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又,刘 艺,赵 芮,陈秋朴 指导:李兆福
(云南中医药大学,云南 昆明 650500)
花类药物在中医临床尤其在脾胃病、妇科病、皮肤病等治疗方面有着广泛使用。李兆福教授系云南省名中医,博士研究生导师,云南吴佩衡扶阳学术流派第四代传承人,云南省中医药领军人才,从事风湿痹病临床科研数十年,对风湿痹病的治疗有着丰富经验和独特见解。李教授结合风湿痹病临床症状多样、病情复杂的特点,借鉴前人运用花类药经验,治疗时精确辨证,用药精当,充分运用花类药的不同药效特性,在组方用药时合理配伍花类药,对风湿痹病具有相得益彰的治疗作用,临床疗效显著。现将其经验总结如下。
风湿痹病是临床常见多发病。《素问·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灵枢·百病始生》曰:“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目前一般认为,风湿痹病多因素体正气亏虚,风、寒、湿、热等邪气侵袭机体,痹阻气血经络,气血津液运行不畅,日久变生痰浊瘀血,加之情志失调或饮食失宜,脏腑功能渐亏,从而出现气血经络不通致痛、关节筋骨失养致痛等一系列病变,甚至影响至全身脏腑。
西医学的风湿免疫性疾病可归属于中医学风湿痹病范畴。风湿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感染、遗传、免疫、机体代谢、环境等因素相关,其临床症状多样,主要影响骨、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包括肌肉、滑膜、筋脉等,严重者可有全身多器官、多系统受累,出现关节及周围软组织肿胀、疼痛、僵硬,以及发热、皮疹、蛋白尿等症状。对风湿免疫性疾病西医尚缺乏特异性治疗,多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非甾体抗炎镇痛药等,易出现免疫紊乱、骨髓抑制、消化道溃疡等不良反应。生物制剂因价格较贵,短期内难以普及使用。本类疾病病因复杂、症状多样、病程缠绵、缓解率低、致畸率高且西药不良反应明显,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如何减轻西药不良反应,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生存质量,突出中医药治疗的优势,是当下的研究热点。
花类中药是指取植物的花蕾、花朵、花粉等部位入药者。作为中药材的独特一类,历代本草专著对花类药物多有记载,且受到诸多医家的关注。《本草纲目》中所记载描述的花类药达80种以上,李时珍充分利用花类药效特性,突出一花多用、一病多花,广泛运用于内、外、妇、儿等多科疾病的治疗[1]。据统计,在《中药大辞典》162味花类药中,花类药物药性偏于温、平,明确标有毒性的药物较少,仅占总数的3.75%;在五味方面,以辛味为主,质轻透散;归经方面则以归肺、肝经较多[2],对于气血的调节具有显著优势。花类药物药效范围广泛,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止咳平喘、活血化瘀、祛风止痛、健胃和中、解毒止痢、疏肝理气、调经止带、养血安神、利水渗湿、疏风解表、平肝息风、清肝明目等多种药效,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2]。
