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制片管理及影视工作探析

2022-11-15 09:32□孙
记者摇篮 2022年4期
关键词:影视

□孙 晋

随着短视频行业飞速发展,我国的影视行业也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影视作品呈现类型多样化、制作周期成本缩减等趋势。但随着制作周期的缩短,制作成本的压缩,制片人过分追求特效而忽略剧情、人文情怀等原因,一些影视作品质量下滑。加上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剧,越来越多演技精湛、制作精良的国外影视作品引入我国,吸引众多观众的同时也对我国的影视行业产生了巨大冲击。因此,加大影视制片管理力度,不断提升我国影视作品的质量与竞争力,迫在眉睫。

一、对影视制片管理发展的概述

国内电影商业化发展历程并不长,只有短短十几年,但取得的成绩却足够令人骄傲。从统计数据来看,我国电影票房保持高稳增长态势,观影人次从2015年的3.16亿人次增长到2019年的17.4亿人次,票房收入也从440亿元增长到642.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5.5%。从票房收入规模来看,仅次于美国成为全球第二大影视市场。对2019年国内电影票房分析可知,2019年国内文化产业经营总额相较于上一年增长了44363亿元。电影票房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增速虽然相对平稳,但商业化运营却越来越专业,精品电影数量不断增多。电影市场也有了“靠内容逆袭、突围黑马激增”的鲜明特征,推动了电影行业健康发展。

目前国产电影已经初具规模,中国电影与中国观众喜好逐步吻合。仅在2019年国内就有88部电影的票房突破了亿元大关,2020年国内电影总计650部,其中国产电影的票房之和占国内电影总票房的80%。近些年一系列的优秀电影见证了中国影视业的崛起。动作类电影更是国产电影中的翘楚,深受观众喜爱,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动作电影制片人选取抗战故事、环境保护、人工智能等为题材,使中国动作电影上升到新的高度。如《八佰》以31.09亿元票房高居2020年票房冠军,《长津湖》更是以57.65亿元创造了影视辉煌。数量最少的电影类型是奇幻类,但这类电影往往有着画面精良、元素众多、脑洞大开的特点,满足了很多影迷的视听需求,它的存在也是不可或缺的。悬疑类电影在内容和数量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悬疑类电影的存在使得中国电影的类型变得愈发丰富多元,成为宣扬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其在影视行业的地位也大大提高。此外动画电影更是在2019年开始有了质的飞跃,《哪吒之魔童降世》《大鱼海棠》等优秀的国漫电影让中国影视管理工作有了新的内容和方向。

二、我国电影制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营销浮夸,内容粗劣。我国电影产业规模日益扩大,高分电影越来越多,但这些口碑电影占比过少,大部分电影暴露出了艺术性匮乏、特色不足等问题。整体来说,国内电影作品质量一般,缺乏附加价值。如《锤神》《鬼吹灯》等电影缺乏文化底蕴,这种类型的电影想要获得收益很难,近乎是一种浪费投资的表现。再如,《阿修罗》在宣传时声称耗资7亿元,但票房却惨不忍睹,上映3天后立刻被撤档,这是对电影从业人员的强力警告。目前,虽然影视创作技术在电影制作方面是不可或缺的一环,但依靠精良画面、华丽特效、音效堆砌而成的电影是华而不实、空有外表、缺乏内涵的,随着影迷文化程度的提升和审美能力的提升,这样的电影是无法取得成功的。影响电影市场票房的核心还是在于怎样讲好故事,而不是依靠技术去装饰外表。电影如果缺乏内涵深度,缺乏人文价值理念,只追求技术特效,最终的票房结果往往是难如人意的。

2.人才匮乏,监管不足。首先,缺乏核心创作人才,包括优秀编剧、专业导演、优秀制片人以及各种专业人才。以2019年的《流浪地球》为例,这部影片堪称我国科幻电影的启明星,导演郭帆用实力证明中国电影人也能借助工业体系打造好莱坞级别的科幻大片,完全证明了我国的青年导演是具备拍科幻片的能力和素养的;青年文牧野是电影《我不是药神》的导演,这部电影无论是在口碑层面还是票房层面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些电影的成功是因为导演们赋予了电影时代特色,赋予了电影深度,引起了人们的深刻反思。但除了上述提及的几位青年导演以外,大部分青年导演在电影行业的成绩则不够理想,他们虽然满腔热血,但最终铩羽而归。国内优秀的编剧、导演、制片人都出现了断层的情况,青年人才的数量较为匮乏,他们的专业素养、创作水平也有待提升。人才的匮乏是制约电影产业发展的一大主因。

