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申菊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提升,新闻行业的发展得到了较大的推动,新媒体像雨后春笋般冒出,使新闻媒体间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为提升新闻媒体自身的竞争优势,并为广大新闻受众带来更好的服务与体验,新闻编辑记者应从自身素质方面着手,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使新闻的搜集、整理和编辑更符合新时代的需求,从而促进新闻媒体的进一步发展。
媒体的发展经历了传统媒体时代、新媒体时代、融媒体时代。
学者谭天曾指出:“在新媒体的影响下,传播理论将发生革命性变化,包括基础理论,甚至新闻的定义也有重新考虑的可能。”北京奥运助推我国网络媒体全面升级。面对迅速发展的新媒体,学者纷纷把目光投向它对传媒业带来的急剧变化。学者崔保国、张晓群认为:“中国传媒产业的规模正在迅速扩张,传媒产业内部结构也在发生迅速变化。新媒体的快速成长是推动中国传媒产业变化的主要力量。”学者彭兰认为:“一个媒体的全媒体产品未必一定要完全通过自己的平台发布。与内容包装商、渠道提供商、平台提供商等共同完成产品的多种形式生产、多种渠道传播、多种平台‘贩卖’,可能是媒介融合带来的产业重组与流程再造的更深层含义。”2010年被称为媒介融合年,我国“三网融合”起步,如果说微博在改变传播形态,那么“三网融合”则在改变传媒业态。
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对新形势下如何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作出了具体部署。这无疑是一个极具分量的重要信号,不仅体现了党中央把握媒体舆论环境和新闻传播规律、下好改革先手棋的远见卓识,也开启了传统媒体变革图强、在媒体新格局中掌握主动权的战略进程。面对中央提出的全新课题,备受鼓舞的媒体业界合力拉开了融合发展的大幕。从地方媒体集团大胆探索催生诸多变革,到中央媒体矢志创新搭建全媒体方阵,大家努力推动创作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深度融合,在融合和碰撞之间,新的产业平台和生态圈正在形成,不少媒体在融合发展方面取得了可观成绩,积累了宝贵经验。当前,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必须融合发展,已经成为媒体人的共识,但怎么融合,如何发展?并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范例,也没有已然成功的样本。大家都存在一些困惑,都在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新时代里,新闻传播的形式得到了丰富,新闻的时效性也得到了有效提升,媒体在获取受众关注的同时也迎来了新的挑战。在发展与挑战并存的背景下,结合时代需求、提升自身信息服务质量是当前新闻媒体发展的主要方向,而新闻编辑记者作为行业运行的主动力,有必要提升自身素质。
新闻本身具有时效性和导向性的特点,需要新闻编辑记者能够在第一时间把握新闻热点,并对其可能引发的舆论进行把控。然而在互联网技术广泛应用的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之快,包含信息量之多,常令传统媒体处于新闻发布的被动境地。基于此种情况,增强新闻编辑记者的综合素质势在必行。新闻编辑记者要做到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对事件内容进行详细的了解,做好信息搜集工作,必要时需要在现场整理编辑新闻内容并对新闻事件展开准确的报道,保证新闻的时效性、真实性。随着当前新闻受众的信息需求越来越多,新闻编辑记者要凭借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深厚的人文素养提升新闻的质量。对新闻编辑记者来说,过硬的综合素质是其在新时代开展工作的重要前提。
新闻的编写、发布时常会涉及一些时事政治信息,为做好对政府路线方针政策的传播,新闻编辑记者通常需要具备较高的政治修养。良好的政治修养可以帮助编辑记者从源头上把控好新闻的价值导向,实现传播正能量的目的;同时,良好的政治修养还能让新闻编辑记者对新闻更加敏锐,提升政策解读能力。新闻编辑记者能够及时从海量的时事政治信息中提取到最重要、最关键的信息,并通过进一步梳理、整合提升其内容的阅读价值。因而新闻编辑记者应在工作之余加强对时事政治的了解,以增强自身的竞争优势。
新闻内容包罗广泛,既有时事政治,又有民生经济,对新闻事件的解读也经常涉及法律问题,若要使新闻内容更加专业,新闻编辑记者往往需要储备丰富的法律知识。丰富的法律知识一方面可以帮助新闻编辑记者对新闻内容进行深度拓展,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新闻编辑记者在遇到突发情况时化解尴尬,避免为新闻受众带去错误的引导。缺少法律知识储备的编辑记者只能浅尝辄止地进行报道,而遇上突发情况,缺少法律知识也会让编辑记者显得手忙脚乱,无法从容应对。因此,新闻编辑记者应将法律知识储备作为对自身的硬性要求,以促进新闻质感的增强。
由于新闻对社会舆论具有一定的引导性,所以对新闻内容和角度的选取都要采取严谨的态度。新闻编辑记者应保持严谨的工作作风。严谨的工作作风既能帮助其有效避免新闻内容错误,又能使其抵挡住各种利益诱惑。始终保持这种严谨的工作作风,编辑记者的社会责任感、职业使命感往往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因而,新闻编辑记者可从加强职业道德出发,通过不断强化自身的使命感来保持严谨的工作作风。