李兆福教授认为,从风湿痹病的病因病机来看,风、寒、湿、热、虚、瘀血、痰浊均是其致病因素,脏腑、气血均受影响。风湿痹病病情复杂,临床症状多样,单一组方用药难以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需辨证论治、合理配伍才能综合兼顾。花类药种类繁多,药效广泛,在组方时适当加入花类药以增强药效,提高治疗效果。风湿痹病病程日久,正气受损不耐攻伐,花类药性味温和,对久病体虚、老人、妇女及儿童等人群尤为适宜。此外,适当运用花类药,可减轻部分西药的不良反应,如服用甲氨蝶呤后部分患者常出现恶心欲呕、食欲减退等胃肠道症状,旋覆花、丁香等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胃肠道反应。部分花类药可入心、肝经,具有解郁安神的功效,对久病致郁者有一定的抗焦虑作用,如玫瑰花、合欢花等。因此,治疗风湿痹病运用花类药具有潜在的优势。
红花是古今治疗血瘀证的常用药,味辛性温,归心、肝经,具活血通经、散瘀止痛功效。《本草纲目》载其“活血润燥,止痛,散肿,通经”。现代研究发现红花提取物有抗凝、抗血栓、保护神经、缓解炎性疼痛等多种药理作用[3-5]。与桃仁组成药对,可对大鼠椎间盘软骨终板退变产生抑制作用,进一步延缓椎间盘退变[6]。李教授认为瘀血是痹病的重要病理因素之一,历代诸多医家对瘀血致痹均有论述,活血化瘀通络是风湿痹病的重要治疗策略[7]。对于风湿痹病初起,肌肤麻木不仁者,李教授常配伍当归、桃仁养血活血;气滞偏甚者,则加入血中气药川芎通达气血;血虚瘀滞者,与黄芪、当归、地龙等合用,以补气活血通络;痹病日久,瘀血阻络明显,为增强疗效则配伍三棱、莪术,或易为乳香、没药之属;虚劳干血留而不去,则配伍水蛭逐恶血、破血积。临床常用于治疗气滞血瘀,关节僵硬、肌肤麻木之痹病。
金银花味甘性寒,归肺、心、胃经,善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常用于治疗外感风热、疮疡肿痛、暑热温病,是治疗热毒所致痈疮疔疖的要药。《滇南本草》记载金银花可“清热,解诸疮、痈疽发背、无名肿毒、丹瘤、瘰疬”。现代研究发现金银花具有抗炎解热、延缓氧化、抗凝血、调节机体免疫、保护肝肾及神经功能、预防肿瘤等作用[8]。李教授取其“清热解毒、善消痈疮”之效,认为其甘寒清热而不过于寒凉,常与善于清热解毒、祛风止痛的大血藤配伍,增强清热通络效用。若热毒深陷而出现痈疡,常加入皂角刺、天花粉以清热解毒、消肿排脓。临床上常用于风湿热痹见关节红肿或自觉关节灼热者及热证脉痹。
玉米须药用首载于《滇南本草》,味甘性平,归膀胱、肝、胆经,善于利水而消肿、通淋。李萍等[9]研究发现,玉米须黄酮类提取物可减轻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炎症反应,降低血尿酸水平,可能与其能抑制炎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的表达有关。王咏梅等[10]发现其提取物可降低尿蛋白,保护大鼠肾脏功能结构。《岭南采药录》记载玉米须“又治小便淋漓砂石,苦痛不可忍,煎汤频服”。李教授临证尤善用玉米须治疗痛风,认为痛风发病关键为脾失健运,湿浊痹阻,尿酸代谢障碍,日久形成尿酸盐结晶留而不去。长期服用降尿酸西药对患者肝肾功能有一定影响,玉米须利水通淋,药性平和不易伤正,是治疗痛风的良药,常配伍土茯苓、虎杖、金钱草、车前子、蒲黄等增强清热利湿通络之效。也可用治风湿痹病伴有肾功能不全、水肿。
