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燊
(武汉设计工程学院,湖北 武汉 430000)
著名的环境艺术理论家多伯解释道:“环境设计作为一种艺术,它比建筑更巨大,比规划更广泛,比工程更富有情感。这是一种爱管闲事的艺术,无所不包的艺术,早以被传统所瞩目的艺术。”[1]随着现代化建设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环境艺术设计日益引起各界的关注和重视,市场对环境艺术设计师的需求旺盛。因此,环境设计专业作为高校的一门交叉性学科,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专业基本理论、相关学科领域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更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设计的实践能力,将现代化科技与各种不同的设计理念有效融合[2]。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像传统型教学模式仅仅单方面地讲解理论知识,而需要更多地研究新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全面提升实际操作能力、空间思维能力、协调能力、表达能力,才能培养出满足社会与市场需求的环境设计人才。
在环境设计专业4年人才培养方案中,是从艺术基础到设计基础,再到设计实践,逐步对学生艺术和技术能力方面的综合提高过程。在目前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学生第一阶段是完成艺术基础课程的学习,主要包括设计素描、设计色彩、立体构成等课程。第二阶段重点是对本专业所涉及到专业理论基础及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学习,让学生了解专业基本理论课程并掌握设计软件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第三阶段属于应用型课程,把学习的专业理论知识点和设计软件的应用综合运用到设计课程中,开设展示设计、室内专题1、室内专题2、景观专题1、景观专题2等之类的设计课程,帮助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然而在4年课程的设置中,无论是艺术基础还是设计方面课程,都太过单元化,课程门数较多,课时周期较短,课程与课程之间缺少联系和衔接性,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点缺少连贯性,难以系统把握。
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有一定的美术基础,但艺术类学生大多习惯于平面思维模式,其空间思维能力较为薄弱,因此在“环境设计”课程学习过程中设计思维难以转化,对于设计空间结构难以把握[3]。同时学生学习自主性较差,同时也缺乏对专业知识的梳理能力,以至于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只会单一运用课程知识点,无法将前面设计基础课程内容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到设计实践课程中,学生在设计中往往出现形式主义,设计缺乏文化内涵,功能布局简单,与实际需求无法接轨,设计图纸不规范,缺乏自主学习、自己查找规范资料意识,以至于课程中出现设计流程没有条理,觉得工作量大,出现畏难情绪,知识点难以完全掌握等情况。
在环境设计专业课程中,采用考查的方式来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一套项目图纸完成设计方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授课以教师为中心,讲述项目概况、设计方法和设计流程,学生完成设计方案,整个过程中,学生以完成作业的心态,课堂缺乏互动性。这种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参与度不高,学生对设计只是应付作业,并没有站在设计师的角度去为甲方解决问题,设计合理方案。在课程考核形式上,教师也只是看学生最终出图内容来判定学生的学习成效,对学生设计流程以及设计过程的环节难以把控,从而导致学生“重结果,轻过程”的学习习惯。这种教学模式和考核形式导致学生不良的设计习惯,对学生的设计表达能力、综合实践能力以及教学质量都很难提升[4]。
环境设计专业课程实践操作性强,相关的理论知识点较为繁杂,以需要提高学生综合设计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将“项目导入+情景体验”教学模式引入专业课程中,在课程中,以项目为主要依托,模拟真实项目中实际操作中的具体环节,根据项目特点,设计项目情景,让学生自主融于情景,参与创造情景的过程,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学生在项目中的参与感和体验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5]。
在项目参与中,通过情景创建、自主参与、自我反馈、教学交互等环节,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设计流程习惯,注重设计环节的参与性和体验性,在环节中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并学会自主查找项目设计规范和拓展设计资料,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在考核模式上也打破传统结果式评价体系,更加注重学生在课程环节的参与性,严格把控项目环节的参与性,才能更好地把控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质量[6]。“项目导入+情景体验”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设计习惯,开拓学生学习思维,激发学生设计创造性等有独到的作用。
