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丽红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区县级电视台面临着国家、省、市电视台的强烈冲击和挑战,电视节目竞争更是异常激烈。特别是在节目形式、节目质量和播出技术等方面都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区县级电视媒体的时政新闻报道必须明确定位,从实际出发,固守住自己的优势,探索新的内容生产方式,从做好自己的“特色”节目入手,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更好地服务当地群众,为目标受众提供更好的新闻产品。
区县级电视媒体常把报道时政新闻作为“命题作文”完成,还存在许多差距和不足,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经笔者了解,时政新闻在许多区县级电视台中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没有经过很好的策划,也没有突出的新闻亮点。几条互不相干的报道罗列起来,仅仅满足于完成上面指派的报道任务而已。
事实证明,只有进一步把握新闻规律,搞好策划,不断在方法内容形式上创新,时政新闻报道才会取得好的宣传效果。
区县级电视台时政新闻报道没有把时政性新闻的重要性、权威性显现出来,宣传、教育、引导、鼓舞受众效果不明显。
同时区县级电视台新闻播出时间和其他电视台的新闻播出时间是重叠的,如今各台新闻频道繁多,报道形式也是灵活多样,观众的选择面非常广,加之区县级电视台时政新闻的采编播水平低下难以吸引受众、留住受众,都导致受众数量越来越少。
笔者经了解发现,区县级电视台普遍存在节目质量不高、从业者专业水准不够、创新能力不足、竞争能力不强的问题。多年来区县级电视台的采访模式也是一成不变,存在形式老套陈旧、内容空泛枯燥、报道语言严肃僵化的问题。相关人员工作上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也是区县级电视台时政新闻受众减少的重要原因。
区县级电视台无论是资金、采编设备还是专业人员能力都与省市电视台存在天壤之别,而电视行业又是专业性要求极高的行业,种种差异,造成了新闻制作上的不足:资金上的短板造成了设备上的缺失,从而影响画面和声音的传播效果;专业人员的缺失,造成新闻采编的节目质量上不去。这些都为区县级电视时政新闻的发展增添了障碍,影响了整个时政新闻节目的质量。
区县级电视台处于最基层,受自身资源条件、人员素质和采编能力等的制约,同时还存在不想与国家、省、市电视台的高质量时政新闻相较量,偏安一隅、得过且过的想法,造成了今天区县级电视台时政新闻的窘况。如果再不进行深入思考和下大功夫进行改革创新,区县级电视台就岌岌可危了。
所以在当下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必须迎难而上,夯实根基,补齐短板,为区县级电视时政新闻报道找到出路。
时政新闻内容主要是党和政府最新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活动,政治性、敏感性极强,这就要求区县级电视台新闻采编人员要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对自己的使命有清醒的认识,时刻绷紧思想这根弦,全心全意为党、政府和人民服好务。在进行相关报道时必须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夸大事实、不能主观臆断,时刻用严谨的工作态度如实对新闻进行报道,把党和政府最真实的声音传递给人民群众。
例如,在对中共沈阳市沈北新区第四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的报道中,我们就把稳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全面、精准地进行报道,对区委区政府2022年“四个示范”“十二个新突破”和“八项重点工作”进行报道,达到了凝聚全区人民思想共识、为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助力的报道效果。
时政新闻主要是对地方政府的主要工作、重点工作、中心工作进行宣传和报道,这也是时政新闻的使命所在、职责所在。要切实提升时政新闻主题报道的感染力,必须选准角度和切入点,从提升表现力、吸引力和感染力上下功夫。善于捕捉时政新闻的焦点热点,这样的时政新闻才会更有魅力,才会吸引更多观众的目光。围绕沈阳市“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沈北新区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工作重点,我们马上意识到“招商为要、项目为王、落地为大”就是报道的最大亮点。大项目落地带来的将是沈北经济的高速发展,老百姓就业问题会实实在在地得以解决。我们抓住这一“闪光点”,做好持续跟踪和相关报道,得到老百姓的拍手叫好。
区县政府制定的政策都是为当地人民群众服务的,这就要求区县级媒体采编人员要时刻心中装着当地群众,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把最真挚的感情融入时政新闻,把带着贴心、暖心、爱心的时政新闻报道奉送到观众面前。只有这样,观众才会欣然接受,才会感到新闻的价值和魅力。
与此同时,充分发挥新闻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重要使命,充分发挥新闻宣传主战场作用。只有坚持“以民为本”理念,在采编内容上多贴近本地群众,站在受众的视角做好新闻报道工作,才能报道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才能得到受众的喜爱。在区委四届三次全会部署众多工作中,记者将目光瞄准了青年友好型街区和人才成长型城市建设这两项政府新政,并对引进人才的学历要求、办理流程、税收优惠政策、住房补贴等进行连续跟踪报道,把媒体“服务政府和百姓”的宗旨真真正正落到实处。这样的时政新闻怎能不获得更多受众的支持和喜爱呢?
