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基础、稳中求新、关注核心素养
——2021年高考“数列”专题命题分析与备考建议

2022-11-15 05:45孔繁晶徐州高等师范学校221116
中学数学月刊 2022年2期
关键词:数列通项评析

孔繁晶 (徐州高等师范学校 221116)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数列作为一类特殊函数,是反映离散过程的基本模型.它不仅是数学课程的重要研究对象,在其他领域和日常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其研究过程还蕴含了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对培养学生逻辑推理、数学运算和数学建模等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2021年高考共计10套数学试题,每套试题均将数列作为主干知识进行考查.试题编制突出数学本质,重视理性思维,坚持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的考查方向.

1 考查内容分析

综合分析2021年高考数学试题,其数列命题围绕等差、等比两类特殊数列展开,重点考查概念的理解、基本量的计算以及蕴含的数学思想.

1.1 考点分布合理

2021年10套高考数学试题共计18道数列问题,统计如表1.2021年高考数列考查内容分布均衡,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数列的表示方法,项与和的关系;等差(比)数列的判断和性质;等差(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利用递推关系求通项;数列求和;数列的综合应用等.其中,等差(比)数列的概念、性质、通项公式以及前n项和公式仍是考查重点.部分试题还与函数、方程、不等式、简易数论、数学归纳法相结合进行考查,如北京卷第21题,浙江卷第10题、第20题,天津卷第19题等.

表1 2021年高考数学试卷数列问题考查情况统计

1.2 分值比重相当

10套试题中,数列内容均有一道解答题,选择题、填空题数量各有不同.总分值在10~24分之间,全国统一命题卷相对偏低,在10~17分之间,地方自主命题卷相对偏高,在15~24分之间.

1.3 文理差异存在

全国甲、乙卷均针对文、理科学生的能力差异进行分别命题.其中,全国甲卷解答题采用同一题源,理科以“结构不良问题”形式进行考查,文科则以传统形式进行设计.可见,文理科命题差异依然存在,理科思维跨度稍大,更加注重抽象与逻辑思维,文科则偏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1.4 难度层次分明

全国统一命题的数列试题均以容易题和中档题为主,主要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值得注意的是,首次问世的新高考I卷数列填空题综合性较强,考查了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数列解答题一改江苏卷多年风格,未与其他知识点交汇命题,也不再以压轴题的身份出现.

地方自主命题的数列试题呈现多层次考查态势.北京卷、上海卷的填空、选择题各一道,一道容易题,一道较难题,浙江卷只有一道选择题,难度较大.而解答题题号均相对偏后,属于中档题或难题,北京卷的解答题为压轴题,难度大.

1.5 问题力求创新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提出要构建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试内容体系,改变相对固化的试题形式,增强试题的创新性.2021年高考数列试题践行这一思路,出现以传统文化为情境的微型建模、加大开放题的创新力度,将考查指向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发挥高考的选拔功能.如全国甲卷理科第18题、新高考I卷第16题、北京卷第21题.

2 命题思路分析

2021年高考数列试题紧扣考试大纲,遵循“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命题原则,立足基础,稳中求新,关注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服务选才”的核心功能.

2.1 立足基础,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

等差、等比数列是高中阶段研究的两类重要特殊数列.《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求探索并掌握等差(比)数列的概念、变化规律、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因此,基本量、基本运算一直都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例1(新高考Ⅱ卷第17题)记Sn是公差不为0的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a3=S5,a2a4=S4.

(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an;

(2)求使Sn>an成立的n的最小值.

评析本题考查等差数列的通项及前n项和公式,是典型的基本量计算题.题目着眼等差数列五个量a1,an,d,n,Sn之间的关系,通过构造方程组,求得an,Sn,再建立一元二次不等式确定n的最小值.这类问题属于高考数学高频考点,重点考查通性通法,方程、整体代换等思想以及数学运算素养.同时,此类解答题还是考查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良好载体,书写过程不必繁琐,但不可缺少关键步骤,例如代数化简、写出基本量等.

例2(全国甲卷文科第9题)记Sn为等比数列{an}的前n项和.若S2=4,S4=6,则S6=( ).

