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绍红,陈佳贤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苏南京 211106)
航空安全是民航业关注的永恒主题。在保障航空安全、确保飞机顺利飞行环节中,民航机务维修工作至关重要。作为民航生产运行链条的关键基础环节,机务维修工作质量与重大安全隐患密切相关[1]。但是,在过去的20年中,机务维修差错导致的不安全事件增加了4%,机务维修工作存在缺陷和风险。如2022年1月,由于祥鹏航班机务维修人员未与飞行机组进行起落架安全销交接,致使飞机起飞后返航。
早在2016年中国民用航空局(CAAC)在《关于进一步加强机务维修质量管理和工作作风建设的通知》中指出,引起维修差错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维修人员的工作作风问题,他们的工作作风直接关系着其行动力和严谨性,影响着航空安全。工作作风建设一方面能够加强民航机务维修人员遵章守纪的意识,减少安全防御层被击穿的概率;另一方面可增加组织的防御能力,从系统上强化防御韧性。可见,民航机务维修人员优良的工作作风建设是安全防御体系中举足轻重的部分,这必须是牢牢把握住的关卡和紧紧夯实的基石。针对民航机务维修人员的工作作风问题,2018年民航局在《关于印发〈中国民航维修人员工作作风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中呼吁“亟需在行业内提升工作作风水平,夯实航空安全基础”。
目前,虽然已有学者对民航机务维修人员工作作风的相关问题展开了研究,但并未对工作作风的结构维度进行深入探析[2]。2021年8月,中国民用航空局印发的《民航安全从业人员工作作风长效机制建设指南》从实践层面指出了民航机务维修人员可能存在的作风问题,但尚未形成民航机务维修人员工作作风结构化体系,使工作作风建设的具体实践难以系统化规范化地开展。综合来看,目前对民航机务维修人员工作作风结构维度的研究较为匮乏,难以得到对其工作作风较为全面、科学的评价结果。
综上所述,本研究以民航机务维修人员工作作风的行为表现为切入点,重点探讨其构成要素以及工作作风改善方向。选取民航机务维修人员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借助因子分析等方法,首次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机务维修人员工作作风结构维度,并分析因子与因素的重要度,以及重要度与符合度间的差异性,以期为中国情境下工作作风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为中国民用航空局、航空公司及相关组织工作作风建设提供合理的对策和建议,为促进民航工作作风建设走向新的高度做出贡献。
工作作风的核心为“作风”。通过文献梳理发现,“作风”一词出现时间较早,且学者们对于作风的理解、运用都不尽相同。对“作风”概念的运用最早可追溯到1841年马克思的博士论文,他在论文中提及“我还要请大家注意伊壁鸠鲁的一种作风”[3],此处“作风”指代“一种表达风格或手法”。朱自清在《欧游杂记威尼斯》中曾提及的“作风”一词与这一意思相近,指文艺家或作品的风格。1944年,茅盾在小说《小圈圈里的人物》中写到:“完全是无耻的作风!”,此处“作风”的含义与先前有所差异,指生活方面表现出来的态度或行为。毛泽东同志在新中国成立后提出“党风”(党的作风)一词,赋予了“作风”更丰富的内涵,作风概念的运用愈加广泛。党风既表现为党组织成员的思想和实践,又代表着整个组织的风貌与形象,具体贯穿于政治、思想、工作、学习、生活诸方面。[4-5]国内作风研究多从党政角度出发,探讨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等[6]。目前,不仅在机关部门,各行各业都强调作风的研究重要性,注重作风建设。学者们陆续将作风的研究重心转移到工作层面,开始探讨社会企业、机关单位等机构中人员的工作作风[7]24-44[8],并进行了定义。例如,胡铁根认为,工作作风指个体或团队展露出的一贯的态度、行为与精神面貌[9];张朋和刘洹伯等也持有类似观点[7]24-44[10]。在国外研究中,能从行政管理中找到“工作作 风”的概念[11],多用“Work Styles”描述。1984年,Dawis和Lofquist较 早 提 出 了 与 工 作作风相关的定义:员工最本质的工作的方式与能力。尽管在此后也陆续有学者研究工作作风相关议题,探讨学校教师的工作作风,但并未给出具体的 内 涵 定 义。[12-13]直 到2015年,Zenobia对 工 作 作 风重新进行了定义,强调个人独特属性在工作作风内涵中的重要性,将其定义为个人独有的看待世界和相应行动的方式应用于工作的情况。[14]1042-1049
