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晋宇
延边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吉林延吉 133002
在夏季,在潮湿和闷热的双重影响下,实验动物中心圈养的实验用兔易暴发大规模传染病。因此,科学的对实验用兔进行疫病防控是夏季饲养期间的重点。各地实验动物管理部门应结合当地季节、饲养环境、饲料成分等因素进行综合防治,加强实验用兔疫病的防控。
夏季通常外温较高,阴雨连绵,空气潮湿,饲料易受潮,这有利于蚊蝇等昆虫的繁殖,同时给兔病的传播提供中间宿主[1]。因此在夏季来临前,要做好兔瘟三联疫苗的接种以及腹泻病、螨病、球虫病等治疗药和防虫、防鼠工具的准备工作。
夏季较为炎热,从冷藏库中采购的兔瘟疫苗在转运中若保存不当也有部分失效的风险,导致实验用兔免疫环节出现漏洞。因此,在冷链药品的采购中,也应准备泡沫箱和冰袋等进行保存,确保兔瘟疫苗的效力不受影响。
由于同一品种的实验用兔亲缘较近,繁殖力也很强,在连续繁殖1年左右出现了腿部畸形的仔兔,畸形与正常的比例约为2:5。在从外地引进健康同品种种兔并且分区饲养后,种群结构得以优化,新生仔兔健康,从而提高了实验用兔种群数量[2]。
动物实验人员在夏季的日常管理中,须全程遵守标准操作流程,进入实验用兔饲养区时应身着工作服、帽子、口罩、手套、鞋套等。每日监测实验用兔饲养室的温湿度,并查看空调以及排风系统情况,以保证通风良好,同时需注意实验兔饲料仓库的保存情况,保证实验兔饲料不受潮不发生霉变,并做好实验兔饲养区的工作记录[3]。
在夏季实验用兔饲养区有着温湿度较高的特点,因此在实验和工作中的废弃物需经专业部门进行回收和无害化处理。动物尸体通常可由实验中心工作人员使用专用可降解密封袋对动物组织进行封存,再统一放于指定冰柜暂时统一存放,标明日期与名称[4]。刀片、注射器等医疗废弃物需集中到指定的医疗垃圾箱中,避免再次污染。
通过一系列的免疫和预防虽然能最大程度对实验用兔进行免疫保护,但由于夏季兔传染病暴发快、传染力强等特点,难以达到完全杜绝。因此要建立夏季实验用兔疫病应急预案,对暴发的疫病进行及时控制,对病死兔进行无害化处理,对轻症病兔注射高免血清或药物治疗,减少损失同时避免传染进一步扩散[5]。
兔瘟是夏季炎热潮湿条件下易暴发的传染病,成年兔死亡率可达90%以上,眼观表现为重症病兔鼻周围有黏性脓液附着,抽搐震颤倒地而死,轻症病兔精神萎靡,体温明显升高,消瘦。剖检可见病兔呼吸器官出现出血坏死小点。夏季兔瘟治疗可采用大剂量接种兔瘟疫苗5 mL,要做到注射后针头的更换或消毒[6]。
真菌病是夏季炎热时兔常见病,传染力强,病兔头部、四肢等部位出现不规则脱毛,患病后食欲废绝、极度消瘦。夏季真菌病治疗可采用真菌灵、酮康唑等药物每天对病兔进行擦拭,重症可同时口服灰黄霉素20 mg/kg,病兔症状减轻后,持续1周即可停药[7]。
肺炎病可由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等引起,受到天气突变、外界刺激、产后虚弱等因素诱发,病兔时常有“打喷嚏”的表现同时鼻孔处有黄色黏液附着。夏季肺炎治疗可使用青链霉素协同治疗3~5万U/kg,持续1周好转后可停药[8]。
兔肠炎病大多由大肠杆菌、巴氏杆菌、沙门氏菌、魏氏梭菌等引发,病兔腹部肿胀,体型消瘦,在尾根与肛门处有粪便粘连,肠组织及其周围组织有出血点。夏季实验用饲料堆积保存不当而霉变是肠炎病的诱因之一,传染性强,1月龄仔兔死亡率高[9]。
做好暑期实验用兔防疫是高校实验动物中心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尤其夏季最炎热的8、9月份与暑假临近,工作中的隐患时有发生,尤其是学生在独立实验时,存在着被实验兔伤害的风险。因此,实验用兔的安全育养,需要责任人不断进行查缺补漏,将药学、畜牧学等学科知识与当地实验动物中心实际相结合。特别是近年来各地高校动物中心大多迎来新发展机遇,新建动物实验室标准得以提高,因此实验动物从业者更应把握这次良机,实现实验用兔疫病综合防控,为培养生命学科专业人才不断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