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 硕
安徽省桐城市嬉子湖镇畜牧兽医站,安徽桐城 231441
引发鹅痛风病的因素繁多,其中饲料因素、药物因素、先天因素皆是其中之一,在实际防治工作中需立足于具体的病因和症状谨慎做好规划和分析,方能最大化提高防治成效,相关要点如下。
通常而言,鹅每日食用的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应维持在15%左右,若是饲料中蛋白质的含量超出范围,很容易致使沉积在鹅血液当中的尿酸盐含量大幅增长,多出了可依靠鹅体机能正常排泄的量[1]。同时致使尿酸盐累积在鹅体多个部位,如关节、内脏、皮下等处,导致鹅体肾脏所承担的负担日愈增加,给肾脏带来不同程度的损伤,痛风病的发病概率大大提升。
药物或多或少都带有一定的毒素,若是用药不规范,让鹅长期大量食用一些药物,如磺胺类药物,一旦超过鹅体本身的耐受限度便容易显露出毒副作用,损害肾功能,尿酸排泄不畅,沉积在鹅体中,继而引发痛风病。此外,也存在少数养殖人员在日常养殖中给鹅服用一些人用药物,此举容易导致急性内脏型痛风。总之,要想防范鹅痛风病,在日常用药过程中,务必要提高警惕,认真阅读用药说明,逐一依循相应规定选药、给药。
饲料一旦出现霉变问题,其中的毒素便会入侵鹅体,给其肝肾带来损害,特别是T2毒素、黄曲霉毒素等的危害性更为明显,因为饲料霉变大多出现在温度、湿度较高的时节,所以由霉菌导致的痛风主要多发于夏天。若是将饲料储存在昏暗阴潮、密闭不通风的环境中,无疑加剧了饲料的霉变速度,这种情况必须予以重视。另外,如若鹅群中痛风问题频出,和同种群本身的代谢能力也存在一定的关联。
基于鹅痛风病的病症表现,该病可以细化为两大类别,分别为内脏型、关节型痛风,国内大多数病例表现为内脏型,症状表现如下:症状遍达全身,病鹅状态颓唐,食欲大减但饮水量变多,鹅身羽毛蓬乱,排泄物呈灰白色稀薄状,肛门呈松弛状,喙和蹼颜色发白,贫血问题突出,鹅腿处的关节存在不同程度的肿胀,有时不能正常站立,影响鹅体的正常发育速度。而关节型痛风在刚刚发病时,往往没有显露出明显的状态改变,然而因为关节部位积累了一定量的尿酸盐,关节处的肿胀问题往往无法避免,随后慢慢出现轮廓更为清晰、质地坚硬、可以移动的结节。若是结节出现破裂问题便会从中流出呈干酪状的灰黄色尿酸盐结晶,某些部位还会出现出血性溃疡,有些病鹅的腿、翅关节处也会变形,导致病鹅行动受阻,时常以独肢站立抑或呈蹲坐状态[2]。
鹅在各个养殖阶段对于营养成分的需求也有差异,养殖人员必须秉持科学搭配、营养均衡的原则选购饲料,主要选购那些正规大厂家生产的饲料,一是品质有保障,二是售后服务好,可以自源头处把好饲料关口。在购置好饲料后,后续的存储事宜同样不可轻视,重视对存储环境的维护,阴凉干燥、通风性好的环境更适用于饲料的存储,不易出现霉变,必要时可以在仓库地面铺撒一定量的生石灰粉,以便于吸纳空气中的湿气,降低饲料霉变概率。有条件的养殖单位可以采用“以放牧为主、补料为辅助”的养殖模式。如此,鹅群一来可以进食更多天然饲料,二来可以在进食的同时多多运动,继而强化体质,需要注意的是,在放牧之前一般不要喂食饲料,放牧结束后可以适当进行补料。
药物滥用会引发诸多不良问题,因此,在鹅养殖的各个阶段都要避免药物的滥用,有规律、有节度地科学用药,就算在发病过程中也必须依循药物的剂量和疗程要求科学给药,尤其是磺胺类药物,一般不要给雏鹅服用。若是一定要用,那么就要增强警惕,保持使用剂量的合理性,切记不要超出规定剂量,同时保证用药周期的科学性。另外,还可以配合添加等量碳酸氢钠。用药过程中注意加大病鹅的进水量,以免出现中毒问题而导致结晶尿,继而损害病鹅肝肾器官,此外,需要将药品混合至饲料中给病鹅服用时,也需格外注意具体的用量和用药时间。
消毒是消灭病菌、防范疫病扩散的重中之重,养殖人员需要基于鹅场养殖实际,配备好必需的消毒设备,并制定细致完善的消毒规划,推行封闭式养殖,还要选派专人抓好管理事宜。在实际消毒时,除了要抓好鹅场内生活、生产等重点区域的消毒,一些容易忽视的卫生死角同样不能落下,如可以在每一处进出通道上都建造消毒池,饲喂器具都要逐一消毒。除了定期按时将鹅场环境进行充分消毒外,为提升消毒成效还要注意消毒液的交替使用,消特灵、烧碱等都是常用药剂,注意浓度要求,逐一依循说明书的规定来配置消毒液。
总而言之,在鹅养殖中,养殖人员必须重视对鹅痛风病的诊治,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及早康复,立足于鹅的病症表现拟定最佳防治措施,以免延误治疗时机,让鹅群少受病痛的侵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