综观上述内容可以看出,当前国内外学者普遍认同了工作作风对工作的重要性;在定义上也有相似的认知,学者们多认为工作作风与个人特质密不可分,是个人的性格特质或行事风格在工作上的反映与体现。
国外工作作风的结构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到1999年,由Peterson等学者提出,他基于人格大五理论(外向性或热情、随和性、责任感、情绪稳定性、智慧)指出工作作风包含成就取向、社会影响、人际取向、适应性、责任心等七个维度,但该结构仅从理论角度论述,尚未通过严格的实证检验。[15]虽然如此,Peterson等仍为未来的工作作风结构探索奠定了一定的基础,Günter在此研究背景上新增两个维度:能力水平、情绪管控,并认为工作能力的高低与情绪控制的水平也是工作作风至关重要的体现[16]45-49。Zenobia持有与前两位学者相异的看法,他参考组织氛围分析模型,认为工作作风由八个内容组成:决策、灵活性、工作投入、管理能力、竞争力等,重点关注个人特质在工作环境中的特殊性[14]1042-1049。
国内学者们大多将工作作风划分成精神和行为两大维度。例如,王磊认为,精神模块包含工作态度、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等六项内容,行为模块从工作的完成程序入手,包含对工作的理解、计划、执行、完善、改进和评价等[17];李昭蓉等在王磊的基础上,细化了工作态度与职业素养等维度[18];黄欣欣聚焦于领导干部工作作风,通过对乡镇领导干部的采访与调研,在工作作风思想模块中新归纳出政治意识与宗旨意识两个要素,行为模块落实到领导干部的实际工作行为上,涵盖工作职责、工作纪律、协作精神等五项[19]。上述学者仅提出工作作风结构划分,未正式开发工作作风的量表。近年,林云茹针对民航维修人员提出工作作风三个测量题项,但覆盖面较窄,且其有效性与可靠性也需要进一步检验[2];李晓旭虽未对工作作风进行专项研究,但在探讨民航机务人员胜任素质模型时考虑到工作作风维度,指出工作作风包含责任感、执行力、安全意识、团队合作和沟通协调等5个要素。[19]
除此之外,民航局文件《民航安全从业人员工作作风长效机制建设指南》中也给出了结构划分,将工作作风划分为精神与行为两个维度,各个维度列出了下属的具体要素,这在民航单位实际监督工作中应用较多,但尚未应用于学术研究之中。工作作风代表性结构维度汇总(见表1)。
表1 工作作风结构维度
回顾已往研究可以看出,国内与国外学者们都考虑到了个体对待工作的态度这一方面。相较于国外学者,国内学者们大多将工作作风划分成精神与行为两大模块,兼顾了工作作风的内涵基础与实践状态。国内外学者们虽然提出了工作作风的维度结构,但均从理论角度出发,未形成具体的指标体系,缺乏一定的科学性与规范性;同时,学界也没有针对民航机务维修人员工作作风的测评工具,无法从根本上了解掌握他们的实际作风状况。若要进行民航机务维修人员工作作风的全面评估,还需进行更深入的考量。
为加强民航机务维修人员工作作风建设,需在相关民航文件及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构建更为合适的工作作风结构维度。在进行构建之前需要说明的是,中西方存在一定文化差异,国内深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熏陶,中国最本质的特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为了更好地体现中国文化背景下工作作风的具体内涵,本研究主要参考国内文献并结合国内民航相关文件与机务维修人员工作特点,同时辅以西方学者们提出的个体对待工作的态度的具体要素,来完善机务维修人员的工作作风结构维度。
