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脐带结扎对于出生时新生儿的脐带管理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标准做法,已明确写进多个相关指南或共识。但如新生儿需要立即进行复苏或产妇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等无法行延迟脐带结扎的情况下,脐带挤压作为替代方法,可快速实现胎盘 新生儿输血。目前,脐带挤压法在早产儿中应用的安全性广受研究者关注,尤其对是否增加早产儿严重颅内出血的发生尚存在争议。2020年美国妇产科医师协会的“分娩后延迟脐带结扎的专家共识”指出,超早产儿(胎龄<28周)不推荐进行脐带挤压,而对于孕28周及以上分娩的新生儿,尚无充分证据支持或反对实施脐带挤压。
该研究关注这两种脐带管理方法对34周以下早产儿预后的影响,选题结合临床,具有实用性。研究方法规范,文献纳入标准按照PICOS原则,方案清晰。对多个国内外数据库进行检索,保证了较高的文献查全率。采用双人独立进行文献纳入与数据提取,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所纳入的原始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证据级别高,提高了结果的可靠性。使用Cochrane指导手册推荐的统计学分析软件RevMan进行统计分析,具有很好的代表性。同时,该研究清楚地阐述了异质性和不同变量类型的处理方式,对相同类型的研究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但该研究的方法学部分还可进一步完善。例如,该研究未说明其注册信息,未说明是否严格按照PRISMA报告标准进行,且未使用主题词与自由词联合检索,存在漏检的可能。在纳入关于严重脑室内出血的6项研究中,平均胎龄均在30周以下,文中提到“胎龄均波动于23~32周,且55.6%发生该并发症的患儿胎龄在23~27周内”,并未对33~34周的患儿进行分析。因此,得出“脐带挤压增加了胎龄<34周早产儿严重脑室内出血的风险”的结论,在胎龄表述上欠严谨。在统计学方法中,若能对胎龄进行亚组分析,则结果更具参考价值。
总之,该论文是一篇高质量的论文,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为将来开展更深入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和借鉴。
早产儿出生后脐带管理方案的研制是新生儿科面临的重要科学问题。虽然世界卫生组织及美国心脏协会指南推荐对出生后不需要正压通气或复苏的婴儿,延迟断脐可作为出生后的脐带管理方法,但是早产儿出生后往往需要立即复苏,而延迟断脐可能会延误早产儿的复苏从而影响其预后。因此,早产儿出生后的脐带管理方法尚无最佳方案,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由于脐带挤压既可保证胎盘输血又不延误复苏操作,其或许能作为延迟断脐的替代方法用于早产儿出生后的脐带管理。然而,两种脐带管理方法(脐带挤压和延迟断脐)究竟哪一种更适合早产儿,目前尚无定论,相关研究结果甚至矛盾。该研究全面检索早产儿脐带挤压与延迟断脐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Meta分析对该主题的文献进行数据合并分析,全面系统评价两种脐带管理方法对早产儿早期预后的影响,相比单篇随机对照试验,该研究样本量更大,且考虑的预后指标更全面。研究结果提示,脐带挤压与延迟断脐相比提高了早产儿出生后平均血压,但可能增加早产儿严重脑室内出血的风险。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 分析属于高级别的流行病学证据,该文章为早产儿出生后脐带管理方法的选择提供了循证依据。尽管如此,考虑到该主题的随机对照试验数量有限(样本量普遍偏小),且关键信息,如早产儿的胎龄、脐带管理操作细节等不明确,今后仍需更多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加以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