“环境设计”是一门与社会接轨非常紧密的课程,这就要求该课程不断向前发展,并且课程内容能够与市场相结合,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因此课程设置有所偏重。在课程设置中,教师需要根据课程体系制定教学大纲,明确专业课程的培养计划和体系,了解室内和景观专业课程前后的连贯性和延续性,在设计实践课程中,根据景观和室内课程的难易程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将设计项目引入课程之中[7]。这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学校就能够了解市场的需求,关注社会的发展趋势,同时这也要求环境设计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更新知识储备,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因此专业教师在日常教学之外,也需要承担部分景观或室内设计项目或者针对景观和室内方向的研究课题,以教促研,促进学生综合设计能力的提升,也提升了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和教学水平,培养素质优良、技术过硬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根据“环境设计”课程体系的设置,将项目导入其中,在课程中,根据由浅入深的原则,选择合适的设计项目带入课程中,教师根据实际项目的设计任务书,告知学生项目的设计基本情况以及设计需求等,教师利用SkethUp设计软件还原项目场景,将项目平面图转变成立体式的项目空间场景,让学生能真实感受到项目的室外周边环境、室内空间结构等真实空间场景,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观察并了解设计项目,从真实的空间场景入手进入设计,弥补了学生由于设计空间能力不足,造成的对空间结构的忽略,与此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软件操作能力。同时在创造情景的过程中,把课程知识点与设计项目联系起来,把设计流程变成课程中的重要环节,这种项目情景化、真实化的教学形式,不仅提高了学生对项目的兴趣,也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8]。
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在毕业后承担的工作岗位,是针对真实的设计项目,有着真实的场地和基址概况,学生在课程中,参与设计项目,通过教师创建的设计项目情景,能更加真实地了解项目,参与项目,体验项目,学生面对真实的情景空间才有真正的参与感,才能感受到自己作为一名设计师的责任和义务。
在课程中,教师可以结合设计软件,通过实时渲染、空间漫游、ⅤR体验等功能,提高学生的参与感、体验感,从而提高学生对设计的兴趣,让学生在设计项目的过程中,看到设计项目由原始空间转化成自己设计后的空间样式,从而获得自我肯定的成就感。在这种成就感的触动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由外化转为内化、由被动转为主动学习的过程。
这种在项目教学中加入情景体验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带着解决设计问题、设计创造的目的进行体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学生对该课程的知识点也能更快地接受和掌握,并学会运用到设计项目之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9]。
作为设计师,学会掌握设计流程是尤为重要的,它是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法,可以使复杂的问题变得易于控制和管理。在环境设计专业课程中,首先就是让学生掌握设计流程,将设计流程并入课程的重要环节中,让学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并运用设计流程,这是以合理秩序为框架顺序地开展设计工作,是成功设计的前提条件[10]。
在课程中分别针对设计流程的4个阶段,包括设计准备阶段、方案设计阶段、设计方案实施阶段、方案评估阶段,在课程中设置相应的互动环节,根据每个阶段需要完成的基本内容,让学生整理阶段成果,以PPT或者口头汇报的形式进行总结交流,学生是这个过程的主导者,学生们互相展示阶段成果,表达自己的设计思路和创意,学生相互提出设计建议,学生们自主讨论并反思,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只是组织者,仅仅针对学生设计不规范处和不合理处提出相应的修改意见。这样的教学交互过程,不仅增加了课堂的活跃度,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提升了学生学习兴趣,并且给了学生提供展示和表现的机会,也让学生语言表达和陈述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为学生毕业答辩及毕业后在工作岗位能够有很好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打下基础。
在课程中,教师把控课程环节,才能掌握学生在课程中的学习情况,才能更好地提升课程的教学质量。在课程项目中,以“周进制”为单位,将项目内容分配到每周,每周组织一次学生进行项目成果汇报,以“周进制”的形式,让学生有项目节点概念,督促学生完成项目进度。这种“周进制”的考核方式,打破了传统式的评价体系,从结果式评价体系转化成过程式评价体系。新的评价体系的构建,不仅能让教师更好地把握课程节奏,把控课程质量,而且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项目设计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项目的实际操作能力及表达能力,有利于学生主体意识的形成和创造性的开发,从而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将“项目导入+情景体验”教学模式运用到环境设计专业课程中,以实际设计案例为依托,实施项目导入,并将情景体验式教学法带入其中,加强课程教学环节的把控,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是对教师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的提升,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环境设计的识图、绘图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加深了对环境设计学科的认识,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在项目课程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理论思维能力和批判性的学习能力。在“项目导入+情景体验”的教学模式指导下,使学生在环境设计方面的综合设计能力得到跨越式提升,让学生在毕业后能够更快地适应工作[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