通过分析归纳表1中内容可发现,国内工作作风文献及民航局印发的相关文件在工作作风结构维度划分上,主要从精神与行为两方面入手,精神模块中个人的思想、思维、态度、自我认知等是大多学者都认可的要素;行为模块多从任务完成的流程这一角度进行划分[17-18],如对工作的计划、执行、评估、反馈、完善等,但按这一标准划分因子并不能完全涵盖工作作风具体的实践内容。在《民航安全从业人员工作作风长效机制建设指南》中,机务维修人员典型问题部分着重强调了机务维修职责相关的一些条目,如“不按程序、手册、工单标准实维修工作”“超出授权范围实施维修工作”等。可见在实际行为方面,民航机务维修人员的工作职责是重要的因子。工作职责属于员工角色内行为,即岗位说明书上明确指出的员工应当履行的行为[20-21]。需要注意的是,除了角色内行为,学者们指出工作作风同时还应呈现角色外行为——个 体的能力 水平[16]45-49[22-23],只 有角色内 外行为相互结合互补,才能更好地体现工作作风的行为模块,完善工作作风具体的实践内容。基于此,本研究从精神与行为两大模块进行民航机务维修人员工作作风结构维度划分,精神模块从思想、思维、态度、自我认知等方面进行相关指标的选取,行为模块从工作职责与工作能力两方面进行选取。形成民航机务维修人员工作作风初始结构的步骤如下:
第一,按照上述分类,通过文献研究法等方式收集反映民航机务维修人员的工作作风精神与行为模块的表征特征共112个因素;
第二,举行研讨会对已得的工作作风表征特征进行深入探讨,研讨会人员包括两位管理学教授、三名富有经验的民航单位领导与十名管理学博士研究生。通过讨论,将含义相似的语句归为一类,把同一类里有雷同含义、相互包含的语句合并,得到39条含义相互独立的因素;
第三,对所描述因素的准确性、与可读性反复斟酌,确保被试者能够理解因素含义;
第四,反复甄别,提高内容效度,修改后保留25个最具典型性的民航机务维修人员工作作风因素;
第五,设计针对机务维修工作作风的访谈提纲,对45名民航机务维修人员进行了访谈。访谈内容主要是被访谈者认为个人端正的工作作风有哪些相关特征,整理得到14条相关的描述因素;
第六,将这些因素与先前所得出的25条因素再次进行整合,最终得出机务维修员工作作风因素共28条。具体因素见图1。
图1 民航机务维修人员工作作风相关因素
调查问卷包含个人基本信息及民航机务维修人员工作作风因素两大部分。其中,个人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工龄、学历、毕业院校、所在单位类别与所在岗位类别等;工作作风因素内容为民航机务维修人员对28条工作作风相关因素的重要度和与实际情况符合度的判断。第二部分内容具体为:将通过上述步骤得出的28条因素随机排列,对28个因素同时进行重要度和符合度测量[24]。重要度代表该因素在工作作风中的重要程度,符合度表明该因素在现实情况中的符合程度;所有测量因素均采用Likert 5点量表,从数值“1”到数值“5”,重要度一栏的“1”到“5”代表“非常不重要”到“非常重要”;符合度一栏的“1”到“5”代表“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28个因素均从重要度与符合度两个角度进行填答,既可了解机务维修员对各个因素的重视程度,也可以了解当前他们的言行举止与这些因素的符合程度,以便后期通过分析这两者间的差距来寻找改善的措施。
本研究采用线下与线上结合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先后在天津、海南、浙江、北京、湖北、四川、重庆、贵州、陕西、新疆、内蒙古等地的国有控股航空公司、民营航空公司、机场及第三方服务方发放问卷,涵盖了我国华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东北等地区,覆盖面较广。
本研究共发放问卷1 500份,剔除填答不完整或有明显填答规律的问卷后,收回有效问卷1 192份,有效回收率为79.47%。其中男性人数较多,占87.08%,女性154人,占12.92%;年龄方面,25岁及以下人员占11.07%,26—35岁人员占44.46%,36—45岁人员占25.17%,46岁及以上人员占19.30%;工龄5年及以下的人员占比22.57%,6—10年的占比24.24%,11—15年的占比20.47%,16年及以上的占比32.72%;学历方面,专科及以下学历占样本33.56%,本科学历占比居多,为61.33%,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比最少,为5.11%;工作岗位方面,一线生产员工比例为66.86%,非一线生产员工占27.52%,管理人员占5.62%。具体的样本基本信息见表2。