A.7 B.8 C.9 D.10

A.64 B.100 C.128 D.132

评析上述两道例题,依然考查等差(比)数列的通项、前n项和以及性质.在解题时若能灵活运用性质,将其与基本量运算相结合,如例2依题意知“S2,S4-S2,S6-S4成等比数列”,例3利用“2b3=b1+b5”均可简化计算、节约时间.这也体现了高考命题小题考“小”、解题“多路径”的特征.

(1)求{an}和{bn}的通项公式;

评析纵观多年各地考题,数列求和问题屡“考”不鲜.本题题干清晰,易于入手,第(1)小题构造方程求解;第(2)小题考查形如cn=an·bn的数列求和(其中{an}为等差数列,{bn}为等比数列),需利用错位相减法和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分别求得Tn和Sn,再用作差法完成不等式证明.处理此类问题需要逻辑清晰、公式熟练,其中,错位相减法也是高考数学中考查学生数学运算能力极好的载体.

2.2 适度综合,关注数学本质、理性思维和关键能力

高中数学各知识点并非互相孤立,而是相互关联的.因此,近年高考命题遵循覆盖全面、适度综合的原则.所谓综合,既可指内容,如章节内部、章节之间、跨学科的综合,也可指能力,如联合考查多个核心素养,以促进师生重视知识间的逻辑关系,重视数学本质,重视理性思维和关键能力的培养.

(1)记bn=a2n,写出b1,b2,并求数列{bn}的通项公式;

(2)求{an}的前20项和.

评析本题位于试卷解答题第一题,无疑应该属于基础题一类.但递推数列与等差数列的结合,又涉及分奇偶讨论,这样相对综合的问题难住了不少考生.第(1)问关键在于通过奇偶分支写出“bn+1=a2n+2=a2n+1+1=a2n+2+1=a2n+3=bn+3”, 第(2)问则需要继续依据奇偶项分类,通过分组求和得出S20.由此可见,所谓大题考“质”,就是避开一些命题固定套路,回归数列本质,通过列举找寻规律,用最原始、最简单的办法突破问题.

(1)证明:数列{bn}是等差数列;

(2)求{an}的通项公式.

例7(全国甲卷理科第7题)等比数列{an}的公比为q,前n项和为Sn.设甲:q>0,乙:{Sn}是递增数列,则( ).

A.甲是乙的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

B.甲是乙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C.甲是乙的充要条件

D.甲既不是乙的充分条件也不是乙的必要条件

(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2)设数列{bn}满足3bn+(n-4)an=0(n∈N*),记{bn}的前n项和为Tn.若Tn≤λbn,对任意n∈N*恒成立,求实数λ的取值范围.

评析数列作为高考数学重要考点,既可以独立命题,也可以在与其他数学知识、方法交汇处命题,从而全面考查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常见类型是与函数方程、不等式、数学归纳法、简易数论等知识相结合,且综合考查多个知识点,难度较大,尤其在自主命题地区常以压轴题身份出现.

例7相对简单,将等比数列通项、性质以及前n项和与四种条件相结合,依据定义进行充分性和必要性的判断.例8难度较大,考查了递推数列求通项和裂项求和,还融合了利用导数判断函数单调性、数学归纳法以及不等式放缩等内容,着实对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进行了考查,具备选材价值.例9第(1)问考查Sn与an关系,属于基本题型,第(2)问借助错位相减法求Tn,转化成λ(n-4)+3n≥0恒成立问题,考查了特殊数列求和的常见方法以及分类讨论等重要数学思想.

2.3 灵活应用,突出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新一轮教学改革倡导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故高考试题命制将会彰显数学学科内外的应用,考查学生必备知识水平与关键能力,逐级深化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试体系.

例10(北京卷第10题)数列{an}是递增的整数数列,且a1≥3,a1+a2+a3+…+an=100,则n的最大值为( ).

A.9 B.10 C.11 D.12

评析本题虽然容易,却从简易背景入手,考查学生应用等差数列前n项和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显现出学科内应用的命题思路.

例11(上海卷第19题)已知某企业2021年第一季度的营业额为1.1亿元,以后每个季度的营业额比上个季度增加0.05亿元,该企业第一季度的利润为0.16亿,以后每季度比前一季度增长4%.

