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峰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医院芳草湖农场分院,新疆 五家渠 831208)
伴随着当今时代我国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和国家事业单位财政管理改革的持续深入,每一个事业单位正逐步走向市场。所以,财务管理工作的体制也在发生进一步变革。但新的变革必然会面临不少的新问题。因此,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人员需要做好内部财务的管理工作。不过,事业单位要想更好地进行内部财务管理,就需要全面了解当前的市场信息,预测社会主义市场的发展趋势和事业单位未来的发展走向,进而形成比较科学合理的内部财务系统。同时,必须革新事业单位内部财务工作的管理模式。
不仅如此,还要保证财务管理工作可以充分满足国家发展的需求,要着眼于提升社会公共服务水平,规范事业单位的各种经营财务管理活动。若事业单位要实现高水平地开展财务管理工作,不仅要真正贯彻我国的各种财经政策法规,而且还要确保进行廉洁财政建设。
通常来说,事业单位得以正常运作的重要基础就是开展财务管理工作。财务管理机关是我国的系统部门之一,其管理工作带有公益性质和服务性质。不仅能够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基本保证,而且做到了为人民服务。一般来说,我国事业单位资金的来源途径是非常广泛的。
因此,财务管理相对比较复杂,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需要分类管理各种来源的资产,同时财务工作人员也必须随时做好检查监管的准备。故事业单位财务需要完善内部的管理与审计体系,严格控制每一项开支,同时注意提高资本的有效使用率,务必提升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规范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行为,以此确保事业单位能够良好地运行下去[1]。
在当今社会新形势的影响下,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事业单位需要对此予以重视。随着有关事业单位内控制度与财务管理的一些规定颁布后,事业单位财务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做好财务管理工作。同时,必须注意建立健全的会计核算制度,只有这样才可以使财务工作更加适应现代事业单位发展的需要。在当前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体现出高度协调性的特征。对于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和财政管理而言,必须积极为事业单位财务的变革和发展提供服务。
此外,事业单位必须加强财务、经营管理等工作的融合,这也正是企业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提出的最新、最大的需求,事业单位应该对财务管理进行更深层次的剖析。在现代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呈现出信息化的特点,所以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必须在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方面予以更多的关注。同时,必须根据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实际状况应用各种信息技术,唯有做到如此,方可进一步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
事业单位的预算工作是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基础。事业单位若想拥有精准的财政预算,不仅仅需要依靠预算执行工作,也需要依靠财务管理工作。那么,事业单位在实际进行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就需要将财务管理分析融合在预算的各个环节中,进而更加科学、合理地管理和分析每一个环节的预算。
事业单位在实际进行预算的过程中,也需要进行财务监督,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事业单位的预算工作得以顺利开展,从而有效地实施[2]。
事业单位中的资本是国家再分配政策形成的资本,但是,这种资本是有规定上限的。要想更合理地征集和利用这些资本,从而体现出资本的最佳价值,那么事业单位就必须提高企业财务工作的质量,以确保财务管理工作更加高质高效。不仅需要增加收入,也需要节约开支,更加精密地计算资金,利用更少的资金高质量地处理更多的事务。
事业单位若能够有目的、有方向地管理及使用资金,并且对财务工作进行强有力的监督,更加科学合理地使用预算方法、核算方法,对内部资金进行优化,就可以保证事业单位内部每项事务都可以得到更加妥善的处理。
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部门中存在的问题首先表现在规章制度管理方面。由于一般的事业单位财政管理规章制度大都不太完善,又或者本身的编制管理工作没有一定标准。所以,在实际执行规章制度的时候就会出现一定的问题和障碍。部分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从表面上来看是非常规范的,但缺乏实用性。财务人员在实施财务管理工作时,往往思路既不清晰,又不能按程序办理,这就直接导致具体工作与管理工作无法有序地执行下去。
事业单位的财务支出是需要计划管理的,但有一些事业单位的财务计划管理工作有所遗漏。由于计划时会忽视细节,出现预算编制不准的情况,从而给预算监督工作增加困难。同时,一些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有时也会在管理流动资金时忘记及时算清预付款,这就会导致坏账的出现。
部分事业单位在内部管理制度上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单位内部的管理体系还没有健全、内部控制没有明确的规范等。其中,最常发生的问题是单位财务管理岗位与人员的配备不合理,工作职能不明,单位内部的审计组织不能起到有效的管理作用,这就造成了大量出现财经领域的犯罪活动。尤其是在事业单位,时有挪用公款等严重腐败事件发生,这往往是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制度出现问题导致的,所以一定要抓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机构的内部监管工作,从内容方面着手,强化内部监管,全面防止腐败问题的产生。