表2 样本基本信息
本研究对数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首先分析该样本是否适合进行因子分析,若数据KMO值越接近于1,则表明变量间相同因素越多,可开展探索性因子分析[25]。结果显示民航机务维修人员工作作风数据的KMO值为0.927,Bartlett’s球形检验χ2值为7320.895(p〈0.001),表明该样本适合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
在因子分析过程中,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提取民航机务维修人员工作作风因子,再使用最大方差法进行旋转,以特征值大于1为标准提取因子,经过第一次探索因子分析共提取到5个特征值大于1的民航机务维修人员工作作风因子。其中,民航机务维修人员工作作风各因素因子载荷为0.475~0.917,累计方差解释率为69.314%,其中一条X9出现多重载荷,且载荷值之间相差小于0.20,因此剔除该因素,保留27个因素,形成民航机务维修人员工作作风修改量表。
由于对民航机务维修人员工作作风量表进行了修改与删减,本研究对修改后的量表再次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以确保量表结构的稳定性。在因子分析过程中,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提取民航机务维修个人工作作风,再用最大方差法进行旋转,以特征值大于1为标准提取因子。第二次探索性因子所得结果仍为五因子结构,与初始量表相比减少一个因素,共27个因素。各因素相应因子载荷量为0.565~0.917,累计方差解释率为69.980%。相较于第一次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69.314%,累计方差解释率更高,因此,修改后的结构更加合理,最终形成5因子27个测量因素的民航机务维修人员工作作风结构。
通过分析这五个因子下属因素的内容意义,将这五因子分别命名为思维与态度(民航机务维修人员工作时的思维方式与工作态度)、思想信念(民航机务维修人员对待民航业及所处组织的思想、信念与情感)、自我认知(民航机务维修人员对自己内心情感、能力、自我效能感的认知)、工作能力(工作规定的任务以外一些积极的有益组织的行为)与工作职责(民航机务维修人员在工作中应尽的责任与义务),具体结构维度见表3。
表3 民航机务维修人员工作作风结构维度
本研究进一步验证量表的内部结构效度。在检验民航机务维修人员工作作风的结构维度前,我们首先进行信度检验以确保其有效性。结果发现,思维与态度、思想信念、自我认知、工作能力与工作职 责 五 因 子 的Cronbach’sɑ系 数 分 别 为0.911、0.838、0.729、0.921与0.933,均大于0.7。总体来看,民航机务维修个人工作作风量表内部一致性达到良好水平。
随后,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见表4),运用Lisrel8.70软件对各模型的拟合优度指数进行比对分析,确定最优模型。竞争模型具体分为以下五种:①基准模型共提取五因子,分别为思维与态度、思想信念、自我认知、工作能力与工作职责,据此建立一阶五因素模型(M0);②将思想信念因子并入思维与态度因子,由此形成一阶四因素模型(M1);③将思想信念因子与自我认知因子合并成一个因子,为一阶四因素模型(M2);④将思维与态度因子、思想信念因子并入自我认知因子,形成一阶三因素模型(M3);⑤将思维与态度、思想信念、自我认知合并为一个新的因素——“精神因子”,将工作职责与工作能力合并成“行为因子”,由此形成一阶二因素模型(M4);⑥将五个因子合归为一个因子,统称为民航机务维修人员工作作风,形成一阶单因素模型(M5)。由表4可知,一阶五因素(M0)模型相较于其他模型拟合优度指数最优,χ2/df为2.52小于3,RMSEA值 为0.088,达 到 小于0.09的 标 准,NFI值为0.982,IFI值为0.987,RFI值为0.967,均大于0.9的参考值,基准模型符合拟合指数要求,模型与数据拟合良好。
