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镜记者的深度采访报道策略分析

2022-11-15 14:06马晓云
记者摇篮 2022年7期
关键词:对象内容能力

□马晓云

出镜记者在新闻现场可以担当采访者、讲述者、观察者的角色,通过追问、评述使报道内容的深度、广度得到拓展,现场口语化的表达比纯粹的画外音更灵活。出镜记者多出现在现场直播场合,要求其不仅有灵活应变的能力,还要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和逻辑能力。目前我国基层出镜记者普遍缺乏的就是这些能力,所以新闻传播效果不佳。对出镜记者的上述问题,应该尽快予以解决,以提升采访工作的效果。

一、出镜记者采访工作的特点

1.出镜记者采访工作的个人性

由于每个出镜记者的生活环境与素质教育水平不尽相同,并且生活习惯也不相同,也就导致出镜记者呈现出不同的采访特点。有的记者在语言表达方式上具有鲜明的特点,有的记者地方生活经验丰富,能够迅速找到采访主题与地域的结合点,因此不同的出镜记者也就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采访特点。

2.出镜记者采访工作的实时性

出镜记者采访工作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实时性。所谓实时性是指在现场采访与直播的情况下,对现场实时发生的情况予以准确、全面的报道,使观众能够第一时间了解现场情况,加深对新闻事件的了解。对突发新闻事件,采访工作的实时性要求更高,要求出镜记者具有更强的应变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以增强采访工作的效果,更加直观地展现事件发展情况。

二、出镜记者采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出镜记者的采访工作质量与新闻传播效果息息相关,因此有必要分析并解决目前出镜记者采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总结起来,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出镜记者的应变能力较差

一般来说,出镜记者的采访工作具有突发性,采访内容具有实时性的特点,所以出镜记者的采访工作多处于突发事件进程中,或者其需要在突发事件结束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报道事件的结果。也正是由于新闻事件突发性的特点,导致出镜记者没有更多时间了解事件的详情,往往要在现场看、听、问,客观反映现场情况。但是目前出镜记者采访内容不详细、语言表达不通顺的问题还时有发生。例如:没有了解新闻事件的发生背景,为了追求节目效果而主观臆断新闻发生的原因,或者对现场情况的表述磕磕绊绊,影响了观众的收看体验,甚至导致观众放弃观看,没有发挥出新闻宣传的舆论引导作用。而且编造的信息会对当事人产生负面效应,影响其日后的工作与生活。因此应该增强出镜记者的应变能力,提升新闻采访内容的真实性。

2.出镜记者的人际沟通能力欠缺

电视台邀请相关人员以演播室直播采访的形式进行采访工作是我国新闻宣传中常见的模式,采访对象包括专家、学者、明星等人员。因此出镜记者的个人能力不仅体现在采访内容上,也体现在与采访对象的沟通效果上。目前存在的问题常出现在出镜记者与采访对象沟通不畅上。有的出镜记者为了出奇制胜,没有事先与采访对象进行沟通,未征得采访对象同意,就在现场提问涉及其隐私的问题,导致采访对象产生抵触情绪,不愿再配合完成采访工作,这种采访模式在社会上也没有起到正面舆论效果,反而造成了错误引导。出镜记者只有培养自身的情商和沟通能力,具有人文关怀意识,才能增强采访效果,达到采访目的。

3.出镜记者没有对话题进行明确引导

在部分出镜记者的采访工作中,会发现采访对象不会使用简练的语言回答问题,说了很多废话,有的还会出现词不达意的现象,或者习惯重复同一个内容,不能直接回答记者提问。导致采访对象出现此类问题,除了采访对象本身的原因,也有出镜记者欠缺引导艺术的原因。有的出镜记者没有将话题直接抛给采访对象,而是先说了一堆废话,让采访对象不知所云;有的出镜记者没有把采访重点放在关键问题上,而是走偏了。因此,作为一名优秀的出镜记者,要积极提高自身的专业采访能力,熟练掌握采访提问的技巧,善于对采访对象进行引导。

例如:出镜记者采访两名因卖豆腐而发生争执的街头小贩,其中一方还失手将另一方打伤。在对该新闻进行采访时,出镜记者要迅速梳理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抓住事件的细节和重点,尤其要凸显当事人对此事的悔恨之情,运用采访提问技巧体现出采访的社会价值。