其次,国内的电影制片体系不完善。据不完全统计,现阶段国内每年度生产出的影视作品多达1000部以上,然而其中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作品却很少,通常少于20部。大部分电影作品都只能潦草收场,票房少之又少,还有部分甚至没有获得上映的机会。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缘由之一就是国内的制片管理体系不完善,国内电影在创作方面高度依赖资深电影人的能力和经验,缺乏外力的辅助,进而导致作品之间差距过大,质量参差不齐。此外,管理体系的不完善在制片方面也有所表现。电影涉及商业、工业及文化艺术等三方面的内容,每一方面的内容创作都有明确的分工和流程。如艺术创作由导演、编剧负责;演员、服化道等从业人员则主要负责商业部分;制片人则要兼顾商业部分和工业化部分。从电影创作到上映的全过程中,制片人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拥有较强的话语权。但是,现实中的“制片人”在功能层面发挥的作用都和预期相差甚远。

最后,国家监管机制不成熟。因为电影行业属于朝阳行业,很多电影都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所以很多跨界资本纷纷涌入电影产业。这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我国电影产业的发展规模,但也使影视市场变得泥沙俱下、盲目无序。很多投资者认为投资影视产业有利可图,而且利益非常可观,甚至还有人企图通过拍摄电影的方式来洗钱,这是对电影艺术的严重损害,在行业里营造了极其不好的氛围。针对这些情况,我国暂时还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没有针对票房造假等问题重拳出击,没有及时出台时效性强的、针对性强的监管策略,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影视产业的健康发展。

三、影视制片管理对影视工作的作用

1.影视制片管理是影视作品的决胜关键。影视作品的成功与否与影视制片管理人员的水平息息相关。影视制片管理人员在影视作品制作的整个过程中都占据着重要地位,不仅需要用独特的眼光对日常生活中适合搬上荧幕的优秀题材与剧本加以探索,还要对适合角色的优秀演员加以挖掘。并且在整体流程上,制片人在故事情节的展现以及演员、导演的选择等方面的工作中都要做好整体把控。影视制片人也是影视工作的领导者及核心人物,不论是影视选材、剧本编写还是演员选择上,影视制片人都要提出关键意见,对其进行选择和指引。在激烈的竞争态势下,影视制片人能否利用独到的眼光以独特的题材、精良的制作及精湛的演技去吸引更多的观众,是影视作品能否取得成果的关键因素。反之,如果剧本题材、演员演技以及观点表达都不符合市场的需求以及观众的喜好,这样的影视作品也不会被市场与观众所接受,最后被市场淘汰,影视作品制作也会在经济效益上损失惨重。因此,影视制作管理人员对影视作品的成功与否起到了直接决定性作用。

随着我国影视行业的不断发展,观众对影视作品的质量要求也不断提升。很多时候为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部分影视作品在制作的过程中急于求成、粗制滥造,其中的问题也逐步显露出来。影视作品制作的过程中过于注重营销,缺少了对其深度内涵的发掘,在演员、剧本以及题材的选择上草草了事,同时,演员的片酬过高、随意使用替身、不背台词、影视特效粗糙等作品质量问题则进一步将影视制片管理推上了风口浪尖。在这样的情况下,不仅会流失大批的观众,还会进一步降低我国影视作品的整体水准,失去市场竞争力,对我国影视行业的发展产生严重的制约作用。基于此,为了有效提升影视作品的质量,影视制片人员必须及时调整好自身的心态,充分发挥在影视作品制作过程中的总指挥、领导者的作用。每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都需要好的导演与制片人的通力合作,导演对艺术负责,而制片人则对管理负责,这同时也体现出了制片人存在的重要意义。只有两个角色完美合作、相辅相成,才能有效提升影视作品的质量,吸引更多的观众,进而提升其行业竞争力,推动我国影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2.影视制片管理是影视作品的总指挥。电影制片在整体上起领导作用。影视制片人必须以发展眼光,积极挑选出符合现阶段市场发展需求以及观众喜好的良好影视题材及影视演员,同时提出切实可行的执行方案,进而对影视作品的运营及管理产生深远的影响。衡量一个影视作品成功与否的标准并不仅仅是票房和收视率。是否可以对观众产生深远的影响、是否可以利用丰富的知识以及引人深思的历史事件来对观众产生触动也是重要衡量标准。在制片管理制度更为发达的国家中,优秀影视制片人之间同样也会产生非常激烈的竞争,这也使制片人面对更大的压力,进而为做好制片人的工作、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不断加强研究与学习,提升各方面的能力与素质,最大限度地促进影视制片管理行业的发展。