表4 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
依据前文所得出的民航机务维修人员工作作风的五个因子,探讨民航机务维修人员工作作风各个因素的重要度,并对比各因素的重要度和符合度间的差异,从而为民航机务维修人员进行工作作风整改提供精准有效的对策与建议。为了直观反映各因素重要度和符合度的比对结果,本研究将“差异比”定义为yi=(zi-fi)/max(zi,fi),其中,zi为某一因素的重要度,fi为某一因素的符合度[26]。理想的差异比结果应当趋近或等于0,若重要度大于符合度,即差异比结果大于0,表明民航机务维修人员对该因素的看重程度高于对该因素的现实评价,对于这些因素应加强现实生活中的建设工作,改善现有环境或自身水平,努力实现理想与现实的统一;若符合度大于重要度,即差异比小于0,表明民航机务维修员对该因素的现实评价高于对该因素的看重程度,因此需着重提升员工对于这些事项的认可度,从而实现内在看法和客观实际相匹配[27]。
(1)单维度因子及因素分析
民航机务维修员工作作风包含思维与态度、思想信念、自我认知、工作能力与工作职责等五个因子,其中前三者因子属于精神模块,后两者属于行为模块。五个因子贡献率见表5,其下属因素的特征值与差异比见表6。
表5 民航机务维修员工作作风因子贡献率
如前文所示,5个主因子累计方差解释率为69.980%,可以看出,民航机务维修员工作作风因子贡献率呈现出差异性。其中,思维与态度因子贡献率最高,为18.079%,思想信念、自我认知与工作能力因子贡献率较为相似,分别为15.932%、14.098%和13.378%,工作职责因子贡献率最小,为8.492%。
以上5个主因子是体现民航机务维修员工作作风的复合因子,对各个因子及其下属因素进行进一步分析,可以细化工作作风结构。从表6可知,就重要度来看,思维与态度在所有因子中重要性排在首位,保持清醒的头脑有序完成维修任务,提高思想警惕防止出现维修差错,避免“黑天鹅”与“灰犀牛”事件的发生。任何一次重大事故发生都是由于细小失误的累积,不起眼的小差错都有可能是飞行中重大失误的前因,因此保持思维的警惕性与态度的端正性是工作作风中最为重要的因子。思想意识因子的重要程度在五个因子中排名第二,可见“敬畏生命、敬畏规章、敬畏职责”为内核的当代民航精神牢记于民航机务维修人员心中,“三个敬畏”体现出行业安全工作的高标准和严要求。这也意味着民航局党组的任何安排各级都要无条件服从[28],同时要积极回应新时代安全管理的要求,所有安全要求无论何时都入脑入心,守住民航的安全底线。五因子中重要度排名第三的是自我认知因子,“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热爱并认同自己的职业可谓是优良工作作风的基础,拥有“热爱工作”的根基且确保个人在工作时全神贯注才能更好地进行维修任务。同时,民航机务维修人员需要正确地认识自己,专注于研究日常维修中长期性、循环性、多发性的问题;不做无把握的事情,减少不必要的差错,使安全维修工作有的放矢。精神模块中的三个因子重要度占据前三,行为模块中的两个因子分别排名第四与第五,可见与行为模块这些实际行动相比,民航机务维修人员更为看重精神层面的工作作风。但是,这并非意味工作能力因子与工作职责因子重要性较低,这可能是因为个体精神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行为活动[29],直观反映了精神思想是个体进步发展的基础条件,员工们认为只有精神层面境界达到思想重视,才有可能进一步影响自身行为,形成优良的工作作风。
表6 民航机务维修员工作作风特征值与差异比
