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芳 徐一杰 伍正燕(四川省骨科医院急诊科)
所谓康复护理,就是为骨折患者在身体以及精神方面创造出良好的环境,并针对骨折部位的具体情况做好相应的护理干预,为患者达到更好的康复效果、缩短康复所需时间来创造出良好的条件。在康复护理中,医护人员应对患者加以有效的功能性训练,从而让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有更好的生活自理能力。并根据患者的疾病发展及身体恢复情况,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避免疾病引发其他并发症,或者由于患者自行处理不当而造成二次伤害。
(1)康复护理的原则 肢体在保持固定的前提下做好适度的功能训练,保持动静结合;在做功能训练的过程中,骨折对位对线要保持不变;通过功能训练让肢体暂时丧失的一些功能得以慢慢恢复;在康复护理的不同阶段,护理的重点也要不同。
(2)康复护理的目的 促进骨折部位出现的血肿得以尽快的吸收;对骨折断裂的纤维连接部分起到加速连接的效果,并加速骨痂的形成;通过护理避免关节由于长期固定而出现粘连僵硬,促进关节活动能力的恢复;通过康复护理,避免出现肌肉萎缩;避免出现制动的综合征。
做好功能性锻炼,可以促进肢体功能的康复。康复护理的原则之一就是需要做好动静结合,因此合理引导四肢骨折患者进行功能性锻炼就非常的重要。这不仅可以避免患者出现肌肉萎缩、关节强直、粘连等一些严重的后遗症,还有利于肢体的功能得以逐步的恢复。因此医护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尽早指导其进行功能锻炼,患者也要积极地配合医护人员。在骨折整复、固定、牵引后即开始进行功能锻炼,并且之后贯穿于整个治疗和调理过程。
(1)错位的部位要尽快准确复位 四肢骨折后,骨折部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错位和畸形,这都会引起肢体功能的障碍,导致患者的肢体活动能力下降甚至丧失。因此骨折患者要做好预防后遗症的工作,就要尽早地做好骨折部位的准确复位,根据患者的年龄、骨折的移位情况,使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整复。
(2)骨折复位后要做好固定 四肢骨折的患者都存在严重的创伤,因此需要根据患者情况做好对应的治疗,在手法整复后需要对相应部位做好长期的固定,避免骨折断端复位之后再次出现错位的情况。在手法整复之后,应合理使用小夹板或石膏进行外部的固定,并根据骨折移位的情况合理放置压力垫。不合理的固定或者关节固定过度都容易造成不良后果。
对于四肢骨折的患者来说,意外的出现对其身体和心理都会产生很大的冲击,因此在临床康复护理上,需要有效的康复护理方法来对患者进行身体和心理上的康复指导。正确的康复护理操作不仅可以降低患者的心理负担,还可以帮助患者得到更快更好的恢复,所以说做好四肢骨折患者的康复护理,可以很好地帮助患者进行康复,让患者尽早恢复健康,享受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