3.影视制片管理是影视作品的创新源。在影视制作项目管理的过程中,影视制片人员不仅会起到经营管理的作用,还担任着不同的角色。在此过程中,影视制片管理人员应进一步发挥其创新意识与想象力去扮演影视作品制作过程中的各类角色。为提升制片人的创造性,可以在运营策划一个项目的过程中,参与管理另外一个影视制作项目,从而加速富有生命力及创造性的影视作品的制作,向大众展示影视作品活力,吸引更多的受众群体,使其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以实现通过影视作品进行情感交流的最终目的。

4.影视制片管理是影视作品的监督员。影视制片管理人员还会对影视作品产生的各个环节起到监督和引导的作用,参与影视选材、演员选择、剧本编写等一系列影视相关工作。因此,影视作品的最终呈现效果,也是对影视制片人综合素质、制作心态以及审美标准的综合反映。影视制片人的监督管理水平会直接影响一部影视作品的质量。影视作品的制作过程同时也是艺术品的生产过程,最终艺术品的形象设计、质量标准、营销手段都是由影视制片人员决定的,制片人对这件艺术品起到了很大程度的监督管理作用。

四、对中国电影制片管理与影视工作未来发展的探析

1.构建“以内容为主打”的制片管理理念。只有赋予电影内涵及正确的人文价值观念,才能制作出经典的、感人的、独特的电影作品。例如,2021年的小成本电影《扬名立万》就取得了傲人的成绩,上映10天票房就突破了3亿元大关,其依靠的并不是华丽的特效,而是“走心”。这证明了电影的内容情节比外在装饰更加重要,观众往往比导演和创作人有更高明的解读,电影故事才是电影真正的内核。制片人程育海认为,互联网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在互联网时代下,有瑕疵的东西是很难隐藏的,所以电影从业者要有精益求精的精神,尽量剔除电影中不完美的部分。电影从业人员要有原则、有底线地进行内容创作,要承担自身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向观众传递积极、正面的社会价值观念,彰显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思想,这样才能创作出内容精良的电影,进而推动影视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2.建立优质电影人才队伍。怎样实现市场需求、观众审美需求以及艺术创作需求的有机整合,用电影故事为大众发声、为大众传情是电影从业人员应该深思的问题。新时代的电影人才应该涉猎广泛,持续学习,了解影视剪辑技术、营销、导演、动作指导等多方面的内容,应该将成为复合型创新人才当作自己奋斗的目标。电影从业人员要不断转变自己的思维,丰富自己的技能,形成“互联网+电影思维”,知道怎样去进行传统艺术和前沿技术的融合,了解如何在赋予电影时代气息的同时保留传统艺术特色。对此,国内影视行业需要重视对电影从业者的教育和培训,综合使用教育培训、师徒模式、国外进修、人才引进等方式来提高电影从业者的职业素养与专业水平,打造出一支现代化、专业化、全面化的电影人才队伍,为电影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编剧、导演、制片人以及技术人员等专业人才支撑。

3.建立科学的中国工业化制片体系。优秀的电影作品单靠一己之力是无法产生的,其涉及艺术、管理、制作、科技、营销等多个层面的工作,是多个领域人才共同努力的结果。中国电影的发展定位应该是稳定地生产出更多的质量达标电影,提升我国电影在国人心中的地位与口碑,让影迷有观影安全感,减少影迷踩雷的频次,而不是拿国际大奖。这就要求我国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的工业化制片体系,量化电影的生产标准,保护电影产权成果,明确电影的创作及营销流程,为影视作品的创作生产提供制度保障。建议国内工业化制片体系参考借鉴好莱坞的制片经验,要求制片人在剧本和拍摄层面多花时间与精力,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技术层面的东西。

我国影视制片管理想要长足稳定发展,不能一味模仿,必须将好莱坞电影的成功制片管理经验与中国本土环境相结合,要取其精华、剔除糟粕,有针对性、有计划地解决我国电影制片行业中切实存在的问题,通过中国一代又一代电影从业者的不断探索和学习,将适合于我国电影行业发展的方法、经验运用于电影制片实践,建立有我国特色的制片管理模式和管理机制体系。

五、结语

提升影视制片管理的水平对优化我国影视作品的质量发挥了关键作用。影视制片管理要发挥自身引领、创新、监督等作用,不断提升我国影视作品质量,积极创新作品内容,推动我国影视工作长足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影视
影视展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影视中的古典音乐
台湾影视人的“北漂”路
影视声音中听觉思维的建立与培养
中国影视,墙内开花墙外香
中国影视如何更好“走出去”
对中国影视独特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