三、出镜记者采访工作的优化对策

对于上述问题,出镜记者要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优化采访工作。主要包括:

1.加强应变能力培养

在出镜记者的应变能力培养上,不应该停留在理论学习阶段,而是注重岗位实践和练兵。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层出不穷,如果出镜记者仅停留在学习阶段必然无法应对现实突发情况。例如可以组织小组竞赛,事先不公布比赛内容,现场出题考察出镜记者的应变与口语表达能力。另外也应该培养出镜记者的语言组织能力,现场采访突发新闻事件时,往往出镜记者会有紧张情绪,造成语言混乱、逻辑不清的情况发生,因此只有平时加强出镜记者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才能在实战中增强其应变能力。

2.注重人际沟通能力

出镜记者应该重视自身人际沟通能力的提升,防止与采访对象产生距离感。出镜记者要提前了解采访对象的相关情况,包括年龄、职业、性别、性格特点等,保证在现场沟通的过程中与采访对象保持和谐的关系,确保采访工作的顺利完成。例如可以采用采访预演的形式,对采访流程进行事前演练,加深出镜记者对采访过程的熟悉程度。预演人员及时提出意见,以便及时优化采访方案。

3.抓住采访内容重点

在出镜记者的采访过程中,采访的效果直接影响采访报道的成败。由于在突发事件采访中,现场环境比较混乱,想要对事件的核心内容进行梳理相对比较困难。所以出镜记者要做到集中精力,紧紧抓住采访内容的重点,发掘新闻卖点。受众最关心的细节就是出镜记者采访要把握的重点。作为出镜记者,要提高现场观察能力及直播报道能力,进一步提高采访专业性。出镜记者既可以是某一新闻事件的观察者,也可以是直接调查者,其应深入发掘新闻事件的深层次含义,通过自身对新闻事件的正确理解和充分掌握,将事件的教育意义传递给广大人民群众,促进群众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出镜记者要拉近与受众的心理距离,提升受众对出镜记者信任度。

随着我国媒体行业的不断发展,对采访人员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记者要做到独具慧眼,具备细致的观察能力和理性的分析判断能力,不仅要迅速抓住新闻内容的重点,还要有技巧地提出核心问题。作为出镜记者,思维要极其敏锐,具有创新思维能力,利用自身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对采访内容进行出镜播报,使受众在听和看的过程中,迅速理解播报内容,并有所启发,甚至感到受益匪浅。

4.坚持平等交流、善于倾听等采访原则

出镜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要有与采访对象平等交流的意识,始终平视对方,使采访对象对自己产生信任感,能够感受到和谐友好的氛围,缩短双方的内心距离。有了信任,采访对象才会对新闻事件内容进行更详细的表述,采访工作的效率才会提高。采访,并不只是一问一答,而应该通过双方有效的交流和沟通,促进情感方面的共鸣,记者有了共情能力,才能够更深刻地了解采访对象表述的内容。出镜记者要对采访对象怀有善意,并对事件进行客观评价,把握好采访提问的度,使采访达到理想的宣传效果。

出镜记者要具备足够的耐心和热情,打动采访对象。在出镜记者进行人物专访时,如果采访对象不能敞开心扉,面对镜头有紧张情绪,出镜记者应加以合理引导,可以聊聊家常、讲个笑话,使采访对象放松下来,自然而然地进入采访状态,并渐入佳境。作为出镜记者,要善于倾听。善于倾听不仅可以体现对对方的尊重,还能在采访过程中获取更多有价值的内容。

出镜记者会遇到不同类型的采访对象,既有外向型的,也有内向型的。外向型的话多、容易跑题,出镜记者要想掌控好采访进程,就要提前与采访对象进行沟通,将采访重点告诉对方,使其能够在采访过程中时时围绕重点话题进行表述。而面对性格内向的采访对象,要始终保持足够的耐心,积极对其进行语言上的引导,循序渐进地进行话题导入。

5.直播采访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①充分准备,重视彩排工作。出镜记者在直播采访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并在直播前进行完整流程的彩排,避免在直播过程中由于准备不充分而出现突发状况。

