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燕
高中语文作为三大主科之一,相对其他学科来说更加注重对学生思想和情感的引导与把握。因此,将语文科目作为高中课程思政化的“排头兵”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本文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学为基础,从课堂和教学两个维度,对高中语文课程思政化质量的提升策略展开探寻。
高中阶段,学生课业压力进一步加大,教师课堂教学进度不容耽搁。在高中课堂进行“课程思政化”改革,并非是盲目地一味在高中课堂中不断加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而是要求教师首先以课堂为本位、以课本为基础,在做好科目教育、推进教学进度和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着力挖掘课本中存在的思政元素,做到“在科目教学中强化思政工作,在全面学习中提升德育水平”这一融合性教学要求。在推进“课程思政化”的过程中,首先以课堂为本位,在保证学生对科目知识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和掌握后,再将其中的思政精华传达给学生,涤荡学生心灵,升华教学主题。
首先精读课本,模块化开展语文思政教育。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在书本内容编排上本身就存在着模块化的思政教育主题,这为语文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化”工作、将思政教育常态化提供了便利。高中语文教材在思政主题上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即自然风情、社会文化以及人生哲理。
就自然风情类主题而言,典型如必修上册第一单元,其中涵盖《沁园春·长沙》《诗两首》《大堰河——我的保姆》等多篇风物诗歌,其文学艺术性高,赏读性强,字里行间透露着作者对所写风物的深厚情感。教师通过恰当的导入式教学和氛围渲染,能够引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母校、家乡等含有特定意义地点的眷恋,帮助学生更好地明白故乡、母校等特定地点对其自身习惯和性格养成的影响,教会学生懂得感恩。
社会文化类主题。这类主题的文章中思政元素更加明显,教师不必刻意进行情境导入便能够较为自然地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教育和人格道德培育。典型如高一必修二第四单元,共包含《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我有一个梦想》《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三篇文章,其教学主旨明晰,即信念与理想。这部分课文具有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三个知名人物都因其宏大的格局观、正确的人生观以及高尚的价值观而对其所在时期的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因其思政教育主旨清晰,教师若刻意就其内容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反而不利于学生精神领悟力和思政敏感度的提升,故教师在带领学生对这部分课文开展深入学习时,可以采用讲故事的方式对写作背景与人物事迹加以阐述,让学生在对历史人物的崇拜与感慨中领会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理想信念的关系。
人生哲理类文章的思政价值则更具有综合性。在必修三第三单元中共包含了四篇文言文,这类文章因语言体系较白话文更为复杂,词义多变,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属难点,但就其形式而言,属中华传统文化精粹,而内含的哲理体现着古人的气节与智慧,具有很高的思政教育意义与价值。比如,《寡人之于国也》所表达的治国理政之道,能够使学生明白成大事者须有的胸怀与气魄;《劝学》所描述的学习之方,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戒骄戒躁,循序渐进;《师说》所阐述的师生相处之道,则能让学生领悟到为师不易,进而萌生勤学、感恩之心。
其次,课程分类,体系化搭建语文思政课堂。高中语文课堂类型多样,根据教学目标可以分为语文基础课程、阅读与欣赏课程、写作课程。高中语文思政化进程中,教师宜根据课程类型灵活调整思政教育模式与具体教学方式,真正做到将思政主题融入语文教学,让德育素养同语文能力同步加强。
对于语文基础课程,教学目标与重心在于疏通课程难点与理清知识脉络。此部分内容开展思政教育的空间不大,但利用其开展思政教育的优势在于教师的主动权掌握。基础课程的学习需要教师用心于课本讲解和知识定位与梳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能够根据单元主题反映的思想文化内涵对学生进行“点对点”式的思政教育,巧妙地做到思政元素与语文知识的深度交融。
阅读与欣赏课程是学生写作素材积累的宝库以及共情能力和表达能力提升的主阵地,写作课程则能最为直观地提升学生的表达水平,锻炼其语文基础知识的熟练应用。因此,在阅读欣赏类课程和写作课程中开展思政教育,需要教师能够“因时选材”,使得两种课程高度衔接,有效搭配,发挥德育功能。举例而言,高二语文必修四“表达与交流”板块中为学生提出了“解读时间”这一深刻主题,时间是生命却化归于虚无,时间是海绵里的水却也是握不住的沙,时间的价值大小在于你如何去看待与利用它,真正具有大我精神和高尚志趣与情操的人利用时间创造社会价值。基于此,教师可以将“感动中国”人物事迹作为阅读材料,让学生根据阅读感受进行有关时间的写作练习,既综合锻炼了学生的理解能力与写作能力,又让学生将高度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阅读材料转化成为自我思想形诸于笔尖,传递社会正能量。
“技术流”教学似乎已经成为快节奏高中教育背景下的主流教学模式,而传统高中语文教学的改革也更加注重教师在语文专业知识与课堂授业技巧上的水平提升,将人文情怀和价值观念的培养置于提升学生语文能力和应试水平之后。新时代在语文课程中推行“课程思政化”改革,就是要转变学校教学传统改革思路,从“效率首位,应试为先”转换到“思政内涵,均衡发展”,将“立德树人”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开阔教学改革思路,提升学校教学的政治站位。
具体而言,教学层次的语文课程思政化改革可分为两层思路:
首先,加强语文教学实践。这一层次的语文教学实践并非指教师的课堂实践,而是教师带领下的课程专题的学生实践。高中教学任务紧张,但就教学成效而言,张弛结合的教学模式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学生视角下的教学实践则能够很好地完成这一使命。高中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培养的重要阶段,要精准把握其思想政治航向,潜移默化地将社会主义理论和高尚道德观念融入语文课程教学,并使其发挥应有作用是教学改革的一大难题,唯有亲身实践,让思政教育“落地”,方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牢记和担当起时代与家国对其赋予的重大使命。具体而言,教师可在不耽搁教学进度的前提下,利用阅读赏析课程或语文自修课程,带领学生进行专项教学实践。
其次是教师教学能力的广度拓宽。“课程思政化”质量提升对高中语文教师的思政水平和德育能力提出了挑战,但大部分语文教师在面对语文思政化教学改革时难以将眼光真正落到自身思政水平的提升上,这实际是未能实现教学思路的有效转换。教师要提升对课本思政元素挖掘能力和思政、教学材料选取的适配力,就要将功夫下在日常,通过关心时事政治、了解新闻资讯、关注最新思想与政策等多重方式提升思政敏锐度。
新时代,“课程思政化”已成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中的重要任务。以课堂教学为本位,深入挖掘教材本身蕴含的思政元素,从教学找突破,高效推进思政化进程,树立高中语文课程在课程思政化建设中的“排头兵”形象,发挥带动作用,将能够大力帮助其他科目的课程思政化改革再上一层楼,取得更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