玫瑰花味甘微苦而性温,善于行气解郁,兼能和血、止痛。《食物本草》载其“主利肺脾,益肝胆,辟秽恶之气,食之芳香甘美,令人神爽”。李教授认为,玫瑰花气味芳香而不浓浊,入肝、脾二经,既可疏肝解郁,又能理气醒脾,是疏肝理脾良药。风湿痹病缠绵难愈,缓解率低,给患者的心理感受带来严重负担,因痹致郁在临床上并不少见,而抗抑郁药如盐酸阿米替林的中枢性神经系统不良反应较多。花类药清宣透散,对改善患者情绪、缓解焦虑抑郁具有独特优势。李教授临证常以玫瑰花配伍合欢花、茯神以宁心安神;与柴胡、梅花配伍疏肝解郁,常用于治疗风湿痹病伴焦虑、抑郁及纤维肌痛综合征。此外还常配伍益母草、红花等活血调经药治疗长期服用激素致月经不调者。
凌霄花味辛性微寒,归肝、心包经。《本草纲目》载其“行血分,能去血中伏火,故主产乳崩漏诸疾及血热生风之证也”。现代研究表明凌霄花可调节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抗氧化[11]。李教授认为本品微寒可凉血,辛散可祛风,可用于风湿痹病伴有皮疹、皮肤瘙痒、痤疮者。对于阴阳毒、皮痹、肌痹等皮肤症状严重者,疹出不透可适当配伍生升麻、地肤子、白鲜皮之属透疹止痒;热毒瘀滞、斑疹稠密者,适当配伍紫草、生地黄、牡丹皮、茜草等药凉血消斑;全身皮肤瘙痒不定者,可配伍僵蚕、蝉蜕祛风止痒;血虚风燥者,可配伍当归养血祛风;长期服用激素郁热明显导致出现痤疮,可配伍紫花地丁、野菊花清热解毒消疹。
旋覆花味苦辛咸而性微温,归肺、脾、胃、大肠经,为治肺胃气逆证的要药。《本草汇言》曰:“旋覆花,消痰逐水,利气下行之药也。”丁香味辛性温,为治胃寒呕吐、呃逆的要药,可温中降逆、补肾助阳。现代研究提示丁香具有调节胃肠功能、抗菌消炎等功效[12-13]。常用的抗风湿药物如环磷酰胺、甲氨蝶呤等胃肠不良反应明显,部分痹病患者长期滥用激素及非甾体抗炎药,耗损脾胃正气,痹病伴呃逆、恶心、胃纳欠佳等胃肠症状患者亦多。李教授认为胃气宜降,气下则胃和,邪去则胃通,常选二药治疗风湿痹病伴胃部不适及吞咽困难,并可缓解药物胃肠不良反应。痰浊中阻者,可配伍生姜、法半夏理气止逆和中;湿热内蕴者,可配伍竹茹、陈皮、白豆蔻清热化湿、理气和胃;脾胃虚寒者,常以丁香、柿蒂为伍,增强温胃降逆功效;胃痛泛酸者,常加入刺猬皮行气活血、止痛降逆。
菊花味辛甘苦而性微寒,归肺、肝经,具疏散风热、清热解毒、平肝明目功效。《神农本草经》载其“主诸风头眩晕,肿痛,目欲脱,泪出,皮肤死肌,恶风湿痹,利血气”。李教授指出本品可治疗肝经风热导致的目睛肿痛、畏光流泪、双眼刺痛诸症。密蒙花味甘性微寒,可清热泻火、养肝明目、退翳,善疗目赤肿痛、食物模糊之翳障。《本草经疏》曰:“密蒙花为厥阴肝家正药……此药甘以补血,寒以除热,肝血足而诸证无不愈矣。”李教授认为本品专入肝经,能清肝养肝,可用于痹病伴目生翳障、干涩不适者,病性虚实皆可。两药配伍,可增强清肝明目之效,常用于风湿痹病伴眼部干涩疼痛、干燥综合征,也可改善因长期服用硫酸羟氯喹而出现的眼部症状。风热明显者,可加入谷精草疏散肝经风热;阴虚证明显者,可配伍枸杞子、沙参、麦冬、白芍之属养阴润燥,养肝明目。
花类药物虽在临床上运用广泛,然李教授强调并非对所有风湿痹病患者都适合,需熟悉掌握花类药物的性味、归经、效用范围,并结合患者病情、体质状况综合考虑,方可通过适当配伍花类药以增强疗效或治疗兼证。风湿痹病病因病机复杂,外感风寒湿热之邪是痹病的主要外因,禀赋不足、脏腑气血阴阳失衡是其内因,临床需根据病机、主证,注重配伍才能发挥最佳疗效。如治疗尪痹之风湿热痹,多选用金银花、大血藤配伍祛风湿药,如防己、雷公藤、威灵仙等以增强清热通络之效;经络痹阻不畅者,在此基础上加乌梢蛇、水蛭等虫类药搜风通络;热甚者可加黄柏、赤芍等,充分发挥辨证论治、辨证用药的优势。
