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于山区小学语文发散性阅读教学实施策略

2022-11-14 13:11朱秀云
师道·教研 2022年4期
关键词:课文小学生阅读教学

朱秀云

阅读是最重要的语文实践活动之一,是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所在。对于教师来说,语文教学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课本上,应立足课堂、立足教材,从文本出发进行发散性阅读教学,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分享、评价,养成会阅读的习惯。同时也是落实“双减”政策,切实推进“减负提质”,提高课堂质量,实现阅读育人的有效教学模式。

一、从主题思想上进行发散性阅读教学

文以载道,入选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有其深刻的思想內涵。然而只读一篇文章,可能不足以领悟其思想之精粹,尤其是小学生生活阅历尚浅,需要更多的阅读材料来充实其对文章中心思想的理解。

以人教版统编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例。面对外国列强的欺凌,少年周恩来深感民族崛起的重要性,并从小立志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把中国的崛起作为自己的使命。虽然这篇课文讲述了周恩来从小就怀有伟大的家国情怀和理想,且立志要通过读书实现理想,希望小学生能够像周恩来总理一样从小努力学习,然后用知识建设祖国。但现在的小学生对周恩来总理以及相应历史背景的了解还是比较少,因此并不能深刻体会这篇课文传递出来的情感和价值,周恩来总理的榜样作用因此得不到充分发挥。这时,在课堂上适时发散阅读《一夜的工作》《周总理的睡衣》《难忘的泼水节》《温暖》等文章,通过阅读周总理具体工作生活的多个场景的描写,就不难感悟周总理的崇高品质。从课文的思想内容进行发散性阅读教学,体现了“教”书和“育”人的有机统一,是“教”和“育”的最佳有机整合。

二、从知识内容上进行发散性阅读教学

阅读是增长知识最好的途径。小学生正处于长知识的黄金时期,对世界充满好奇心也是学习的最佳动力,他们渴求了解更多的知识正是发散性阅读教学的好时机。统编语文教材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编排了科普短文《蟋蟀的住宅》,一篇短文,一种生物,自然满足不了孩子们的胃口,于是顺势而为引导他们读整本的《昆虫记》。教师围绕一个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推荐大量与之相关的范文佳作,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尽量多地、集中地、有选择地接触大量的知识材料。富有趣味的阅读材料,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统编语文教材小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中提到的古典小说《三国演义》,对于这样一部经典小说,很多孩子其实并不能完成读懂,此时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向学生推荐一些相关文章,如:金圣叹对于《三国演义》的点评、《三国志》、易中天的《品三国》等一些相关的书籍或文章。学生也许读不懂,但是没有关系,可以鼓励他们“囫囵吞枣”式的读,目的是从不同角度为学生展示三国人物,让学生能从相关文章中获得阅读兴趣,实现阅读圈的扩大,从而自觉地对文本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研读、体味和欣赏。

三、从表达方法上进行发散性阅读教学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强调了方法远比学到的知识本身重要,有了正确的方法,才能不断的获取知识,这在小学生阅读教学过程尤其显得重要。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不同体裁的课文有不同的表达方法。例如《四季之美》这篇课文,在用词方面,作者运用了叠词、双声叠韵、新鲜的词语等来描写了春天的黎明、夏天的夜晚、秋天的黄昏、冬天的早晨几个不同时段的美;在构段方面,每一段用了总分的结构,来表现了文章的整齐、匀称美。为了巩固学生对这种方法的掌握,在课堂的最后5分钟拓展类文《白马湖的四季》,让学生把课内学习和课外的阅读联系起来,达到巩固、掌握文本的表达方法。有了明确发散的主题,学生就容易找到阅读重点,从而在课堂上实现短时间达到教学目的。

在阅读教学的领域,发散性阅读教学作为一种现实教育思想,能从一定程度上改变山区小学语文教师的观念,促进教师从教学需要阅读到自发爱上阅读,能有效地促进教师对教材的深度解读,拓宽阅读的宽度和广度,提高阅读教学质量。

责任编辑 龙建刚

猜你喜欢
课文小学生阅读教学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