我国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通常相对稳定,流动性不强。有些事业单位内部甚至还存在人情因素,所以会有部分工作人员专业能力不合格,这也正是在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用人方面出现的问题。
另外,由于较长时间内在一成不变的环境与经济状况下工作,单位的工作人员会有一定的懈怠心理,对新的事物与新形式工作、环境均缺乏了解,专业知识素养也可能不再适应新形势下的财务需要,因此财务工作中才会产生形形色色的问题。由此可见,事业单位必须注意对人员的训练与严格管理,也急需引进一批高素质人才。
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与财务制度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唯有健全财务制度,才能够切实开展财务管理工作。而构建健全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制能够解决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所以,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必须更加积极主动查找财务制度上的漏洞,同时按照我国的有关规定和当前单位财务管理的现实情况,建立比较有效的财务管理机制。此外,必须确保单位财务制度比较完备,必须真正考虑到单位财务管理的每一环节,确保每一环节都必须具备健全的管理体系。
通常,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规章制度都包含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往来款项管理制度等,要想更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财务制度,财务管理机构必须在制定财务制度的过程中,确保财务管理机构都能够依据相应的规章制度开展财务管理工作。事业单位的领导班子及其有关部门人员也必须通过定期组织有关财务制度的讨论会议,在经过全面深入的讨论后,完善财务制度。在建立财务制度的过程中,也必须确立其权威性,使所有的工作人员都能够严格遵循单位实行的财务制度[3]。
事业单位在制定财务制度的同时,也需要注重预算的管理。预算管理是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可以保证事业单位工作计划的开展,保障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因此,注重预算的管理,可以确保单位的财务工作计划比较精准,并且科学合理。要想更好地对单位财务预算进行管理,可以采取两种方法。
首先,单位相应的财务人员应该针对单位财务的实际状况仔细地核算单位的财务信息,并且编制财务预测的方案,在方案编制完成之后必须认真执行,如此才能够确保单位资金的开支和运作都能够在方案的预测范畴内。在制定财务管理工作计划的过程中,也需要制定起辅助作用的管理措施。当财务预算中出现超出规定的状况时,应该及时应用辅助措施,从而可以有效实施和管理工作计划,确保能够实现预想目标。
其次,事业单位在实际开展预算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也需要建立相关的机制,并且对有关财务管理每一环节的信息都进行公示和透明化的管理,这样就能够减少预算管理工作过程中出现疏漏问题的概率。
在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当中,最不应当忽略的便是内部问题。所以,必须建立和完善内部管理机制,还要建立工作人员的内部财务决策制度。在建立内部管理机制的过程当中,必须注意体现民主化和科学化。同时,内部管理体系必须要求内部人员互相监管,如此才能够确保内部财务管理资金能够得到更加安全的使用。例如,事业单位财务可以通过合理分配内部财政管理的工作内容,使内部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能够切实管理某个环节的工作内容,从而增强事业单位财务的内部控制。
另外,事业单位财务部门也可以设置内部专门的投资审核组织,以确保对内部每一个财务工作人员的投资活动和其他动态都进行监管,从而确保内部投资资金更加安全。
事业单位要想更好地解决财务问题,有必要建设一支专业的财务团队。通过培养和提高财务人员的管理水平和专业素养,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实现财务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事业单位领导可以在单位内部定期开设业务培训课程,组织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积极参与到培训当中,学习先进的财务知识。通过年末的考核和测评,使员工能够在学习中不断完善自我,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进而更好地开展财务工作。不仅如此,事业单位也可以培养有潜力的新员工,为财务部门注入新鲜的血液。
要想加强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对财务制度的执行情况、资金使用情况以及单位的应收账款情况等进行严格的监管。正是因为有很多财务管理问题都是资产管理比较混乱所导致的,因此,财务人员要做好资产管理方面的监管工作。与此同时,在财务监管的过程当中,还要对事业单位的成本加以严格控制,实时掌握采购和花销的情况。
除此之外,财务监管也需要注重监管业务的运营情况,对事业单位的业务、销售价格、激励措施等加以监管,这样才可以更好地防范财务风险,有效提高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能力。
在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过程当中,需要合理地设置财务岗位,完善财务体制。在事业单位当中,不相容的岗位不能由单一的某个人担任。例如,出纳和会计必须分离。如果不把这两个岗位分离,就很容易出现作伪的问题,严重时会影响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营。但同时,当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必须保持财务和业务的独立,财务必须对业务质量加以严格监管,同时要确保会计数据的真实性。事业单位只有更加合理地设置财务岗位,完善财务体系,才可大力推动事业单位的发展,保证财务管理体制可以更加有效地运行。
对于事业单位而言,要想在新形势下做好财务管理工作,就需要真正认识到财务管理工作的特点和重要性。不仅需要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开展财务管理工作,也需要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创新财务管理工作,这样才可以促进事业单位的长远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