李教授强调临床运用花类药需因人而异,注意用量。辛香发散力强的花类药,阴虚血燥者需慎用;红花、凌霄花等活血力强,孕妇与有出血倾向者忌用。花类药药性温和,但也不可久服,中病即止;其质地轻清,用量不可过大。李教授平素使用花类药用量一般在5~15 g,若配伍相同效用的药物,还需在原基础上适当减小用量。部分花类药如旋覆花带有绒毛,易引起患者咽部不适,需交待包煎的特殊煎服方法。对于风湿顽痹,可配伍祛风通络、益气养血、补益肝肾、清热利湿之品,增强疗效。
王某,女,19岁,2019年10月5日初诊。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史1年余,以反复颜面部红斑伴手足皮疹、双腕关节肿痛为主要临床症状,长期口服醋酸泼尼松片、硫酸羟氯喹片控制病情。服药1年来身体逐渐发胖,痤疮多发,激素减量过程中病情时有反复,遂来诊。刻诊:面颊及鼻部多发暗红色斑,双手掌少量暗红色皮疹,额头部散在痤疮,无明显瘙痒,伴右腕关节肿痛,屈伸不利,自觉双眼干涩,偶有灼热感,夜间口干明显,时感疲倦乏力,胃纳尚可,睡眠一般,小便正常,大便稍干。舌暗红,苔薄黄,舌根微腻,脉沉滑。辅助检查:小便常规尿蛋白(+)。西医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诊断阴阳毒,证属阴虚毒热。治法:滋阴清热、解毒消斑。药用:生地黄15 g,青蒿30 g,鳖甲10 g,生升麻15 g,白花蛇舌草15 g,积雪草15 g,赤芍12 g,凌霄花10 g,紫草10 g,黄芪30 g,金樱子15 g,丹参30 g,菊花12 g,羌活15 g,白豆蔻9 g,甘草6 g。7剂,日1剂,水煎服,每次150 mL,日3次服。
10月13日二诊:面部暗红色斑疹较前好转,有暗红色色素沉着,手掌皮疹减少,右腕关节肿痛稍减,口眼干症状减轻,自觉胸胁部胀闷感,食欲欠佳。舌暗红,苔薄,脉弦细。前方去白花蛇舌草、紫草、羌活,加秦艽15 g、乌梢蛇10 g、川芎15 g、玫瑰花10 g、莱菔子15 g。10剂,巩固疗效。
10月25日三诊:颜面部红斑及双手皮疹已好转,腕关节疼痛明显减轻,复查尿蛋白转阴,偶感口干乏力,继与益气养阴方调理善后。
按:患者先天禀赋不足,长期服用激素致气阴两虚,热毒入里与虚火相结,灼伤营血,血溢肌肤。辨证为阴虚毒热证,首诊以青蒿鳖甲汤为基础方加减,斑疹多发,加凌霄花、紫草、白花蛇舌草、积雪草等清热解毒、祛风消斑;疲倦乏力、有尿蛋白,加黄芪、金樱子、丹参;眼干明显,配伍菊花清肝明目。二诊时斑疹症状改善,营血热毒稍减,然关节疼痛缓解不明显,筋脉之络未通,兼肝胃之气不和,去部分清热消斑药,加秦艽、乌梢蛇、川芎祛风通络、行气止痛,玫瑰花疏肝行气宽胸,莱菔子行气除胀。三诊患者斑疹已消,尿蛋白转阴,时感口干乏力,热毒虽去,阴液尚未速生,继以益气养阴之品调理善后。其治疗过程以花类药配合清热药、补益药、理气药、祛风湿药等,达滋阴清热、解毒消斑之功,疗效满意。
风湿痹病缠绵反复,病情复杂,单一治法及组方难以取得满意疗效,需充分利用各类中药的药性,合理配伍,提高疗效。李兆福教授在风湿痹病的治疗中,充分利用花类药物的药用特性,合理选用花类药物,灵活配伍,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增强方药疗效具有重要意义,为风湿痹病的治疗拓展了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