②把握节奏,确保内容紧凑。在大型的直播采访活动中,需要出镜记者确保语言简洁、准确,不要把采访活动弄得拖沓、枯燥。出镜记者提问的内容越简单清晰,越便于采访对象思考并回答,整个直播采访过程会变得节奏感强,内容紧凑,直播效果也会更加理想。

③把握主线,掌控采访进程。在直播节目中,特别是访谈直播节目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突发状况,而如何对这些意外作出应变,是衡量一个出镜记者业务能力的重要指标。它关系到节目的连贯性、节奏感以及播出效果。出镜记者要提高自身的现场应变能力,能够及时解决直播现场突发的情况,灵活运用合理的方式调动采访对象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如果采访对象的回答出现较多题外内容,要对其进行必要的提醒,使采访回到正轨。

在采访过程中,如果不加以控制一味地让嘉宾自己发挥,就达不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目的,导致采访偏离主题,节目方陷入被动的局面。所以,面对直播采访对象,无论对方是何种身份,出镜记者必须摆正心态,不能无原则地迁就、迎合,时刻把握节目的主线。

很多受邀嘉宾绝大多数没有参与直播节目的经历,他们一方面表现出忐忑,另一方面又乐于表现。出镜记者的拿捏、收放技巧决定了直播节目质量高低。某台直播节目曾经邀请某科技型企业的创始人,在访谈中其对自身企业发展壮大的过程鲜有表达,而一到镜头前就讲一些政策法规阻碍了其企业发展。显然,这种个性式的表达与节目的主题是不相符的。所以在直播过程中,出镜记者就应该适时地引导嘉宾的发言,引导其讲述企业近年来的发展。这种适时的、介入式的“控场”,是一个成熟出镜记者应该做到的,也是确保节目顺利播出的关键。

④具备知识处理能力,帮助受众理解深奥内容。有时候,采访内容比较深奥,采访对象也习惯了使用专业术语,但受众可能难以理解。这就需要出镜记者进行必要的补充说明,这就要求其对该领域知识有充分的了解,具备知识处理能力,即将专业内容表述得通俗易懂的能力。

例如:某节目曾经采访过一位为桥梁隧道进行除冰融雪技术服务的企业创始人,他是典型的理工男,谈起专业技术津津乐道。可是如何在节目中让受众能够听得懂这些深奥的技术内容呢?通过前期交流,对这个项目的原理有了基本了解之后,记者打起了比喻:这项技术通俗来讲就是给桥梁隧道铺上了一层“电热毯”。这样听起来就更为直观清晰了。

⑤学习他人长处,及时总结经验。出镜记者在空闲时间要观察直播经验丰富的记者的直播工作状态,加以借鉴。也要及时总结自己工作的得失,改进不足之处。

6.口语化播报更讲究贴近性

记者出镜所说的语言应该是自然的口语,而不是配音所用的书面语言。

7.及时传达切身体验

在现场,记者可以把自己的切身体验传达给受众,特别是对突发事件的现场报道,如果没有记者现场出镜,报道内容再生动再丰富,也会因隔靴搔痒而大为失色。多年前太仓台一位记者站在长江江堤上,在台风中进行现场出镜报道的一段视频,让很多人印象深刻。虽然记者在现场有点声嘶力竭,头发被狂风刮得零乱,但正是这种强烈的现场感,凸显了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特色和敬业精神。

8.要锻炼敢于出镜的勇气

每个记者都要具备出镜播报的能力,不能担心形象不好、普通话不标准、应变能力不强、口头表达不到位就不去做。记者出镜是对记者口头表达能力、现场把控能力、个人形象素质的检验,但也不能把记者出镜看得那么高难度。记者出镜只要形象端正大方、自然亲切、口齿清楚、让人听得明白、体态表现符合现场情境就行,没必要苛求十全十美。

四、结语

综上所述,出镜记者应重视自己应变能力不强与人际沟通能力不足的问题,从实际工作入手,找出解决方案。应该加强平时岗位练兵,培养对现场可能发生的问题的预判能力,准确把握采访重点,优化采访流程,增强采访内容的客观性与逻辑性。可以采用提前预演的形式来完善采访工作流程,与采访对象之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保障出镜采访工作的顺利完成。

猜你喜欢
对象内容能力
神秘来电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基于熵的快速扫描法的FNEA初始对象的生成方法
主要内容
区间对象族的可镇定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