新时代高速发展的同时,对区县级电视时政新闻也提出了更多、更高要求,其中新闻采编人员的专业素养就是一条。一方面我们要引进更多专业的采编播人员,给我们的新闻制作队伍增添新的血液、新的力量;一方面要经常对现有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的业务知识培训,确保他们采编水平的再提升。同时要适当增加采编设备投入,在提升专业人员素养的基础上,保证设备的专业性,使区县级时政新闻的报道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做好时政新闻,要找准服务人民群众这个落脚点。时政新闻多是对党和政府的新政策、新举措进行报道,而这些也正是和老百姓的生活联系最密切的,所以一切的最终落脚点都是满足老百姓的需求。那么如何制作出更多被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时政新闻报道呢?时政新闻记者就要多用心思,创新报道理念,找准报道的落点,多从民生角度去报道新闻。同时还要改变那种脱离群众、高高在上的做法,要放下身段,打破条条框框,不断与时俱进、解放思想,让时政新闻更接地气,真正成为为民服务和解疑释惑的载体,而不仅仅是政策“告示牌”。要让时政新闻这样“硬题材”的新闻有温度,变得“软”一些,平民化一些,可亲可读。
要想让时政新闻报道的内容更充实、更有内涵,就要不断拓展报道的领域、报道的视角、报道的思路。这就对采编播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他们手眼耳并用,不断拓展新闻视野和采编思路。那么如何在有限的篇幅里,将政府的工作部署和群众的关注点有机结合,让报道效果最佳呢?这就要求记者不仅仅关注会议或政务活动的表面,还要看到会议和活动背后深层次的东西。善于从领导讲话和会议材料中选取最有新闻价值的亮点,并将亮点与群众需求联系起来,避免生硬、程序化报道和空话套话。
“有亮点”的时政新闻,一方面可以吸引受众,另一方面可以增强新政策的传播效果,两全其美。过去,时政新闻常常围绕会议新闻、领导活动、政府部门年终工作总结等这些“规定动作”进行报道,既然是“规定动作”就难免会令人乏味和形成固定模式,所以时政新闻要在“自选动作”上多下功夫,用活数据就是最好的选择之一。在报道时,采编人员对相关数据进行有效梳理,剔除那些无关紧要的数据,对具有新闻价值的数据进行适当加工,让整个时政新闻报道既活泼又有说服力,而且能引起受众共鸣。
融媒体时代新型媒体形式层出不穷。微信、抖音、快手短视频等平台,以其新颖快捷的传播模式、丰富多彩的内容优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那么如何利用融媒体的优势来为时政新闻报道助力呢?
一是新旧媒体优势互补,促进报道多元化发展。
随着众多新媒体的出现,时政新闻资讯的发布平台也发生了变化。融媒体是把多种不同媒体的特点、优势,进行有效融合、互补之后所形成的一种新型媒体。新媒体则是以互联网为基础打造的新兴媒体。如果能将时政新闻与融媒体、新媒体充分结合,发挥各个媒体优势,搭建多媒体平台,就可以对时政新闻进行全方位报道,提升时政新闻的传播效果和影响力。
比如,在原来传统媒体播报时政新闻的基础上,不断加强与抖音、快手等各类社交APP的合作,搭建全方位、多元化的立体报道平台,这样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媒体之间就会取长补短,实现更好的传播效果。受众也可以各取所爱,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喜欢的时政新闻去浏览。
去年以来,《沈北新区新闻》栏目通过“悦读沈北”微信公众号,将每天栏目播出的重点新闻推送出去。但这种推送不是对原新闻的简单复制,而是进行重新编辑,根据受众需求,对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进行通俗化解读,以获得更多的点击量和关注度。
二是改进语言风格,提升亲民度。
多媒体上的语言风格可谓是百花齐放、不拘一格。央视也对播报方式进行了创新。主持人朱广权播报时金句频出,比如,“地球不爆炸,我们不放假,宇宙不重启,我们不休息,风里雨里节日里,我们都在这里等着你”。如果时政新闻报道中多些这样诙谐幽默、朗朗上口的句子,特别容易被观众记住。同时这种“卖萌”也给严肃的时政新闻增添了生机和活力,拉近了媒体平台与线上网民、线下群众之间的距离,收获了受众的芳心,促进了传受双方的交流互通。
融媒体时代,随着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信息化技术的普及和发展,网民越来越低龄化,网络用户数量逐年上升。因此,有必要创新时政新闻播报方式,顺应新时代受众的需求,着力创新时政新闻报道的语言风格。地方电视媒体的最大特点就是地域性强,优势就在于“地方”,这是其生存的根基。在直播中,地方时政新闻就可以尝试使用方言进行播报,这样可以增强新闻的亲和力,拉近同本地观众的距离,实现接地气、亲民、引起受众共鸣的效果,从而达到更好地引导舆论、服务群众的目的。
时政新闻是给大众看的,记者要善于从重大会议和活动中找寻最有民生价值的新闻,深度挖掘与百姓切身利益相关的信息。数据、视频、动画等报道手段会起到为时政新闻锦上添花的效果,使时政新闻更具可视性与可读性。
三是全面提升公众参与度,增强报道的互动性。
融媒体时代最大特点是提高了群众在传播活动中的参与度,丰富了群众的互动体验。这也是区县级电视台时政新闻做得不够好的地方。单向的新闻传播方式已经和时代发展相脱节了,所以要增强时政类新闻活力,必须加强和受众的互动,引导受众积极主动地参与话题讨论并且踊跃发表观点。
融媒体时代背景下的时政新闻报道绝不是简单地将时政信息发布到网络平台上,其最终目的是想让人民群众也能参与到时政报道中来。为此,我们可以巧妙借助新媒体的技术优势,为受众设置留言区和评论区,加强与他们的互动和交流,真正让受众融入时政新闻报道传播活动中来,记录下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盼,人们在这里可以敞开心扉地表达各种观点,提出各种建议,让政府相关部门了解基层群众的心声,这样既有助于提升相关部门的工作成效,也有助于推动时政新闻的发展,而且能充分满足群众的需求。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融媒体、多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区县级电视台时政新闻面临多重压力和挑战。要想占据一席之地,就要紧跟时代步伐,努力摆脱束缚,适应新环境,及时转型,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区县级电视台采编人员不仅要掌握好时政新闻报道的规律,还要把眼光放长远,用创新思维来武装自己。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改进和提升时政新闻报道水平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需要采编人员齐心协力,根据时代趋势和受众需求,积极主动创新报道手段,更好地满足人们需求,为时政新闻报道开辟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受众呈现出更多优秀的新闻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