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勇 曹毅 李进毅 崔波 徐晓波
(1.雅安市气象局,四川雅安 625000;2.石棉县气象局,四川雅安 625400)
雷电灾害是一种能够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和威胁人身安全的气象灾害,要做好防雷减灾工作,最大程度降低雷电灾害造成的损失,防雷装置检测工作可以为各领域的防雷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因此,不断提高防雷装置检测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才能更加有效地保障人民的财产和人身安全[1]。目前的大多数防雷检测工作仍停留在对避雷针、避雷带等外部防雷装置和防雷电感应以及防静电接地等装置的检测,忽视了完整的防雷技术措施。完善的防雷检测工作不但应包含检测现有的防雷装置,还包括了对待检测单位防雷装置的配套装备能不能正常运转,保证防雷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与成功完成,对检测对象的雷电防护能力进行一个全面客观的技术评价,通过检测查找出雷电灾害隐患,为整改工作提供科学依据,还需对检测工作中防雷技术的安全性做好相关的检测和评估工作、日常所用设备的保修和管理。想要进一步解决防雷检测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需要从硬件和软件2个方向入手,才能有效地避免人们因为雷电灾害的影响而出现经济上的损失[2]。《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均明确的提出“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加强对雷电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管理,并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对可能遭受雷击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安装的雷电灾害防护装置的检测工作。安装的雷电灾害防护装置应当符合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规定的使用要求。”因此,各级气象主管部门和相关单位应对此项工作予以重视,在防雷检测工作中引进先进的防雷检测技术,推动防雷检测工作更加规范和科学[3]。
我国的防雷装置检测工作相比于其他发达国家而言开展较晚,防雷检测技术相对落后,造成检测工作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防雷装置检测工作的检测水平与技术水平直接关系到是否能了解各类建构筑物和设备设施的防雷装置的雷电防护能力和运行状况,能否及时发现存在的安全除患,关系到我国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同时也是保障我国防雷减灾工作正常运行和开展的核心关键。此项工作的检测技术经过全国气象部门及相关行业广大防雷专业技术人员30多年多年的不断实践和完善后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仍然与防雷装置检测工作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这个目标有不小的差距,检测结果距离日益提升的安全要求尚有不小差距。除此之外,因国家相关部门和行业在防雷装置检测工作这方面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了参与防雷装置检测的部门和单位无法对现有的检测技术进行大幅度的创新,阻碍了我国的防雷装置检测技术提高和发展。
防雷装置检测工作要顺利发展并不断提高,需要依托于科学、规范、标准的相关检测工作制度和规范才能保障防雷装置检测工作的标准化和一致性,才能确保检测结论相对统一且具有参考意义。2016年防雷体制改革后,防雷装置检测单位资质统一由气象部门颁发,防雷装置的相关行政许可分别由多个行业主管部门来承担并实施监管。各相关部门对于此项工作重视重视程度参差不齐,致使防雷装置检测工作的相关规定和制度并未完善,相对割裂,甚至在个别省、市等地方相互矛盾。如部分地方甚至以房屋建筑物主体检测资质代替防雷装置检测资质,直接导致大面积的低水平简单化的检测能力和水平。正是因为缺乏统一、科学、规范的防雷装置检测管理规定、制度和规范,造成了防雷装置检测人员与相关工作人员在工作中重视程度差距较大,再加上执法意识的淡薄,严重影响了防雷装置检测工作的健康发展和检测质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防雷装置检测工作,使人民群众对于防雷装置检测工作的性质产生错误理解[4]。
防雷装置检测工作是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同时防雷装置检测工作涉及各行各业。检测人员需要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个人职业素养和相对广泛的知识面及经验,才能有效保障防雷检测工作顺利开展。随着我国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和生产生活需要的不断提高,对防雷安全工作要求日益增加,防雷装置检测工作专业技术人才和相关管理人员相对匮乏,检测质量不能得到有效保障。如作者所在省2020年的防雷装置检测职业能力考试中,大量参考人员因专业能力和知识不足,无法通过考试取得合格证。在防雷体制改革后,部分地区和行业部门工作人员对防雷检测工作认知缺乏,造成工作人员之间的技术水平、专业知识、工作能力各方面都有着较大的差距。同时,对于防雷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充分、缺少检测工作的使命感以及工作责任心,这些问题也是阻碍防雷检测工作正常进行的原因。