各因子中具体因素的重要程度也呈现出差异性。在思维与态度因子中,员工认为前三项条目的重要性远大于后两项,重要度分别为0.883、0.879与0.839,可见在工作中保持严谨、细致且清晰的思维最为员工看重,民航机务维修人员需要对维修工作中安全本质、维修规律及逻辑问题等有深入透彻的理解,所有民航机务维修人员需树立安全工作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意识。在思想信念因子中,最受重视的是X2,重要度为0.917,民航的发展始终离不开安全二字,听从民航局党组对于安全作风的各项安排,牢固树立安全底线意识,将安全管理扎根于基层,从维修人员抓起不断加强民航局安排的各项安全管理学习,班组或企业从实践角度带领员工扎扎实实开展好风险识别和防控,才能保证民航事业持续稳固发展[30]。在自我认知因子中,X10这一因素与其他两个因素相比重要度较高,为0.835,表明机务维修工作在机务维修员心中有着较高的认同感。职业认同是工作作风中较为关键的要素,对职业认同度高的员工更易呈现出积极健康的工作行为[31],因此在工作中可能会有更高的工作投入度。若对职业缺乏认同感就难以完成工作,无法体现出优良工作作风。工作能力因子中X27的重要度为0.819,民航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在于创新,创新是民航适应外界动荡环境、实现行业转型升级的根本之策,是未来民航业蓬勃发展的重要引擎。民航机务维修人员创新可以节省时间提升维修效率,与此同时,也能够提升机务维修在业内的话语权并扩大其影响力,这一工作能力也是优良工作作风必备[30]。工作职责因子中,X16重要度特征值最高,为0.856,细微的隐患都可能是飞行中致命的存在,切实把“安全隐患零容忍”的理念全面嵌入民航机务维修人员日常工作之中,抓好隐患整治,防患于未然,这也是优良工作作风的体现。
(2)“双维度”比对分析
民航机务维修人员工作作风因素重要度与符合度差异比汇总如图2所示。从图2中可以明晰,27个因素的双维度比对结果各异。其中,重要度大于符合度的因素共有19个。
图2 民航机务维修人员工作作风因素“双维度”比对
具体来看,在这19个因素中,差异比最大的为X5,数值为32.729%,表明民航机务维修人员虽然认为在维修过程中,严谨和缜密的思维有助于减少维修失误,能够提升后续工作中效率,但实际上维修人员工作时并未较好地做到,可能存在“走捷径,抄近道”的工作行为,极易造成习惯性违章操作。对于差异比大于0的因素,需要改善相对应的现实状况,努力达到与重要度相匹配的程度。符合度大于重要度的因素共有8个,差异比最大的为X13“有能力为团队做出贡献”,员工们普遍认为自己能够为所处的团队组织出一份力,但对这一事项的重要认可度还未提升,对于差异比小于0的因素,需要及时加强对这些因素的内在激励,改变员工心中的想法。另外,虽然X3“认同组织的价值取向”差异比小于0(-0.153%),但却最接近于0,这说明大家在认同组织的价值取向这一方面达成了共识,只有认可组织才能对所在组织产生荣辱与共的一体感,才能将“安全命运共同体”理念深深根植于心中,让民航安全入脑入心,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从而遵守组织规范并以维护组织的价值为准则,构建个人优良的工作作风[32]。
总体来看,民航机务维修人员大多认为自身能力素质与高标准的工作作风存在一定差距,需要组织约束与自我管控同步,这要求他们先从自身开始努力“补短板、强弱项”,强化个人思维分析能力、情绪控制能力,时刻要培养以机务维修职业作为自己爱好的思想观念,同时不断强化维修技能,将新的知识技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同时,民航组织再从外部进行辅助,从养成教育和初始培训抓起,开展线上或线下培训活动,不断加强民航机务维修人员作风建设和资质管理。此外,还需努力搭建学习交流平台,共享信息和成果,共同促进工作作风建设与发展。
民航作风建设首要任务是锤炼和发扬优良、过硬的安全工作作风,促进民航安全发展。本研究立足于中国民航机务维修行业,运用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对民航机务维修人员工作作风结构维度进行了探索,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通过实证研究进一步明确了民航机务维修人员工作作风的表征因子与因素。本研究梳理了工作作风相关文献,发现当前已有的工作作风文献的研究对象大多聚焦于党、政府和其他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虽然有学者对民航机务维修人员进行了初步探索,但多从理论的角度进行描述,较少结合实际使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33],在此情况下开展的相关实证研究的有效性可能存在疑虑。本研究对民航机务维修人员工作作风的基本结构进行探析,经过初始结构维度初探、问卷调查、探索性因子分析、信度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等步骤,明确了民航机务维修人员工作作风包含思维与态度、思想信念、自我认知、工作能力与工作职责等五个核心范畴及下属的二十七个因素。