(1)求2021年起前20季度营业额的总和;

(2)请问哪一季度的利润首次超过该季度营业额的18%?

评析本题以求企业20季度营业额之和以及利润探讨命题,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理解数学的应用价值.第(1)问考查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应用,第(2)问利用等差(比)数列通项知识建立不等关系,进而确定何时“首次超过”,意在考查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以及数学抽象、数学建模等学科核心素养.

此外,此应用背景源于教材习题,由此可见,高考命题不仅考查的知识点、方法技能不会脱离课本,就连题设背景往往也源于课本.因此,再次提醒日常教学和复习必须重视教材.

2.4 稳中求新,体现素养导向

2021年是高考改革之年,无论是全国统一命题还是地方自主命题,试题都在一个“稳”字的基础上着力创新.就数列试题的命制来看,在考查基本知识和关键能力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学生创新性运用的考查.除了常考常新的“新定义”问题外,还增加了开放性问题的数量,并从设问方式上、背景设定上作了创新.这既反映了高考数学的考查方向,也体现了人才选拔的意愿.

评析本题为全国甲卷理科试题的中档题,设问方式相对新颖,试题给出多个条件,要求构建一个命题并加以证明.这类没有明确结构或解决途径的“结构不良问题”相对开放,给学生充分的选择空间.因其需要学生准确表征,自主建构,对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迁移能力有着丰富的价值.就本题来看,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分析,考虑多种可能,组合出三个命题,然后结合条件以及经验判断,①③为条件,②为结论或是②③为条件,①为结论(即为全国甲卷文科第18题).在这个过程中,重点考查学生对于数学本质的理解,评测其思维的系统性、灵活性、深刻性以及创造性.

3 备考建议

数列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具有内涵丰富、方法灵活、应用广泛的特点.纵观2021年高考数学中的数列试题,深感其难度基本稳定,而深度、广度以及新意都在不断提升,既实现了“选材”的目的,又指明了课程改革的方向.为了使2022年高考数列复习更加具有针对性,笔者提出以下备考建议.

3.1 研究试题,把握方向

高考试题既是服务选材的尺,又是引导教学的旗.新一轮高考改革提出“一核”“四层”“四翼”,积极促使命题向素养导向发展.因此,在复习备考中,教师要深入研究试题,捕捉命题内容、难度、题型等线索,并且透过现象看本质,总结规律求推广,以此合理高效地分配备考时间和精力,有的放矢地进行复习.如开展近几年的热点——结构不良问题的探讨,引导学生深度学习,体会数学本质,归纳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由简到繁,优先选择条件单一或者运算方便的;由熟到生,优先选择熟悉的式子或者条件,等等.

3.2 夯实基础,透析本质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2021年高考数列试题依旧坚持回归数学本质,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不设“繁难偏怪”的问题,注重通性通法的研究,淡化一些特殊的技巧.因此,在复习备考中,一方面要引导学生用好教材,重视知识的生成与发展,多想多悟,深化对于数学本质的理解;另一方面要帮助学生夯实基础,做好“一题多解”“多题一解”的训练与反思,从通性通法中汲取解题思路,优选方法,强化计算.假以时日才能做到基础题稳扎稳打,万无一失,综合题化繁为简,逐级破解.

3.3 着眼应用,提升素养

数学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有着丰富的应用价值.从近年高考试题可以看出,数列命题坚持从学生认知水平出发,本着“重思维、重应用、重创新”的理念,以学科内外的应用为依托,设计开放性问题、创新型应用问题,深化对于学生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等核心素养的考查.因此,在复习备考中,教师要着眼应用,勇于创新.一方面做好系统化教学,另一方面开展主题式研究,重视思维力和意志力的训练,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用数学语言表达世界,使得学生在考场上遇到新问题能够不乱不惧,会思考、敢尝试、能突破,切实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数列通项评析
恰巧而妙 情切致美——张名河词作评析
数列通项与求和
评析复数创新题
n分奇偶时,如何求数列的通项
巧求等差数列的通项
求数列通项课教学实录及思考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高中数列的几种解题思路分析
高中数学数列试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分析
数列求和与数列极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