单的小事。遇到困难时,学生也会退缩,教官和教师就循循善诱,帮助他们克服畏难情绪,超越自我。学生在这个“不一样”的学习空间中磨炼意志,学习军人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一切行动听指挥的优良传统,并运用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

三、阳台:不一样的儿童劳动实践空间

理查德·洛夫的著作《林间最后的小孩》揭示了儿童与自然之间令人惊异的断裂关系。著作序言中一针见血地指出:“人类渐渐远离了山川、森林、溪流和原野,成为穴居在钢筋水泥丛林中的动物。”而大量调研和实例指出,抑郁、焦虑、肥胖、注意力紊乱等心理、生理问题,源头在儿童时期的“自然缺失症”。“自然缺失症”已经成为全球化时代人类共同的现代病。

学生一天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校园里度过。那么,校园如何让学生亲近自然呢?学校的教室外都有造型别致的阳台,我们努力让阳台充分发挥联系儿童与自然的纽带作用。学校给教师和学生充分的空间去打造各自的“阳台农场”。于是,常见教师带领学生在阳台劳动的身影。从容器或土壤的准备到种子的选择,从播种后的浇水、施肥,到作物生长过程中的松土、间苗,从时长不一的等待到大小不同的收获,土培蔬菜瓜果,水培各色芽苗,植物参差,常有惊喜。教师不仅指导学生在校做好劳作体验、观察记录,还指导学生回家后理菜、清洗、下厨,制作独具创意的美食,与家人分享劳动的甜蜜。

阳台农场也是学生别样的学习空间,学生在阳台上开展劳动实践,观察并体验生命的成长,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

四、楼顶:不一样的儿童绿色生活空间

“双碳”校园建设是落实生态保护的有效实践。2022年1月26日,南京市江北新区“双碳”示范学校项目签约暨分布式光伏样板工程竣工仪式在南工大实小举行。一排排光伏板在学校的楼顶全面启动使用,从此学校用上了“自己发的电”。作为江北新区第一家启用分布式光伏的样板校园,学校在开启新区探索建设“双碳”示范学校新起点的同时,更在积极思考如何让楼顶成为儿童不一样的学习空间。

在教师带领下,学生有组织地到楼顶参观。一排排醒目的光伏板引起学生强烈的兴趣,各种各样的问题随之涌出:为什么光伏发电板上有一层透明的玻璃?光伏板为什么要斜着放?一块光伏电板每天能发多少电?全校楼顶一共有多少块光伏板?为什么叫光伏发电?它是怎么发电的?在阴雨天气可以发电吗?等等。学生带着这一系列问题,在教师引领下开启了关于楼顶光伏的项目化研究。

设置特殊的楼顶,成为学生不一样的绿色生活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我们引导学生践行“双碳”理念,通过各种环保活动教育,使学生将这一理念内化为他们每天的生活习惯。我们在学校开辟出一个楼层的公共区作为“碳”究世界。从废旧报纸做成的手工作品,到二次利用绘画作业纸的快递盒、鞋盒外包装,再到用一次性桌布做成的环保服,到处都是学生亲手完成的各种环保物品。

未来人类的文明,将是绿色文明。学生在楼顶这个“不一样”的学习空间里学会了绿色生活。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们长大后定可肩负起创建绿色文明的重任。

五、场馆:不一样的儿童心灵浸润空间

“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5月4日在北大考察时的这句话蕴涵着丰富的人生哲理。立德树人的过程就是不断引导学生“扣扣子”的过程。学校利用社区丰富的红色场馆资源为学生心灵的浸润打开别样的空间。

学校组织学生走进大金山党史国史教育馆,了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光辉历史,充分感受英雄儿女为实现国家独立自由所做出的牺牲,为国防建设的伟大成就而倍感骄傲;带领学生走进雷锋纪念馆,了解“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的感人事迹,感受雷锋强大的精神力量;从教材延伸,组织学生观看《刘胡兰》《英雄王二小》等红色电影,感受革命英雄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以及忘我的牺牲精神,种下学英雄、颂英雄的种子;组织观看“百年党史”系列展览,邀请南京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授和研究生进行专业讲授,随着生动的讲授,日出东方的“红船精神”、星火燎原的“长征精神”、服务人民的“雷锋精神”、伟大时代的“抗疫精神”都从学生心灵深处坚毅地生长起来。

基于学习生态理念,学校积极开发“不一样”的儿童学习空间,对外是跨界融通、泛在生长的动态场,对内是统整各类场域要素的复合场,其根本是为了生命的绽放,形成充满儿童味的、生态的、有生命力的学习场域,促进儿童的全面成长。

猜你喜欢
楼顶阳台教室
猫阳台(一)
猫阳台(四)
猫阳台(二)
务虚笔记
不要在教室打闹
割草机
《阳台上》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酝酿睡意
在楼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