由于许多检测人员对于防雷装置检测工作的认知不足,加上没有完善的防雷检测工作相关规定和制度,造成检测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无法按照标准规定进行处理。同时,对防雷检测的各种设备、装置和配套设施的认识不全面,无法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判断和评估,影响检测工作顺利开展。与此同时,各行各业、人民群众对于雷电灾害认识不足导致在生产生活中防范措施不够完善。我国许多建筑的防雷设施主要依靠传统的直击雷防护装置与感应雷防护装置来设防,防护能力不足,未能做到全面防护。因此,防雷检测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还需根据实际情况做好相关的评估,从而采取完善的措施来保证防雷工作的有效性。
从2016年开始的防雷体制改革打破了以往由气象部门单独全面管理防雷减灾工作的局面,细分到住建、经信、交通、水利、铁路等各个细分行业来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负责”的原则来进行防雷减灾的行业管理。各行业对不同的建(构)筑物以及防雷设备设施要求不一,导致各行业部门、各省市区对防雷工作的认识、要求、管理措施等参差不齐,甚至部分行业目前仍未对防雷装置检测工作进行规范。只有对各行业的防雷检测设备和检测技术都同样具有着高要求,才能充分地发挥防雷装置检测工作在整个防雷减灾工作上的优势。防雷检测工作是促进全社会防雷减灾的一项长期性工作,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作,对专业技术水平设定的标准比较高。同时,防雷检测又是一项与服务工作有相似点的活动,所以该项工作的执行者一定要有崇高的职业精神,不仅需要有着较强的专业能力和工作责任心,还需要拥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道德素养。相关职能部门应尽快对现代防雷检测工作进行规范,主要是对防雷装置检测单位的检测能力评价、服务收费、仪器设备、服务收费、引用标准等方面都要有统一的标准和要求。检测单位和从业人员也应提高自身职业素养与业务水平,端正工作态度,从国家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大局出发,真正切做到一视同仁,切实做好防雷检测工作[5]。
为了提升防雷检测工作的质量,应对防雷检测技术进行不断地优化和创新,才能使检测质量以及工作效率均得到全面的提升。政府有关部门首先需对防雷检测工作予以重视,加强对此工作的资金投入,使检测部门能够引进先机的检测设备和借鉴其他国家的检测技术,才能对现有的防雷检测技术进行创新和优化。同时可以定期对检测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或是举办防雷检测技术的交流会,促使检测人员的专业技术得到提升。其次,检测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充分的利用先进的互联网信息技术,整理和总结网络上的相关资源,实现对检测工作的方案优化[6]。
基于上述问题中提到的原因,我国部分地区政府相关部门对于防雷工作的管理还有待提高,相关规定和制度仍需进一步完善,否则会影响防雷装置检测工作顺利开展,影响检测工作标准性、规范化建设。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当逐步出台相应的防雷装置检测工作管理办法,从防雷装置检测单位、检测人员、检测仪器等方面作出明确规范的要求,同时对各社会责任主体在防雷检测中的责任和义务也作出相应规定,通过相关制度和规定的建设促进防雷装置检测更加科学合理,检测数据更加准确、权威,切实起到防雷减灾的基础性支撑作用。
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储备是保障行业稳定发展和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前提,防雷装置检测工作也不例外,需要拥有专业能力过硬的人才以及综合能力高的团队。因此气象部门应重视对防雷检测工作人员的培养和专业检测团队的建设,多举办各种技能和理论知识、装置设备使用等培训活动并鼓励检测人员积极参与,促进其技术水平和素养的提升,减少在防雷装置检测工作中失误现象的发生,进而保证检测工作的质量与结果准确性[7]。
人们对于雷电灾害的预防意识不足,认为在日常生活中没有必要开展防雷工作,造成了雷电灾害发生时,人民不能采取有效应对措施保护自身安全。根据实际情况做好预防雷电灾害的工作,确保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各级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以及从事防雷装置检测的有关单位还应加大防雷装置检测宣传力度,提高全民防雷装置检测意识,让广大群众对干防雷检测不再陌生,积极地参与到防雷检测事中来,形成一个全民共同参与的防雷检测新格局。
防雷检测工作中的设备或装置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尤为重要。防雷设备或装置是保障防雷检测工作能够进行的前提条件,因此检测人员在检测过程中若仅检测某一固定位置,会使检测结果不够全面且准确性不高,还需重视全面的检测。防雷设施或装置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难免会有损坏的现象,一旦出现故障则会影响检测工作正常开展,工作人员就需要在检测过程中对其进行维护和保养工作,当防雷设施或装置因损坏后无法正常使用时需及时进行更换工作。
雷电天气是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但引起的雷电灾害都较为严重。由于我国防雷减灾工作起步较晚,发展相对缓慢,造成了防雷装置工作中出现许多问题。规范防雷装置检测,打好雷电灾害防御工作基础,能最大程度地减少雷电灾害造成的损失。政府相关部门与检测工作从业人员还需重视防雷检测工作的重要性,不断地对现有的防雷检测技术进行优化和创新,提高检测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能力,提升防雷检测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促进防雷检测工作的发展,减少雷电灾害对人民群众造成的各种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