第二,探讨了民航机务维修人员工作作风的因子与因素的重要度中存在的差异性。本研究采用Likert 5点量表来测量被试对工作作风因子和因素的重要度与符合度评价,通过实证分析受访者对工作作风相关因子和因素的重视程度,发现民航机务维修员工对工作作风因子以及各因子的下属因素的重要程度评判呈现出明显差异性。通过进一步探索发现,与行为层面相比,民航机务维修部门人员更重视精神层面。在五个因子中,民航机务维修人员最为注重思维与态度因子。在五个因子及其下属的所有因素中,民航机务维修人员认为最重要的工作作风因素分别是维修中思维的严谨性、认可并服从民航局有关安全作风的各项要求、热爱机务维修这一职业、拥有创新思维、主动识别报告危险与隐患。这些差异性为民航单位工作作风建设提供了一定的思路,如,F5因子中,“主动提出对团队或单位发展有利的建议”这一因素重要认可度最低,可以反映出民航机务维修人员对勇于建言这一行为的重要性认可度不高,还需鼓励员工积极建言献策,为组织或行业发展出一份力。
第三,分析了民航机务维修人员工作作风因子与因素的重要度与符合度“双维度”差异比。本研究基于“双维度”视角,引入差异比概念,并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进行比对,发现且剖析了工作作风不同因子、因素的重视程度与实际状况符合程度间的不一致性。将民航机务维修人员个人工作作风27条因素重要程度和实际符合程度经过对比发现,正向差异比的因素的数量远多于负向差异比因素的数量,表明当前民航机务维修人员工作作风的现实状况尚未与理想状况持平,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分析结果所显示出的差异为加强机务维修人员相关工作作风内容的激励提供了参考。其中,需着重关注机务维修人员的思维与态度,并大力展开安全作风建设,注重一线人员优良安全作风养成。
基于以上结论,提出以下启示与建议:
作风建设不仅关系到企业的兴盛繁荣,更影响着一个行业的长久发展,作为重点行业领域的民航业尤其如此。“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锤炼工作作风,不仅是促进我国民航更快更好发展的必要条件,更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下,对每一位民航从业人员提出的迫切要求和殷切希望。只有加强工作作风管控,从根源抓起,才能将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使安全状况得到整改。
第一,以职业精神为基础建立准入机制,组织在招聘民航机务维修人员时,不仅对其专业维修知识与进行考核,在招聘环节上从书面测试与面试这些途径设定准入条件以考察其工作作风,判断个人的工作态度、能力和逻辑性、工作的专注程度及行为习惯等。从而可以在根源端正工作作风,杜绝“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的现象。第二,组织可以定期开展维修人员工作作风测评,建立企事业单位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组织让员工评价当前个人工作作风是否有需要改进之处,提升整体工作风气,从而最大限度地预防“黑天鹅”“灰犀牛”事件,不断提升企业安全管理能力,为持续安全运行保驾护航。第三,当员工感到自身实际能力与理想状况不相匹配时,组织当建立合适的激励策略,力争做到管理控制与呵护关怀并重,充分调动民航机务维修人员的思想积极性,强化其使命感和责任感。组织要确保机务维修人员资质能力过硬、工作作风优良,将安全作风建设与加强专业技术人员资质能力建设有机结合,为民航安全发展打牢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