作为新闻编辑记者,业务能力是其工作开展的基础。通常新闻编辑记者都会不断督促自己保持良好的业务能力,但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环境的变化和受众需求的转变都需要其对自身业务能力进行进一步的强化和提升。第一,要保证自身在新闻分析中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复杂的事件能够清醒呈现在受众面前。第二,要提升新闻搜集中的新闻发现能力,能够在大数据时代练就快速提取信息价值的高超本领。第三,要增强新闻处理中的决断力,使新闻事件的获取、整理、打磨、报道等环节得以高效进行,增强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和准确性。第四,要锻炼自身面对新闻突发事件的心理素质,无论遇到多么复杂、紧急的状况,都要尽快平复心情,及时作出反应,新闻观点能够保持客观、理性。第五,要增强自身的数据素养。数据素养是人们有效且正当地发现、评估和使用信息、数据的一种意识和能力。在英文文献中,数据素养也常常被称为统计素养或量化素养,而在英国,有时则称之为数字素养。具有数据素养的编辑记者,应对各种数据包括国家经济运行、行业发展乃至其特定企业的经营状况数据都保持高度的敏感。无论是国家统计局或各个部委发布的常规性月度、年度经济运行数据,还是各类上市公司年报中披露的经营情况,乃至遍布各个行业各个领域的各类市场调查和舆情分析机构所发布的调查报告,现实生活中每天都在生产大量的具有潜在新闻价值的数据。很多时候,对经济可预见的前景的把握已经离编辑记者手中可获得的公开数据只有一步之遥,但由于编辑记者对这些数据缺乏应有的敏感,一个原本颇有价值和意义的选题或者报道角度就与其失之交臂了。编辑记者对数据的敏感性,是与其长期的积累分不开的。
新媒体时代是互联网高度发达、信息和技术同步共享的时代。在这个时代,新闻发展进入了技术壁垒被消除的阶段,不同新闻媒体使用的新闻采集、编辑、数据储存等工具都大同小异,此时唯一能使新闻媒体产生差异的便是新闻编辑记者对新闻内容和形式的处理方法。而这就需要新闻编辑记者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良好的人文素养一方面可以使其广泛接受、听取各方观点,满足新闻受众的多元化认知需求;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其形成自己的新闻特色,并以丰富的人文知识吸引更多受众关注,从而促进所在媒体的进一步发展。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自我关怀,其表现是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怀,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
以电视新闻的采访报道为例,部分记者只注重了解新闻事实,拍摄视觉冲击力大的镜头画面,而不顾采访对象当时的境况,有时甚至还会用一种居高临下的口气对待采访对象。这种既不尊重采访对象又不尊重观众的行为,就是一种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缺失的现象。人是新闻报道的主体,离开了人,新闻报道活动就失去了支撑的基础。而人文精神的缺失,会使新闻报道变得冷漠,变得没有人情味,最终就会失去受众。
人文精神就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人文精神蕴含于人的内心世界,见之于人的行为动作及其结果。“短视的传媒往往习惯于用惨烈的场面刺激受众,而负责任的传媒则永远给人以希望和力量。记者代表社会的良知,是社会责任的承担者,理应以最大限度减少社会危机为己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这是人文精神的基本要求。”部分电视记者在采访中表现出来的人文精神缺失,还源于“采访者与被采访者之间的平等关系没有确立。其一,普通市民有不接受采访的权利,但我们在电视中有时会看到记者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审问’市民的镜头,甚至有市民不接受采访遭到记者白眼的事情发生。其二,在采访中弱势群体的人格更应受到保护,但个别电视记者为了寻求报道的故事性,刻意渲染放大他人的痛苦。其三,犯罪嫌疑人同样需要被尊重。对犯罪嫌疑人的采访,也需要尊重其隐私。”。
新闻媒体具有社会舆论监控和守望社会的功能,维护社会公德、进行社会教育是新闻媒体的重要职责。因此,媒体要对编辑记者经常进行人文精神的灌输,规范编辑记者的采编行为,将职业理念和职业精神内化为编辑记者自身素养,从而使每个编辑记者在采编过程中能够自觉承担起维护社会道义和服务社会公众的责任,真正做到尊重人、关心人、关怀人。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如果还按照传统的思维定式和运作方式来办媒体,肯定行不通。在融合状态下搞传播,要有本领恐慌的紧迫感,有不甘人后的使命感,必须及时掌握新思维、驾驭新载体、运用新手段。媒体融合是一场“转基因工程”,要把互联网的基因注入媒体,给媒体带来新的活力和发展动力。互联网强调“以用户为中心”,媒体发展要赢得未来,也必须强化用户意识,把占有用户、发展用户、集聚用户作为重要抓手,贯穿媒体融合发展的全过程。
转变发展路径,实现内容与技术两轮驱动。对媒体来说,内容是根本,是核心竞争力;而技术是决定内容生产方式、表现形式和传播渠道的关键因素。内容与技术,两方面都很重要,不可偏废。因此,推进媒体融合发展不能简单地强调“渠道为王”或“技术至上”,必须做到内容与技术两轮驱动,真正实现优势互补、一体发展。
融合发展,根本目的是借助新技术、新载体、新手段,创新新闻生产和信息传播方式,建设拥有广泛受众和强大社会动员能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是我们在推进融合发展中必须坚持的原则和方向。不管媒体如何发展、舆论格局如何变化,新闻编辑记者都要时刻绷紧导向这根弦,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提高舆论引导能力,使新闻传播工作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综上所述,新闻编辑记者的工作有别于其他媒体产品的制作者,相较于那些娱乐性很强的内容,新闻编辑记者的工作严谨程度、复杂程度更高。而为保证在新媒体时代下为广大受众提供更有价值的新闻内容,并增强受众在接收新闻时的体验感,满足他们对新闻播报的个性化、多元化需求,新闻编辑记者应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与素质,做到政治素养和文化素质兼具、法律素养和专业素质均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