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

2022-11-15 09:25:56黄秋霞
中国科技纵横 2022年12期
关键词:负责人管理人员考核

黄秋霞

(广西安全生产职业培训中心,广西南宁 530023)

0.引言

近年来,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但形势依然严峻。根据应急管理部公布的数据:2021年全国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全年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3.46万起、死亡2.63万人,与2020年相比,分别下降9%、4%。事故总量持续下降,但依然较大,死亡人数也依然庞大。从较大事故来看,一些地方和行业领域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出现“双上升”。分析概括事故发生的原因,安全生产培训不到位占有较大的比例,其中最值得关注的因素是人的因素。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在安全管理工作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这些人员的安全培训是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基础性工作的关键一环,对事故起到积极预防作用,使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概率得到有效减少。

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专业知识水平和综合管理能力,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水平,事故的间接原因都提到了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或安全管理人员未依法经考核合格。在安全生产“四不两直”暗查暗访工作和日常监督执法工作中,就发现多家企业的主要负责人或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取得相应安全培训合格证而擅自上岗的情况。

1.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培训的基本要求

《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七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装卸单位以及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运输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由主管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

《国务院安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培训工作的决定》(安委〔2012〕10号)《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安监总局令第3号)、《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安监总局令第44号)对安全教育培训内容、时间及考核等作了具体规定。

2.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培训的重要性

近年来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表明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缺乏基本的安全生产知识,安全生产管理和组织能力不强,指挥与协调不力、调度不及时,工作措施不到位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对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考核是提高安全生产管理、防范安全生产事故的有效措施。通过安全培训主要负责人熟悉了解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标准,具备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必需的安全知识,并且能够较好地组织领导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比较详细、深入地了解和掌握自己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需要的安全知识,并且能够熟练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保证安全生产。可见,对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是生产经营单位落实“预防为主”、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也是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高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知识水平,增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能力,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的有效途径。

3.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3.1 企业方面

有的企业管理层安全意识淡薄,重生产管理和经济效益,轻安全培训工作,不肯为安全培训投入时间和金钱。部分企业尤其是一些中小型私企、烟花爆竹经营(零售)单位安全培训思想不重视、责任压实不牢固、组织措施不得当、人员配备不到位,看不到安全培训工作的长远效益,不是真正地以安全生产为目的去安排主要负责人或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参加培训,而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走过场。

3.2 安全培训机构方面

从近年的情况来看,培训机构准入门槛较低,数量较多,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培训机构对安全培训重要性认识不够,培训条件有限、培训师资不足,服务水平良莠不齐。因此,在培训过程中,存在管理不严、安全培训走过场等现象,有些培训机构没有根据培训大纲规定开展教学培训,擅自更改教学内容,缩减培训课时。有些培训机构没有建立安全培训档案或者没有按规范进行存档,甚至弄虚作假违规办证,使得参训人员没有经过培训考核就可以获取培训合格证。为此,2021年11月应急管理部为加强和规范安全生产管理培训,确保培训质量,开展安全生产培训“走过场”专项整治活动。

3.3 参训人员方面

通过事故原因分析可以看出,不少事故发生是由于事故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知识缺乏,安全意识淡薄等人为因素造成。部分主要负责人认识不足、观念淡薄、态度消极,以生产任务忙、业务繁重为借口,不按要求参加培训,加之管理不严,在培训时无故请假、缺席或中途退场。部分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专业知识结构不合理,不是安全工程专业毕业的人员,企业又没有安排他们进行系统专业的进修。还有很多参加培训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缺乏安全意识,思想麻痹,不为掌握知识而培训,学习态度敷衍,认为单位安排我来只是拿证而已,企业方面也没有给予他们很高的学习目标,使得他们不认真对待安全培训,要考的就听,不考的就不听,出现老师在上面讲,学员在下面低头刷题的现象[1]。

3.4 培训教师方面

安全培训机构教师主要由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组成。但目前有些培训机构仍没有专职教师和稳定的师资队伍,以兼职教师为主。在师资队伍中,往往有的理论水平较高但生产或管理实践经验不足,缺乏理论用于实践的一线经验,表现在培训上不能结合实际工作进行针对性教学,生搬硬套理论;有的经验丰富但专业结构不合理,安全理论功底不扎实,没有经过系统的职业能力培训,授课方式单一,表现在授课时不懂得与学员在课堂上互动交流,深度不够,理论性与系统性较差。

此外,专职培训教师承担大量培训工作,但安全管理实践经验相对缺乏;兼职培训教师安全管理实践经验丰富但不能经常深入培训[2]。

3.5 培训模式方面

目前部分培训机构培训的主要形式仍多以集中授课、理论考试为主,忽视了安全生产培训的针对性、多样性和有效性[3]。同时由于部分培训教师没有经过系统职业培训,缺乏安全理论知识和教学技巧,授课方式单一,仍是传统的以教师授课为中心,我教你学,引导参训人员自主思考机会少,课堂参与度低,学习内容留存率低,考完试取证后就把知识还给老师,培训效果欠佳。

3.6 安全培训标准方面

目前,虽然安全监管部门按照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对安全培训的内容和要求做了原则性规定,组织制定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烟花爆竹生产经营单位等高危行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培训大纲,但对建筑施工单位以及各方面的适应性缺乏针对性指导。非高危行业方面,国家尚未制定培训大纲的行业标准,只有少数省份制定了非高危行业安全生产培训大纲及考核标准,缺少明确性和统一性,导致安全培训内容不明确、针对性不强、实施不规范。

3.7 考核方面

目前高危行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采用全国统一国家题库组卷,实行计算机考试,但存在题库考点知识更新不及时,跟不上安全生产形势特点和新修订的法律法规标准,导致考试题目与实际工作存在矛盾,不利于参训人员对安全知识的理解与把握。由于考试与题库挂钩,存在参训人员不注重培训学习,认为只要刷题库,背题目通过考试即可,造成“应证培训”局面产生。非高危行业方面没有统一题库,有的由省应急管理厅负责考核,设有标准化题型,采用在线答题考试;有的则由各安全培训机构负责考核发证,没有标准化题型,自行出卷,采用纸质闭卷考试,随意性较大,规范性不足。

4.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培训的对策与措施

4.1 转变安全观念,强化安全意识

安全知识优于安全设施,安全意识优于安全知识,安全理念决定安全意识[4]。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观念是否转变、安全意识的高低,对安全培训教育工作起着关键性作用。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他们安全意识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安全和发展,也关乎社会的稳定。因此,要从源头入手,加强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的培训,进而使他们转变安全观念,树牢“安全发展”理念,进一步强化“红线”意识,为单位的安全生产把好关。要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和落实意识,注重实效,着力解决安全培训走过场的问题。

4.2 加强监督,规范安全培训机构管理

首先,各培训机构应按照相关规定,完善培训工作条件,依据培训大纲组织培训,保证学时,接受监管部门的监督和管理。其次,加大培训资金投入,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安全培训的效果就难以得到保障。再次,严格培训管理,建立健全安全培训管理制度,加强培训纪律,完善培训记录,规范档案保存,认真做好考核,严保培训质量关。从次,强化师资考核,规范师资管理,注重培训师资力量的配备,定期组织对培训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努力打造业务精干、素质优良的培训师资队伍。最后,对没有按照安全培训大纲组织开展培训,在培训过程中弄虚作假的培训机构给予警告处罚直至吊销其培训资质,切实保障培训机构规范有效运行。

4.3 制定标准,规范安全培训的内容和要求

国家、省主管部门应结合目前安全生产特点,一方面组织、修订涵盖建筑施工、工贸行业等领域的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大纲,使安全培训更具有针对性,适应不同企业性质参训人员需要,制定培训内容、时限、考核方式等要求将安全培训大纲上升为行业技术标准保障进行实施。另一方面结合新工艺、新技术、新行业等特点组织出版相关行业的培训教材,不断提高安全培训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能力,增强在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培训效果,防范遏制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4.4 采取多样化培训模式,提高安全培训成效

培训的方式方法是提高培训效果的关键。首先是改变传统线下培训模式,实现“互联网+安全培训”新型培训模式。在现代科技飞速发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建议采用网络学习为主面授学习为辅的教学模式,使培训更具人性化和灵活性。在移动互联网大背景下,学员可以借助网络学习平台、手机客户端App、微信公众号等方式,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的进行安全学习。通过新型培训模式促进培训的各个环节愈加便利化和智能化,提升培训质量和效果。其次要创新培训手段,改变填鸭式传统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根据不同的培训内容,选择讨论互动教学、现场演示观摩教学等先进教学手段,避免乏味枯燥,寓教于乐,融教育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增强培训课堂的吸引力[5]。

4.5 优化师资结构,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是做安全培训教师的2个重要条件,但同时拥有2个条件的人并不算多。因此,无论是专职教师还是兼职教师都应通过自学、统一培训、经验交流等形式抓住理论学习与实践的机会,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将理论融入实践,同时用实践验证理论,相辅相成,相互促进。通过走出去、请进来使教师自己开拓眼界,增长学识,取长补短,提升授课内容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同时为了解决师资队伍数量相对不足和结构不平衡,可以对培训教师进行转换专业培训。

4.6 完善考核机制,提高安全培训效果

总结近年来培训状况,企业和安全生产培训机构对培训工作的重视往往与安全监管部门的检查和考核相关,监管部门严格检查,加强监督,企业和安全培训机构才会认真开展培训工作。安全监管部门应根据不同的行业特点制定科学的长效考核机制,明确考核内容,完善考核方式,及时更新考试题库,激发参训人员参与培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安全监管部门可以采用培训效果评估对安全培训机构的培训效果进行考核,通过参训人员对授课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水平的反馈考核培训后学员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技能是否得到提高、是否产生实际效果等,评估可采取问卷调查、跟踪考核等方法进行,进而促进培训机构持续优化和完善培训工作,提高培训效果。

5.结语

安全培训是安全生产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关键举措,它的成效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通过有效的安全培训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学用结合,不断推动企业的安全生产建设。因此,解决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存在的问题,努力探寻应对措施,建立规范管理体系,采用多样化培训方式传授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安全管理。

猜你喜欢
负责人管理人员考核
内部考核
童话世界(2020年10期)2020-06-15 11:53:22
国家会计学院负责人名录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40
江南集团开展基层纪检组织负责人业务培训
中国军转民(2017年9期)2017-12-19 12:11:51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中国卫生(2016年2期)2016-11-12 13:22:24
金属加工~(热加工)原名《机械工人》读者服务卡
导师负责人制的建立及作用机制研究
家庭年终考核
海峡姐妹(2014年5期)2014-02-27 15:09:32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